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1 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01 考查方向
一、命题趋势
二、核心素养考查
02 命题中的情境设置
一、高考试题情境来源要素及设计要素
二、情境类型
三、试题情境的问题设置
03 题型进阶
新高考地理考查方向与之前有了较大变化,问题设置不再单纯考查基础知识的背记,模板化的答题模式已不再适应新高考。新高考地理重视创设新情境、新知识、新问题,避开教材及模拟卷材料,考题灵活。主要考查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越来越强调运用基本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数体网。
一、命题趋势
1.用更鲜活的案例讲中国美好故事
新高考在出题上重视导入国内实际自然和人文案例来设置考查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更能向学生展示国家发展历程、时代新帽、激发民族自豪感,立足人地关系,思考未来发展问题,起到落实立德树人的作用。
【案例1】2024年湖南高考6-8题,考查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石雕加工的发展变化。
(2024·湖南·高考真题)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1-3小题。
1.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
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
2.“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
A.石材堆放B.陈列展览C.技艺保密D.交流合作
3.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 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案例2】2024年广东高考15-16题,考查了距今约3000年前古蜀文明利用自然和对自然的探索,展示出我国古人的高超智慧。
(2024·广东·高考真题)距今约3000年前的金沙遗址(30°41'N,104°01'E)是古蜀国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祭祀区的东部,有一处九柱建筑基址,其9个柱洞呈“田”字形分布。研究发现,这些柱洞分布具有一定的天文属性。左图为九柱建筑的复原示意图;右图示意该建筑柱洞平面分布及当时冬至日的日出方位。据此完成4-5小题。
4.如果当时祭祀人员站在右图中的D5处,他在夏至日看到的日出方位位于( )
A.D5→D6连线方向B.D6和D9之间
C.D5→D9连线方向D.D8和D9之间
5.已知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与现在遗址地居民相比,则当时金沙先民在( )
A.春分日看到日出时间更早B.夏至日经历更长的夜长
C.秋分日看到日落时间更晚D.冬至日经历更短的昼长
2.加强审答题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
(1)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取更多有效信息,能够读取关键信息并解读出隐含信息。发现地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地理信息,判断地理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而加工地理信息,解读相关地理信息的含义,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案例3】2024年山东高考6-7题,考查了时间计算、太阳视运动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
(2024·山东·高考真题)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6-7小题。
6.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 12°N,61°W B. 12°N,121°W
C. 20°N,61°W D. 20°N,121°W
7.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重视逻辑推理与论证。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前提、条件或假设)出发,经由准确、充分的证据链(有效信息)和清晰、严密的逻辑链(相关性、因果性),推导出合理结论。
【案例4】2024年江苏高考10-12题,考查巴尔喀什湖附近人口城镇分布原因、农业类型及未来发展方向。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能力。
(2024·江苏·高考真题)巴尔喀什湖为中亚大型湖泊、风景宜人,湖泊以乌泽那拉尔水道为界,分为特征差异显著的东西两部分,沿湖中小城市发展各具特色。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周边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小题。
8.巴尔喀什湖沿湖城市大多分布于西部,主要取决于湖泊的( )
影响城镇人口分布因素:当地最大自然特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缺乏;城市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
A. 面积大小B. 形态特征C. 容量多少D. 水体性质
9.奎甘市位于伊犁河入湖口,该地区农业发展特色( )
农业类型: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多山地降水、灌溉水源充足
A. 畜牧业 B. 园艺业 C. 都市农业 D. 灌溉农业
10.当前沿湖城市宜鼓励发展的产业是( )
产业发展:考虑资源、环境、人文等产业区位因素,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A. 金属冶炼 B. 生态旅游 C. 船舶制造 D. 盐湖化工
【案例5】2024年山东高考16题,分析雾形成的原因。
11.(2024·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1、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2、气温较低
3、下垫面与空气温差大
4、适当风速、风向
大雾
(3)在非选择题中加强考查语言组织能力。地理非选择题主要包括特征类、过程类和联系类三大类,三大类试题答案的表达都需要能够准确地使用术语(或关键词),并能用逻辑、因果、过程、影响等将术语(或关键词)进行合理连接。非选择题设问句的构成:行为动词(说明、分析等)+考查目标+限制条件。语言表达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识。
【案例6】2024年广东高考17题,考查产业区位条件、发展方向等问题。考查了学生逻辑分析与语言组织能力。
12.(2024·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大连市的松木岛化工园区距主城区约60km,占地面积35km2,2005年,该园区开始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2016年被纳入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该园区大部分职工通勤于工作地与主城区之间,呈现职住分离现象。紧邻松木岛化工园区的S村,目前户籍人口约3800人,常住人口约2300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渔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及外出务工。如图示意松木岛化工园区及S村地理位置。
