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5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6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页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04讲 物态变化(课件)-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必备知识梳理,源头活水话中考,经典例题与变式拓展,实验探究,河北十年中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度
    1. 温度计 (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 摄氏度)
    3.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会选。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要选择______合适的温度计,并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以便准确读数。 (2)会拿。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不能触碰温度计的玻璃泡。 (3)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____或容器____。 (4)会读。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后再读数,玻璃泡___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 (5)会记。把观测到的温度值记下来,并写上单位。
    4. 体温计 (1)刻度范围通常为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使用特点:使用前,拿着体温计用力________;读数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使用前如果没有甩,则测不出比原示数低的温度,但可以测出等于原示数的温度或比原示数高的温度。
    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
    2.四个概念 (1)熔化: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熔化。 (2)凝固:物质从______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固。 (3)晶体:有______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非晶体:没有______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特点 (1)晶体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但温度______;反过来,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中______,温度______。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非晶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______,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______。
    熔点(或凝固点)
    (2)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
    4.晶体熔化(或凝固)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
    继续吸热(或放热)
    1. 从图象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观察温度—时间图象中是否存在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有则是晶体,没有则是非晶体。 2. 晶体在其熔点温度时可能存在的状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状态。要正确理解晶体熔化特点才能准确判断:①晶体吸热达到熔点时,如不再吸收热量,就不会熔化,此时是固态;②若能继续吸热才会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状态;③刚好全部熔化完,便是液态。
    【跟踪练2】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汽化。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2. 液化 (1)定义:物质从______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液化。 (2)液化方法: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液化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电冰箱 (1)制冷原理:__________。 (2)工作时包含的物态变化:____________。
    1. 液体的沸点只与液体种类和液面上方的气压高低有关,与火力大小和加热时间、液体质量等无关。 2. “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例如: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水烧开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夏天拉开冰箱冷冻室门看见的“白气”,冰棒冒的“白气”等。
    【跟踪练3】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水。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_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2.凝华:物质从______直接变成______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水的三态变化(如图所示)
    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利用干冰升华来降温。干冰在升华的过程中会形成白雾,这里的白雾不是干冰升华后变成的气态二氧化碳,而是干冰升华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 2. 判断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关键是记准物态变化定义,其判断方法:
    【跟踪练4】 如图所示,小明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的水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B. “白气”是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 “白气”是玻璃杯中的水汽化形成的小水珠D.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源头:八上人教版教材第47页图3.1-1
    1.(2023,北京)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所反映的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源头:八上人教版教材第49页图3.1-3
    2.(2024,连云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源头:八上人教版教材第57页图3.2-6
    3.(2024,滨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源头:八上人教版教材第58页图3.3-1
    4.(2024,河南)如图所示,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出空气后把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该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中酒精______热量。
    源头:八上人教版教材第67页图3.4-5
    5.(2023,宜昌)冬天下大雪时,小华看到护路工人往路面撒上大量的盐,他了解到道路结冰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危害,撒盐可以使路面的冰雪熔化。小华不禁产生了疑问,在相同的气温下,为什么撒了盐后的冰就会熔化呢?
    (1)小华回家后进行了探究,他从冰箱里取出一些冰块,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并在乙罐中放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段时间(如图1所示)。当两罐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罐内混合
    混合物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冰盐混合物的熔点低于冰的熔点
    (2)小华还发现,一只罐外壁出现了白霜,而另一只外壁出现的是小水珠,出现白霜的是____(选填“甲”或“乙”)罐。
    物的温度(示数如图2所示),乙罐中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对比甲罐温度小华得出相同的气温下撒了盐后的冰会熔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括号内画“√”或“×”。
    1.物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
    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
    3.雾是飘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
    4.水烧开时,壶嘴处出现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
    5.在我国北方,冬天窗户外面会出现冰花。( )
    6.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使用常温加压的方式使氧气液化的。( )
    7.在我国北方,冬天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通过凝华形成的。( )
    考向一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例1 (2023,长沙)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
    性质工作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考向二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生活中和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例2 (2024,达州)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各种物态变化中不停地循环,让四季多姿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暖的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 炎热的夏天,莲花湖的水在阳光下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 凉爽的秋天,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D. 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变成雪花,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变式拓展2 四季更替下,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也很常见,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 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 秋季,小明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 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入温暖的教室,眼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实验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中考命题角度及内容】
    1.实验测量工具(停表、温度计)。 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3.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4.实验选取小颗粒固体(小颗粒固体受热均匀)。 5.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使固体均匀受热)。 6.陶土网和搅拌器的作用(使固体均匀受热)。 7.曲线图的绘制及熔化时间的判断。 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及热量的变化规律。
    9.判断是否为晶体。
    例1 (2024,张家口一模)如图所示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两支试管中分别为初温和质量相同的A、B两种固态物质。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是为了使A、B两种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使用水浴加热法加热
    ②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③烧杯底部垫有陶土网
    (2)由图乙可知物质___(选填“A”或“B”)是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
    (4)除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安装图甲中实验器材的顺序是__________(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
    (5)实验中判断B物质开始熔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试管中出现
    (6)另一个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做此实验时,观察到B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缓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序号)。 ①烧杯中的水过多 ②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7)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方案即可)。
    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沸点更高的液体
    实验二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测量工具(停表、温度计)。 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3.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用初温较高的水、减少水的质量、加盖纸板等)。
    5.盖上留小孔的目的(使烧杯内外气压相同)。 6.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气泡上升过程中,沸腾前气泡越来越小,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 7.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8.烧杯口处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例2 (2024,枣庄)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安装如图甲所示装置时,应该先确定铁圈A的位置,确定其高度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小明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在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______;水在沸腾过程后,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相等”)标准大气压。
    (4)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有点少,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其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填字母)。
    A. B. C. D.
    (5)实验装置中陶土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烧杯上方加盖纸板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7)水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最终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同时杯口出现大量“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9)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会儿,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土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1.(2024,河北)下图中的四幅图,反映的物态变化不属于凝华的是( )
    2.(2023,河北)小明按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取下烧杯上的盖子,发现盖子上有水珠,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写出水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盖子而液化成的小水珠
    (4)若按图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相关课件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04 物态变化(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课件专题04 物态变化(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04,物态变化,考情分析,知识建构,知识梳理,题型归纳,夯基·基础知识梳理,提升·必考题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热第4讲物态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声光热第4讲物态变化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回顾,冷热程度,寒暑表,体温计,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分度值,浸没在,容器底,容器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第4讲物态变化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第4讲物态变化教学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胀冷缩,容器壁,容器底,-23℃,固液共存,高的液体,不正确,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冰从空气中吸热,的沸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