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1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2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3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4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5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6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7页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一,2影响,主题二,古代商业发展,主题三,大题增分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一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主题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主题三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大题增分3 高考非选择题——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步骤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主题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多元交汇,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它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是逐渐由北向南转移,两晋时的“永嘉之乱”,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经济重心加快转移的重要时期。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命题点: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2024·1月浙江卷)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  )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
    A [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大约同一时期,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其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故选A项;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排除B项;青铜器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铁器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排除D项。]
    2.命题点:毛家坪遗址的史学研究(2024·江苏卷)毛家坪遗址是自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晚期的秦文化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有学者依据《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认为上述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该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明(  )A.西周晚期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B.探究历史要重视史料间的联系C.秦人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B [材料中学者根据毛家坪遗址发现的“大量炭化的苜蓿属植物种子和马的骨骼”以及《史记》中“秦人先祖‘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的记载”得出“苜蓿属植物与秦人养马有关”的结论,据此可知,该学者将考古发掘与文献史料相结合,在探究历史时重视史料间的联系,B项正确;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A项排除;西周到战国时期的秦人已经处于阶级社会阶段,C项排除;材料表明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并非强调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项排除。]
    3.命题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2024·1月浙江卷)1896年,法国某考察团进入四川,留下了记载:“在彭山县进入了令人赞叹的成都平原——它遍地庄稼,人口稠密……繁荣富庶,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充分领悟、广泛使用的灌溉体系。”这一“灌溉体系”得益于(  )A.都江堰的修建    B.芍陂的兴建C.郑国渠的兴修 D.灵渠的开凿
    A [由材料中“成都平原”“灌溉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灌溉体系”得益于都江堰的修建,故A项正确;芍陂是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在安徽寿县修建的,故B项排除;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故C项排除;灵渠位于广西,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故D项排除。]
    4.命题点: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2024·湖北卷)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  )A.抑制土地兼并 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 D.提高南人地位
    B [根据材料“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可知,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较轻,这说明元朝前期,政府优容江南经济,B项正确;元朝政府并未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没有简化赋税名目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南人地位低下,排除D项。]
    5.命题点:清代租佃关系的发展(2024·全国新课标卷)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A [清代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使得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可以通过租种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尽管他们可能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但依然能够以个体农户的身份进行耕作。这种现象实际上延续了传统的个体农耕方式,而不是遏制了土地兼并或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故选A项,排除B、C两项;租佃关系的存在可能增加了国家赋税的来源,因为佃农需要向地主支付租金,地主则需向国家缴纳赋税。租佃关系本身并不会直接削减国家赋税来源,排除D项。]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和影响(1)因素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3.中国古代的劳作方式与经营方式
    1.(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的“田”字中间的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这表明当时(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