(1)简述松木岛化工园区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2)结合S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提出该园区帮扶该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3)为解决职工的职住分离问题,该园区拟在S村的甲、乙两地建设职工生活区。分析这两地居住环境的优劣。
(解题思路:该题为联系类试题,设问行为动词为“简析”、“提出”、“分析”,需将主体关系和影响结果简要叙述完整、表达清楚)
3.注重新教材体系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2)新教材之间关系
【案例7】2024年广西高考9-10题,自然与人文相交融,朗伊尔城自然条件对人文习俗的影响,特有习俗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4·广西·高考真题)极北之城———朗伊尔城(78°12'N,15°30'E)常住居民仅约2000人。在极夜期间,城里居民会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以应对漫长黑夜与严寒的考验。在阳光重返小城后的3月8日,当地会迎来全年最重要的、持续一周的太阳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当地居民在极夜期间举办很多团体活动,主要是为了( )
A. 增加旅游收入B. 增进身心健康
C. 减少能源消耗D. 减少户外活动
14.太阳节首日,当地居民看到太阳升起的方位是( )
A. 正南B. 东南C. 正东D. 东北
二、核心素养考查
1.区域认知
空间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属性之一。区域认知包括“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和“用区域的方式认识”两方面涵义;本次考题多以大、中尺度区域的地理问题解决为主。
【案例8】2024年北京高考11-12题,考查安徽省局部地形图的判读,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分布。
(2024·北京·高考真题)图a为安徽省局部地形简图,田b示意该区域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完成15-16小题。
15.图a中( )
A. Ⅰ区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B. Ⅱ区地势平坦,为粮食生产基地
C. Ⅲ区水资源丰富,水电站数量多D. Ⅳ区山地面积广,环境承载力大
16.图b中,甲、乙、丙、丁四种功能区分别是( )
A. 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区、工业区B. 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居住区D. 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工业区
2.综合思维
要求考生能够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2个维度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包含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地方的综合。
【案例9】2024年湖南高考18题,考查了湿地演变过程、湿地结构变化及原因、提出措施等知识点,属于非选择题中过程类和联系类题型,需将主体关系和影响结果简要叙述完整、表达清楚,考查了学生逻辑分析与语言组织能力。
17.(2024·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
(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
3.地理实践力
要求考生在面临需要解决产业发展这一具体问题时,能够沿着地理视角的引领,秉持人地协调观,选择合理的“做事”方向(审题精准)、选择合适的“微事”工具(必备知识)、采用合宜的“做事”方法(文字表达)。
【案例10】2024年广西高考19题,考查海洋开发的重要性与面临的困难,为今后发展出谋划策。
18.(2024·广西·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点)
材料二: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成功为南海多个岛礁供电。“南鲲”号采用大量新结构、新工艺,日最大发电量2.4万度。可满足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随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将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三: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南海某岛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变化图。
(1)说明图所示波浪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上的困难。
(2)简要论述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作用。
一、高考试题情境来源要素及设计要素
从高考地理情境命题的角度看看解题思路,主要是了解不同情境试题的特点以及能辨析出题者组织表达的地理情境信息,根据情境任务进行信息的对应。
二、情境类型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情境来源的途径多样,主题性质反映出以生产情境、生活情境、学习情境和学术情境为主的情境类型,时空分布反映出当代的各种现实问题。试题情境主要基于真实生活中的社会生产活动及其知识应用,以及科学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体现了试题情境来源的应用性和科学性。结合来源的途径来看,同一组试题的情境主题可能同时反映和联系着几种情境类型。
三、试题情境的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类型对应着部分试题情境的信息,除主题信息外,与隐藏信息的对应最多。情境信息又为问题设置提供素材基础,试题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和试题情境的信息相辅相成,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试题情境的解读难度。根据问题设计及其提问要点,可将情境任务的问题设置总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①梳理地理因果关系型;②总结地理特点及要素型;③分析影响及措施型;④推测和描述地理变化规律及过程型;⑤地理计算或绘图型。
【案例11】生活情境(考查应用性和综合性)
(2024·湖北·高考真题)如图为四个大城市的街道方向玫瑰图。不同方向的长度,代表该方向街道出现的相对频率。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推测图中最容易迷路的城市是( )
