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试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蓦然(mò) 钦差(qīn) 热忱(chén)
B. 狭隘(yì) 庇护(bì) 惩戒(chěng) 倜傥(zhōu)
C. 蜷伏(quán) 慷概(kǎi) 料峭(qià) 嗔怪(zhēn)
D. 决别(jué) 怂勇(yǒng) 勋章(xūn) 称职(chèng)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植树的牧羊人凭借一己之力,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今天的万顷绿洲,造福人类。
B. 春节前,超市里人声鼎沸,来购买年货的人很多。
C.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肖同学见解独到、字字珠玑,全班同学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 当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的时候,我们就只争朝夕,不必杞人忧天。
3.下列与课文相关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使用大量的拟人化的手法,向读者呈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B. “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
C. 七(上)第五单元三篇课文描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情形,《猫》和《动物笑谈》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和对其命运的关注,《狼》则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
D. 《皇帝的新装》这篇寓言故事,是由英国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告诉我们要敢于讲真话,善于讲真话。
4.《西游记》中情节引人入胜,下列情节发展地点和事件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果山水帘洞——自封“齐天大圣”B. 行至白虎岭——三打白骨精
C. 行至火焰山——大战红孩儿D. 借宿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星汉灿烂, ______ 。(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潮平两岸阔,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______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 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⑥ 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少年自由:他们追求个性解放,书写少年意气,正如《潼关》(谭嗣同)借用山水抒怀 ______ , ______ 。少年智慧:谦逊而自省,常借用《<论语>十二章》中“ 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 ?”,日做三省。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6.根据要求答题。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 以上文段中的“他”是 ______ (填人物),“就不准去看会”中的“会”是指 ______ (填名称)。
(2) 我背完书后,被允许去看会后的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借此事要表现怎样的主题?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7.某校七年级(1)班以“拥抱秋天”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 【寻觅秋天】许明以出墙报的形式,展示秋的踪迹。请你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请你帮许明选择一种花来作为这期墙报的装饰画 ______
A.荷花
B.牡丹
C.菊花
D.杏花
②“哪部作品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墙报中的一道题,它的答案是 ______
A.《秋声赋》
B.《天净沙•秋思》
C.《山居秋暝》
D.《秋词》
③许明在墙报初稿设计完成后,想请语文王老师给予指导,于是他把墙报拍成照片发给了语文王老师,请你为他编写一条信息向语文王老师说明意图。 ______
(2) 【赞美秋天】下面是一段赞美秋天的文字,请你仔细阅读,完成题目。
秋天是从冬天一路走来的。【 A】 当冰雪覆盖大地之时,秋天就已经悄悄养育着自己的梦想;她走过冬天的天寒料峭,让磨砺为自己铸造成功;【 B】 她走过初春的万物芸生,把遍野的绿色化作心灵的萌芽,让生命在阳光雨露下滋生、壮大;她走过夏日的宁静之夜,把蝉鸣莺啼当作生命的乐章,让满天繁星为自己的仲夏之梦增添奇境。【C】我 不知道秋天为什么这么美?美得你不知所措,美得你得意忘形。甜美的梦在秋天里成熟,丰收的果 在秋天里聚成。
①【A】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______ ”改为“ ______ ”。
②【B】句中“她”“滋生”的词性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③【C】句有一处标点不当,应将“ ______ ”改为“ ______ ”。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节选)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 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 从文段中找出揭示“芙蓉鸟事件”真相的一个句子。
(2) 请从第①②段中找出形容第三只猫不讨喜的特点的三个词,并说说这样形容的作用。
(3) 自选角度,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4) 读了郑振铎的《猫》后,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对于文中的“我”和第三只猫,你想说点什么呢?请写在下面。
①对文中的“我”,我想说:“ ______ ”
②对文中的第三只猫,我想说:“ ______ ”
9.阅读,回答问题。
中等生
①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了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是神父啊。”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②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叹。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催促下,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③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④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⑤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⑥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⑦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丈夫感叹道:“我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⑧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随后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⑨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 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1) 女儿的几番言行,让作为家长的“我”和丈夫对“中等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2) 第④⑤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分析其作用。
(3) 赏析第⑨段画线句中的词语“缠缠绕绕”“星星点点”。
(4)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的标题“中等生”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B.本文反映了当前社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现状。
