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0-1734952599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0-17349525993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0-17349525993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1-17349526032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1-17349526032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550927/1-17349526032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 第19章 《生活用电》考点专项复习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9章 《生活用电》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试卷 1 次下载
- 第20章 《电与磁》考点专项复习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0章 《电与磁》题型训练(50题17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考点专项复习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21章 《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第21章《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原卷版docx、第21章《信息的传递》题型训练40题10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l "_Tc16452" 【题型1 电磁波的产生】1
\l "_Tc5338" 【题型2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3
\l "_Tc31833" 【题型3 电话机原理】10
\l "_Tc846" 【题型4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11
\l "_Tc846" 【题型5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12
\l "_Tc16452" 【题型6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14
\l "_Tc5338" 【题型7 移动通信】15
\l "_Tc31833" 【题型8 网络通信】18
\l "_Tc846" 【题型9 光纤通信】19
\l "_Tc5338" 【题型10 卫星中继通信】21
\l "_Tc16452" 【题型1 电磁波的产生】
1.(2023•根河市校级开学)关于电磁波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线中没有电流,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B.导线中有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C.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产生电磁波
【答案】C
【分析】迅速变化的电流会激起电磁波。
【解答】解:导线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空间激起电磁波,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2•如东县模拟)如图所示,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用另一端与电池正极快速断续接触,可听到近旁的收音机发出“咯、咯”声,表明收音机接收到了( )
A.超声波B.次声波C.光能D.电磁波
【答案】D
【分析】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是有迅速变化的电流。
【解答】解:当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时,会产生时断时续的电流,即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可以被收音机接收,从而发出声音。
故选:D。
3.(2023•邗江区校级二模)如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 高 (高/低);
(2)如图乙装置可探究 电流产生的热量 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如图丙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电磁波 。
【答案】(1)高;(2)电流产生的热量;(3)电磁波。
【分析】(1)用水浴法加热碘可以避免碘熔化,而是让碘发生升华现象。
(2)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是电流、通电时间和电阻的大小。
(3)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
【解答】解:(1)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高;
(2)如图乙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3)如图丙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
故答案为:(1)高;(2)电流产生的热量;(3)电磁波。
\l "_Tc5338" 【题型2 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
4.(2023秋•启东市期中)每年春晚是一场前沿科技、艺术文化、家国情怀完美结合的盛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绚丽的灯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舞台上经常撒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春晚,神州航天英雄实时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祝福是通过超声波传输信号的
D.春晚节目《百鸟归巢》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主要是模拟声音的音调
【答案】B
【分析】A、光的三原色指的是红、绿、蓝;
B、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C、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解答】解:A、舞台上绚丽的灯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错误;
B、舞台上经常撒干冰制造白雾以染气氛,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B正确;
C、春晚,神州航天英雄实时为全国人民送上新年祝福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故C错误;
D、春晚节目《百鸟归巢》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主要是模拟声音的音色,故D错误。
故选:B。
5.(2023•青岛自主招生)2023年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广大观众通过电视看到了天舟六号发射的情景,如图是电视直播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发射升空( )
A.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电视直播的实时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C.飞船升空过程中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D.发射过程中喷出气体对飞船的力大于飞船对喷出气体的力
【答案】B
【分析】(1)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3)飞船升空过程中动能部分转化为重力势能。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A、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电视直播的实时画面是通过电磁波传播,故B正确;
C、飞船升空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错误;
D、发射过程中喷出气体对飞船的力与飞船对喷出气体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6.(2023•曲阜市一模)共享电动自行车因其取用方便、低碳环保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如图所示是我市市区新上的一批配有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下列关于电动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力
