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文件包含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docx、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地理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5万年前,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图1)。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古长江溯源切穿黄陵背斜、袭夺古川江,且古金沙江南流受阻,改向东流,逐渐形成现今的长江干流。距今约1万年,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云梦泽和彭蠡泽两大通江湖泊形成。距今约3000年,云梦泽和彭蠡泽逐渐消亡,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通江湖泊随之形成。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下列现象中,最适于佐证“古长江和古川江以黄陵背斜为分水岭”的是
A.背斜以东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B. 背斜以东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C.背斜以西沉积物物质成分的垂直差异 D. 背斜以西沉积物粒径大小的水平差异
2.距今约1万年,两大通江湖泊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抬升 ②长江中游平原地壳沉降
③海平面下降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推测云梦泽和彭蠡泽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干,上游来水量减少 B.地壳和海平面趋于稳定
C. 泥沙淤积,湖泊沼泽化严重 D.人类围湖造田活动加剧
拉海纳(图2)年降水量仅380毫米,每年5~9月山火频发。2022年底至2023年8月, 毛伊岛所在海区依次受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拉海纳的降水偏少, 而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则相反。2023年8月8日,拉海纳发生一次大规模山火。完成4~6题。
图2
4.由图可知,该岛东、西部山地的西南侧
A. 湿度低 B.降水多 C. 蒸发弱 D.坡度大
5.拉海纳每年5~9月山火频发,主要是由于
A. 地处板块边界,火山喷发多 B. 表层水温高,陆风强劲
C. 盛行东南季风,大风日数多 D. 下沉气流强,空气干燥
6.2022~2023 年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为此次大规模山火形成提供的条件是
A. 植物凋落物增多 B. 高温频次增加
C. 空气水汽量减少 D. 飓风影响减弱
新疆耕地中盐碱化面积占比过半。L农场地处天山北麓,2017年起在盐碱耕地内挖塘汇水,利用农田灌溉退水养殖原产于浙闽海域的石斑鱼,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耕地盐碱化问 题得以改善。随着L农场养殖模式的推广,新疆石斑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取代了本地市场中来自浙闽的鲜活石斑鱼。据此完成7~9题。
7.与浙闽耕地相比,新疆耕地的灌溉退水大多更适宜养殖石斑鱼主要是由于
A.水温低 B. 盐度高 C.污染少 D. 饵料多
8.L 农场开挖鱼塘后耕地盐碱化问题得以改善,主要是因为
A.空气湿度升高 B.灌溉用水量减少
C.地下水埋藏变深 D.地下水矿化度降低
9.新疆石斑鱼取代了来自浙闽的鲜活石斑鱼,主要得益于
A. 适养水域广 B. 养殖成本低
C. 产品质量高 D. 运输费用低
森特在阿尔卑斯山的一处农场(47°N)内见到了奇特的埋木种植床。于是,他绘图记录了埋木种植床的排列和结构(图3)。据此完成10~11题。
图3
10.推测该地种植床底层需埋设大块原木是由于该地
A.地温较低 B.森林广布 C.地表起伏大 D. 土壤养分少
11.该地埋木种植床的走向未与等高线平行。采用这种排列方式主要是为了
A.保水 B.排水 C.保温 D. 防风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图4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图4
12.该河谷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13.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主要原因是阴坡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14.该河谷位于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在埃及狄俄尼索斯古城遗址中,加龙神庙(29°24'N,30°25'E)位于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街道尽头。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沿着街道恰好从加龙神庙的正门垂直入射时,人们便会在庙前欢度一年一度的日光节。无独有偶,四川成都(30°05'N,102°54'E)的多条古街与加龙神庙所在街道走向基本一致。据此完成15~16题。
15.人们在加龙神庙前欢度日光节的日期是
A.3 月20日前后 B.6 月21 日前后
C.9 月22日前后 D.12月21日前后
16.如今,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加龙神庙正门垂直入射时,成都上述古街
A. 当地时间约为13时 B. 走向与太阳光线平行
C. 行人的日影长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D. 西南面房屋临街外墙受阳光照射
二、非选择题:3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C 县地处南方丘陵红壤区,芒萁是当地原生的古老蕨类植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县由于毁林开荒,植被不断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其上仅能生长芒萁等少数植物;随着环境 的持续恶化,芒萁数量日趋减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当地通过种植芒萁等植物进行生态修复。2020年底,C 县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恢复至77%~91%。
推测芒萁的生长习性,并简述种植芒萁对维护C 县生态安全的意义。(10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孟加拉湾南部冷池(图5中的虚线框内)是北印度洋重要的海洋现象,主要表现为表层海水温度低于相邻海区,通常出现在夏半年。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势力也随之增强。2018年,西南季风的势力偏强,使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降低。
图5
描述图示海区多年平均6~8月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6分)
从海水运动角度推测孟加拉湾南部冷池的形成原因,并解释孟加拉湾南部冷池较强的年份西南季风增强的现象。(8分)
(3)根据大气受热过程与海气相互作用,分析2018年孟加拉湾南部冷池水温比往年偏低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公元前5世纪,印度的雅利安人通过亚当桥来到了斯里兰卡(图6)。这里森林广布。早期雅利安人聚居在降水较少的西北沿海地区,刀耕火种,依赖降雨种植粮食。随着人口增长,雅利安人的居住地逐渐扩展到岛屿北部平原。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修筑众多蓄水池, 并逐步形成庞大的堤坝-水渠-蓄水池-水库灌溉系统,斯里兰卡进入繁荣的农业文明时期。20世纪70年代,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启动。该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建成后可向北部供水,使蓄水池一年四季均能蓄满。
图6
解释早期登岛的雅利安人仅居住在斯里兰卡岛西北沿海平原的现象。(8分)
说明公元3~10世纪雅利安人在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建设大量灌溉系统的原因。(6分)
(3)说明斯里兰卡岛北部地区通常每年只能种一季粮食的自然原因,并分析马哈威利河调水工程建成后斯里兰卡岛北部粮食产量的变化。(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