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蒙昧(mēi) 匿名(nì) 粗糙(cā) 杳无消息(xìng)
B.佃农(diàn) 踌躇(shòu) 酒肆(sì) 猝不及防(zú)
C.妯娌(zóu) 黝黑(yǒu) 擦拭(sì) 春寒料峭(qià)
D.溺水(nì) 滞留(zhì) 俯瞰(kàn) 摩肩接踵(zhǒn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
A.蒙昧(mēi)——(mèi),杳无消息(xìng)——(yǎ);
B.踌躇(shòu)——(chóu),猝不及防(zú)——(cù);
C.妯娌(zóu)——(zhóu),擦拭(sì)——(shì);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凄然 凋谢 不怀好意 鹤立鸡群
B.缰绳 雄跨 交头结耳 筋疲力尽
C.躁热 防御 长途跋涉 纵横决荡
D.荧光 顾忌 自出新裁 张目结舌
【答案】A
【解析】A.正确;
B.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C.躁热(燥热);
D.自出新裁(自出心裁);
故选A。
3.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晏殊在《浣溪沙》中以景衬情,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引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感伤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茅盾《白杨礼赞》)
【答案】(1)采菊东篱下 (2)月下飞天镜 (3)塞上燕脂凝夜紫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水中藻、荇交横 (6)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
4.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相对生理结构合理的昆虫,它是多么奇特呀!它就像是蠕动的小肠。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能看见两种不同年龄的它,有一根手指粗的年长的幼虫,粉笔大小的是年幼的。此外,我还看见颜色深浅不同的它和一些成虫的它,它们的成虫腹部呈鼓胀状,一旦天气转暖,它们就会从树干中出来,它在树干中要生活三四年,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囚徒生活呢?它们在橡树树干内缓慢爬行,挖掘通道,把挖掘留下的木屑作为食物。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的《昆虫记》,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幼虫。
(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__”之美誉。
【答案】(1)法布尔 天牛 (2)昆虫的史诗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和名著常识。
首先,文中对“它”的描述有“像是蠕动的小肠”“成虫腹部呈鼓胀状”以及“在树干中要生活三四年”这些特征。在《昆虫记》所描述的昆虫中,天牛幼虫符合这些特点。所以,这里的“它”指的是天牛幼虫。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昆虫记·天牛》这篇文章写了天牛及天牛幼虫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法布尔用实验表明天牛的幼虫没有听觉,没有嗅觉等等;天牛幼虫没有足,活像一个蠕动的小肠;天牛的幼虫爬行时,走完一步,还要把身子拉长拖着下半身往前走。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百科全书,它同时还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首先,它除了介绍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其次,此书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而是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昆虫记》因此被称为“昆虫的史诗”。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要保持一股拼劲。②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心 、劲 ,就一定能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③一位西方政要来华访问时曾提出问题:“为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④时代有所呼,青春有所应。⑤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将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书写崭新的篇章。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往一处使 B.往一处想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3)请提取第⑤句的主语部分,写在下面。
【答案】(1)B A (2)将问号改为句号 (3)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解析】(1)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
“心”与思想有关,“往一处想”与之衔接,故选B。
“劲”应是“力量”,此处理解为使劲,“往一处使”与之衔接,故选A。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为何中国制定的五年规划能一个接一个地完成”这个问题是以前问的,此处是别人在陈述这件事,应用句号。
(3)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语。
这句话是一个复合句,由多个分句组成,但我们需要找到的是这句话的主语部分。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是一个并列短语,描述了某种品质或态度。“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同样是一个并列短语,进一步描述了上述品质或态度的具体内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一个名词短语,明确指出了这句话的主体。“必将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书写崭新的篇章”是主谓宾结构,其中“必将”是情态动词,“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是介词短语作状语,“书写”是动词,“崭新的篇章”是宾语。
在这句话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明确的主语,它引导了整个句子的核心意义,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将会做出某种行为或产生某种影响。前面的两个并列短语“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和“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虽然对主语进行了修饰,但它们并不构成主语的一部分,而是作为定语来丰富主语的形象。
