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1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2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3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4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5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6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7页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第8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3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教材素材变式,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分布特点,影响雪线分布的因素,影响林线分布的因素,变式2林线与树线,读图专练,地方性,地貌部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变式1 陆地自然带分布及影响因素判断
    [人教选必1-P87图5.7变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过渡带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气候多样、植被差异显著。下图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与物候观测站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M自然带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常绿阔叶林C.暖温带落叶阔叶林D.寒温带落叶针叶林
    【解析】根据M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M自然带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在我国没有分布,A错误;温带为落叶阔叶林,亚热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错误;寒温带针叶林分布纬度较高,D错误。
    2.下列物候观测站生长季最长的是( )
    A.奈曼站B.大兴安岭站C.会同站D.北京森林站
    【解析】纬度较低的地区,热量条件好,适宜植物生长的时间长,植物的生长季长。会同站纬度最低,物候观测站生长季最长,C正确。
    3.奈曼站的自然植被与东西两侧地带性植被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D.光照
    【解析】奈曼站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东侧为温带落叶林带,西侧为温带草原带,东西两侧热量条件差异小,造成森林和草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确;东西两侧处在相差不大的纬度范围内,气温差异不大,A错误;土壤和植被均受水热条件等影响,C错误;东西两侧光照条件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误。
    变式2 陆地自然带分布及变化
    [人教选必1-P87图5.7变式]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4—6题。
    4.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后,气温会升高。根据材料可知,气温升高后,苔原带不断向北部和高海拔地区退却,B错。北半球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因此其向北退却后面积会变小,并不是整体向北移动,A、C错,D对。
    5.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解析】气候是影响陆地自然带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同的植被适宜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植被对温度(热量)差异和湿度(水分)差异都比较敏感,A、C错误;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呈东西向延伸,说明苔原带所处的亚欧大陆北部地区,在东西方向上热量(温度)和水分(湿度)条件差异较小,B正确;亚欧大陆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水循环不活跃,且冬半年受比较干燥的极地东风影响,降水较少,D错误。
    6.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D.冰期基带气温高
    【解析】由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相较于阿尔泰山和阴山,祁连山所处地区纬度较低,基带气温较高,不适宜苔原带植被的生长,且阿尔泰山—阴山一线与祁连山之间的广大地区,气候条件也不适宜苔原植被的生长,从而使得从极地向南扩展的苔原带没有扩展到祁连山地区;此外,植物种子的传播媒介主要有风、流水、动物等,阿尔泰山—阴山一线与祁连山相距较远,植物种子跨地区传播的难度很大,因此第四纪冰期,分布在阿尔泰山—阴山一线的苔原植被的种子很难通过风、流水、动物等媒介传播到祁连山海拔较高的地区。因此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D正确。
    关键点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苔原带所处的地理位置,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其所处的气候类型,再由其所处的气候类型确定其所适应的环境。
    拓展延伸极地苔原带植被类型的特点①植物种类组成很贫乏,植物种的数目通常为100—200种。②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少且不明显,其中藓类地衣层在群落中起着特殊的作用。③苔原植物通常是多年生的。④多数物种为常绿植物,包括贴地的针叶灌木,如矮桧、牙疙瘩等。⑤多数植物矮生,如极柳。⑥植物通常生长缓慢,极柳在一年中枝条增长仅1—5毫米。⑦大多数是长日照植物,常具大型和鲜艳的花和花序。
    知识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构成垂直带谱。
    特别注意:山麓基带与所在地陆地自然带一致。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山腰由于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
    1.形成基础:热量、水分随[1]______的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2]______,降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
    2.分异特点: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1)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变化,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变化相似。
    (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3]______自然带相一致。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4]______。
    (4)同一自然带:同一山体,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不同山体,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5)通常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5]______阴坡。