B.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取车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电动车中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D.骑车戴上安全头盔可以减小惯性
【答案】B
【分析】(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4)骑车戴上安全头盔可以减轻意外对人的伤害。
【解答】解:A、电动车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摩擦力,故A错误;
B、扫描车上的二维码取车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电动车中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错误;
D、骑车戴上安全头盔可以减轻意外对人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B。
7.(2023•聊城)(多选)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描述与实际相符合的是( )
A.甲: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
B.乙:放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罩内的手机仍能接收到来电信号
C.丙:刚停止沸腾的水,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水又沸腾起来
D.丁:自制潜水艇模型,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潜水艇”上浮
【答案】ABC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手机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故B正确;
C、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用注射器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沸点降低,所以水又沸腾起来,故C正确;
D、当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时,烧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小,水被压入到烧瓶内,烧瓶内水增多,潜水艇模型的重力变大,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潜水艇模型会下沉,故D错误。
故选:ABC。
8.(2023秋•东海县月考)地震观测站是利用 次声波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超声波 获得信息的。
【答案】次声波;超声波。
【分析】(1)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都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
(2)医学上B超利用超声波来获得一些信息。
【解答】解:地震发生时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所以地震观测站是利用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
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向人体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人体器官被反射回来,医生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判断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等。
故答案为:次声波;超声波。
9.(2023•阜新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型号飞艇,其内部充入的是密度 小于 空气的气体(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它的体积为1500m3时受到的浮力是 19350 N,飞艇上的对讲机是靠 电磁波 来收发信息的。(g取10N/kg,ρ空气=1.29kg/m3)。
【答案】小于;19350;电磁波。
【分析】(1)飞艇内充入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飞艇受到的浮力。
(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解:如图所示是某型号飞艇,其内部充入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当它的体积为1500m3时受到的浮力是:
;
飞艇上的对讲机是靠电磁波来收发信息的。
故答案为:小于;19350;电磁波。
10.(2023•宜阳县三模)截至2023年2月,郑州公交燃料电池车型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000万公里,总计已减少碳排放超3万吨,相当于种植190万棵树。如图甲所示,一辆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总质量为1.8×104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m2。当公交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7min时,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4000N。求:(g取10N/kg)
(1)如图乙所示,一名乘客正在通过电子站牌获得公交车到站信息。公交车与智能公交系统间的无线通信依靠 电磁波 实现。
(2)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在上述行驶过程中,公交车通过的路程。
(4)在上述行驶过程中,公交车发动机的功率。
【答案】(1)电磁波;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5×105Pa;
(3)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6300m;
(4)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
【分析】(1)智能公交系统基于全球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智能化;
(2)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利用p=求出对路面的压强;
(3)已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7min,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汽车通过的路程;
(4)因为匀速行驶,牵引力F=f,由P===Fv可求得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
【解答】解:(1)公交车与智能公交系统间的无线通讯依靠的是电磁波,无线通讯的信号就是无线电波;
(2)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
F=G=mg=1.8×104kg×10N/kg=1.8×105N,
对路面的压强:p===4.5×105Pa;
(3)由v=可得,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15m/s×7×60s=6300m;
(4)因为匀速行驶,牵引力F=f=4000N,
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P===Fv=4000N×15m/s=6×104W。
答:(1)电磁波;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5×105Pa;
(3)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6300m;
(4)在上述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W。
11.(2023•孝感一模)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蛟龙号”主要采用声呐通讯,实现深海与陆地的联系;通过改变压载铁的数量,来控制其下沉或上浮;任务完成后,“向阳红09”船用牵引绳将其吊到甲板上。(海水的密度取为1×103kg/m3,g=10N/kg)
(1)“蛟龙号”潜水器在深海工作主要通过 声波 (选填“电磁波”或“声波”)通信与陆地联系;若每节蓄电池电压为1.6V,为保证“蛟龙号”正常供电,串联的蓄电池不得少于 125 节;
(2)“蛟龙号”下潜到深海7000m处,求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0.2m2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强和压力大小;(不考虑大气压的影响)
(3)“蛟龙号”抛卸所有压载铁后上浮,直到漂浮在海面上,然后由起重装置将其吊离水面。图甲是某次起重装置将漂浮在海面上的无人空载“蛟龙号”匀速吊离水面的情景,牵引绳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图中P2=4P1,(P2即最大功率)。求t1时刻“蛟龙号”受到海水浮力有多大?