C.本文警示家长要更多地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
D.本文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无以明志 ______
②无以广才 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
④意与日去 ______
⑤悲守穷庐 ______
(2) 翻译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______ , ______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1.按要求完成写作。
人生总是在不停地遇见中度过,遇见人、事、物乃至世间的一切。总有一些遇见给你温暖,让你心潮澎湃;总有一些遇见给你启发,让你感慨万千;总有一些遇见给你震撼、信心、力量……
请以“遇见你,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有真情实感,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狭隘”的“隘”应读“ài”,“惩戒”的“惩”应读“chéng”,“倜傥”的“倜”应读“tì”;
C.有误,“慷概”的“概”应为“慨”,“嗔怪”的“嗔”应读“chēn”;
D.有误,“决别”的“决”应为“诀”,“怂勇”的“勇”应为“恿”,“称职”的“称”应读“chèn”。
故选:A。
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褒贬不当。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3.【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4.【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情节发展地点和事件对应不正确。
大战红孩儿,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大战红孩儿故事情节概括:红孩儿想吃唐僧肉,变作小孩喊救命,把唐僧抓到了火云洞。悟空得知红孩儿是自己五百年前结拜的兄长牛魔王之子,想要借此关系向他讨还师父。红孩儿不信悟空所说,从口鼻中喷出烟火烧退悟空八戒。龙王弟兄被请来向红孩儿喷水,可红孩儿喷的是三昧真火,雨水浇不灭,反使悟空熏了一身的烟火。又让八戒去向观音求救,结果半路上八戒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擒去了;悟空变做牛魔王去救,也没有成功;悟空只好亲自到南海向观音求救。观音到了洞前,红孩儿几次问她话她都不回答,留下莲台便走了。红孩儿而不知就里,坐上莲台结果被擒,但他死性不改,观音又让他戴上金箍儿,最终成了观音坐前的善财童子。
故选:C。
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小题1】若出其里,随君直到夜郎西,风正一帆悬,正是江南好风景,夜阑卧听风吹雨,何当共剪西窗烛
【小题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解析】答案:
(1)
①若出其里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写法)
③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写法)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⑤夜阑卧听风吹雨(注意“阑”的写法)
⑥何当共剪西窗烛
(2)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注意“嫌”“潼”“传”的写法)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小题1】父亲
【小题2】五猖会
【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名著人物和内容。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迎神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迎神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结合《五猖会》的内容“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可知,这个文段中的“他”是父亲,“会”是指五猖会,也称迎神赛会。
(2)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和主题。
结合《五猖会》原著内容“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知,我背完书后,被允许去看会后,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虽然得以去看五猖会,但“我”却没有之前的兴致了,作者借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不满,含蓄地批判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束缚。
答案:
(1)父亲 五猖会(迎神赛会)
(2)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批判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束缚。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答案】【小题1】C,B,王老师,您好!这是我以“寻觅秋天”为主题出的一期墙报的初稿,恳请您抽出宝贵时间给予指导。您的学生:许明。
【小题2】养育,孕育,代词,动词,问号,逗号
【解析】答案:
(1)①C ②B ③示例:王老师,您好!这是我以“寻觅秋天”为主题出的一期墙报的初稿,恳请您抽出宝贵时间给予指导。您的学生:许明。
(2)①养育 孕育 ②代词(或人称代词) 动词③问号 逗号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内容分析。
①荷花在夏天开放,梅花在冬天开放,菊花在秋天开放,杏花在春天开放。
故选:C。
②《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故选:B。
③本题考查编辑短信。
首先是礼貌性称呼:王老师,您好!然后说明:这是我以“寻觅秋天”为主题出的一期墙报的初稿,恳请老师百忙之中给予指导。最后署名“您的学生:许明”。
(2)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符号。
①“养育……梦想”搭配不当,应把“养育”改为“孕育”。
②“她”是人称代词;“滋生”意思是繁殖,生育,是动词。
③“秋天为什么这么美”充当“不知道”的宾语,没有疑问语气,应把问号改为逗号。
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答案】【小题1】凡事不能单凭表象而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私心偏见,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
【小题2】弱小者总是饱尝不幸,所以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避免不幸。
【小题3】
【小题4】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第⑮段“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可知,这里直接揭示了“芙蓉鸟事件”真相,即一只黑猫捕捉了一只黄鸟,而非作者先前所误解的自己的猫所为。这个真相的揭示,使得作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失,引发了后续的情感表达和内心独白。
(2)本题考查重要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语句作用。
结合第①段“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筛选出“不好看”“难看”“不活泼”“懒惰或忧郁”几个词语。第二问是分析文段的作用,联系下文内容我对猫的冤枉可判断,写猫的难看和懒惰抑郁是为了表现我们不喜欢这只猫,这就为下文冤枉猫作了铺垫。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畏罪潜逃:意思是犯罪后害怕被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被制裁。“畏罪潜逃”一词将猫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形象生动,让人更容易理解,更具幽默感。也表达了“我”的自以为是的心理,与下文写“我”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非常难过,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所以,可劝告文中的“我”做事不要凭主观臆断,不要心存偏见等;对弱小的“猫”可以从注意保护自己等方面说。
示例:①对文中的“我”,我想说:不要以貌取人,更不要有偏见。
②对文中的第三只猫,我想说:要学会保护自己!祝愿你以后得到人类的善待!
