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图示四种化石中最低级的是, 乙化石形成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 )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大气密度小
C.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2. 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且有氧气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当外来天体坠落地球时经过厚厚的大层摩擦燃烧后变小甚至消失,对地球影响小;火星相比地球,火星表面的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外来天体的闯入时火星大气对火星的保护作用小。选B正确;火星公转速度与地球相似,A选项错误;陨石是未燃尽的流星体,穿过大气落到行星表面的物质。火星虽然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地球同样也会收到小行星的袭击,只是因为受到大气的保护,所以更靠近小行星带不是更易受陨石袭击的原因,C错。火星的宇宙环境和地球一样安全, D错。故选B。
【2题详解】
火星表面的大气比地球稀薄,且没有氧气,①错;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但公转周期不同,且四季的长度不一样,②错;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接近比较适中,昼夜温度变化不致于太大,③正确;火星位于地球转道的外侧,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二者的地理环境接近,④正确。故选C,其他选项错误。
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影响③地等值线向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河流 B. 地形
C. 季风 D. 纬度
4. 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答案】3. B 4. A 5. C
【解析】
【3题详解】
等降水量线在③地发生了明显的弯曲,是因为该处是大兴安岭,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多于西侧的背风坡和平原,故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答案选B。该处附近没有影响降水的河流,故A可排除;受季风的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应该平行,图中没有,故C排除,D说法错误。
【4题详解】
太阳辐射能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地势等。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该省级行政区东西方向狭长,因此随着距海远近不同,降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体来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则自东向西晴天日数越来越多。晴天日数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因此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越来越丰富,因此最西部的①地太阳能资源最丰富,所以A正确。
【5题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一个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距离密集。据图可知①到④太阳辐射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①地城市数目少,②②地城市密集,因 此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所以本题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下图为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四种化石中最低级的是( )
A. 乙化石 B. 恐龙化石 C. 甲化石 D. 三叶虫化石
7. 乙化石形成年代( )
A. 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B. 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C. 蕨类植物高度繁盛 D. 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三叶虫化石位于最下面,形成的地层时间最古老,因此化石最低级,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乙化石形成在恐龙化石之后,可能是中生代晚期或新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是在早古生代,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高度繁盛是在晚古生代,ABC错误;联合古陆在新生代终解体,新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D正确。故选D。
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市2018年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9. 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减弱,③增强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②增强,③减弱 D. ②增强,④减弱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近地面大气升温的过程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放出地面辐射,大气靠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即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15日相比,16日的气温日较差更大,表现为最高温更高,最低温更低,主要是由于天气情况不同导致的。结合所学可知,16日白天温度高是因为晴天天空晴朗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即②增强);夜间晴朗少云,会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热量散失快,温度低(即④减弱),故造成了16日晴朗天气而温差较大的情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升空后一旦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其安全危害极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孔明灯一般上大下小,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
①防止大风吹灭烛火②集聚氧气,辅助燃烧③集聚热气,利于上升④设计美观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受海陆风影响,夜晚在海边升起的孔明灯飘飞方向一般是( )
A. 垂直上升 B. 背离海面 C. 迎向海面 D. 沿海岸线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灯口小可以防止大风吹灭烛火,①正确;空气进出都在底部灯口,灯口收拢,不能集聚氧气,②错误;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集聚热气利于上升,③正确;“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美观不是主要原因,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11题详解】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的热容量大,陆地的热容量小),夜晚海洋温度比陆地温度高,海洋近地面空气上升,陆地近地面空气下沉;近地面上,海洋形成低压,陆地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孔明灯迎向海面飘飞,故选C。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M、N、P、Q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是( )
A. M>Q>P>N B. M>N>P>Q C. Q>P>N>M D. P>Q>M>N
13. 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是绿洲,乙地是沙漠 B. 甲地是山谷,乙地是山坡
C. 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 D. 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等压线高压向高处弯曲,低压向低处弯曲,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故同一水平面,N 是低压,M是高压,P是高压,Q 是低压,四点气压大小关系是:M>N>P>Q,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同一水平面,高压低温,低压高温,不分白天还是晚上,城市甲地是城市是热岛,气温都高,气压都低,乙地是郊区,气温都低气压都高,D 正确。绿洲和沙漠、山谷和山坡、海洋和陆地,都要考虑白天还是晚上,温度和气压大小高低都会发送相反的变化,故选D。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图中①地吹的风是( )
A. 东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15. 该地目前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上为高压中心所控制,①地位于高压中的东部,①地此时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东方,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大气水平运动会向右偏转30-45度,故最终吹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内部形成高压中心,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D正确;夏季亚欧大陆受亚洲低压控制,春季和秋季陆地海洋中心气压并未完全形成,ABC错误。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6.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活动一: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____。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活动二 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图。
(2)读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____。
活动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图分析地球的相关内容。
(3)若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
(4)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
(5)若模式图表示太阳外部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6)若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
【答案】(1)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 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错误2.原文:公转方向不同改正:公转方向相同;错误3.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2)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太小,模拟天体运行易发生碰撞,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应大于两行星半径之和;行星的体积大小设计不合理,应根据行星半径合理设计行星大小(如木星应大于海王星)。
(3)土星 地球
(4)中生
(5)日冕 太阳黑子 黑子
(6)地壳 古登堡面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同学描述中的错误分别有:八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原文“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应改正为:地球和其他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所以原文“公转方向不同”,应改正为:公转方向相同;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应改正为: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小问2详解】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具有近圆形,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为圆形,应改成近似正圆的椭圆。八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图中有的行星占据了两个公转轨道,行星的体积大小设计不合理,应根据行星半径合理设计行星大小,比如巨行星土星体积应比较大;图中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太小,模拟天体运行易发生碰撞,相邻行星轨道之间的间隔应大于两行星半径之和。
【小问3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若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则②为火星,③为木星,①为土星,④为地球。
【小问4详解】
若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表明该地层形成时,裸子植物大量繁殖,所以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为中生代。
【小问5详解】
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
【小问6详解】
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若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地壳,曲线③④之间为地核,曲线③为地幔和地核分界面,代表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生命起源于前寒武纪,前寒武纪包括__________宙、__________宙和__________宙。
18. 古生代,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__________。
19. 简述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并说明进化的理由。
20.指出两个主要的成煤期,简要说明当时的地球环境特征。
【答案】17. 冥古 太古 元古
18. 联合古陆
19. 过程:海洋动物由海洋无脊椎动物先进化为鱼类,再进化为两栖类,后又进化为陆地,爬行类,最后进化为哺乳类。理由: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变得干燥,水资源短缺。
20. 古生代和中生代。地球处于温暖湿润时期,且森林茂密。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18题详解】
古生代时期,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联合古陆。
【19题详解】
由于海洋面积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气候变得干燥,水资源短缺。受海陆面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动物由海洋向陆地进化。海洋动物由海洋无脊椎动物先进化为鱼类,再进化为两栖类,后又进化为陆地爬行类,最后进化为哺乳类。
【20题详解】
古生代和中生代时期,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森林的生长,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森林被埋藏于地下,逐渐演变成煤。
21.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气温影响,则A、B、C中地面气温最高的是____。
(3)试完成AB两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气温值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地的高空等压面状况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答案】(1)B C
(2)B
(3)
PA>PB>PB'>PA'(或PA'PA',或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8°N,1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上)期中(阶段性检测一)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