    C [根据材料“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涉及对农业收成、雨水等方面的占卜,并且“田”字的书写也很“形象”(井田制),卜辞中能见多种农作物及农具记载,这些都表明当时人们对于农业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突出了人们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故选C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从甲骨文的卜辞中发现诸多有关“农业”的记载,没有体现“阶级”差别,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使用和推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24·安徽蚌埠三模)明清时期农业技术传播渠道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当时(  )A.选官制度引导技术的革新B.官府垄断了农业技术传播C.农业技术传播的速度加快D.农业技术传承途径多元化
    D [根据“明清时期农业技术传播渠道示意图”可知,明清时期农业技术通过“政令”“著书”“官修农书”“设馆讲学”“口述经验”“日用类书、杂字”等途径传到农户那里,这反映出当时农业技术传承途径多元化,故选D项。]
    3.(2024·山东青岛一模)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  )
    (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
    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C [根据“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表”内容可知,北方地区的商税数及户数均低于南方,但户均高于南方地区,说明北方地区的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故选C项。]
    4.(2024·辽宁鞍山二模)《魏晋南北朝史》中记载:谢氏(谢灵运)庄园“蔚蔚丰秫,苾苾香秔(稻米)”,“兼有陵陆,麻、麦、粟、菽”,可做到“供粒食与浆饮”,又“生产蚕桑麻纻”“亦酝山清”。这可以用来说明魏晋庄园(  )A.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B.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C.集体劳作提高了产量D.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 [根据材料“供粒食与浆饮”“生产蚕桑麻纻”“亦酝山清”可知,谢氏庄园稻米、麻、麦、粟、菽等各种农作物一应俱全,还有蚕桑和酒水的生产,这体现出魏晋庄园种植和经营的多样性,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庄园内部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不能充分代表魏晋庄园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排除A项;材料仅是谢氏庄园中的多种生产,没有涉及产量,不能说明产量的提高,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庄园经济具有明显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其产品一般不进入市场,不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经济政策
    主题解读:中国古代手工业作为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原始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但始终未冲破数千年古老的社会框架,而走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曲折,商业的发展对社会转型往往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使商品经济发展走向新阶段。
    3.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命题点:原始社会的商业发展(2024·山东卷)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
    D [天然贝类最早主要用途是装饰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贝类和经过人类加工的贝用品,成为早期货币。早期货币的出现反映出商业发展已经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故选D项;陶釜、蚌器、骨角器等物品主要反映了古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具;指环、牙器、臂玉环等物品更多的属于装饰品或工艺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和文化;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物品主要反映了古代的农业生产和工具使用情况,A、B、C三项均与商业的发展程度关系不大,排除。]
    2.命题点:元代商业的发展(2024·黑吉辽卷)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A [根据材料“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元朝)的市场上可以见到各种珍奇少见之物,各种工匠的活计都存在,这反映出元代商品贸易较为发达。元人“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的诗句,反映了其商业区繁华热闹的景象,与材料相符,A项正确;“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说的是元上都的风物人情,以及元上都这座草原生态城市的繁荣,排除B项;“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和“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描写的是自然风景和地理环境,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C、D两项。]
    3.命题点:明朝的社会经济(2024·广东卷)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 [根据材料“一春之计全赖西湖”“且其风俗华丽,已入骨髓”可知,明朝时期西湖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当地人甚至不愿从事农耕,而且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影响了当地崇尚华丽的社会习俗,比较全面地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排除A项;百姓弃农从商是个体自愿的社会行为,与户籍管理制度无关,排除B项;商业资本集聚主要表现为已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材料并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项。]
    4.命题点: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024·山东卷)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C [中国古代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马则主要应用于战争,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事频仍,马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受重视程度高。明清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农业生产发展,牛这一生产工具自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故选C项。]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1)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手工业是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其原料源于农业生产,其发展服务于农业,受农业制约。(2)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化。原始社会的手工业只限于制陶、纺织等行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成为独立的制造部门,战国后出现冶铁、制糖等部门。一些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出现与发展,如冶铁业的发展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部门。
