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练习数学试卷(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择,操作题,解决问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计算。(共30分)
    1. 口算下列各题。
    14×7= 200×6= 21×5= 8×7+5=
    0×99= 43-17= 48×2= 43×5×2=
    50×8= 37+3= 140-80= 25×4×2=
    【答案】98;1200;105;61
    0;26;96;430
    400;40;60;200
    【解析】
    【详解】略
    2. 列竖式计算。
    208×4= 7×243= 780×2=
    637×4= 560×4= 9×78=
    【答案】832;1701;1560;
    2548;2240;702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并与前一位的乘积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8×4=832 7×243=1701 780×2=1560

    637×4=2548 560×4=2240 9×78=702

    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3. 204的5倍是( );56是7的( )倍。
    【答案】 ①. 1020 ②. 8
    【解析】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用204×5,即可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56÷7,即可解答。
    【详解】204×5=1020
    56÷7=8
    204的5倍是1020;56是7的8倍。
    4. □19×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 );□28×4的积是一千多,□里最小能填( )。
    【答案】 ①. 4 ②. 3
    【解析】
    【分析】要使算式的积是三位数,2与□相乘,积不能满十,□里可填1、2、3、4,□里最大能填4;□28×4的积是一千多,4与□相乘,要满十,向前一位进1,且4与□相乘的积小于20,口里可填3、4,□里最小能填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19×2=838,符合题意
    519×2=1038,不符合题意
    228×4=912,不符合题意
    328×4=1312,符合题意
    428×4=1712,不符合题意
    □19×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能填4;□28×4的积是一千多,□里最小能填3。
    5. 82□×4的积末尾有两个0,口里填( );□01×6的积的中间有两个0,□里填( )。
    【答案】 ①. 5 ②. 5
    【解析】
    【分析】82□×4的积末尾有两个0,说明□×4的积的末尾为0,根据4的乘法口诀,4×5=20,积的末尾为0,所以口里填5;□01×6的积的中间有两个0,说明□×6的积的末尾为0,根据6的乘法口诀,5×6=30,积的末尾为0,所以口里填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25×4=3300
    501×6=3006
    82□×4的积末尾有两个0,口里填5;□01×6的积的中间有两个0,□里填5。
    6. 在括号里填“>”“<”或“=”。
    44×5( )200 102×7( )107×2 0×100( )0+100
    6999克( )7千克 1050克( )1千克500克 45×2×3( )45×6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与200比较大小,先计算出的得数,再和200比较大小;
    和比较大小,先分别计算出和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和比较大小,先分别计算出和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6999克和7千克比较大小,因为1千克=1000克,7千克里有7个1000克,所以7千克=7000克,由此可比较出6999克和7千克的大小;
    1050克和1千克500克比较大小,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1千克500克=1000克+500克=1500克,由此可比较出1050克和1千克500克的大小;
    和比较大小,先分别计算出和的得数,再比较大小。
    【详解】与200比较大小,,因为,所以;
    和比较大小,,,因为,所以;
    和比较大小,,,因为,所以;
    6999克和7千克比较大小,7千克=7000克,因6999克<7000克,所以6999克<7千克;
    1050克和1千克500克比较大小,1千克500克=1500克,因为1050克<1500克,所以1050克<1千克500克;
    和比较大小,,,因为,所以。

    6999克<7千克 1050克<1千克500克
    7. 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身高约130( ),体重大约32( )。
    一只鸭大约重3( )。
    购物袋里装满了约4( )的物品。
    一个鸭蛋大约重75( )。
    一辆小卡车载重2000( )。
    【答案】 ①. 厘米##cm ②. 千克##kg ③. 千克##kg ④. 千克##kg ⑤. 克##g ⑥. 千克##k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可知,
    计量人体的身高一般用厘米(cm)作单位,所以小明身高约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计量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kg)作单位,所以小明的体重大约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稍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kg)作单位,一只鸡大约3千克左右,所以一只鸭大约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稍重物品的质量用千克(kg)作单位,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一个购物袋装满物品用“克”作单位太轻,更不可能用“吨”作单位,所以购物袋里装满的物品约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普通物品的质量用克(g)作单位,一个鸡蛋大约重60克左右,所以一个鸭蛋大约重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计量稍重的物品的质量用千克(kg)作单位,一辆普通小汽车的载质量大约1000千克左右,所以一辆小卡车载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小明身高约130厘米,体重大约32千克。
    一只鸭大约重3千克。
    购物袋里装满了约4千克的物品。
    一个鸭蛋大约重75克。
    一辆小卡车载重2000千克。
    8. 一袋饼干重195克,( )袋这样的饼干接近1千克。
    【答案】5
    【解析】
    【分析】195克约等于200克,1千克=1000克;再看1000克里面有多少个200克,据此解答。
    详解】195克≈200克
    1千克=1000克
    200×5=1000(克)
    1000克里面有5个200克,则5袋这样的饼干接近1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1千克=1000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将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长方形后,周长( )了( )分米。(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 ①. 增加 ②. 4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将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长方形后,周长增加了两个边长的长度,即20+20=40厘米,再根据10厘米=1分米,把厘米转换成分米,即可解答。
    【详解】20+20=40(厘米)
    40厘米=4分米
    将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两个长方形后,周长增加了4分米。
