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分)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雕刻精微玲珑的增城核雕
    B. 剪裁出精美生动的佛山剪纸
    酿制香醇的梅州客家娘酒
    缝制精美的潮州刺绣扇子
    2.(3 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质子数为 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D.X=8
    3.(3 分)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经常用到水。如图甲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乙是制
    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图甲中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水的净化效果C.图乙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图乙经过蒸馏后的水仍然是硬水
    4.(3 分)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CO3 表示含有氢分子
    B.SO42﹣表示 1 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
    C.2N 表示 2 个氮原子
    D. Cl2 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5.(3 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6.(3 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 1 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试管 2 中得到的气体为 O2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7.(3 分)在预防新冠病毒过程中,人们常用过氧乙酸(C2H4O3)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过氧乙酸由 9 个原子构成
    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8.(3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9.(3 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CO、NO2、SO2——空气污染物B.HgO、C60、K2MnO4——化合物C.不锈钢、焊锡、金——合金
    D.海水、稀有气体、氧化铝——混合物
    10.(3 分)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B.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1.(3 分)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铁钉
    生锈需要氧气

    C.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2.(3 分)常见金属 M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M═2Ag+M(NO3)2。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活动性 M>Ag
    C.M 可能是铝D.M 表面有固体析出
    13.(3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14.(3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7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甲烷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aCO3
    CaO
    高温煅烧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D
    Fe2O3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图 B 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补充完整。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为。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为 CH3COONa+XNa2CO3+CH4↑,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161.5℃后变成的液体。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16.(7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 CO2 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 我国提出争取 2030 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 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 CO2 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 CO2 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 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 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CO2 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写出利用 CO2 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 CO2 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大气中 CO2 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 CO2 的排放E.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MgO+CO2MgCO3
    17.(9 分)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打算从混有
    金属镁、铁、铜的废弃粉末中分离、提取出化工原料 MgSO4 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金属 A 为(填化学式)。
    操作 a 的名称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该操作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 其原因是。
    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另一种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理论上蒸发可得到 MgSO4 固体的质量为g(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耗)。
    18.(7 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b 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从装置 A﹣F 中选,填字母)。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编号)。
    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2021 年 10 月 30 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混合催化剂浓硫酸加热,分解获得一氧化碳和水,选用的发生装 置为,若用 F 装置排水法收集 CO,气体应从端通入。
    19.(8 分)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
    “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
    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 H2O2 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 4 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已知:10%表示 H2O2 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 10:90。
    ①通过以上 4 个实验发现影响 H2O2 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 NaOH 溶液外,还有。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
    ③欲进一步探究 NaOH 溶液的用量对 H2O2 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25mL 10% H2O2 溶液+5 滴 NaOH 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10 分)某同学在博物馆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后,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Ⅰ.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Ⅲ.碱石灰是 CaO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NaOH 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 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 行了如下猜想与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将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
    入,充分振荡

    猜想②正确
    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
    对于“加热碱式碳酸铜,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的现象,该同学猜想无色液滴 可能是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猜想分解产物还有 CO2,并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①实验步骤:
    步骤一:连接 A 和 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 A→B→ → (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②当观察到,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H2O,根据装置 C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CO2,请写出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上述装置 A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 分钟后布条无明
    显变化
    20 分钟后布条颜色
    稍变浅
    20 分钟后布条颜色明
    显变浅
    1 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2021-2022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3 分)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雕刻精微玲珑的增城核雕
    B. 剪裁出精美生动的佛山剪纸
    酿制香醇的梅州客家娘酒
    缝制精美的潮州刺绣扇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 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 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雕刻精微玲珑的增城核雕,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故 A 错;
    B、剪裁出精美生动的佛山剪纸,只是将其剪成不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故 B 错;
    C、酿制香醇的梅州客家娘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缝制精美的潮州刺绣扇子,只是将其缝制成扇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 D 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 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 质形状的变化。
    2.(3 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的质子数为 34 B.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D.X=8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 原子序数为 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的质子数为 34,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2+8+18+X,X=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 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 分)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经常用到水。如图甲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如图乙是制
    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图甲中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水的净化效果C.图乙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密封
    D.图乙经过蒸馏后的水仍然是硬水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水从下方进入的目的来分析; C、根据增强冷凝效果的做法来分析; D、根据蒸馏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起到杀菌消毒 的作用,故 A 错误;
    B、图甲中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是为了提高水的净化效果,故 B 正确;
    C、图乙中烧杯内水的作用是增强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故 C 错误;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图乙经过蒸馏后的水属于软水,故 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结合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 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3 分)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CO3 表示含有氢分子
    B.SO42﹣表示 1 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的负电荷
    C.2N 表示 2 个氮原子
    D. Cl2 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元素符号右
    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元素符号正 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故
    H2CO3 中的 2 表示一个碳酸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4
    B、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1 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O 2﹣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付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 中的“2”表示 2 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 Cl2 中的 2 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符号不同位置数字的意义,题目较易.
