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评优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抒发心中郁愤之情,合作探究,所愤之三鬓先斑,时代的悲剧英雄的悲愤,感情基调把握,艺术特色,《书愤》之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陆游的爱国热情,对国家的责任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
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书 愤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写愤:愤懑,悲愤
1.这首诗题目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哪些事而“愤” ?(结合诗中字眼回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少年志欲扫胡尘。——陆游《书叹》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陆游《自警》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所愤之一:世事艰。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首联:你从“那知”一词当中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样的语气和情感?
“那知”二字看上去有自责之意,说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实际上是对昏庸误国的统治者和投降派作出愤怒的反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有楼的高大战船、配有铁甲的战马(水 陆)(紧张的战争氛围)
雪夜的瓜州渡口战船森列,大散关前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长嘶。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 大散关失而复得
这两句写出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开阔、壮盛场面,用夜雪来描写更增添了战争的庄严气氛和肃穆感。 颔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集中描写宋军在瓜洲渡、大散关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无不充斥着陆游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之情,更坚定了他驱逐金兵、收复失地的信心。
这两句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
列 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其他示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所愤之二三:空自许、鬓先斑。作者以檀道济自喻,“空自许”,跟“世事艰”照应,既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颈联:诗人写这首诗时已经是61岁的老人,有白头发很正常,可是为什么说“鬓先斑”?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 两相比照,何等悲怆? 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
用了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典故。 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含蓄地谴责了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以致收复大业无人领军,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年华空老无人领军
那么,造成诗人“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愤的根源是南宋朝廷的“主和派”,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除了用典,这首诗还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对比 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诸葛亮积极进取——投降派苟且偷安。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书愤》中的“ , ”两句,慨叹世事艰难,追述了作者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2.《书愤》中, “ , ”两句写诗人徒自抒发蹉跎岁月,壮志未遂而鬓发先斑的感慨。
3.《书愤》中“ , ”两句通过追诉早年抗金杀敌的英雄事迹,有力地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表达了一种高昂的战斗情绪。
4.《书愤》中 “ , ” 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
“拿剑,拿剑,痛击狂胡三百万。” 回望中原,你看见萧萧边关,你听见刁斗笳鼓,猛然呐喊。 激愤万千,气势如山,比五千仞摩天之岳还高,比三万里入海之河还长远。
少年时的梦想,壮年时的期盼,都是想恢复中原,恢复那几万里河山。而梦想是你的,期盼是你的,所有的正义和悲愤都是你的,江山却是那个姓赵的,他只想求得半壁江山的苟安。于是,你的手,你可以草就军书和锦绣文章的手,你可以抽倚天之剑的手,你充满正气和愿望的手,此时,攥紧的是一把喷血的激愤和疼痛。
狂胡不是你的对手。你在茫茫夜雪里的楼船猛然一动,就啸气成剑,就剑影刀光,就杀声震天,就让狂胡伏尸百万,那河山就阳光遍布,那遗民就笑语纷然。秋风里,你铁血强劲的狂飙,就激起万里滚滚烟尘,胡马望尘而逃。
你的对手在大宋的朝廷里,他们躲在阳光射不去的最潮湿的角落,他们附着那个姓赵的家伙,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让你满手的力量无法释放,让你的剑抽不出来。无路请缨,空怀长风;欲死报国,不见战场。你只能在那个名叫大宋而其实很软很弱的国度里,把那段长城在内心里修筑,巍巍浩荡,坚不可摧。但岁月的侵蚀终是抵挡不了,时光使你的貂裘暗淡了光色,使镜中如霜的鬓发更接近秋天。
于是,在你61岁的时候,在你的书房,在你的窗前,在你纵横万卷诗书之时,你想念三国的诸葛孔明,你想他当年怎样力主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想念《出师》一表中的恳切浩荡之气。你想,在千年的过往英雄之中,试问有几人可与诸葛伯仲之间,那帮主和派嗷嗷不已的群凶自不必说了,而你胸中的百万雄兵,你那词句铿锵的《出师表》,又是怎样的被遗落?而今又在何方?
放翁,无可奈何的你,心事浩淼的你,就归老林泉,而你的这一声长叹,却在历史的长空里,回荡千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完美版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抒发心中郁愤之情,合作探究,所愤之三鬓先斑,时代的悲剧英雄的悲愤,感情基调把握,艺术特色,《书愤》之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锦瑟一等奖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商隐,诗人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精品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抒发心中郁愤之情,合作探究,所愤之三鬓先斑,时代的悲剧英雄的悲愤,感情基调把握,艺术特色,《书愤》之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