    2.山地垂直带谱的影响因素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同一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较低。(如右图)
    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阳坡较高,阴坡较低;迎风坡较高,背风坡较低。
    变式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分析比较
    [人教选必1-P89活动变式]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绝对高程和相对高度,同时也取决于山体所处的水平地带的位置。下图为贺兰山中段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②自然带的类型为( )
    A.温带荒漠B.温带草原C.高山草甸D.荒漠草原
    【解析】由图可知,山地两坡同一自然带在西坡海拔较高。贺兰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西侧以温带荒漠带为主,其山麓①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随着海拔升高,水分条件稍有好转,②自然带位于①自然带之上,最可能出现荒漠草原,D符合题意。
    2.东坡森林带下限低于西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C.海拔D.坡度
    【解析】贺兰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其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两坡同一自然带的高度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引起的,A正确;山脉的坡面是东坡和西坡,坡面的热量条件相差不大,B错误;山脉东坡和西坡的海拔相差很小,C错误;从图中看不出东西两坡坡度大小,D错误。
    3.⑥自然带东西坡分布高度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B.山顶面积小C.坡度大,土层薄D.光照差异小
    【解析】读图可知,⑥自然带位于山顶。在山顶处,海拔基本一致,面积小,不同坡向的水分、热量交换作用较强,水热条件基本一致,因此⑥自然带东西坡分布高度差异小,B正确。
    [湘教选必1-P113阅读变式]高山林线交错带是山地森林与高山灌丛、草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代表了高山树木生长的最高海拔界限;下边界为林线,是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下图示意我国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林线和树线高程的累积频率(累积频率是指某一数值以下的频率之和)。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示林线和树线的分布可知( )
    A.白马雪山水分条件较差B.博格达山积温条件较好C.白马雪山林线交错带面积较小D.博格达山林线交错带海拔较高
    【解析】林线分布海拔高低可以反映山地的水热条件状况,水热条件好,则分布海拔高。该图可知,白马雪山林线和树线海拔更高,说明水分和热量条件都较好,A、B错误。白马雪山的林线交错带范围为3 700—3 800米到4 400— 4 500米,其高差约600—800米,同理博格达山的林线交错带高差约1 600—2 000米,故白马雪山林线交错带面积较小,C正确。总体上看,博格达山林线和树线海拔较低,林线交错带海拔较低,D错误。
    5.博格达山海拔3 000 m附近植被主要为( )
    ①针叶林②高山草甸③阔叶林④高寒荒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由图可知,博格达山海拔3 000 m处处于林线交错带,为分布最高的森林(针叶林)和其上方的高山草甸的过渡地带,①②正确;阔叶林应分布在林线之下,海拔应较3 000 m更低,高寒荒漠应分布在树线之上,海拔较3 000 m更高,③④错误。故选A。
    图像突破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甲、乙两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山地( )
    A.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基带水热条件好C.乙山北坡较南坡水分条件好,雪线低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解析】由图文信息可知,甲、乙两山地位于我国西部,甲位于95° E,海拔近8 000 m,且南坡基带为热带季雨林带;乙位于80° E,海拔超过7 000 m,南、北坡基带分别为温带荒漠带和山地草原带,可判断甲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乙位于天山山脉,甲位于乙的东南方,A、B错误。读图可知,乙山北坡雪线低于南坡,说明北坡降水较多(【必备结论】天山山脉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的迎风坡,形成较多地形雨,较南坡水分条件好),C对。自然带的界线较稳定,不随季节变化而移动,D错。
    思维线索雪线的简化分析思路及影响因素
    2.乙山脉中,①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荒漠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解析】由乙山脉北坡自然带谱可知,从山麓至山顶降水量先增后减,故植被状况应先变好再变差。乙山脉北坡从山麓至山顶自然带呈现“草原带→草甸带(【易混概念】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草原和草甸的区别:①面积大小不同。草甸较小,草原相对面积大。②植物种类不同。草甸主要生长多年生草本植物,草原主要生长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耐旱的树木。③干湿状况不同。草甸较湿,草原相对较干)→①→草甸带……”的变化,因此①自然带的生物量应大于草甸带,排除A。①自然带位于与基带相隔一个自然带的高处,不会出现温带阔叶林带,排除B、D。选C。
    研究表明,大部分植物在山区的垂直带幅在1 000米以内。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南北坡的落叶阔叶林带从海拔500 m向上一直分布到海拔2 800m,可分为基带、典型垂直带和仍处于演化阶段的先锋性垂直带等亚带,形成了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下图为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原因是( )
    ①落叶木本植物丰富②地处气候过渡地带③地理位置纬度低④山体相对高度适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太白山山地落叶木本植物丰富,耐寒和耐热物种较多,其中耐热物种较多有利于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下限位置下降,耐寒物种较多有利于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位置升高,这使得落叶阔叶林带得以充分发育,带幅变宽、结构更复杂,①正确。太白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环境复杂,适合多种落叶阔叶树种生存,形成了多个亚带,②正确。太白山位于中纬度,纬度并不低,③错误。太白山山体相对高度较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为多个落叶阔叶林亚带形成、分布提供了生存空间和生长条件,④正确。故选C。
    4.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带中的先锋性垂直带是( )
    A.秦岭红杉林亚带B.糙皮桦林亚带C.蒙古栎林亚带D.栓皮栎林亚带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亚带从海拔500 m向上一直分布到海拔2 800 m,对应图中包括落叶阔叶林带和桦木林带;其分为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垂直亚带,基带应位于下部,典型垂直带应位于中部,先锋性垂直带应是位于典型落叶阔叶林上部的桦木林带,即糙皮桦林亚带和红桦林亚带,选项中B项符合,选B。
