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A.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一段香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3 分)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3.(3 分)2021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倡导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4.(3 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B.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
C.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D.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5.(3 分)在校园内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B.步骤②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杂质,去除异味C.步骤③的作用是进行杀菌消毒
D.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是纯净物
6.(3 分)尿素,又称碳酰胺,化学式为 CO(NH2)2,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如图是工业上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粒子个数比是 1:1
B.B 和 D 都属于氧化物
C.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
D.反应生成的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10:3
7.(3 分)CCTV﹣2 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的描述是真的()
A.往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10L 水和 20L 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30L D.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可以防腐
8.(3 分)下列各组实验中,现象描述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9.(3 分)“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 2Ni+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含镍不锈钢是混合物
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反应中碳是还原剂,碳使 NiO 发生了还原反应
反应后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10.(3 分)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石油炼制可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C.使用蜂窝煤做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也是丰富的
选
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空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
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电解水实验时,用燃烧的木条试
验电源正极端产生的气体
木条燃烧得更旺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C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净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空气
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含较少 CO2,呼
出的气体中含较多 CO2
11.(3 分)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 CO,并利用氧化铜 CuO 能够 被 还 原 成 单 质 铜 的 性 质 , 验 证 CO 的 还 原 性 。 装 置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 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时,先滴加 HCOOH,再点燃酒精灯B.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置换反应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 CO 污染空气
12.(3 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AB.BC.CD.D
13.(3 分)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
观察颜色
B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 MnO2
闻气味
C
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加入硫酸锌溶液
在空气中加热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C.D.
14.(3 分)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甲中红磷不燃烧;乙中红磷燃烧。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B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
C
甲集气瓶 中纸花不 变色;乙集气瓶中纸 花变红色。
证明二氧化碳 能够与 水反应。
D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再保持
平衡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
恒定律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6 分)化学用语是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氧气分子:。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如图为实验室某试剂的残缺标签,该试剂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
16.(8 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化学,让人民生活在绿水蓝天之下。环境问题是民生大事,过多地排放 CO2 会增强全球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很多,图(1)表示其中的一部分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在工业上可用于。
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 CO2,但在光照条件下,又可以吸收 CO2 产生。因此,植树造林有效保护环境。
小军同学运用化学知识,为净化空气设计了简易捕捉器,流程如图(Ⅱ)所示,捕 捉 CO2 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17.(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剥出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并用数据处理软件以数字、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集气 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图乙中 A 点为点燃前集气瓶中的气压,AB 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 须画出。
18.(8 分)硫酸铜既是一种肥料,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 250)受热易分解。将 25.0g 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 CuSO4 是白色固体,氧化亚铜是暗红色固体)。
①加热至℃时,CuSO4 开始分解,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同时生成三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uSO4•5H2OCuSO4+5H2O,计算图中 x 的值
是。
19.(10 分)气体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回忆有关知识,根据如图回答:
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验室可以利用装置 A 和 F 制备并收集 CO2,石灰石应放在;装置的连接顺序 a→;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
实验室里,可使用 B 装置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收集氨气不选择装置 D 和装置 E,由此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写一条)。
20.(10 分)“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 150℃,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
【实验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方 程式。
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反思与评价】
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
(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
成两份
/
/
(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
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
铁吸引
①
(3)
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溶液呈无
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铝
粉和炭粉
(4)
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
滤液通入③
滤液变浑浊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
石灰
2021-2022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3 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
《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A.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一段香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烽火城西百尺楼,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项错误。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一段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烈火焚烧若等闲,发生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爆竹声中一岁除,发生了鞭炮的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 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化学变化。
2.(3 分)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B.
C.D.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安全图标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图标是易燃物标志,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故 A 错;
B、该图是禁止吸烟标志,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故 B 错; C、该图是腐蚀品标志,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故 C 正确; D、该图是安全出口标志,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有关,故 D 错。故选:C。
【点评】掌握常见的图标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 分)2021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倡导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分析】“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采取植树和节能减排的方式全部抵消,结合 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 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利于实现 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碳中和”的含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 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B.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
C.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D.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分析】A、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为阴离子。
C、根据④表示的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1,进行分析判断。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 确。
C、④表示的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
②④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三种不同元素,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3 分)在校园内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B.步骤②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杂质,去除异味C.步骤③的作用是进行杀菌消毒
D.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是纯净物
【分析】A、活性炭能够吸附杂质; B、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C、紫外线能够杀菌消毒;
D、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解答】解:A、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不能长期使用,需定期更换,该选项不正确;
B、步骤②的作用是除去大颗粒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C、步骤③的作用是进行杀菌消毒,该选项正确;
D、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3 分)尿素,又称碳酰胺,化学式为 CO(NH2)2,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 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如图是工业上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粒子个数比是 1:1
B.B 和 D 都属于氧化物
C.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
D.反应生成的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10:3
【分析】根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 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的分析、计算.