(4)求t1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不考虑海水的阻力)
【答案】(1)声波;125;
(2)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0.2m2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强为7×107Pa,压力大小为1.4×107N;
(3)t1时刻“蛟龙号”受到海水浮力为1.65×105N;
(4)t1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是16.5m3。
【分析】(1)“蛟龙号”主要采用声呐通讯,实现深海与陆地的联系;“蛟龙号”工作电源总电压为200V,每节蓄电池电压为1.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求出需要串联蓄电池的节数;
(2)利用p=ρgh计算出“蛟龙号”下潜到7000m的深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力;
(3)因为“蛟龙号”匀速吊起,所以“蛟龙号”受力平衡;
由图乙可知,t1时刻“蛟龙号”还在水中,此时“蛟龙号”受到牵引绳的拉力F1、水对它的浮力F浮、自身的重力G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t2时刻“蛟龙号”已经离开水面,此时“蛟龙号”受到牵引绳的拉力F2、自身的重力二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功率P===Fv和t1和t2时刻拉力的功率关系,可知t1和t2时刻拉力的关系,从而求出t1时刻的拉力;
再利用F1+F浮=G求出t1时刻“蛟龙号”受到的浮力。
(4)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t1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
【解答】解:(1)“蛟龙号”主要采用声呐通讯,实现深海与陆地的联系,所以“蛟龙号”在深海工作主要通过声波通信与陆地联系;“蛟龙号”工作电源总电压为200V,每节蓄电池电压为1.6V,需要串联蓄电池的节数n==125节;
(2)“蛟龙号”下潜到7000m的深海处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0.2m2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力F=pS=7×107Pa×0.2m2=1.4×107N;
(3)因为“蛟龙号”匀速吊起,所以“蛟龙号”受力平衡;
由图乙可知,t1时刻“蛟龙号”还在水中,此时“蛟龙号”受到牵引绳的拉力F1、自身的重力G、水对它的浮力F浮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即F1+F浮=G蛟龙号;
t2时刻“蛟龙号”已经离开水面,此时“蛟龙号”受到牵引绳的拉力F2、自身的重力G蛟龙号两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即F2=G蛟龙号;
由功率P===Fv得P2=F2v,P1=F1v,又P2=4P1,所以t1时刻的拉力F1=F2=G蛟龙号;
t1时刻“蛟龙号”受到的浮力F浮=G蛟龙号﹣F1=G蛟龙号﹣G蛟龙号=G蛟龙号=×2.2×104kg×10N/kg=1.65×105N,
t1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16.5m3。
答:(1)声波;125;
(2)海水对“蛟龙号”观察窗0.2m2的玻璃上产生的压强为7×107Pa,压力大小为1.4×107N;
(3)t1时刻“蛟龙号”受到海水浮力为1.65×105N;
(4)t1时刻“蛟龙号”排开海水的体积是16.5m3。
\l "_Tc31833" 【题型3 电话机原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话机的听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电话机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C.电话机的话筒是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
D.电话机的听筒的工作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答案】C
【分析】(1)电话机的听筒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
(2)电话机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
(3)话筒是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
(4)电话机的听筒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原理相同。
【解答】解:A、电话机的听筒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A错误;
B、电话机的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故B错误;
C、电话机的话筒是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故C正确;
D、电话机的听筒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原理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3.甲、乙两部电话接通时,正确的说法是( )
A.甲的话筒和听筒,乙的话筒和听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B.甲的话筒和听筒,乙的话筒和听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
C.甲的听筒和乙的听筒,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分别串联在两个电路中
D.甲的听筒和乙的话筒串联在一个电路中,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答案】D
【分析】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串联成一个电路,乙的话筒和甲的听筒串联成一个电路。
【解答】解:甲、乙两部电话接通后,甲的话筒和乙的听筒串联成一个电路,乙的话筒和甲的听筒串联成一个电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一部电话机通常要和多部电话机通话,为了提高线路利用率,人们发明了 电话交换机 来完成一般电话之间的 转换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一个地区的电话都要接到同一台电话交换机上,使用时要靠电话交换机来转换。
【解答】解:最早发明电话后,若想使得电话间相互通话时,即必须将其连接在一起,故若想实现几部电话间的通话,就必须将所有的电话都相互连接才可以实现,这样大大的浪费了导线,故为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即一个地区的电话都要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不同地区的电话之间相互通话时,只需将两地的交换机相连即可实现来一般电话之间的转换,这样大大的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故答案为:电话交换机;转换。
\l "_Tc846" 【题型4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5.今年宜昌市电视台正式开播数字电视,它与以往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数字通信手段,下列有关数字通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B.能方便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加工
C.保密性更强
D.传输速度较以往变慢
【答案】D
【分析】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是抗干扰能力强;其次是远距离传输仍能保证质量;它还具有适应各种通信业务要求,如电话、电报、图象、数据等;便于实现统一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加密处理;便于实现通信网的计算机管理等优点。 相对于数字通信,模拟通信存在以下缺点:模拟信号容易丢失信息;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模拟信号保密性差。由于以上原因现在数字通信逐渐代替模拟通信。
