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第1页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第2页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 胆固醇B. 糖原C. 钠离子D. 尿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胆固醇会出现在血浆中,钠离子是无机盐离子,尿酸是代谢废物,胆固醇、钠离子、尿酸可出现在人体内环境,糖原存在于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中,不会出现在内环境,B错误。
    故选B。
    2. 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甲;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l/L的HCl和0.1m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施差速离心法的目的是观察动物血液的分层现象
    B. 上清液是血浆,沉淀物主要是白细胞与血小板层
    C. 图乙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 图乙结果表明上清液在一定范围内既能抗酸又能抗碱
    【答案】D
    【解析】
    【分析】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体系的pH不变。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精确的pH下进行的,受到氢离子浓度的严格调控。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地模拟生物体内的天然环境,就必须保持体外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有与体内过程完全相同的pH。利用磷酸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分离观察和研究。
    【详解】A、该实验用离心法的目的是观察动物血液的分层现象,但只用了一个离心速度(300r/min,15min),不是差速离心法,A错误;
    B、上清液是血浆,沉淀物主要是红细胞(占45%全血的体积),白细胞与血小板层位于血浆与红细胞之间,B错误;
    C、图乙实验中,滴数、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为无关变量,C错误;
    D、分析图乙可知,分别滴加0.1 ml/L的HCl和0.1 m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上清液在一定范围内既能抗酸又能抗碱,D正确。
    故选D。
    3. 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流表甲、乙的连接方式并不适合测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B. 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
    C. 图B中bc段由K+内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 图A中兴奋传导过程中,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表示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测量时需要电流表的两个电极一个接在膜内一个接在膜外,而甲、乙电流表电极都在膜外,不适合测量静息电位,可测量动作电位,A正确;
    B、刺激图A中的C处,兴奋不能同时到达甲、乙电流表,两表的两个电极均依次兴奋,发生两次偏转,B正确;
    C、图B中bc段为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由K+外流引起,该过程为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协助,C错误;
    D、图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区向两侧的未兴奋区双向传导,与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D正确。
    故选C。
    4.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需要合适的温度、一定的离子浓度等。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有关
    B. 稳态可变的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和细胞的代谢活动
    C. 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
    D. 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80—120mg/dL,与肝脏的作用密不可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正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有关,A正确;
    B、环境因素的改变和细胞的代谢活动会导致稳态可变动,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平衡。B正确;
    C、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C错误;
    D、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转化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从而使血糖降低;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80—120mg/dL,与肝脏的作用密不可分。D正确。
    故选C
    5. 下图表示人体内神经一肌肉接头示意图,当神经元动作电位(AP)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触发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进而推动突触小泡的胞吐过程。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的水解酶)的活性,眼镜蛇毒中含有的α-神经毒素可特异的与ACh受体结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ch经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并经扩散至突触后膜
    B. 突触间隙内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OPI中毒,可能会导致肌细胞的持续兴奋
    D. 被眼镜蛇咬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麻痹无力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A、Ach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胞吐释放,然后由突触前膜释放并经扩散至突触后膜,A正确;
    B、突触内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突触间隙间是组织细胞间隙中的液体,不能完成上述全部转化过程,B错误;
    C、有机磷杀虫剂(OPI)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会导致突触间隙中的ACh无法及时分解,进而导致肌细胞(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正确;
    D、眼镜蛇毒中含有的a-神经毒素可特异的与ACh受体结合,阻碍ACh传递兴奋,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可能表现为肌肉麻痹无力,D正确。
    故选B。
    6. 膝跳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适宜电流刺激A,可完成膝跳反射
    B.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②
    C. 在伸肌中存在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
    D. 若脊椎胸椎段损毁,则膝跳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伸肌(感受器)→A→B→神经中枢→③→伸肌(效应器),及伸肌(感受器)→A→B→神经中枢→④→屈肌(效应器)。
    【详解】A、用适宜电流刺激A传入神经,可产生膝跳反应,但由于该过程中反射弧不完整,故不是反射,A错误;
    B、膝跳反射涉及两个神经元,其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②,B正确;
    C、据图可知,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C正确;
    D、若脊椎胸椎段损毁,脊髓无法通过上行的神经束将神经冲动传给大脑,大脑无法获得信息,也无法调节脊髓的活动,故膝跳反射不受意识控制,D正确。
    故选A。
    7.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往往拮抗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
    B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的影响往往是相反的,存在拮抗作用,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D正确。
    故选A。
    8.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然后经神经垂体储存并释放
    B. 失血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此过程涉及神经调节