因此,这句话的主语部分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它概括了这句话的核心主体,即那些具有特定品质或态度的中国青年。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耀华中学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 书法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拟标语 广宣传]请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活动二:邀名家 办讲座]为给同学们普及书法知识,班委会决定邀请书法家李先生于12月5日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为本班同学举行一次讲座,请你代表同学们前去邀请李先生。
(3)[活动三:知书家 讲故事]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部分材料,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跟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A)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B)他发展并继承了张芝的草书,使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①画线句(A)中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_____”。
②画线句(B)中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和“_______”调换位置。
(4)[活动四:赏作品练书法]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请正确、规范、工整地用简体书写在田字格中。
【答案】(1)示例:弘扬书法艺术,传承中华文明。
(2)示例:李先生,您好。我是耀华中学八年级1班的XX。我们班级正在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 书法走进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给同学们普及书法知识,诚邀您于12月5日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为本班同学举行一次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
(3)①结体稚拙 的状况(的局面) ②发展 继承
(4)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言简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作答时不能脱离“弘扬传统文化 书法走进校园”的主题,要点明书法进校园的意义。注意使用对偶修辞,宣传对象为八年级的中学生。
示例:翰墨飘香承传统,书法进校育新人;书法进校园,文化润心田;沉醉墨海,书写人生。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再向李先生发出邀请,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事由。注意以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发出真诚的邀请。
示例:李先生,您好。我是耀华中学八1班的XX。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练好书写基本功,我班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 书法走进校园”主题活动,想邀请您于12月5日下午2:00在我校报告厅举行一次书法教育主题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①根据语病“成分残缺”可知,动词“不满”后面缺少宾语,应改为“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的状况)”。故第一个空填“结体稚拙”,第二个空填“的局面(的状况)”;
②根据语病“语序不当”可知,先有“继承”,再有“发展”,应将“发展”和“继承”调换位置,改为“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芝的草书”。故第一个空填“发展”,第二个空填“继承”。
(4)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这幅书法作品用的是繁体字,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其简体字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用简体字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下来即可。
注意繁体字:載——载。
三、阅读(46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科技的力量
当人类利用智慧脱离大气层与重力的桎梏来到太空中,准备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展拳脚的时候,我们不但要面临科学技术上的阻碍,我们自己的身体还要与残酷的宇宙环境进行斗争,而这些并不比开发出能进行星际航行的飞船要来得简单。
①研究表明,航天员在持续5天~11天的太空飞行中肌肉会减少20%。这对航天员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对抗返回地球时所面临的地球引力的作用,尤其是在长期太空任务中。同时在太空中,当重力消失时,血液往往会聚集在上半身,血液量也会减少,心跳力度随之降低,返回大气层和着陆后,会明显感觉血液回流到下半身,头部血压突然降低,一时无法适应地面直立行走。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在第一课中,航天员翟志刚解说道,为了对抗失重环境对身体的伤害,在空间站里除了有太空跑步台、自行车、拉力器等运动器械以外,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企鹅服。企鹅服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的失重对抗防护设备。企鹅服中有很多弹性的带子,有点像地上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力的作用,给肌体增加压力,使航天员的肌肉得到负荷和刺激,保持基本结构和功能。②此次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每天至少穿着企鹅服8个小时。而企鹅服中作用在大腿部的浅咖啡色套袋则是通过加压的形式,防止在微重力条件下血液回流到腿部,导致大脑血液过少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文字选自2021年第09期《太空探索》及“神舟太空集团吧”资料,有删改)
材料二:
女性的力量
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首位两次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首位两度主讲太空课堂的女教师,中国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
“男航天员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我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二字”,“太空女教师的身份让我群做和自豪”,“女儿让我去太空给她摘很多星星”。
2021年12月9日太空课堂王亚平老师说:
①水膜张力实验
“看到这朵花,我就想到我的女儿。”“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广袤的宇宙中绽放!”
②泡膈片实验
“这个蓝色的小球像不像我们的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信未来中国人的脚步一定会踏入月球、火星和更远深空!”