    5.(3 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 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 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 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 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6.(3 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 1 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试管 2 中得到的气体为 O2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结论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试管 1 连接的电源负极一端,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解水时,产生氧气体积较小,所以试管 2 中得到的气体为 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为 8:1,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3 分)在预防新冠病毒过程中,人们常用过氧乙酸(C2H4O3)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过氧乙酸由 9 个原子构成
    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分析】A、根据过氧乙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
    断。
    【解答】解:A、过氧乙酸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4):(16×3)=6: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 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3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根据碳的单质、氧化物和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 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 A 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 B 不正确;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裁玻璃,故 C 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故 D 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9.(3 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A.CO、NO2、SO2——空气污染物B.HgO、C60、K2MnO4——化合物
    C.不锈钢、焊锡、金——合金
    D.海水、稀有气体、氧化铝——混合物
    【分析】A、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CO、NO2、SO2 均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HgO、K2MnO4 均属于化合物,C60 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不锈钢、焊锡均属于合金,金属于纯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海水、稀有气体均属于混合物,氧化铝中只含有氧化铝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合金、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等的 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3 分)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B.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
    C.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D、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A、在容易引起森林着火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利用的原理是移除可燃物,故
    A 正确;
    B、搬运取用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砸摔和撞击,以防发生爆炸,故 B 正确;
    C、酒精灯使用后需用灯帽盖灭,利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 C 正确;
    D、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灭火, 并不是降低着火点,故 D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燃烧的条件进行。
    11.(3 分)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C、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过程中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解答】解: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 项不正确;
    B、左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接触,能够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与氧气隔绝,不能生锈,说 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该选项正确;
    C、过程中 A 中的液体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中时,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D、过程中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 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3 分)常见金属 M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M═2Ag+M(NO3)2。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金属活动性 M>Ag
    C.M 可能是铝D.M 表面有固体析出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 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 A
    正确;
    B、M 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 M 的金属活动比 Ag 强,故 B 正确;
    C、M 不是铝,是因为铝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gNO3+Al═3Ag+Al(NO3)3, 故 C 错误;
    D、M 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所以 M 表面有固体析出,故 D 正确。故选:C。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 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
    13.(3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种类分析;
    B、根据燃烧的定义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分析; D、根据定值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 A 推理不正确;
    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 故 B 推理不正确;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 剂,故 C 推理不正确;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故 D 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 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3 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 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 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 错误。
    B、CaCO3 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 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隔绝空气加强热,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 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 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7 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甲烷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CaCO3
    CaO
    高温煅烧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D
    Fe2O3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CO2+2H2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将图 B 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补充完整。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 。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为 CH3COONa+XNa2CO3+CH4↑,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NaOH。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161.5℃后变成的液体。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甲烷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
    【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写出方程式;
    根据质量守恒恒定律将图 B 的微观粒子示意图补充完整;
    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恒定律分析 X 的化学式;
    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1)根据微观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即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H4+2O2CO2+2H2O。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在图 B 的应补充 5 个氧分子,
    如下图: 。
    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为质子数不同。
    甲烷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为 CH3COONa+XNa2CO3+CH4↑,反应后有碳、氢、氧、钠原子的个数分别是:2、4、3、2,反应前有碳、氢、氧、钠原子的个数分别是 2、
    3、2、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NaOH。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161.5℃后变成的液体。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甲烷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
    (2) ;
    质子数不同;
    NaOH;
    甲烷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微观模型图的意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可分析解答。
    16.(7 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 CO2 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 我国提出争取 2030 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 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 CO2 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 CO2 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 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 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天然气。
    CO2 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二氧化
    碳能与水反应 。
    写出利用 CO2 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CO2+3H2CH3OH+H2O, 参加反应的 CO2 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22:3。
    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温度为 210°C,
    有分子筛膜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E(填字母)。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大气中 CO2 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C.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 CO2 的排放E.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MgO+CO2MgCO3
    【分析】(1)根据常见化石燃料分析。
    根据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新能源的种类,结合题干信息分析。
    【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CO2 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因为 CO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会引起海水酸化。
    由文中信息可知,CO2 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可确定液体氧化物为水,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
    反应的 CO2 与氢气的质量比为 44:(1x6)=22:3。
    由图可知,在温度为 210°C,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最高,所以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 210°C,有分子筛膜。
    (5)A.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而不是碳单质,错误;
    大气中 CO2 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会造成酸雨,酸雨是 pH<5.6 的雨水,错误;
    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 CO2,并生成氧气,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