    (3)较早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到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但没有出现质的突破,未能推动社会转型。(4)分布区域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发生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的发达地区从北方转移到南方,这在丝织业地区分布中表现十分明显。(5)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6)技术传承具有显著的封闭性特征。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1.(2024·山东日照二模)下表为北宋政治家有关商业的部分言论。据此判断,他们的相似主张是(  )
    A.重商富国 B.与商争利C.以商富民 D.农商并重
    A [根据材料“二万贯者于上佐官”“此与商贾共利”“夫聚天下之众者,莫如财”可知,三人都认为应该重视商人,以此来增加国家收入,故选A项;根据“此与商贾共利”可知,材料中的欧阳修主张与商人共利,而非与商人争利,排除B项;根据“取少而致多之术也”可知,材料中的政治家主张重视商人,以此来增加国家收入,而非富裕人民,排除C项;材料言论只涉及他们对商业的看法,没有涉及农业方面,不能说明他们主张农商并重,排除D项。]
    2.(2024·广东惠州一模)下图是考古发掘的唐代长沙窑瓷器,这些瓷器上大都带有文字题款,如“陈家美春酒”“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张注子”“赵家注子”等。据此推断当时(  )A.海外贸易发展繁荣B.民间手工业占据主导C.南方经济实力增强D.制瓷业具备商业意识
    D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长沙窑瓷器注重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瓷器上题有作坊名、产品赞美等广告词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制瓷业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商业意识,故选D项;材料未反映长沙窑瓷器的销售对象和范围,也没有涉及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对比,排除A、B两项;仅从长沙一个地方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南方经济实力增强,排除C项。]
    3.(2024·河北沧衡名校模拟)唐朝大历时期,“国家榷盐,粜与商人,商人纳榷,粜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表明,“榷盐法”的实施(  )A.提升了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D.造成借贷关系的普遍化
    C [根据材料“商人售盐”“甚至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得出“榷盐法”实施后,食盐由商人直接卖给百姓。市场化运作后,商人只要有利益,就会出售,因此深山幽谷中的百姓也能得到食盐,这说明“榷盐法”的实施促进了基层商业网络的发展,故选C项;食盐的价格由商人决定,是商人与百姓直接交易,没有提升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力,排除A项;“榷盐法”的实施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关系不大,B项说法不准确,排除;借贷关系的“普遍化”仅凭材料无法得出,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借贷关系没有普遍化,排除D项。]
    4.(2024·山东新高考联考)据研究,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清代中期这一变化(  )A.导致传统的社会结构解体B.体现长途贸易推动资本集中C.推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D.促使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 [根据材料“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可知,清代中期商业资本的规模相比明代有明显的增长,为商业规模的扩大和长途贩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即推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故选C项;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依然稳固,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商业资本增长的原因与长途贩运有关,排除B项;明朝中后期,白银已经实现了货币化,排除D项。]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主题解读:中国古代城镇的形成经历了由原始居民点到市镇雏形,再到城镇、集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交通网络变迁也是推动中国古代城市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3.中国古代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成就
    1.命题点: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生活(2024·甘肃卷)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B.部落组织日益复杂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D.国家形态初步具备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部落内部的活动和事务逐渐增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场所来进行公共活动、处理公共事务以及作为部落首领的居所。这表明部落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分工不断发展和细化,不再是简单的群居状态,反映了这一时期部落组织日益复杂,B项正确;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社会矛盾逐渐加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提及劳动分工更加明确,排除C项;材料中仅“大房子”的出现不足以表明国家形态初步具备,排除D项。]
    2.命题点: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2024·全国甲卷)隋唐时期,常有商贩运着木材到城中指定区域进行售卖,也有人在城外种植桑树,然后砍伐送到城市作为柴薪进行售卖为生。由此可知,该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B.城市能源问题突出C.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D.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C [根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商品贸易逐渐走向规范化和自发性,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项正确。]
    3.命题点: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2024·江苏卷)下面为唐代至清代扬州城的变迁图。据此可知(  )A.城市中心区域不断扩大B.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C.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D.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