【解答】解:根据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C、
D 分别为 NH3、CO2、CO(NH2)2、H2O,反应的方程式是:2NH3+CO2CO
(NH2)2+H2O,由此可知: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A(NH3)和 B(CO2)的粒子个数比是 2:1,故 A
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该反应中的二氧 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 B 正确;
C、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故 C 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 C[CO(NH2)2)]和 D(H2O)的质量比为 60:18
=10:3,故 D 正确。故选:A。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 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7.(3 分)CCTV﹣2 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的描述是真的()
A.往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10L 水和 20L 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30L D.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可以防腐
【分析】A、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往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少的泡沫,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 10L 水和 20L 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30L,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食品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引起食品变质,故选项说法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原子的构成、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 法、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3 分)下列各组实验中,现象描述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常温下,将硫放入空气中,不点燃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实验时,用燃烧的木条试验电源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得更旺,说明正 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说明氢气不纯净,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选
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空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
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电解水实验时,用燃烧的木条试
验电源正极端产生的气体
木条燃烧得更旺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C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
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净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空气
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
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含较少 CO2,呼
出的气体中含较多 CO2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9.(3 分)“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 2Ni+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含镍不锈钢是混合物
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反应中碳是还原剂,碳使 NiO 发生了还原反应
反应后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分析】A、根据含镍不锈钢是铁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夺取了 NiO 中的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含镍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额硬度大,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故选项说法 错误。
C、碳夺取了 NiO 中的氧,NiO 失去了氧,反应中碳是还原剂,碳使 NiO 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NiO 中镍元素显+2 价,生成物中镍是单质,镍元素的化合价为 0,反应后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合金的性质、单质中元素的化 合价为 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3 分)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石油炼制可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C.使用蜂窝煤做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也是丰富的
【分析】A、根据石油炼制的产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蜂窝煤作燃料,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地球水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的不同,石油炼制可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煤 油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过量排放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选项说法错误。
C、使用蜂窝煤作燃料,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能减少一氧化碳和 烟尘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会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石油炼制的产品、促进燃烧的方法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3 分)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 CO,并利用氧化铜 CuO 能够 被 还 原 成 单 质 铜 的 性 质 , 验 证 CO 的 还 原 性 。 装 置 如 图 所 示 。 已 知 : 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时,先滴加 HCOOH,再点燃酒精灯B.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置换反应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 CO 污染空气
【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铜,目的 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操作时,先滴加 HCOOH,再点燃甲处酒精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故选 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 CO 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 分)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AB.BC.CD.D
【分析】A.依据硬水和软水的性质分析;
B.依据水和过氧化氢的性质分析;
C.依据黄金和黄铜的成分,及金、铜和锌的性质分析; D.依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液体,观察颜色无法区别,故 A 错误;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都是无味的液体,故 B 错误;
黄金中含金,黄铜的成分为铜和锌,加入硫酸锌溶液都不反应,故 C 错误;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方法一正确;二氧化 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木条燃得更旺,则方法二正确;故 D 正确;
故选:D。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
观察颜色
B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 MnO2
闻气味
C
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加入硫酸锌溶液
在空气中加热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 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13.(3 分)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与硫酸不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和物质的 性质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解:A、铜与硫酸不反应,随着稀硫酸的加入铜片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加入锌粒不断减少至 0,故错误;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锌完全消耗,氢气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硫酸锌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锌完全消耗,硫酸锌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3 分)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
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AB.BC.CD.D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图中实验,甲中红磷不燃烧,乙中红磷燃烧,乙中红磷温度能达到着火 点,甲中红磷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可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 能达到实验目的。
A
甲中红磷不燃烧;乙中红磷燃烧。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B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
C
甲集气瓶 中纸花不 变色;乙集气瓶中纸 花变红色。
证明二氧化碳 能够与 水反应。
D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再保持
平衡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
恒定律
B、点燃氢气,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甲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乙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 色石蕊溶液变色,可证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 物质质量减少,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 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6 分)化学用语是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氧气分子: O2。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H22 。
4
如图为实验室某试剂的残缺标签,该试剂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CO32﹣(或 SO 2