    C. 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调节水的摄入;另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正常。相反,当人因饮水过多或盐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就会减弱对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也就减少了对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脏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然后经神经垂体储存并释放,A正确;
    B、失血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此过程中涉及神经调节,B正确;
    C、饮水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被抑制,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C错误;
    D、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正确。
    故选C。
    9. 科学家选择了一批各项生理指标都相同的健康大鼠开展了三组实验:甲组大鼠饲喂普通饲料;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丙组大鼠饲喂等量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实验持续6周后,测得下表数据(瘦素是一种激素,可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使体重降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乙组大鼠血糖明显高于甲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B.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运动可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C. 乙组大鼠的瘦素水平高于甲组,但体重没有降低的原因与瘦素受体蛋白数量有关
    D. 据结果推测部分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适当加强运动来进行日常保健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与甲组和乙、丙组相比,乙组中血糖含量较高,但胰岛素含量较高,可能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这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含量减少有关。
    3、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
    【详解】A、根据表格分析,乙组血糖、胰岛素含量高于甲组,说明注射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
    B、比较乙组和丙组的胰岛素和血糖浓度可知,丙组(运动组)胰岛素浓度比乙组低,但血糖浓度也较乙组低,说明运动可能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B正确;
    C、乙组大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因此乙组中大鼠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大鼠体重并未降低,C正确;
    D、从上述实验的数据中,针对糖尿病病人提出合理膳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体育运动等好的保健意见,D正确。
    故选A。
    10. 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激素能定向运输到靶器官下丘脑和垂体
    B.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的反馈调节是正反馈
    C. 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D.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过程①②起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该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级调节轴,①、②表示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作用。
    【详解】A、甲状腺激素分泌后弥散在体液中,是由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A错误;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的反馈调节是起抑制作用,属于负反馈,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TRH和TSH分泌增加,TSH可促进甲状腺发育,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C正确;
    D、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过程①②起抑制作用,使TRH和TSH分泌减少,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以维持甲状腺激素在体内的一定含量,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肾上腺髓质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参与机体的应急反应
    C. 垂体是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细胞质膜表面存在多种激素的受体
    D. 雄性激素可使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在人和动物体内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对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激素不都是蛋白质,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详解】A、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A错误;
    B、肾上腺髓质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以通过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来参与机体的应急反应,B正确;
    C、垂体是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细胞质膜表面存在多种激素的受体如促xx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D、雄性激素可使骨骼生长和骨密度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D正确。
    故选A。
    12.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地震重灾区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下列有关地震中被困人员体温及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人的体温来自于各器官组织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
    B.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为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被困人员的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D. 人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调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人的体温来自于各器官组织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脑,运动时,肌肉称为主要产热组织,A正确;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故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
    C、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能减少散热量,但这些变化并不能增加产热量,C错误;
    D、人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有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促进细胞代谢的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肾上腺髓质、骨骼肌等都是作为效应器起作用,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 体液中的溶菌酶杀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特异性免疫负责实现的
    D. 抗体、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详解】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均属于免疫器官,而脊髓属于神经系统,A错误;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均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组成了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B正确;