③天地互动交流环节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文字来源:《中国妇女报》《新华社》等)
材料三:
文化的力量
神舟十三号发射近一个月后,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为《朗读者》发来“太空朗读”。“太空出差三人组”漂浮于空间站之中,凝望着蓝色家园,深情地朗读了巴金先生的《激流》总序:“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三人铿锵的声音落定,失重中的翟志刚又向后仰身,以一个灵活的“后空翻”,向观众致意。三位航天员的朗诵,让观众领悟到比宇宙更浩渺的,是书籍所承载的广阔世界;比书籍更深邃的,是人的无穷勇气与智慧。
(文字来源:《朗读者》第三季)
7.(1)分析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①研究表明,航天员在持续5天~11天的太空飞行中肌肉会减少20%。(说明方法的作用)
②此次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每天至少穿着企鹅服8个小时。(说明语言的表达效果)
(2)学校宣传栏开设“致敬航天员”专刊,请你参考同学们的佳作,也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航天员的敬意。
(3)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
B.宇航员长期执行太空任务是危险的,他们返回大气层后将无法正常生活。
C.材料二用王亚平作为“女航天员”“太空女教师”和“母亲”三种不同身份、彰显航天事业中女性的力量。
D.材料三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答案】(1)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长时间的失重环境对宇航员身体的伤害性极大。
②“至少”一词是“起码,最少”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航天员每日穿企鹅服的最低时间要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示例:你们的无私奉献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我们为你们骄傲,向你们致敬!(3)B
【解析】(1)①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由“5天~11天”“减少20%”可知,这一句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肌肉减少的时间范围和比例,说明了长时间的失重环境对宇航员身体的伤害性极大。使读者对这一现象有了更清晰、更具体、更精确的认识,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②本题考查表达效果。
“至少”是表修饰限制的词语,意思是“不少于”,说明航天员每天穿企鹅服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体现了对时间描述的严谨和客观,让读者能够获得更确切、可信的信息,具有表达准确严密的特点。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
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航天员的敬佩、赞美之情,我们可以从航天员的勇敢、坚韧、为人类探索太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等方面去构思和表达,同时语言要简洁有力、情感真挚。
示例:航天员们,你们勇闯太空,用无畏和坚毅书写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壮丽篇章,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他们返回大气层后将无法正常生活”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二段“这对航天员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对抗返回地球时所面临的地球引力的作用”可知,原文是说“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对抗返回地球时所面临的地球引力的作用”,选项“将无法正常生活”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
故选B。
(二)记叙类文本阅读
骑自行车翻山越河
①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父亲很快就学会了骑车,总挂两只菜篮子在后座两边去赶集。
②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田野中间的大路用沙土夯成,两边向路中央爬出绊根草,夏天的暴雨,会在路边上咬出大小坑,但在坑与坑之间,会有一条曲折如蛇的“路中路”,打足气的轮胎啃啮路面,沙沙响,像小牛吮奶,蚕吃叶,蛇蜕皮。更妙的,是在田野间猪小肠一般的小路上骑行,小路油光水滑,没有水凼,可以顺风骑得飞快,南风吹在麦巷里,吹在湿汗淋淋的背脊与头发上。青蛙蚱蜢固然是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③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那一年我们在菜园里种了很多土豆,如果不及时卖掉,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长出紫芽。我和父亲闻鸡起床,将土豆挂在车后座上,父亲用的是从邻居大伯那里借来的飞鸽自行车。两袋土豆加起来一百多斤,并不比人轻。土豆两角钱一斤,驮到涂家河集卖完,可赚二十元钱,这在当时并不是小数字,所以我带着它们骑行在小澴(huán)河堤的杉树林巷里的时候,觉得一颗一颗土豆,比天上的星辰还要金贵。星光照夜路,并不够用,打手电筒骑车,也不可能。父亲熟门熟路,他知道十里八乡的每一道沟,每一道坎。我在后面紧紧跟着,可我毕竟是一个骑车卖菜的生手啊!终于有一次,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如果不是一棵好心的杉树果断将我拦住,我会飞跌进星光下的小澴河,趁势将两袋土豆洗得干干净净吧。电光石火间,车卡在树干丛中,我的身体由龙头前面翻滚下来,落在地面。杉树的针叶将脸面与手臂刮得生疼。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
④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父亲给我买了一件新衬衣,还将自行车送给我,不是舍不得买新车,他是觉得旧车没人偷。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笔直的河堤,堤下是垂柳、水杉与白杨,黄昏渐阑,澴河清碧如带,世界开阔明净。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回到家,吃母亲留好的夜饭,在破旧的木床上小睡几个钟头,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十四五岁少年的精力,大闹天宫都够用,不是吗?