A.上海B.夏洛特C.温哥华D.迪拜
20.由图可知,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上海街道密度和平均宽度最大B.夏洛特街道面积最大
C.温哥华街道网络大致呈“棋盘状”D.迪拜街道总长度最长
21.影响上海街道主要方向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
【案例12】生产情境(考查应用性和综合性)
(2024·全国甲·高考真题)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
A.提高土壤肥力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D.控制土壤侵蚀
23.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C.沉淀泥沙D.提高水温
【案例3】学习情境(考查基础性)
(2024·广西·高考真题)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 )
A.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B. 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C. 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D. 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25.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 )
A. 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B. 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C. 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D. 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
【案例4】学术情境(考查创新性)
(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26-27小题。
26.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
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27.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一、单选题
(2024·河南·模拟预测)大兴安岭北部是典型的永久冻土区,是中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冻土深度受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影响。图为1974~2020年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平均积雪深度及日数年内分布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该区域冬季、春季积雪深度差异明显,其影响因子分别是( )
A.气温 气温B.降水 降水C.气温 降水D.降水 气温
2.监测表明,该地1~2月积雪深度越大,冻土层深度越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积雪融水结冰所致B.积雪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具有保温作用D.气温升高冻土融化
3.近年来该地区冬季降雪日数减少,但积雪深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冻土融化增加水汽B.冬季气温持续降低
C.人类活动影响减弱D.单次降水强度增大
(2024·广西·模拟预测)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以狂涛巨浪闻名于世。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德雷克海峡海冰呈现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冰退(海冰较常年减少)——冰进的周期性变化,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下图示意南半球表层洋流分布。据此完成4-5小题。
4.当德雷克海峡海冰呈现冰进现象时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沃克环流减弱B.赤道太平洋东岸温度上升
C.秘鲁寒流增强D.海峡东侧水位增高
5.分析德雷克海峡海冰数量减少后又增加现象的原因( )
A.巴西暖流势力减弱B.西风漂流减弱
C.秘鲁寒流北上加强D.海峡海水流速慢
(2024·广东肇庆·一模)多佛尔白崖位于英国多佛尔海峡沿岸,是一片长达5千米的白色悬崖。多佛尔白崖岩体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由地质时期浮游生物的骨架碎屑演化形成,疏松多孔、柔软脆弱。下图为多佛尔白崖位置示意及景观图。完成6-8小题。
6.多佛尔白崖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
A.海相沉积—地壳抬升—块板运动—断裂成崖B.海相沉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崩塌成崖
C.湖相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崩塌成崖D.风力堆积—地壳下沉—固结成岩—断裂抬升
7.多佛尔白崖崖面呈白色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质时期沉积环境清洁 ②岩表粗糙,散射太阳光明显
③降水丰富,崖面被雨水冲刷频繁 ④岩体稳定,崖面被长期风化侵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观察发现,多佛尔白崖崖面上附着的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有( )
①崖面陡峭 ②岩体成土性差 ③海风强劲 ④人工定时消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浙江温州·一模)临空经济区是指以空港为中心,半径约15至20公里范围的临空指向性产业集聚区。下图为基于距空港距离远近划分的临空产业分布图。完成9-10小题。
9.基于临空指向性的强弱,以下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
A.甲一休闲旅游现代农业B.乙一航空物流商务办公
C.丙一旅客服务航空维修D.丁一专业会展紧急救援
10.为充分发展临空经济区,规划空港时,应与所依托城市的城区( )
A.紧密接壤,依托发展B.保持距离,缩小腹地
C.产业趋同,经济协作D.干线连接,加强联系
(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2024年3月以来,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作为麻辣烫“灵魂调料”之一的甘谷辣椒因香而不辣备受瞩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甘谷辣椒作为经济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后期随着种植效益逐渐降低,辣椒种植区由平川移到山区或半山区。某公司采用传统石碾制作的辣椒产品备受青睐,但因制作效率较低,销售方式也从“现货现售”变成“15天预售”。完成11-13小题。