    B [由图中可知,从唐代到清代扬州城都靠近大运河,这说明运河漕运影响城市发展,B项正确;材料表明唐宋时期扬州城的面积大于元明清时期扬州城的面积,A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城市功能分区日趋明显和内河河道交错密布全城,C、D两项排除。]
    4.命题点: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生活(2024·全国甲卷)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邝璠以《耕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C [明清社会生活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平民生活生产对文化要求增加,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无法代表士大夫团体,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排除D项。]
    5.命题点:东汉晚期的“风尚”反映的社会现状(2023·山东卷)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A [根据材料“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可知,东汉后期,天子至士乘坐牛车之所以成为一种风尚,是因为牛车稳而宽敞,是沉迷于享受的表现,由此体现了当时政治的衰颓,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在东汉后期是否戒奢尚俭,排除B项;天子至士喜乘牛车是为了享受,而不是重视农耕和农业,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乘坐车辆的变化,没有体现豪强势重的信息,排除D项。]
    1.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五大特点
    2.两宋时期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新变化
    3.明清时期市民阶层兴起带来的社会新变化
    1.(2024·湖北宜荆联考)《千金方》是人称“药王”的唐代孙思邈所作的综合性临床医著,他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医生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这部医书(  )A.渗透了大量佛教思想B.包含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C.医德伦理观念的特色突出D.标志着中医临床理论诞生
    C [由材料可知,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医生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体现出《千金方》这部医书医德伦理观念的特色突出,故选C项;题干没有强调佛教思想,而是体现出医生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而是表达了对医德的重视,排除B项;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而《千金方》是一部综合性药学著作,排除D项。]
    2.(2024·山东泰安二模)下面是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平面示意图。由图可知,南宋时期(  )A.“市”突破了时空限制B.南方经济地位日益凸显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D.都城设计注重礼制要求
    C [根据“花市”“肉市”“菜市”“布行”“鲜鱼市”可知,临安城分布了诸多各行各业的商业市场,反映了当时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选C项;材料只能体现“市”突破了空间限制,无法体现时间限制的突破,排除A项;临安只是南方诸多城市之一,而且材料并未将南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临安城的布局并未体现等级秩序的分布,无法体现“礼制”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3.(2024·江苏南通一模)明初服饰,“例有定制,官民士庶,不得僭用”,普通百姓穿着拘谨守诚、俭约朴素。明中叶以后,黎民百姓的服饰丰富多彩,追求奢华。甚至,一向被尊为人君象征的龙纹,已成江南一些地区百姓之常服纹饰。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主流思想影响审美观念C.社会成员地位渐趋平等D.奢靡之风动摇理学地位
    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明初相比,明中叶以后百姓服饰色彩多样,追求奢华,甚至象征君主的龙纹亦可使用,结合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选A项;明初和明中叶以后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无法解释审美观念由简约朴素到追求奢华的变化,排除B项;服饰相同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地位平等,排除C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
    4.(2024·河南开封一模)汉到明清,中国城市基本上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推行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如教育、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这说明古代城市(  )A.主要发挥的是经济性功能B.其发展深受商品经济影响C.自然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D.不同时期发展具有一致性
    C [根据材料“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教化机构所在”可知,汉朝到明清时期,城市基本上是行政管理的中心,又承载着文化和社会建设功能,整个古代城市功能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其根源在于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未能使城市职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故选C项;根据材料“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功能为主,“主要发挥的是经济性功能”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会给城市发展带来新变化,但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的功能变化不大,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项;不同时期发展具有一致性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例 (202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江南经济区”的变迁
    高考非选择题——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步骤
    ——据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12分)
    [点拨]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概括说明“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体现了汉唐时期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图1中汉代的全国商业中心城、区域商业中心城、地区商业中心城等分布特点可知,当时南方并未得到有效开发;根据图2可知,唐代时期,江南经济区明显增多,南方地区的海路等较为发达,说明唐代江南经济得到明显发展。然后,从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国家经济职能的增强等方面说明即可。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合理。
