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公共基础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公共基础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公共基础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公共基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袅娜(nuó) 央浼(měi) 刮痧(sā)
B. 踌躇(chú) 蹒(pán)跚 滂沱(tú)
C. 遒(qiú)劲 迤逦(1ǐ) 睿(ruì)智
D 酝酿(niàng) 敕(chì)造 錾(zhàn)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刮痧”的“痧”应读作shā。
B.“滂沱”的“沱”应读作tuó。
D.“錾银”的“錾”应读作zàn。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蓊蓊郁郁 张弛有度 勤能补拙
B. 往来翕忽 出类拔粹 可供借鉴
C. 碎琼乱玉 名闻遐迩 银光璀璨
D. 闻鸡起舞 锲而不舍 择善而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B.“出类拔粹”的“粹”应写作“萃”。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B.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C.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D.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对偶。“金屋”对“玉楼”,“妆成”对“宴罢”,“娇侍夜”对“醉和春”。
B.反问。“何处春江无月明”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强调春江处处皆有明亮月光。
C.无修辞。
D.比喻。将爱人比作小鱼。
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面争吵声。大海的声音“让开,我要进去。”三四个男仆声:“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
B.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C.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D. 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每一片叶子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手印……但母亲却把它们一棵棵地卖掉了……我不由地大哭起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让开,我要进去”是直接引用,应在“声音”后加上冒号。
故选A。
5. 在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选项里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1)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 ?
(2)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 ?
(3)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更具 ?
(4)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 ?
A. 朦胧美 神秘美 活力美 精致美
B. 神秘美 朦胧美 活力美 粘致美
C. 活力美 朦胧美 精致美 神秘美
D. 朦胧美 神秘美 精致美 活力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①前面有“云深”一词,即云雾缭绕,营造的是朦胧美,因此应填“朦胧美”。
②前面有“秘密”一词,即神秘莫测,因此应填“神秘美”
③前面有“生命之梯”“回旋曲折”,动感十足,因此应填“活力美”。
④前面有“纤巧”一词,即小巧精致,因此应填“精致美”。
故选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6.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卜算子·咏梅》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 )
(2)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组成。( )
(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它以贾宝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 )
(4)《荷塘月色》描写的是月夜观赏荷塘的经过,创造了一种清幽、朦眬的境界。( )
(5)议论文写作首先要解决论点与论据一致性的问题,论据是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起着核心和统帅的作用。( )
【答案】 ①. 正确 ②. 正确 ③. 错误 ④. 正确 ⑤. 错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①正确。《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
②正确。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③“薛宝钗”错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
④正确。《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月夜下荷塘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幽、朦胧的境界,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愁绪。
⑤“论据”错误。论点是文章的中心、灵魂,起着核心和统帅作用。
三、(每空1分,共10分)
7. 填空题。
(1)《小石潭记》是____________被贬到蛮荒闭塞的永州时所作。
(2)《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____________》的第一篇。
(3)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春风桃李花开日,__________________。
(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______》或称“___________”,共305篇。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柳宗元 ②. 野草 ③.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 千古风流人物 ⑤. 多情自古伤离别 ⑥. 秋雨梧桐叶落时 ⑦. 诗 ⑧. 诗三百 ⑨. 今我来思 ⑩. 雨雪霏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和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1)《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
(2)《秋夜》是鲁迅的散文诗,作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野草》是鲁迅创作的一本重要散文诗集,包含了很多富于哲理性和幻想色彩的作品。
(3)(4)(5)(6)易错字词有:“散尽”“复”“离别”“梧桐”。
(7)《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原名为《诗》,因为收录了诗歌共305篇,故也称为“诗三百”,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8)易错字词有:“霏霏”。
四、阅读题(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学而》(节选)
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8. 解释上文中加点的字词。
(1)说:_________ (2)乐:________
(3)愠:_________ (4)弟:________
(5)鲜:_________ (6)道:________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0.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请写出两则孔子语录。
【答案】8. ①. 通“悦”,高兴、愉快 ②. 快乐 ③. 生气 ④. 顺从兄长 ⑤. 少 ⑥. 治国做人的原则
9. ①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
②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③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④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析】
【导语】《论语·学而》通过孔子和有子的对话,展现了儒家注重学习、礼仪和修身的核心思想。孔子认为学习并实践会带来快乐,与友人交流感到愉悦,不为不被理解而烦恼是一种君子风范。有子强调孝顺和友爱是成仁的根本,是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秩序的重要表现。《论语》以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哲理,对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了指导,反映了儒家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追求。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句意:不也很高兴吗。
②句意:不也很快乐吗。
③句意: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
④句意: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
⑤句意: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⑥句意: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而”,表顺承;“时”,按时;“习”,温习、练习;“之”,代词,代旧知识;“说”,通“悦”,高兴、愉快。
②“知”,了解;“而”,表转折,却;“愠”,生气;“君子”,道德修养高的人。
③“务”,致力;“本”,根本;“立”,建立;“而”,表顺承;“道”,治国做人的原则。
④“孝”,孝顺父母;“弟”,顺从兄长;“为”,是;“之”,的;“本”,根本;“与”,语气词,啊。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要引用《论语》中其他经典的孔子语录,体现他的思想和主张,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参考译文:
《论语·学而》(节选)
孔子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二)现代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边城》(节选)