11.甘谷辣椒香而不辣得益于( )
①气候独特 ②品种优良 ③地形多样 ④病虫害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甘谷辣椒种植区由平川移到山区或半山区的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环境污染加剧C.种植结构调整D.市场需求增加
13.该公司采用传统石碾制作辣椒产品的主要目的是( )
A.延续传统工艺B.保留原有口感C.打造旅游景观D.降低生产成本
(2024·河北衡水·模拟预测)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往来交流的咽喉之地,汉代在当地设敦煌郡,下辖六县,境内设有9个厩置,串通敦煌郡内交通线路。研究发现,敦煌地区汉代县城多分布在冲积扇和绿洲的交接地带。图示意敦煌地区古代城镇遗址位置。完成14-15小题。
14.与绿洲内部比较,敦煌地区汉代县城分布在冲积扇缘的优点是( )
A.地势更平坦B.距河流更近C.风沙活动少D.洪涝影响小
15.推测汉代敦煌地区交通线路的分布规律是( )
A.沿冲积扇缘延伸B.沿河流延伸
C.沿北山南麓延伸D.沿长城延伸
(2024·天津南开·三模)天津位于渤海之滨,有可开发利用的海洋空间资源。据此完成16-17小题。
16.从海洋空间资源分类与利用的角度判断,下列情况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运营中的航母公园B.生产中的长芦盐场
C.繁忙的天津港码头D.渤海湾离港的邮轮
17.长芦盐场主要利用近岸滩涂开展产盐活动,下列因素中对该生产活动影响最小的是( )
A.地形B.气候C.水文D.土壤
二、综合题
18.(2024·陕西宝鸡·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空间设计研究院,将超大型航天器研发生产基地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占地1043亩。这一项目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1)据图文资料,说明航天器研发生产基地选址滨海新区的有利条件。
2023年7月8日,位于渤海沿岸长芦盐场的世界最大“盐光互补”电站并网发电。在提升华北地区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光伏发电、水面制卤、水下养殖的复合产业模式。下图为“盐光互补”电站景观图。
(2)据相关部门测算,该项目5月份比8月份综合效益更显著,请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碳市场包括碳汇交易、碳排放交易。碳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2020年天津市碳市场交易量居全国第二。2022年天津市津南区生态屏障内第一批2.7万亩人工储备林已完成碳汇核证(确定其所吸收和固定的碳量)。预计20年间可形成约25万吨碳汇量,产生500万元碳汇收入。
(3)天津市积极推进碳汇、碳排放交易,据材料分析该措施是如何助力碳中和的。
19.(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钦江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注入广西北部湾海域,夏秋季易受热带气旅影响。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2kg/m3,年输沙量46.5万吨。近年来,钦江流域的平均输沙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广西郁江调水工程于2020年10月15日提闸通水,实现了从郁江支流沙坪河引水进入钦江的目标,该引水工程沿线多处采用隧洞引水。下面为钦江及郁江流域图。
(1)说明热带气旋对钦江水文特征的影响。
(2)推测钦江河流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输沙量变化对钦江河口环境的影响。
(3)说明郁江调水工程采用隧洞引水的原因。
(4)说明郁江调水工程的开通对钦江流域的意义。
20.(2024·江苏泰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m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近日,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无人机之都”深圳直飞珠海,首次演示飞行成功,将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作为低空经济最重要的试点城市之一,深圳率先推出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专项法规,同时将简化审批流程。
(1)指出目前“低空经济”最适合的应用场景。
(2)分析与深圳一珠海公路运输相比,“空中的士”的优缺点。
(3)说明深圳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主要意义。
情境类型
创设方式
考查要求
生活实践情境
生活情境
按照现实生活、生产中地理现象及其变化的内在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迁移与应用。可将学科内容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着力体现应用性与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生产情境
学习探索情境
学习情境
以地理学科专业语言与符号按照学科逻辑而呈现的真实情境(学生熟悉的图文符号)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号调用,并可规避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着力体现基础性的考查要求。
学术情境
以地理科学问题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而呈现的真实境。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建构与解决,问接渗透着学科思想与学术意识的导引,着照学术研究的一般路径而呈现的真实境力现创性的考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2 地质地貌的“格局”与“过程”(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2地质地貌的“格局”与“过程”原卷版doc、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2地质地貌的“格局”与“过程”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0 地理综合题的有效策略(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0地理综合题的有效策略原卷版doc、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0地理综合题的有效策略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 “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原卷版doc、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6“比较类”选择题答题技巧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