    10. 一篇文章有600多个字,小王每分钟打90~100个字,他6分钟( )打完这篇文章。(括号里填“能”或者“不能”)
    【答案】不能
    【解析】
    【分析】根据600÷6,求出打完这篇文章每分钟至少需要打多少字,与小王每分钟打字的速度做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600÷6=100(个)
    如若6分钟打完这篇文章,每分钟打的字数要在100个字以上,但小王每分钟打90~100个字,所以小王6分钟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一篇文章有600多个字,小王每分钟打90~100个字,他6分钟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点睛】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列式解答,比较工作效率。
    11. 将2、4、6、8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其中积最大的算式是( ).积最小的算式是( ).
    【答案】 ①. 642×8=5136 ②. 468×2=936
    12. 如图,把一个长10分米、宽8分米的长方形按图中的痕迹对折一次,折成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答案】28
    【解析】
    【分析】得到的小长方形的宽是8分米的一半,8除以2求出小长方形的宽是4分米,小长方形的长是10分米,根据周长公式,先求出10与2的积,再求出4与2的积,最后把两个积相加即可求出小长方形的周长。
    【详解】8÷2=4(分米)
    10×2+4×2
    =20+8
    =28(分米)
    折成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其宽。
    13. 一张长方形彩纸,长10厘米、宽8厘米,这张彩纸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把这张彩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36 ②. 8 ③. 32
    【解析】
    【分析】彩纸长加宽的和乘2,等于彩纸的周长;剪成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边长乘4等于正方形彩纸的周长。
    【详解】(10+8)×2
    =18×2
    =36(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8×4=32(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4. 妈妈买了同一种书包3个,给售货员6张100元钞票,她买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购买三个各选项中书包花费的钱数,看哪个数接近600元,且小于600元,妈妈就购买那个书包。
    【详解】A:123×3=369;
    B: 203×3=609;
    C:178×3=534
    534<600,所以妈妈购买C种书包。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15.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3倍,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 )。
    A. 3倍B. 12倍C. 6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用举例的方法解答,例如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则小正方形的周长是1×4=4(厘米),大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厘米);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大正方形的周长12厘米除以小正方形的周长4厘米得3,所以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3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3倍,则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3倍。
    故答案为:A
    16. 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增加6分米,宽增加2分米,周长增加( )分米。
    A. 12B. 14C. 16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长增加的长度加上宽增加的长度的和乘2等于周长增加的长度。
    【详解】(6+2)×2
    =8×2
    =16(分米)
    所以周长增加16分米。
    故答案为:C
    17. 冬奥会项目中的花样滑冰,它的比赛场地近似一个长方形,场地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那么这个比赛场地的周长是( )米。
    A. 90B. 180C. 360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形比赛场地的宽是30÷2=15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这个比赛场地的周长是多少米。
    【详解】30÷2=15(米)
    (30+15)×2
    =45×2
    =90(米)
    冬奥会项目中的花样滑冰,它的比赛场地近似一个长方形,场地长30米,宽是长的一半,那么这个比赛场地的周长是90米。
    故答案为:A
    18. 如下图,3个杯子同样大,1号杯是空杯,3号杯中的橙汁大约重( )克。
    A. 60B. 600C. 12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2号杯连橙汁重量减去1号杯连橙汁重量,求出2号杯橙汁重量。3号杯橙汁重量大约是2号杯橙汁重量的2倍,则用2号杯橙汁重量乘2,求出3号杯橙汁重量。
    【详解】(300-240)×2
    =60×2
    =120(克)
    则3号杯中的橙汁大约重120克。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3个杯子之间的重量关系,再列式解答即可。
    四、操作题。(8分)
    19.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每小格边长代表1厘米。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画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与宽的和就是12÷2=6(厘米),6=5+1,所以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1厘米,据此画出即可;
    画周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得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即它的边长是12÷4=3(厘米),据此作图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所画长为5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和所画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作图如下:
    20. 计算下面各个图形的周长。
    【答案】16厘米;16厘米
    【解析】
    【分析】图一:此图为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已知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图一的周长。
    图二:此图为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边长为4厘米,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图二的周长。
    【详解】(5+3)×2
    =8×2
    =16(厘米)
    的周长为16厘米。
    4×4=16(厘米)
    的周长为16厘米。
    五、解决问题。(24分)
    21. 新鲜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医生建议小红每天应该至少吃260克蔬菜。照这样计算,小红每周(按7天计算)至少应该吃多少克蔬菜?
