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1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1课件,共25页。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外古诗词诵读式 微子 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式 微《诗经·邶风》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多为各地民歌。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包括大雅小雅。多为宗庙祭祀之乐,其中部分是舞曲。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你们的缘故,何以还在露水中?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诗歌起笔以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开头,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发之于外,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诗文品析诗歌的开头有什么作用?诗文品析 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个字,却使诗歌语意饱满,押韵和谐。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诗人用词的独具匠心。全诗共二章八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痛苦心情,也反映出他们日益增强的反抗暴政的决心。请从语言分析这首诗的特点。主 题 归 纳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整体感知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整体感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文品析请从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前两章。 前两章中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意多。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萦怀之情。请从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第三章。 末尾的内心独自,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主 题 归 纳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细腻地描写了恋人不至时女子的心理活动,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幼聪慧,六岁能作诗。善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长安城由三秦之地辅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您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都是宦海中浮沉的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我们)不要在告别的地方,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流泪沾湿手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请分析一下为什么颈联被称为千古名句。 颈联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宕开。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这两句诗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因而成为千古名句。主 题 归 纳 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 孟浩然年四十,进京考试。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满座倾倒,郡守韩朝宗约好带他向朝廷推荐。时至,孟浩然和朋友喝酒正酣,又一次错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八月洞庭湖水都快和岸堤齐平了,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冲击着岳阳城。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闲坐旁观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赏析诗歌的尾联。 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的典故,隐喻自己想做官而苦于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来,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主 题 归 纳 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壮观雄伟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谢谢观看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