﹣)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 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 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 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氧气分子表示为 O2;故答案为:O2;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 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过氧化氢中氧元素
的化合价为﹣1 价表示为 H22;故答案为:H22;
3434
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 价,由残余标签可知,该试剂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 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因此,碳酸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分别表示为 CO 2﹣、SO 2﹣;故答案为:CO 2﹣(或 SO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 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6.(8 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化学,让人民生活在绿水蓝天之下。环境问题是民生大事,过多地排放 CO2 会增强全球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很多,图(1)表示其中的一部分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在工业上可用于 冶炼金属 。
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 CO2,但在光照条件下,又可以吸收 CO2 产生 O2。因此,植树造林有效保护环境。
小军同学运用化学知识,为净化空气设计了简易捕捉器,流程如图(Ⅱ)所示,捕 捉 CO2 的原理是 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丁 。
【分析】(1)根据甲的颜色和所属类别,以及其用途转化分析回答;
根据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分析回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回答;
根据物质的转化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并能生成二氧化碳,则甲是碳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等;
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吸收 CO2 产生氧气;
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捕捉 CO2 的原理是:
CO2+Ca(OH)2=CaCO3↓+H2O;
由流程可知,丁物质是氧化钙,氧化钙能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又可用来捕捉二 氧化碳,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丁。
故答案为:(1)冶炼金属(合理即可);
(2)O2;
CO2+Ca(OH)2=CaCO3↓+H2O;
丁。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原理和全部的过程等, 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物的呼吸作用”、“物质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7.(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剥出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并用数据处理软件以数字、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集气 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
图乙中 A 点为点燃前集气瓶中的气压,AB 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
放热,使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
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 须画出。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分析。
根据红磷燃烧放热分析;
根据空气中的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
图乙中 A 点为点燃前集气瓶中的气压,AB 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是 4:1;“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
意图如下:。
故答案为:(1)4P+5O22P2O5;
红磷燃烧放热,使集气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 解答即可。
18.(8 分)硫酸铜既是一种肥料,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 Fe+CuSO4=Cu+FeSO4。
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 250)受热易分解。将 25.0g 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 CuSO4 是白色固体,氧化亚铜是暗红色固体)。
①加热至 650 ℃时,CuSO4 开始分解,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同时生成三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CuO+SO3↑ 。
②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uSO4•5H2OCuSO4+5H2O,计算图中 x 的值是
16 。
【分析】(1)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2)①根据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分析;根据化学 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胆矾的质量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x 的值。
【解答】解:(1)由于铁与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
(2)①由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可知,加热至 650℃时,CuSO4 开始分解。
CuSO4 开始分解,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黑色固体为氧化铜,同时生成三氧化硫气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CuO+SO3↑。
②设硫酸铜的质量为 x CuSO4•5H2OCuSO4+5H2O
250160
25.0gx
解得:x=16.0g 答:x 的值 16.0。故答案为:
(1)Fe+CuSO4=Cu+FeSO4;
(2)①650;CuSO4 CuO+SO3↑;②16。
【点评】本题通过的铜的冶炼考查了一些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加强化学知识 的学习、积累和应用才能较好地完成本题。
19.(10 分)气体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回忆有关知识,根据如图回答:
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观察到 U 型管
两侧形成一段稳定的液体柱差 ,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验室可以利用装置 A 和 F 制备并收集 CO2,石灰石应放在 有孔塑料板上 ; 装置的连接顺序 a→ f;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 关闭弹
簧夹 。
实验室里,可使用 B 装置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收集氨气不选择装置 D 和装置 E,由此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写一条)。
【分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是改变装置内的压强,观察现象进行判断;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1)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观察到 U 型管两侧形成一段稳定的液体柱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块状固
体,因此放在有孔塑料板的上面,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能溶于水,因此用 F 装置收集时,气体从 f 端进入,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关闭右侧的弹簧夹,因为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导致 U 型管内的气压增大,液体被压到塑料片以下,从而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D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的是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不能用此装置收集, 可以得出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E 装置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此装置收集, 可以得出氨气易溶于水。
【点评】检查装置气密性是通过改变装置内的压强,从而通过现象进行判断,具体的方 法要结合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20.(10 分)“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 150℃,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
【实验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方 程式 CaO+H2O═Ca(OH)2。
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
【反思与评价】
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 氯化钠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
成两份
/
/
(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
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
铁吸引
① 样品中含有铁
(3)
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溶液呈无
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
(4)
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
滤液通入③ 二氧化碳
滤液变浑浊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
石灰
【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水。
磁铁能够吸引铁。
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解答】解:探究一:
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的热,是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钙,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
成两份
/
/
(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磁铁能够吸
引铁)
样品中含有铁
(3)
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
气)溶液呈无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
(4)
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通入二氧化碳
滤液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
故答案为:CaO+H2O═Ca(OH)2。探究二:
故答案为:样品中含有铁;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二氧化碳。
【反思与评价】
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