    C、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都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实现的,C错误;
    D、抗体、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14. 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某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也许可以通过形成一个三聚体构象(被称为statel)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检测。探索statel的结构,有助于人们防治艾滋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艾滋病是遗传病,患病的母亲所生孩子患艾滋病的可能性较大
    B. HIV可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识别
    C. HIV携带逆转录酶,其遗传信息存在于其双链RNA分子上
    D. HIV也能侵染脑细胞,故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痴呆症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关于“艾滋病”:(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因此患艾滋病的母亲生出患艾滋病孩子的概率较大,A错误;
    B、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
    C、HIV携带逆转录酶,其遗传信息存在于其单链RNA分子上,C错误;
    D、HIV也能侵染脑细胞,故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痴呆症状,D正确。
    故选D。
    15. 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细胞A能通过胞吞的方式特异性识别并摄取处理病毒
    B. 抗体能与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使病毒失去进一步侵染能力
    C. 物质Ⅰ可能是细胞因子,它使致敏的细胞C分裂
    D. 细胞D是效应B细胞,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物质Ⅰ为细胞因子,物质Ⅱ为抗体。B淋巴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病菌。
    【详解】A、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以胞吞的方式识别并摄取病毒,但不能特异性识别,A错误;
    B、抗体能与病毒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从而使病毒失去进一步侵染能力,B正确;
    C、物质Ⅰ可能是细胞因子,它使致敏的细胞C分裂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C正确;
    D、细胞D是效应B细胞,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和增殖分化阶段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D正确。
    故选A。
    1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对青霉素产生的过敏反应往往是速发型的
    B. 多次接种同一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
    C. 运动员眼球被足球撞击后产生眼冒金星的感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D.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详解】A、过敏反应往往发作迅速、消退较快,A正确;
    B、多次接种同一疫苗,机体启动二次免疫(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B正确;
    C、感觉是大脑皮层产生,由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
    D、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存在丰富的血管网,即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D正确。
    故选C。
    17. 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水培法来探究不同浓度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正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浓度为2.55×10-2g/L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
    B. 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g/L左右
    C. 预实验是为正式实验摸索适宜的浓度范围
    D. 用水培法处理插条可用购买的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2,4-D浓度为0mg•L-1的一组为对照组,浓度2.55×10-6ml·L-1-2.55×10-3ml·L-1间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为2.55×10-2ml·L-1时表现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据表可知,与对照相比,浓度为2.55×10-2ml·L-1的2,4-D溶液平均生根数<对照组,故浓度为2.55×10-2ml·L-1的2,4-D溶液会抑制该植物插条生根,A正确;
    B、据表格数据可知,浓度为2.55×10-5ml·L-1左右时平均生根数最多,故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2.55×10-5ml·L-1左右,B正确;
    C、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C正确;
    D、水培法可以在培养液中滴加2,4-D溶液配成预设的浓度,培养液可以用购买的不含植物激素的营养液按一定比例配制,D错误。
    故选D。
    18.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油菜素内酯的类似物24-eBL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类似物24-eBL处理拟南芥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幼根长度,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在将要凝固时),滴在用24-eBL处理过的拟南芥幼根切段上(在图2箭头所示的位置),一段时间后取方框内的部分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一般选用植物激素类似物是因为其原料广泛容易合成,作用效果更稳定
    B. 实验一结果表明24-eBL能抑制根伸长,且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
    C. 实验二结果表明24-eBL对生长素在根尖由尖端→基部的运输比反向运输的促进作用强
    D. 以上实验不能得出“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1结果可知: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幼根逐渐变短,说明24-eBL的作用是:抑制幼根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分析图2和图3:结果是处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处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强度,这表示表明:24-eBL对生长素尖端向基部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强,对基部向尖端运输促进作用较弱。
    【详解】A、植物激素类似物原料广泛、容易合成、作用效果更稳定,A正确;
    B、据图1结果可知:与对照(0浓度)相比,随着24-eBL浓度的升高,幼根逐渐变短,故可推知24-eBL的作用是抑制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B错误;
    C、据图3实验结果可知:处理基部后尖端的放射性强度低于处理尖端后基部的放射性强度,这表明:24-eBL对生长素尖端向基部运输的促进作用较强,对基部向尖端运输促进作用较弱,即实验二表明24-eBL对生长素在根尖的极性运输比反向运输的促进作用强,C正确;
    D、若要验证“24-eBL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则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是否加24-eBL,因变量为根的长度,而上述实验并无相关设计及数据,故不能得出“24-eBL 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来影响幼根生长”的结论,D正确。
    故选B。
    19. 很多植物的开花与昼夜长短有关。依据图示光间断实验的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因素可能是暗期长度
    B. 植物能够感受光周期变化与叶绿体中的光敏色素有关
    C. 推测③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持续夜长达不到开花条件
    D. 根据实验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可能会开花
    【答案】B
    【解析】