    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有效减少 CO2 的排放,正确; E.矿石碳化:利用矿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 定条件下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则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是 MgO+CO2MgCO3,正
    确;
    故选:DE。
    故答案为:(1)石油;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O2+3H2 CH3OH+H2O;22:3;
    温度为 210°C,有分子筛膜;
    DE。
    【点评】本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多个知 识点,难度不大。
    17.(9 分)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打算从混有金属镁、铁、铜的废弃粉末中分离、提取出化工原料 MgSO4 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金属 A 为 Fe(填化学式)。
    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 ;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引流 。
    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进行该操作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
    生爆炸 。
    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另一种试剂是 CuSO4(填化学式)溶液。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理论上蒸发可得到 MgSO4 固体的质量为 12g(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耗)。
    【分析】(1)磁铁能够吸引铁。
    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
    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硫酸铜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金属 A 为铁,是因为磁铁能够吸引铁,从而把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答案为:Fe。
    操作 a 的名称是过滤;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过滤;引流。
    步骤②中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 MgSO4+H2↑,进行该操作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 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Mg+H2SO4═MgSO4+H2↑;氢气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 时发生爆炸。
    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另一种试剂是硫酸铜溶液,是因为硫酸铜 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
    故答案为:CuSO4。
    铁的质量是 1.2g,铜的质量是 6.4g,镁的质量:10g﹣1.2g﹣6.4g=2.4g,理论上蒸
    发可得到 MgSO4 固体的质量为:2.4g÷=12g。故答案为: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 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7 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b 的名称是 锥形瓶 。
    ( 2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D (从装置 A﹣F 中选,填字母)。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②③(填编号)。
    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3)2021 年 10 月 30 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混合催化剂浓硫酸加热,分解获得一氧化碳和水,选用的发生装 置为 A ,若用 F 装置排水法收集 CO,气体应从 d 端通入。
    【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来进行分析;
    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采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纯度明显偏低的原因等进行分析;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发生条件,及万用瓶的使用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 b 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氯酸钾制取氧气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所
    以发生装置应选择 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 D,所以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BD;①加热前没有进行预热, 对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①错误;②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集气瓶中
    存在空气,用排水法收集时,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低,故②正确;③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
    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由于一开始冒出的气泡为装置内的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③正确;④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对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④ 错误; 所以收集完成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②③,故答案为:
    2KClO32KCl+3O2↑;BD;②③。
    用甲酸(HCOOH)溶液混合催化剂浓硫酸加热,分解获得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物 有液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A;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 F 装置排水法收集 CO,气体应从 d 管通入,空气从 c 管排出,故答案为: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选取原则,氧气纯度明显偏低的原 因分析等来进行解题。
    19.(8 分)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若不慎将“洁厕灵”滴到大理石地面上,出现的现象是 有大量气泡产生 。
    “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 Cl2 ), 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Cl2 ↑
    +H2O。
    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 H2O2 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 4 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
    已知:10%表示 H2O2 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 10:90。
    ①通过以上 4 个实验发现影响 H2O2 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 NaOH 溶液外,还有 温度和
    溶液的浓度 。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Ⅳ,得出的结论是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
    度可使起漂白性增强 。
    ③欲进一步探究 NaOH 溶液的用量对 H2O2 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 50℃25mL 10% H2O2 溶液+5 滴 NaOH 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1)根据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 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与“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之间能发生化 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及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若大理石的污垢用洁厕灵清洗,大理石表面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故答案为: 有大量气泡产生;
    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与“漂白水”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Cl2↑+H2O;故答案为:NaClO+2HCl=NaCl+Cl2↑+H2O;
    ①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影响 H2O2 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 NaOH 溶液外,还有 温度和溶液的浓度;故答案为:温度和溶液的浓度;
    ②对比实验Ⅲ、Ⅳ,发现他们的不同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所以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相同条件下,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可使起漂白性增强;故答案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增大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可使起漂白性增强;
    ③欲进一步探究 NaOH 溶液的用量对 H2O2 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因此应控制温度、溶液的量、溶液的浓度相同,只有氢氧化钠的量不同,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应 选择与实验Ⅲ相同条件,故应在 50℃;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切入点,考查酸与盐之间的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 的相关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完成此题,可以 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0.(10 分)某同学在博物馆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后,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
    Ⅰ.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Ⅱ.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Ⅲ.碱石灰是 CaO 和 NaOH 的固体混合物,NaOH 与 CO2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Ⅳ.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 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 行了如下猜想与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将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
    足量稀硫酸 ,充分振荡
    黑色固体完全溶
    解,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②正确
    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 碳和氧化铜 。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
    对于“加热碱式碳酸铜,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的现象,该同学猜想无色液滴 可能是水,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猜想分解产物还有 CO2,并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①实验步骤:
    步骤一:连接 A 和 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 A→B→ D → C (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②当观察到 无水硫酸铜变蓝 ,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H2O,根据装置 C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CO2,请写出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③上述装置 A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分析】(1)由于碳粉和氧化铜均是黑色固体,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碳与硫酸不反应,
    (2)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对检验水蒸气会造成干扰,
    所以应该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二氧化碳。
    ②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③装置 A 中碱石灰的作用就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解答】解:(1)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由于碳粉和氧化铜均是黑色固体,所以该黑色固体还有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 混合物:根据实验结论:猜想②正确,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实 验操作是将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实验现象是黑色固 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2)①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对 检验水蒸气会造成干扰,所以应该先检验水蒸气,再检验二氧化碳,即装置的连接顺序 为 A→B→D→C;
    ②当观察到 D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H2O,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 CO2,C 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③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装置 A 中碱石灰的作用就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1)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足量稀硫酸;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2)①D;C;②无水硫酸铜变蓝;CO2+Ca(OH)2=CaCO3↓+H2O;③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 分钟后布条无明
    显变化
    20 分钟后布条颜色
    稍变浅
    20 分钟后布条颜色明
    显变浅
    1 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