    5.该先锋性垂直带的发育拓宽了落叶阔叶林带的带幅,与其关联较大的生长习性是( )
    A.耐寒B.耐旱C.喜湿D.耐贫瘠
    【解析】读图可知,糙皮桦林亚带占据了针叶林分布区下部的部分空间,其分布区较典型落叶阔叶林带海拔高,气温低,说明其耐寒习性增强,A正确。桦木林分布海拔较高,分布区域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可能更好,不能突出反映其耐旱的习性,B错误;桦木林分布较高,无法体现其喜湿的习性,C错误;桦木林分布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较少,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肥力较高,无法得出其有耐贫瘠的习性,D错误。
    知识点 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区域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大、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而局部地区的小范围地域分异则由[1]________支配。地方性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最低级的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影响因素:[2]__________的差异、小气候的差异、岩石风化物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作用、互相[3]______,其中某一因素可能成为主导的分异因素,支配着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
    ①地貌部位引起的分异局部地形(中等地貌形态)往往可以进一步分异为一系列的地貌部位。例如,从河谷低地到分水高地出现的变化:河床—河漫滩—阶地—谷坡—山坡—山顶。局部地形的这种分异,进一步引起了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从而影响了植被、土壤的地方性分布。②小气候引起的分异小气候的形成原因是下垫面的局部差异,主要是地形差异,不同坡向和坡度具有不同的日照和通风条件。阴、阳坡以及迎风、背风坡的差异,常通过[4]______的差异显示出来。
    局部地形与小气候条件结合在一起,共同制约了局部地区的干湿状况,这是地方性分异的重要因素。不同干湿程度的局部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也就构成了小范围的地域分异。
    ③岩石风化物引起的分异土壤中的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岩石风化物(土质),不同性质的岩石,风化后发育的土壤性质不同,从而造成生物生境的差异。
    ④人类活动引起的分异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随着农业发展和城镇化,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现代[5]__________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貌营力”,它可以改造自然的地表形态,形成农田、道路、矿场、水库等局部环境,如丘陵山地区域的梯田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和灌溉系统;城镇化形成的城区环境等。
    变式1 小区域内地方性分异现象分析
    [人教选必1-P89知识变式]西拉木伦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下图是西拉木伦河上游河谷的景观照片,照片中河谷近处段呈东西向延伸,一侧坡面植被茂密,另一侧坡面植被稀少。据此完成1—2题。
    1.与植被稀少一侧坡面相比,另一侧坡面植被茂密主要是因为( )
    A.河谷北坡光照充足B.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C.河谷南坡蒸发较弱D.冬季风背风坡气温较高
    【解析】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分。河谷北坡光照充足,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植被稀疏,A错误;当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受夏季风影响小,B错误;河谷南坡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茂密,C正确;冬季风主要影响冬季,当地植被生长主要在夏季,D错误。
    2.照片拍摄时间是( )
    A.夏半年上午B.夏半年下午C.冬半年上午D.冬半年下午
    【解析】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冬半年植被枯萎,C、D排除;由上题分析可知,植被茂密一侧是南坡,结合地物阴影区可知,太阳此时位于西北方,应接近日落,即照片拍摄时间是夏半年下午,B正确,A错误。
    变式2 不同区域地方性分异现象对比
    [人教选必1-P90自学窗变式]武功山位于江西境内,最高海拔1 918米,山顶附近罕见分布着起伏和缓、广袤连片的高山草甸(周边山地同海拔分布的是森林),草甸下方约10—30 cm深度为形成于古生代志留纪的花岗岩。同为花岗岩山体的华山和黄山的岩石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据此完成3—4题。
    3.武功山山顶附近分布的不是森林而是草甸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层浅薄B.降水较少C.气温较低D.人为伐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武功山山顶草甸下方土壤浅薄,只有10—30 cm厚,不利于根系较深的森林生长,但适宜根系较浅的草甸生长,A正确。江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和降水较充足,能够生长森林,且周边同海拔山地都有森林分布,说明气温与降水都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排除;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森林若遭人类砍伐,在较短时间内就可恢复成次生林,D排除。
    4.黄山和华山地表多为裸露岩石,而武功山山顶却有大片草甸,是因为武功山( )
    A.形成年代较新,上覆岩土尚未完全剥离B.形成年代久远,花岗岩体遭风化成土壤C.山体坡度较陡,岩石被重力搬运至山麓D.山体降水丰富,地表遭到流水侵蚀严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武功山的花岗岩形成于古生代,而华山和黄山的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武功山形成年代更久远,风化作用更强,花岗岩遭剥蚀出露后进一步风化形成土壤并保存,故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土壤,可以满足草甸生长,故A排除,B正确;武功山山顶附近地形起伏和缓,重力搬运和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故C、D错误。

    相关课件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体性,教材素材变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植被与土壤-【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植被与土壤-【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植被类型及特征,高温多雨,高温少雨,教材素材变式,土壤的形成与养护,土壤的形成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

    这是一份浙江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件,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