答案:
(1)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2)忧郁、难看、懒惰。作用:表现出“我们”不喜欢这只猫,为下文冤枉它作铺垫。
(3)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赋予猫以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对猫的误判。
示例二:运用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我”对咬死鸟的猫(因害怕责罚而逃跑)的愤怒,与下文写“我”的自责形成鲜明对比。
示例三:倒装句式。把“我以为”置后,强调这是“我”的推测,表现“我”的主观臆断。
(4)凡事不能单凭表象而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私心偏见,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弱小者总是饱尝不幸,所以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避免不幸。
通过讲述一只花白猫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家中宠物猫的误解和虐待,以及由此产生的内疚和自责情感。
开放新探究类试题一般考查的是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发掘作品内涵,引发情感共鸣,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立足求异。“有创意的解读”,是指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读出他人尚未发现的意蕴,立足求新。具体来说,就是要对文本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是文本客观思想与读者主观认识的融合或碰撞;要求既表现自己的切身体验,又观点新颖,有独创性。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注意做到:
1.融情入文,读出个性。个性化解读不能脱离文本、不着边际地发挥,必须坚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原则。可以是获得知识的阅读、结合生活经验的阅读,还可以是获得体验的阅读。
2.选好角度,读深读透。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文中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形成自己的意识,并联系现实品味、感悟,阐述理由。
3.多元思维,推陈出新。对文本解读,如果有意识地运用“逆向思维”或者“求异思维”,得出的结论会与众不同。
9.【答案】【小题1】失望,女儿忙着照看食物,安抚大家的情绪,期中考试后,被告知女儿成为最受全班同学欣赏的人,理解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C
【解析】(1)本题考查梳理概括内容。①结合第③段“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归纳答案:失望;②结合第⑥段“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追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归纳答案:女儿忙着照看食物,安抚大家情绪。③结合第⑦段“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归纳答案:期中考试后,被告知女儿成为最受全班同学欣赏的人。④结合第⑨段“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归纳答案:理解。
(2)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有:对人物和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知道女儿的平凡理想到发现女儿的优点直到接受女儿的成为普通人的愿望的过程,在④⑤段插入过去我们为提高女儿成绩所做的努力,是插叙,表现了我们同普天下的家长一样操心成绩,希望孩子成绩优秀,是普通的合格的家长,但我们很快认识到这是“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自家孩子只是中等生,与后面听到老师说同学们认为女儿“优秀”,承认女儿“为人实在很优秀”形成前后对比,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缠缠绕绕”“星星点点”运用叠词,联系第⑨段“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织毛衣时节奏的舒缓,表现出女儿对平淡生活乐在其中,把平常生活过成花一样的日子,这是母亲对女儿兴趣爱好愿望的理解与接纳。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
C.有误,本文告诉家长在孩子教育上不要唯成绩论,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并没有强调“心理健康”。
故选:C。
答案:
(1)①失望 ②女儿忙着照看食物,安抚大家的情绪 ③期中考试后,被告知女儿成为最受全班同学欣赏的人 ④理解
(2)插叙。补充交代了父母为提升女儿成绩进行的一系列揠苗助长的行为,表现出父母的无奈与困惑,与下文女儿是同学眼中的“优秀生”形成对比,从而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3)运用叠词“缠缠绕绕”“星星点点”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织毛衣时节奏的舒缓,表现出女儿对平淡生活的快乐满足,体现出母亲对女儿的理解。
(4)C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父母在关注和培养孩子时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他们为了提高女儿的学习成绩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最终发现女儿的价值和魅力不仅在于成绩,而且在于乐观、善良、热心和助人的品质。最后,女儿表达了自己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引起了父母的感动和思考。作者想告诉读者,除了学习成绩,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同样重要。
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10.【答案】【小题1】明确。,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离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小题2】略
【小题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句意:无法明确志向。明:明确。
②句意: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③句意: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句意:意志随岁月而丧失。去:离开。
⑤句意: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能力。
①重点词有: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内心宁静专一;以,连词,来;修身,修养身心;俭,节俭;养德,涵养品德。句意;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
②重点词有: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句意: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志当存高远”意思是: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强调应树立远大目标,通过淡泊明志,排除干扰来实现自己的宏图伟志;故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
由“非淡泊无以明志”联系“淫慢则不能励精”,启发我们要看淡名利,不要一味追求享乐,不能放纵懈怠,应该内心宁静,坚定的追求理想。由“非宁静无以致远”联系“险躁则不能治性”,启发我们要自律,摒除杂念和干扰,不能轻薄浮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答案:
(1)①明确。
②增长。
③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离开。
⑤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①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
②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们要看淡名利,不要一味追求享乐,不能放纵懈怠,应该内心宁静,坚定的追求理想;要自律,摒除杂念和干扰,不能轻薄浮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11.【答案】遇见你,我很幸运 小雨打在窗户上,奏响了滴滴答答的音乐,一直向往古镇生活的我,便来到了这里。我推开窗户,伸手感受雨滴带来的阵阵清凉。下雨天,真好!