⑤有一次,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听任蚊蚋阵阵扑打在脸上。离城已远,脚下失力,咯噔一响,我心说不好,果然是链条断掉了。如是是现在,我更愿意推着自行车,在月色朦胧的秋夜,走在杨柳风里,一步一步地走回故乡,是的,我愿意。可是三十年前,恨不得长出翅膀的我……我沮丧地推着车,失瑰落魄,汗水流入眼里,稻芒一般刺疼。堤外各个枫杨掩映的村庄,晚炊的烟气已经消散,油灯一盏盏灭掉。天上,月亮一会爬进云里,一会又漏出惨淡的光辉,大地模糊一片。我鼓足勇气将车推下堤坡,敲开了一户还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长脸膛,短头发。我举着他家的柴油灯,照着他敲敲打打。其实我自己也会,他坚持要帮我接。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还是晚了,母亲已经打着手电筒等在村口。
⑥我到远方的城市读书工作结婚后,乘公汽,坐地铁,自己开车,整日奔走;忙孩子,忙事业,忙生活,马不停蹄。故乡已经离我越来越远,三十年前的光阴也沉睡在脑海深处。只是在周末,我会骑着儿子的那辆公爵自行车去沙湖公园逛逛。那时候就会想起那一辆黑色永久车,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想起我养过的牛、猪、鸡,它们现在在哪里?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
⑦翻山越河的少年时代,我特别不能忘记澴河堤下的那盏油灯。海子诗里讲,“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我就是被油灯祝福过的那个陌生人?妻子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我曾随她回她老家,那天我惊讶地发现,澴河堤下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赫然就是许多年前的惶惶秋夜,我决心下堤修车的那个村子……
(选自2016年5月8日《文汇报》,作者舒飞廉,有删改)
8.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9.第②段对“青蛙蚱蜢”和“狗”的描写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10.结合第③段内容简,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
11.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12.文章结尾写妻子老家有个“枫杨掩映的村庄”就是“我”当年决心下堤修车的村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8.“我”学骑自行车。“我”骑自行车卖土豆摔倒,父亲扶起“我”。“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
9.拟人、对比,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我”当时喜悦、得意的心情。
10.“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上豆,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劳。从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这个动作,可以看出父糸的细心和对车、土豆的爱惜。从他“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来”、“捏遍我的身子”等动作,可见父亲对“我”的关爱。
11.故乡事和物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蕴含着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以及观实生活中故乡无处可觅的失落之情。
12.结构上与上文对村庄的描写形成呼应,内容上强调了“我”路被祝福的“陌生人”,深化民“我”对家乡的感激之情。
【解析】
【8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解答时,先分析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即可。
第①②段结合“三十年前,我父母用开菜园换来的钱,买了第一辆永久牌黑色二八式自行车……我们常顺着大路练习骑车。”概括为“我学骑自行车”;
第③段结合“父亲觉得我可以上路与他一起去卖菜了。”“我骑车冲出堤面,一头栽到了漆黑的杉树林里。”“父亲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反身跑下堤,慢慢地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见我没事,他拍了拍我身上的尘土,扶起车子又出发了。”概括为:“我”和父亲骑自行车买土豆绊倒,父亲扶起“我”;
第④段结合“第二年我考上了城里的中学,还将自行车送给我”“星期六的晚上,下了课,我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沿着澴河大堤回家。……天不亮,又起床骑车回去赶周日早上的功课”概括为:“我”常在周六骑车回家,周日清晨返校;
第⑤段结合“我骑出城,归心如箭,自然也是车行如箭,……果然是链条断掉了。”“留着灯的人家。我印象中,那个取来钉锤、老虎钳与扳手,蹲在堂屋外面帮我接链条的大叔……接好链条后我道谢,急急忙忙往家赶”概括为:我”骑自行车回家时链条断掉,陌生村民帮“我”修好。
【9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常用的修辞,结合句子内容作出具体分析。作者写青蛙蚱蜢“吓得慌不择路”,“狗之前总是不很耐烦地跑在我们前头,现在看着自行车上的小主人,望尘莫及自愧不如”,赋予它们以人的性格,并将狗现在与之前的表现相对比,运用了拟人与对比的修辞,目的是从侧面衬托出“我”骑自行车的速度之快,形象地表现出“我”当时喜悦的心情。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对父亲的描写集中在第③段,从“‘我’和父亲闻鸡起床,骑自行车卖土豆”可看出父亲的勤劳能干;从“我”摔倒后父亲“将我由地上拉起来,一边捏遍我的身子,一边问我疼不疼”看出父亲对“我”的疼爱;从“将车慢慢地往地上一摊”中的“摊”字,而不是用“扔”字,可看出父亲对自行车的细心和对土豆的珍惜。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语境去思考,答出其表面义与深层含义。这里画线的句子处于文章的末段,还应从文章的主旨去思考,去理解。文章围绕以前骑自行车主要写了四件事,通过对四件事的记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表达了“我”对以前故乡事物的怀念和感激。划线句子“我曾凭借着它们生活在家乡”中的“它们”是指文中提到的“自行车”“我养过牛、猪、鸡”,也指父亲等故乡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它们曾是“我”物质和精神的依靠;从文中“它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人、物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它们无处可觅的失落感。
【12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本段内容与上文对村庄的描写形成呼应;从内容上看,写出了“我”对那晚帮助我修车的村民的感激,突出村民的善良,同时也表达出我对家乡的感激之情。