    【分析】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植物体内除了光敏色素,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可以认为,环境中的红光、蓝光,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详解】A、比较①②③三组实验的结果可知,②开花③不开花,可能是因为②能满足短日照植物所需的暗期长度,A正确;
    B、植物体感受光周期变化的部位是叶片,叶片细胞中的光敏色素能够感受夜长,但光敏色素不在叶绿体中,B错误;
    C、和②相比,③不开花是因为闪光导致持续夜长达不到开花条件,C正确;
    D、根据实验推测,植物开花的因素与暗期长度有关,长日照的植物暗期短,就能开花,⑥通过闪光打断了暗期长短,故可能会开花,D正确。
    故选D。
    2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根尖合成,能延缓叶片衰老
    B. 适宜浓度的2,4-D可除去农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
    C. 乙烯利进入细胞内便可能被分解释放出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D. 脱落酸和赤霉素常常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叶片脱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能延缓叶片衰老,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A正确;
    B、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相比较,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更敏感。在农业生产上,应该用适宜浓度的2,4-D除去单子叶植物中的双子叶杂草,B正确;
    C、乙烯利进入细胞内便可能被分解释放出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
    D、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可促进细胞伸长和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的休眠,两者为拮抗关系,D错误。
    故选D。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大题,共60分)
    21. 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消耗和储存部位被称作“库”。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积累会导致类囊体膜结构被破坏。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生长需依次经历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等时期。
    表1是水稻的早衰型品系和持绿型品系在相应实验条件下测得蜡熟期的光合作用指标,表2中数据为持绿型品系去籽粒和留籽粒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水稻的早衰型品系和持绿型品系蜡熟期的光合作用指标
    表2持绿型品系留籽粒与去籽粒水稻植株的光合指标
    (1)水稻进入蜡熟期,早衰期品系出现“籽叶皆黄”现象,而持绿型品系出现“叶青籽黄”的现象。将蜡熟期两个品系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较宽的是___________型品系,与表1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品系相对应。
    (2)测定水稻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时,以___________作为自变量,当处于光补偿点时,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__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表1蜡熟期时,甲品系水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乙品系水稻,据此能否判断甲品系水稻的真正光合速率高于乙品系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用___________的CO2供给水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光合产物从“源”向"“库”运输的物质形式主要是__________。若此运输过程受阻,会直接影响光反应阶段中物质___________的合成。
    (4)据表2数据推测:去籽粒处理降低了___________(填“库”或“源”)的大小,使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影响植物光合产量的原因除与环境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答出1点即可)
    【答案】21. ①. 持绿 ②. 甲
    22. ①. 光照强度 ②. 大于 ③. 不能 ④. 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二者的呼吸速率未知,因此不能判断
    23. ①. 同位素14C标记 ②. 蔗糖 ③. ATP和NADPH
    24. ①. 库 ②. 叶片中光合产物是否输出或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分配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①光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发生水光解、ATP和NADPH的生成;②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消耗ATP和NADPH。
    【小问1详解】
    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最宽、蓝绿色)、叶绿素b(第2宽、黄绿色),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则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第三条色素带是叶绿素a,含量如果较多,说明属于持绿型品系。叶绿素含量多,光合作用强度大,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则对应甲品系。
    【小问2详解】
    测定水稻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时,以光照强度作为自变量。光补偿点时,由于整个植株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水稻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即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由于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而甲、乙两品系的呼吸速率都未知,无法判断哪个品系的真正光合速率大。
    【小问3详解】
    研究元素去向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用同位素14C标记的CO2供给水稻,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即为叶肉细胞,在叶绿体中合成三碳糖即标志光合作用生成糖的过程已经完成,在叶绿体内,三碳糖作为原料用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大部分三碳糖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为蔗糖,供给植物体所有细胞(“库”)利用。若此运输过程受阻,光合产物无法输出,会直接影响光反应阶段产物ATP和NADPH的合成。
    【小问4详解】
    据表2数据推测:光合产物可运至籽粒,去籽粒处理降低了“库”的大小,使光合产物不能输出,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因此影响植物光合产量的原因除了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外,还可能与叶片中光合产物是否输出或光合产物在植株各部分分配有关。
    22. 研究人员对某动物(2n=4)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图1的模型属于___________模型。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__,在变成细胞类型b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则不受影响,细胞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提示:回答XX分裂XX时期)
    (6)某同学用橡皮泥和铁丝等模拟产生细胞e的分裂过程,则铁丝代表___________,在白纸上共需画___________个纺锤体。
    【答案】(1) ①. 4##四 ②. a
    (2)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3)物理(4) ①. b ②. DNA的复制
    (5) ①. 有丝分裂后期 ②.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 ①. 着丝粒 ②. 3##三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图2中a是染色体数和DNA数都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小问1详解】
    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某动物(2n=4),故处于图1时染色体为4n=8,含有4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a(染色体4n、核DNA4n)的细胞。