    [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汉代的经济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当时全国商业中心城、区域商业中心城、地区商业中心城主要分布在山西经济区和山东经济区,南方主要是江南经济区。交通干道主要分布在北方,江南地区交通干道并不发达。汉代江南尚未得到开发,并且汉代政府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从而导致商业并不发达,因此汉代江南经济区明显落后于北方地区。(4分)唐代,随着北民南迁,南方社会局势相对稳定,从而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时期江南的经济区明显增多,出现了巴蜀西南经济区等,说明江南地区普遍得到开发。江南经济中心城明显增多,交通发达,出现了大量的河道,海路发达。各地经济圈出现了大量的中心城市。(4分)
    汉唐时期“江南经济区”的演变,体现了汉唐时期江南经济地位的变化;江南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区,加速了边缘地区的开发,增强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经济结构由原来重视农耕经济到商品经济逐渐发展,且海外贸易得到发展;唐代对江南地区的管理不断加强,设置了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等,体现了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4分)
    [题后反思·技法指导]
    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步骤(1)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就是将历史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混合在一起,作为题目命题的载体命制的题目。这种试题引用古今中外的史料或当今的历史评论,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表格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解读历史图片、表格,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评论论证问题的能力。
    (2)解答图文混合型非选择题,解题步骤如下:第一步,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历史图片、表格的有效解读。所谓解读,就是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字、图片、表格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第二步,在解读图表时,注意图表蕴含的时间、地点、历史人物或现象,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包括历史阶段性的发展状况与特征、现象与本质、因果关系、内在联系等方面。第三步,要根据对图表材料的解读,关联主干知识结合起来回答问题。
    (2022·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改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图和图例可以看出,从供需关系看,从隋至明,粮食的供应是大于需求的趋势,清朝则是呈现出供应小于需求的趋势。而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秦汉至宋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明清则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小问,则可以从古代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包括人口多少、社会环境稳定与否、气候变化是否有利于农业生产、耕作技术是否改进、物种引进是否存在、水利灌溉是否充分、耕地面积大小等都是影响因素。第(2)问,这一问属于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时段,围绕“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的能力。首先,学生要围绕题目主题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时段,提取出符合所选时代特征的一个观点。然后,围绕自己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如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粮食产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粮食人均占有量的变化、从粮食产量提高如何影
    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或者是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等角度论述,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充分和符合逻辑即可。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述的正确性,也可以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
    [答案] (1)趋势:秦至明,供大于需,清朝供小于需;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至宋元总体上升,明清下降。影响因素:人口、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耕作技术、物种引进、水利灌溉、耕地面积等。(9分)
    (2)示例:粮食生产与社会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首先,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可以促进粮食的生产。宋代时,由于南方政治相对稳定,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高产作物的引进等刺激了粮食的生产,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其次,粮食生产的增加,也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美好。宋代粮食的增产,使得经济作物得到大量的种植,有利于农产品向商品化方向发展。在北宋的东京,各地的大米、茶叶等生活物资随着大运河而汇聚起来,使东京可容纳超过百万的人口,成为国际性大都市。(6分)
    一、选择题1.(2024·山东泰安一模)下表是宋代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从诗句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专题限时集训(三) 经世济民——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A.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C.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A [根据“麦田秧晚稻”“麦地皆青秧”“起麦秧稻田”可知,材料中的诗句描绘了乡村地区普遍存在稻麦轮作的现象,反映了当时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故选A项;材料只是客观描写稻麦轮作的场景,属于写实作品,与理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诗句只是呈现了稻麦轮作的分布场景,并未具体说明耕作过程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说明生产的稻麦具体用途,无法体现“商品化”的结论,排除D项。]
    2.(2024·河北邢台一模)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
    A.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B.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C.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