    【答案】1820克
    【解析】
    【分析】已知小红每天至少要吃260克蔬菜,要求出小红每周(7天)至少吃多少克蔬菜,就是求7个26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详解】(克)
    答:小红每周(按7天计算)至少应该吃1820克蔬菜。
    22.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科技的魅力,8名老师带领195名学生去科技馆参观,他们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633元
    【解析】
    【分析】门票价钱乘老师数,可以算出老师买票需要(6×8)元。学生半价,则每张学生票是(6÷2)元,学生票票价乘学生数,可以算出买学生票需要(6÷2×195)元。老师买票需要的钱数加上学生买票需要的钱数,即可算出他们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6×8=48(元)
    6÷2×195
    =3×195
    =585(元)
    585+48=633(元)
    答:他们买门票一共需要633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一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23. 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子共重860克,倒出一半水后,连杯子共重460克,杯子里原来的水重多少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
    【答案】800克;60克
    【解析】
    【分析】原来水的重量和空杯重860克,一半水的重量和杯子重460克,相减可得一半水的重量,即可求得原来的水的重量,然后用860克减去水的重量即可得到杯子的重量。
    【详解】(860-460)×2
    =400×2
    =800(克)
    860-800=60(克)
    答:杯子里原来的水重800克,这个杯子重60克。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减少部分的水是原来的水的重量的一半。
    24. 王伯伯准备一面靠墙用篱笆围一个宽6米,长是12米的长方形羊圈,则王伯伯最长需要多少米的篱笆?最短需要多少米的篱笆?(先画一画,再算一算)
    【答案】30米;24米
    【解析】
    【分析】最长需要多少米篱笆,就要使这块长方形羊圈的宽边靠墙,篱笆长度是长方形的1条宽边和2条长边长度的和。最少需要多少米篱笆,就要使这块长方形羊圈的长边靠墙,篱笆长度是长方形的1条长边和2条宽边长度的和。
    【详解】宽边靠墙:
    12+12+6
    =24+6
    =30(米)
    长边靠墙:
    6+6+12
    =12+12
    =24(米)
    答:王伯伯最长需要30米篱笆;最短需要24米的篱笆。
    25. 有一张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沿着一条长边剪下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如图)。剩下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34厘米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将剩下图形的一条边平移后可知,剩下图形的周长比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多2条正方形的边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10+5)×2+2×2
    =15×2+2×2
    =30+4
    =34(厘米)
    则剩下图形周长是34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巧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利用平移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换为规则图形的周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六、附加题。(共10分)
    26. 小明和弟弟带着同样的钱去买文具,小明要买一支钢笔,向弟弟借了8元,这时小明的钱正好是弟弟的5倍,小明和弟弟原来各带了多少钱?
    【答案】12元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小明向弟弟借了8元后,小明比弟弟多的钱数是8+8=16元,已知此时小明的钱正好是弟弟的5倍,那么小明比弟弟多的钱数就是弟弟此时钱数的5-1=4倍。弟弟现在的钱数为16÷4=4元。因为弟弟现在有4元,这是在给了小明8元之后的情况,所以弟弟原来带的钱是4+8=12元。小明和弟弟原来带的钱一样多,所以小明原来也带了12元。
    【详解】8+8=16(元)
    5-1=4
    16÷4=4(元)
    4+8=12(元)
    答:小明和弟弟原来各带了12元钱。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月期中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月期中数学试题,共6页。

    3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3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共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共2页。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