    【小问2详解】
    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卵巢,没有同源染色体,核DNA和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小问3详解】
    以实物或建构模型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图中以图画的形式,图1的模型体现出了染色体的特征及行为变化,属于物理模型。
    【小问4详解】
    基因重组可以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互换,也可以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都在图2的细胞类型b中体现。在变成细胞类型b(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
    【小问5详解】
    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分裂时发现,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粘连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则不受影响,故细胞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被水解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小问6详解】
    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某同学用橡皮泥和铁丝等模拟产生细胞e的分裂过程,则铁丝代表着丝粒、橡皮泥代表染色体;在白纸上共需画3个纺锤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在初级XX细胞中画出一个纺锤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在两个形成的子细胞中各画出1个纺锤体)。
    23.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设基因为A、a)、直毛与分叉毛(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两只纯合亲代果蝇杂交,F1无论雌雄全为灰身直毛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F2表型如下表。请回答:
    (1)控制果蝇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从基因结构上分析,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果蝇体色和体毛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B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___________部位相结合,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___________。F1雌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F2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用测交方法鉴定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请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
    (5)将果蝇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加温或用蛋白水解酶稍加处理,用特定的染液染色,染色体上即出现横带,称为G带(富含A—T序列的染色体片段);如将染色体用热碱溶液处理,再用特定的染液染色,染色体上就出现另一套横带,称为R带(富含G—C序列的染色体片段)。一般情况下,对于总碱基对数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而言,___________(填“G带”、“R带”)更丰富的那条染色体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基因突变一般___________(填“会”、“不会”)引起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答案】23. ①. X ②. 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③.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4. ①. 启动 ②. 细胞核 ③. AXB或aXB或axb或AXb
    25. ①. 4 ②. 1/6
    26. 27. ①. R带 ②. 不会
    【解析】
    【分析】根据格数据分析可知,子二代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果蝇的体色在雌雄之间没有差异,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一代基因型都是Aa;子二代的雌果蝇都是直毛,雄蝇直毛:分叉毛≈1:1,果蝇的直毛分叉毛与性别相关联,是伴性遗传,且直毛是显性性状,分叉毛是隐性性状,子一代基因型为XBXb、XBY,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
    【小问1详解】
    根据格数据分析可知,子二代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果蝇的体色在雌雄之间没有差异,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子二代的雌果蝇都是直毛,雄蝇直毛:分叉毛≈1:1,果蝇的直毛分叉毛与性别相关联,控制果蝇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两种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由于控制果蝇体色和体毛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分布于细胞核中,所以表达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细胞核;根据(1)知,子一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可以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XB或aXB或axb或AXb。
    【小问3详解】
    根据(1)知,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则子二代中灰身直毛的雌果蝇基因型有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四种,即(1/3AA、2/3Aa)、(1/2XBXB、1/2XBXb),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1/3×1/2=1/6。
    【小问4详解】
    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与aaXbXb进行测交,遗传图解如下:
    【小问5详解】
    G-C碱基对即R带越多,DNA越稳定,因为二者之间有3个氢键,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一般不会改变染色体的带型。
    24. 2022年北京冬奥会见证了中国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好的冬奥会成绩,中国运动员共获得9枚金牌,奖牌总数达15枚。冰雪运动的魅力在于具有极强竞技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北京冬奥会激发了人们在寒冷冬季外出锻炼和体验冰雪运动的强烈兴趣。回答下列问题:
    (1)与待在温暖的室内相比,在寒冷的户外,___________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骨骼肌可发生___________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机体也可通过促进___________(填激素的名称,至少两种)的分泌,增加产热。
    (2)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长时间比赛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此时,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要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___________。(回答先注射什么后注射什么)
    (3)运动员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乳酸,但其血浆pH并未出现明显降低,这有赖于血浆中___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的作用。
    (4)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运动单位的大小是不同的,它主要取决于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目,通过训练可有效提升其灵活度或收缩力。一般而言,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数量越少,灵活度___________,收缩力___________。
    【答案】24. ①. 冷觉 ②. (不自主)战栗或反射性收缩 ③.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25. ①. 激素调节 ②. 交感 ③.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溶液
    26. NaHCO327. ①. 较高 ②. 较弱
    【解析】