沈从文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波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后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实则歌声的来复,反而使一切更寂静一些了。)
11. 这篇文章描绘了一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乡村风俗画,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洋溢着相依为命的祖孙亲情,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12. 文中画线部分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3. 解释上文中加点的字词。
(1)风日清和:
(2)横溪渡人:
14. 赏析第三自然段。
15. 说说第一自然段中翠翠的形象和品质。
【答案】11. ①. 一个老人 ②. 一个女孩 ③. 一只黄狗
12. 比喻 13. ①形容天气晴朗温和。②指操纵渡船,把人渡过溪水。
14. 通过描写祖孙日常细节,表现出乡村生活宁静和美好。
15. 天真活泼、善良乖巧。
【解析】
【导语】沈从文的《边城》节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湘西边陲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作品中的翠翠以其纯净无瑕的性格、天真烂漫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人性的质朴美好。文章通过祖孙日常生活的片段,表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亲情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美。充满生趣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湘西独特的地方风情,营造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氛围,蕴含对自然和人的深刻赞美。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第二段“有时又和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后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可知,描绘了翠翠、祖父、黄狗一起和谐生活的画面,深刻表现出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淳朴的人情味。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翠翠的眼睛比作“水晶”,强调了她眼神的清澈和内心的纯洁。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根据第三段“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可知,“风日清和”是指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天气状态,在这种晴朗的日子里无人过渡,很是悠闲。
②根据第三度“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可知,“横溪渡人”指的是船夫利用渡船横穿溪水,把需要过溪的人送到对岸,这是一种具体的过渡场景描写。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第三自然段展现了祖孙之间温馨的互动。他们在溪边晒太阳、讲故事、吹竖笛,构成了一幅闲适且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每一种活动都体现出祖孙深厚的感情和简单的快乐,营造出浓厚的乡村生活氛围。而老船夫在船上哼唱,歌声与竹管声使原本宁静的溪水也增添了一分生气。这段文字通过描写日常细节,表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可知,翠翠在自然环境中长大,性格天真活泼,像一只小兽物一样无忧无虑。
根据第一段“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可知,翠翠非常善良乖巧,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也不发愁、不动气。
五、写作题(共40分)
16. 按要求作文。
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阅读中,你的兴奋点被触发,给你带来了愉悦,那种进入作品的感觉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请以“阅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详略得当。
(3)叙事清楚具体,结构完整。
(4)涉及到自己的姓名、学校名、地名等,必须用“×××”代替。
(5)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求学的道路,也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读书,是心灵的磨砺与升华。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通过阅读,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人性的光辉、历史的厚重……这些经历和感悟,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我们内心的磅礴大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忆往昔,杜甫之所以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离不开他“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腻入微地刻画人物性格,也是得益于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人生经验。这些伟大的文学家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阅读、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文字更加有深度、有力量。
下笔如有神,是阅读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当我们沉浸在书海中时,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这时,拿起笔来写作,就会感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当然,“读书破万卷”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追求数量,而是要注重质量。我们要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书籍进行阅读,用心去品味其中的精华和智慧。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将所读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珍惜每一次与书相遇的机会吧!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写作成为我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材料强调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由此引出话题“阅读”。“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不仅能够带来愉悦感,还能够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共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文时可围绕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如阅读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阅读有助于塑造个人品格;阅读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如阅读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广泛阅读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等方面进行思考创作。
可创作一篇议论文。可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关于阅读的中心观点,例如“阅读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间分别从阅读对个人知识增长、品格塑造、对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论述,每一个方面都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阅读的重要意义,如“总之,阅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应永远保持对阅读的热爱”。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首先论述阅读最基本的作用,例如我们通过阅读新闻报道来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动态。 接着深入一层,阐述阅读对提升思维能力的帮助,比如阅读哲学书籍能够让我们学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最后论述阅读对人类精神境界提升的最高层次的意义,如阅读经典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立意:
1.阅读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独特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情节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从而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阅读推动社会进步:广泛的阅读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从而带动科技、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3.阅读能够丰富情感世界:不同的书籍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感,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喜怒哀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七-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六-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五-中职专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语文考试信息必刷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