【解答】解:A、数字信号的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故正确;
B、数字信号能方便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加工,故正确;
C、数字信号的保密性更强,故正确;
D、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传递速度基本是相同的,故错误;
故选:D。
16.关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使用的手机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
B.计算机能加工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C.数字通信传递的信号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
D.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中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产生的
【答案】C
【分析】数字信号不不连续的信号,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
【解答】解:A、人们使用的手机已经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故A正确;
B、计算机能加工处理的是数字信号,故B正确;
C、数字通信传递的信号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不完全一样,故C错误;
D、电话的模拟信号是在话筒中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C。
\l "_Tc846" 【题型5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17.(2023秋•黄浦区期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某运动员参加激烈地短跑比赛之后测量了一下自己的脉搏,每分钟测得的脉搏数为120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脉搏的频率为120HzB.脉搏的频率为2Hz
C.脉搏的周期为2sD.脉搏的周期为1min
【答案】B
【分析】频率是指每秒跳动的次数,频率和周期互为倒数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B、频率是指每秒跳动的次数,由题意可知,运动员每分钟测得的脉搏数为120跳,则脉搏的频率为:f=Hz=2Hz,故A错误,B正确;
CD、因为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关系,所以脉搏的周期为:T===0.5s,故CD错误。
故选:B。
18.(2023•天宁区校级二模)我国自主研发的长波雷达能探测到隐身飞机,这种雷达使用的频率在30MHz~300MHz之间波信号。若某型号雷达便用频率为200MHz的波信号,即该信号( )
A.属电磁波,周期为5×10﹣9s
B.属超声波,周期为5×10﹣6s
C.属超声波,周期为2×10﹣8s
D.属电磁波,周期为2×10﹣5s
【答案】A
【分析】军用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知道波的频率,根据T=可求得该电磁波的周期。
【解答】解:军用雷达发出的是电磁波。已知f=200MHz=2×108Hz,
根据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可知该电磁波的周期:
T===5×10﹣9s。
故选:A。
19.(2023•汝南县一模)(多选)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B.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C.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低
D.可见光与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答案】AD
【分析】(1)根据电磁波谱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和可见光的波长关系;
(2)根据图中信息可比较X射线和无线电波的频率高低;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解答】解:A、所有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因此各种电磁波的波长是不相等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A正确;
B、根据电磁波谱的波长顺序可知,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长,故B错误;
C、由图可知,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高,故C错误;
D、可见光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20.(2023•中山市校级模拟)在地球上发射同步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携带的照相机的机械能 变大 ;若卫星通信用的电磁波频率变高,则波长 变小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卫星绕地球同步运动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变大;变小;静止。
【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根据c=λf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其携带的照相机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照相机的重力势能增大,故其携带的照相机的机械能变大。
根据c=λf可知,在真空中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不变,若卫星通信用的电磁波频率变高,则波长变小。
卫星绕地球同步运动过程中,同步卫星的速度与地球的速度相同,故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相对于地球而言,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变大;变小;静止。
21.(2023•常州模拟)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等服务。北斗卫星之间利用 电磁波 (次声波/电磁波/超声波)相互传递信息,实现“星间链路”,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若此波周期是10﹣8s,则频率是 1.0×108 Hz。
【答案】电磁波;3×108;1.0×108。
【分析】(1)卫星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周期T=,据此计算。
【解答】解:(1)太空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若此波周期是10﹣8s,则频率f==1.0×108Hz。
故答案为:电磁波;3×108;1.0×108。
\l "_Tc16452" 【题型6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22.2017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两会圆满结束。“开放的大门不关,改革的脚步不停”,这是今年全国人民两会上最强的声音,全国人民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两会消息,倍感振奋。关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广播信号是超声波B.广播信号是次声波
C.电视信号是电磁波D.电视信号是激光
【答案】C
【分析】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
A.广播信号是电磁波而不是超声波。故选项A错误;
B.广播信号是电磁波而不是次声波。故选项B错误;