    【分析】寒冷刺激使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有骨骼肌颤栗、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几乎于全身每一个细胞,使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另一方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排汗等使散热减少。
    【小问1详解】
    寒冷会刺激冷觉感受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于骨骼肌,使骨骼肌战栗,机体产热量增加,也可通过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小问2详解】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都能升高血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交感神经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若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可以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即可观察到小鼠的低血糖症状,再注射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消失。
    【小问3详解】
    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可与血浆中的缓冲对NaHCO3/H2CO3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分解为CO2和水,CO2可由肺部排出,使人体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小问4详解】
    一般而言,运动单位中肌纤维数量越少,灵活度较高,收缩力越弱。
    2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之一为β淀粉样蛋白在脑部沉积引起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使患者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言语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研究发现口服中药山茱萸可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缓解AD症状。根据实验材料,验证上述结论。
    (实验材料:适龄、正常的健康雄性小鼠若干只,用蒸馏水配制的含山茱萸提取物的低、中、高3种浓度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配制的β淀粉样蛋白溶液,生理盐水,记忆训练实验盒,实验中涉及的剂量不做要求)
    (1)完善实验步骤
    ①取适龄正常的部分健康雄性小鼠向其脑部注射足量的___________,直至构建AD模型小鼠。另一部分小鼠___________构建假手术模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②将AD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___________组,并进行编号。一段时间后,利用___________测定小鼠辨认新物体时间,确认AD模型构建成功。
    ③各组AD模型小鼠分别灌胃___________,正常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进行相同处理,各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④连续24天后,测定各组小鼠辨认新物体的时间。
    ⑤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记忆能力显著衰退,其中低、中浓度的山茱萸提取物可以明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高浓度组改善效果不显著。用柱形图表示该实验检测结果_____。
    (3)分析与讨论
    山茱萸提取物能显著提高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能力而显著改善记忆。谷氨酸水平过高,会导致其所对应的NMDA受体被过度激动,从而诱发和加重阿兹海默病。故临床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主流做法是遵医嘱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水平,加强神经冲动在___________的传递,或使用盐酸美金刚片等______,从而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
    【答案】25. ①. 生理盐水配制的β淀粉样蛋白溶液 ②. 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 4 ④. 记忆训练实验盒 ⑤. 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低、中、高浓度的山茱萸溶液 ⑥. 分析处理所得数据
    26. 27. ①. 突触##细胞间##神经元间 ②. NMDA受体拮抗剂
    【解析】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之一为β淀粉样蛋白在脑部沉积引起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使患者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言语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构建模型可注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β淀粉样蛋白。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口服山茱萸对AD的改善作用,需用高、中、低三种浓度山茱萸灌胃模型小鼠。
    【小问1详解】
    ①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之一为β淀粉样蛋白在脑部沉积引起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构建AD模型小鼠,可用生理盐水配制的β淀粉样蛋白溶液后在小鼠脑部进行注射足量的药品。为了排除溶剂即生理盐水的影响,另一部分小鼠构建等量的生理盐水构建假手术模型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②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口服中药山茱萸可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缓解AD症状,山茱萸是自变量,根据实验材料分析,山茱萸处理包括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加上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共需要4组;AD患者言语认知功能障碍,可利用记忆训练实验盒测定小鼠辨认新物体时间确认AD模型构建成功。
    ③实验为了检测口服山茱萸的作用,故各组模型小鼠应该用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低、中、高浓度的山茱萸溶液进行灌胃处理,不能注射,正常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处理。
    ⑤分析处理所得数据
    【小问2详解】
    实验结果实验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记忆能力显著衰退,其中低、中浓度的山茱萸提取物可以明显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高浓度组改善效果不显著,故柱状图为:
    【小问3详解】
    组别
    体重(g)
    瘦素(ng/ml)
    胰岛素(mIU/L)
    血糖(mml/L)
    瘦素受体蛋白(0D)

    361.75
    1.28
    13.61
    5.06
    0.48

    436.60
    7.95
    33.57
    7.49
    0.10

    348.70
    4.62
    25.69
    5.77
    0.28
    2,4-D 浓度(g/L)
    0
    2.55×10-6
    2.55×10-5
    2.55×10-4
    2.55×10-3
    255×10-2
    平均生根数(条)
    18
    24
    38
    29
    27
    15
    生长时期
    光补偿点(µ ml·m-2·s-1)
    光饱和点(µ m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CO2/(µ ml·m ·s )
    甲品系
    乙品系
    甲品系
    乙品系
    甲品系
    乙品系
    蜡熟期
    75
    72
    1732
    1365
    19.17
    12.63
    组别
    净光合速率(uml·m-2·s-1)
    叶片蔗糖含量(mg·g-1Fw)
    叶片淀粉含量(mg·g-1Fw)
    气孔开放程度(mml·m-2·s-1)
    留籽
    5.39
    30.14
    60.61
    51.41
    去籽
    2.48
    34.20
    69.32
    29.70
    F2表现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果蝇
    601
    0
    199
    0
    雄果蝇
    299
    302
    99
    103

    相关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试含解析:

    这是一份贵州省2023_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试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是,以下叙述只存在非特异性免疫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