清晨的古镇,被薄雾套上了一件纱衣,宛如美丽的江南女子矗立在桥头。淅淅沥沥的小雨,不但不影响这女子的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石阶上的青苔,在雨水温柔的抚摸下越发碧绿起来。我漫步在古镇,抚摸着雨水打湿的石壁,享受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我想,这时的山也一定是极美了,脚步也便不由自主地朝山的方向迈去。泥泞的路并不好走。
雾气中,我只能一点点地摸索前进。恍惚间,我看到了一个人影。走近,我发现那是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女孩。她,长长的黑发如瀑布泻下,耳后别着一朵淡粉色的小花,身上穿着的好像是当地的传统服饰。她站在雨中,整个人有了一股说不出的灵气。没等我开口,耳畔就传来了一阵清凉的声音:“您需要帮助吗?”我愣了一下,显然没有预料到。迟疑了一会儿,想着一个人说不定会怎样呢。于是,点了点头,我们就一起上路了。
一路上,我们谈了许多,从天南聊到地北,犹如一对相见恨晚的知己。她说,当地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从谈话中,我得知她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知道下雨天的山路不好走,经常会在雾天帮人指路。女孩明媚的笑脸,将我的心情照得更加透亮。不自觉的,我也跟着笑起来。走着走着,雾渐渐散了,可小雨依旧在不停地下着。身上的衣服,也都在雨水的浸润下变潮了,没办法,我只好脱掉外套。忽然,我感觉身上的凉气少了一点,原来是那个女孩。她撑了一把油纸伞在我的身后,笑着说:“虽然这雨不大,可也别着凉了啊!”我笑着接过伞,向她表示谢意。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山顶。站在石台上,我望着古镇雨中的美景,想着雨中遇到的这个热情的女孩。
这样诗意的雨天,漫步在这样的古镇,遇见这个热情的女孩。遇见你,古镇,是我的幸运!遇见你,女孩,是我的幸运!
【解析】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遇见”是指人生中的某个时候碰见了某个人、事、物,“很幸运”则是指这个人、事物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幸福感的“来源”有很多,可以是遇见某个人后经其指导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或者是学习了某个新技能,或者是其激励自己更进一步突破局限,还可以是促进了自己的成功等等,总之遇见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都是正面向上的。“你”可以选择的对象也有很多,如施以援手的陌生人,给予关心和鼓励的老师,陪伴成长的好友,能够与“我”进行平等沟通的父母等等,抓住身边的人、事、物,从中体味到幸福是出题者的本意。二、选材构思。此题适合选择记叙文的文体来写。注意选择深刻典型的材料进行续写。比如“我”遇到了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他不仅性格和蔼,而且乐于助人,帮“我”克服了自卑心理,并提高了学习成绩,这就是“我”的幸运;比如,“我”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叔叔。当汽车在半路抛锚时,“你”出现了,帮“我”和妈妈换好轮胎,并对旅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是“我”的幸运。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重点刻画“你”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突出“幸运”。还要注意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语言也要生动感人。
这篇作文以雨天古镇为背景,讲述了作者在古镇漫步时遇见一个热情女孩的故事。整个作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古镇氛围和人物交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次遇见的珍视和感激之情。事件背景
女儿的表现
家长的态度
中秋节,亲友团聚,孩子们畅谈理想
女儿坦言只想成为一个好妈妈
① ______
周末,与同事全家结伴郊游
② ______
自豪
③ ______
女儿认真地告诉我只想成为一个普通人
④ 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黄山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