C.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项C正确;
D.电视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激光是应用在光纤通信领域的。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23.各地高高耸立的电视塔是地标性建筑,电视塔上天线的作用是( )
A.让声音、图象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B.让声音、图象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让音频、视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D.让载有音频、视频信号的高频电流产生电磁波
【答案】D
【分析】电视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它由电视台发射塔发射,由电视机天线接收,再通过选台选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
【解答】解:电磁波可以传递声音、图象等信息,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电视塔上天线的作用是让载有音频、视频信号的高频电流产生电磁波并发射出去,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故选:D。
24.我们平时观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实是通讯卫星通过 电磁波 来传递信息的,我们利用遥控器来调换不同的电视频道,其实是改变了电视机接收信号的 频率 。比赛中我们看到被打进球门内的足球被球网拦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我们利用遥控器来调换不同的电视频道,其实是改变了电视机接收信号的频率;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即我们平时观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转播,其实是通讯卫星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据常识可知,我们利用遥控器来调换不同的电视频道,其实是改变了电视机接收信号的频率;
比赛中我们看到被打进球门内的足球被球网拦住,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电磁波; 频率;运动状态。
\l "_Tc5338" 【题型7 移动通信】
25.2017年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代表﹣﹣中国移动面向世界演示了5G医疗应用场景和联网无人机场景,受到瞩目。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 )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以上三者
【答案】A
【分析】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据此分析。
【解答】解: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传递信息的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所以,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电磁波。
故选:A。
26.大多人手机上都装有微信,用它不仅可以转发文字、图片,还可以语音和视频,从6.1版本开始微信还新增了声音锁功能,该功能可以使用声音做为登录方式,简化了传统的密码输入方式。关于微信及声音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电信号转化成了声信号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调不同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直接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一部手机的
【答案】C
【分析】(1)手机可以实现电信号和声信号的转换;
(2)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3)无线通讯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4)手机之间的通讯是通过中继站来实现。
【解答】解:A、手机在录制声音锁的过程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故A错误;
B、别人的声音打不开你的微信,是因为你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人们用微信进行语音对话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用微信转发视频时,是先把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转发到中继站,再从中继站转发到另一部手机的,故D错误。
故选:C。
27.(2021秋•大名县期末)(多选)我国是全世界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关于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话筒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C.听筒内部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D.手机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别的磁体造成影响
【答案】AC
【分析】(1)手机、无线对讲机、无线电广播、电视机、网络通信等都要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3)听筒中有电磁铁,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电磁铁对铁片引力强弱变化→铁片的振动→声音;
(4)手机中存在磁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解答】解:A、手机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B、对着话筒说话,声音使膜片振动,使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即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
C、听筒中有电磁铁,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电磁铁对铁片引力强弱变化→铁片的振动→声音,所以C正确;
D、手机中存在磁体,周围有磁场,会对别的磁体造成影响,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AC。
28.盐城人很快就可以坐上高铁啦!在高铁上也能用手机拍照发朋友圈,手机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送信息的,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由于 惯性 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列车进站时,乘客需在安全线外等候,这是因为列车旁空气流速快,压强 小 ,易发生危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通讯的;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答】解: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接受或发送信息的;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列车在到站前会提前关闭动力,列车是运动的,由于惯性它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列车附近气流速度大,因此压强更小,容易把人压向列车,故人不能站在安全线以内。
故答案为:电磁波;惯性;小。
29.电话信号分为 数字信号 和 模拟信号 两种。电话交换机间信息的传递都是靠 模拟 信号进行传递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对网络通信中各种信号的传递方式的掌握回答。