(三)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二翁登泰山》)
【注】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二带。③曩:以往,过去。
1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②属引凄异 ③二人对酌 ④二翁偕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夫环而攻之 D.下车引之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4)[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山高)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乙]文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同“缺”,中断 ②延长 ③饮酒 ④都
(2)B
(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②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4)连绵不断(山多) 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的困难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
①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中断。
②句意: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引:延长。
③句意:两个人一起喝酒。酌:饮酒。
④句意:两个老人都去了。偕:都,一起。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题目中“春冬之时”的意思是春冬的时候。“之”意为结构助词,的;
A.宾语前置的标志;
B.助词,的;
C.代词,指城池;
D.代词,代指元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①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甚,很。
②自:从。至:到。薄暮:傍晚。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文章主旨的概括。
从甲文中描写山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连”与“无阙”,可以看出山连绵不断,即山多;
由“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可知,文言文讲述的是两个年逾六十的老翁不以年老而互勉登泰山的故事。表现了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由此可得出启示: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选好目标,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就能战胜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此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言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甲]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巷子里,甲老翁的妻子、子女离开故乡,只有他自己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去冀、雍两州远处交游,但没有登过泰山,你能不能和我一起去呢?”甲翁说:“那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不对!以前的愚公,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现在我们才六十来岁,哪里老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都去了,走过钱塘,渡过长江,走到泰山脚下。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他,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互相搀扶。”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走过了半座大山。
(四)诗歌鉴赏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是_________,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
1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14.七绝 赤壁之战
15.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或“怀才不遇之感”也可)。
【解析】
【14题详解】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悍。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分为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首诗四句(古诗中逗号也是一句),每句七个字。这首诗就体裁而言就是七绝。从标题分析,结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即可分析出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15题详解】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历史兴亡之感。
四、作文(50分)
16.总有一些别样的风景,让你流连忘返;总有一些别样的人,让你深情回眸;总有一些别样的日子,让你感慨万千……
请以“别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解析】考查半命题作文。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结合提示打开思路,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别样的”,表示不同寻常,特别。也就是说一种感觉留下很深印象,暗含着需要写一段不一样的经历,如何从过去的生活中提炼出富有“美意”的瞬间,是本作文的关键。横线处可以补充具体的事物名词,如:风景、寒假、礼物等,也可以补充抽象的表示感受的词语,如:滋味等。观察生活中别样的瞬间,所以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细节刻画,各种细节描写方式都可以酌情使用。整篇文章可以以记叙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名篇名句默写, 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列的诗歌,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