【解答】解:在网络通信中,各种信号的传递方式有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
固定电话和电话交换机之间的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
故答案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模拟。
30.我国的“华为”公司已成为移动通讯“5G”技术的领导者,手机是利用 电磁波 来传递信息的;在给手机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判断清楚该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即可。
【解答】解:
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人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
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故答案为:电磁波;化学。
31.高建公路ETC 电子收费系统采用的是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方式。它通过车载IC 卡中感应天线发射的 电磁波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来收录信息。小明乘坐的汽车在高速行驶中,他听到车窗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 振动 产生的。他看到小区街口安装了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ETC系统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
(2)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外界的噪声越大,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其所显示的数字就越大。
【解答】解:
(1)ETC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
(2)在高速行驶中,会听到车窗的缝隙处风的呼啸声,这是空气快速通过车窗缝隙时发生振动产生的。
(3)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故答案为:电磁波;振动;响度。
\l "_Tc31833" 【题型8 网络通信】
32.(2023•特克斯县三模)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既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系统在2020年完成对全球的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1)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过程中受到 非平衡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火箭发动机也是热机的一种,都是把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的机器。点火后加速上升阶段,火箭头部和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做功 方式改变内能的,火箭的机械能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守恒的。
(3)目前,信息的传递形式多样,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某电子邮箱地址是xialin@,这表示该邮箱属于自称 xialin 的人,他的服务器名叫 。
【答案】(1)非平衡;(2)内;机械;做功;不是;(3)xialin;
【分析】(1)卫星在轨道上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力不平衡。
(2)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火箭上升时推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
(3)电子邮件的基本格式是:用户名@域名。
【解答】解:(1)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过程中做曲线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2)火箭发动机也是热机的一种,都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点火后加速上升阶段,火箭头部和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火箭的推力不断做功,机械能不是守恒的。
(3)目前,信息的传递形式多样,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某电子邮箱地址是xialin@,这表示该邮箱属于自称xialin的人,他的服务器名叫。
故答案为:(1)非平衡;(2)内;机械;做功;不是;(3)xialin;。
\l "_Tc846" 【题型9 光纤通信】
33.(2023•赤坎区校级模拟)关于材料和信息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铁、铝都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
B.玻璃、橡胶制品在常温下是绝缘体
C.光缆通信中光在光导纤维里不断反射传输信息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提供定位服务
【答案】A
【分析】(1)常见的磁性材料有铁、钴、镍。
(2)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石墨、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橡胶、玻璃等。
(3)光纤通信是通过激光在光纤内不断反射向前传播,从而传递信息的;
(4)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A、铜、铝不是磁性材料,不能被磁化,故A错误;
B、玻璃、橡胶制品在常温下是绝缘体,故B正确;
C、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反射,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正确;
D、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提供定位服务的,故D正确。
故选:A。
34.(2023•杜尔伯特县二模)如图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投影仪成像原理图
B.晶体熔化过程图像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D.光纤传输信息原理图
【答案】D
【分析】(1)当物体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正是应用此原理;
(2)根据晶体熔化前后需要吸热升温的特点进行解答;
(3)汽油机的工作流程:内燃机通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4)光纤通信是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
【解答】解:A、图中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晶体熔化前、后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由图知,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缸内燃料混合物,所以,该过程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故C错误;
D、该图是光纤传输信息原理图,故D正确。
故选:D。
35.(2022•兰考县模拟)(多选)下列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导材料可以代替电饭锅里的加热电阻
B.宇航员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与地面控制系统保持联系
C.光导纤维里传递信息的载体是激光即频率单一的电磁波
D.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
【答案】BC
【分析】(1)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在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据此判断;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3)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所以光纤通信是以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为载体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实现;
(4)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解答】解:
A、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在电流通过时不会发热,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所以超导材料可以代替电饭锅里的加热电阻,故A错误;
B、宇航员与地面控制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保持联系的,故B正确;
C、光纤通信是以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激光为载体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实现,故C正确;
D、输电线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不能用半导体材料制作,故D错误。
故选:BC。
36.(2022秋•晋安区期末)如图是新型“光导纤维照明系统”,让太阳光先通过 折射 可过滤部分紫外线的玻璃球罩,再通过镜将光会聚到光导纤维里,将太阳光导入室内不同的地方。光通过光导纤维时,在其内部发生的是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答案】折射;反射。
【分析】太阳光通过玻璃球罩可以折射部分紫外线;光通过光导纤维时,在其内部发生的是反射现象。
【解答】解如图是新型“光导纤维照明系统”,让太阳光先通过折射可过滤部分紫外线的玻璃球罩,再通过镜将光会聚到光导纤维里,将太阳光导入室内不同的地方。光通过光导纤维时,在其内部发生的是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l "_Tc5338" 【题型10 卫星中继通信】
37.(2023•香洲区校级三模)2018年6月14日,中继卫星“鹊桥”顺利进入以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为中心的hal轨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如图所示)。至此,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静止的
B.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鹊桥”在hal轨道上运动时,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hal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
【答案】D
【分析】(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2)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关闭发动机后将做加速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力不是一定平衡力。
(4)hal轨道的半径足够大,保证电磁波的传输不会中断。
【解答】解:A、以“鹊桥”为参照物,嫦娥四号与它的位置是变化的,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将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鹊桥”在hal轨道上运动时,做的是曲线运动,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hal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故D正确。
故选:D。
38.(2023•铜山区三模)中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北斗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是通过( )
A.电磁波B.超声波
C.次声波D.以上都可以
【答案】A
【分析】通信卫星是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微波是电磁波。
【解答】解: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故选:A。
39.(2023•巧家县一模)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很多科学家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由于 牛顿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北斗卫星通过 电磁波 向地面传递信息。
【答案】牛顿;电磁波。
【分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卫星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出了牛顿三定律,才有了今天的通信卫星;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牛顿;电磁波。
40.电视广播信号可通过通讯卫星覆盖全球,它是用 电磁 波传递信息的。MP3随身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若MP3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0.01W,则连续播放100 s,消耗的电能为 1 J.它允许使用充电电池,则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这道题目比较基础,求电能,利用已知条件选择合适公式,代入数据便可求出,而第三问中考查能量的转化。
【解答】解:卫星通信、电视广播信号就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电磁波通信的中继站来传递信息的;
①由W=Pt,W=0.01W×100S=1J;
②在充电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来储存电能,在电池使用时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电磁波;1;化学。
工作电源总电压/V
200
自身质量/kg
2.2×104
最大下潜深度/m
7000
最大速度/节
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9章 《生活用电》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9章《生活用电》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原卷版docx、第19章《生活用电》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8章 《电功率》题型训练(56题17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8章《电功率》题型训练56题17大类型原卷版docx、第18章《电功率》题型训练56题17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7章 《欧姆定律》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物理阶段性考试考点复习与题型训练(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7章《欧姆定律》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原卷版docx、第17章《欧姆定律》题型训练45题9大类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