    C [根据“园橘千株欲变金”“以贩鬻蔬果自业”“入青城县货药、市米、面、盐酪”等内容可知,唐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现象,说明此时农业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故选C项;表格仅是述及唐朝时期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现象,但是并没有述及“结果(致富)”,排除A项;题干仅是述及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现象,但是并不能据此扩大为“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现象,并没有述及农产品的种植方式,排除D项。]
    3.(2024·广东东莞模拟)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户、口数(部分)
    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  )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
    C [表格显示了713—756年常州、苏州、杭州、台州和湖州的户数和口数的增长。从这些数据看,江南地区城市户数和口数的增长率都比较高,该现象说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覆盖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人口的数量也稳步增加,这是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的明显表现,故选C项;表格中并没有户籍管理水平提高的数据,排除A项;题中的时间阶段基本上是在安史之乱(755—763年)之前,且表格中也没有政局动荡的信息,排除B项;713—756年唐朝赋税制度并没有根本变革,780年才开始推行“两税法”,且与表格中江南地区城市户数和口数的增长无关,排除D项。]
    4.(2024·山东聊城二模)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古代交通史上一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改变了唐宋以至后世的经济地理版图,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使东南乃至岭南与传统的中原地区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该观点中的“它”应是(  )A.秦驰道的修建 B.张骞通西域C.甘英出使大秦 D.大运河的开通
    D [根据材料“不仅仅是改变了唐宋以至后世的经济地理版图”“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与传统的中原地区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它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对于促进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的统一具有深远的影响。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南方,特别是东南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故选D项;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东汉时期,甘英出使大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
    5.(2024·湖南长郡中学一模)乾隆时期《湖南通志》记载:茶,产安化者佳。充贡而外,西北各省多用此茶,而甘省及西域外藩需之尤切。设之官商,做成茶封,抽取官茶,以充市易,赏赍诸蒙古之用。每年商贾云集。据此可知(  )A.朝贡贸易推动湖南经济发展B.湖南茶叶的跨区域贸易兴盛C.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市场D.湖南是茶商活动的主要地区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乾隆时期,湖南茶叶远销西北地区,结合所学明清商业的史实可知湖南茶叶的跨区域贸易兴盛,故选B项;材料体现湖南茶叶贸易,并不属于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指中国与海外诸国官方进贡和回赐关系,排除A项;材料虽有官商,但是并没有官商垄断湖南茶叶交易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茶商活动地点的对比,无法得出“湖南是茶商活动的主要地区”的结论,排除D项。]
    6.(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考试)下面为明嘉靖年间《陕西通志》中的西安城图(局部)。据此可知,当时的西安(  )A.机构设置极为臃肿 B.城市布局更加合理C.城市功能较为齐全 D.行政地位有所提升
    C [根据图中“都察院”“布政司”“按察司”“贡院”“养济院”等信息可知,明代西安不仅是当时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而且文化、社会救济等功能齐全,故C项正确。]
    7.(2024·辽宁葫芦岛模拟)明初,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后,屡有开海、禁海之争;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据此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A [根据材料“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可知,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后,围绕海禁政策的争论一直存在,终于在肃清倭患后重新开海禁,这说明中国发达的手工业制造使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强烈,推动了海禁政策的调整,故选A项;材料只是强调国家政策的放开,并未说明具体实施的效果,而且明清时期始终以朝贡贸易为主导,排除B项;当时对外贸易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排除C项;题干主要涉及对外贸易,而不是海防建设,排除D项。]
    8.(2024·广东佛山市二模)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经济收益结构发生质变
    D [根据材料“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布易银……以米充兑”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定人希望政府能够直接征收货币税,是因为嘉定地区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多种植木棉,如果赋税以粮食收缴,那么嘉定地区就要先卖布换成银钱再买粮食缴税,不如直接用银钱缴税,这反映出当地农业经济结构(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经济收益结构的变动,故选D项;“摊丁入亩”是清朝的赋税制度,雍正时期开始实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商业市镇是工商业发达的、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活跃的市镇,材料侧重体现的不是工商业,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9.(2024·安徽合肥模拟)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D [西汉桓宽《盐铁论》中的内容说明了丝绸具有削弱匈奴实力的作用,再由“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可知,这也指的是中国的丝绸远卖到罗马,所以材料中记载可以用于研究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故选D项;题干所述并不专指西域,还包括罗马,且题干主旨是中国对外贸易与丝绸之路的发展,而不是汉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排除A项;工商业市镇兴起于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和主旨均不符,排除B项;题干与“边疆民族内迁”不符,排除C项。]
    10.(2024·山东泰安模拟)下面为有关唐代医疗情况相关记录统计表。据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
    A.民众卫生意识普遍淡薄B.政府轻视医疗人才培养C.基层医疗资源较为匮乏D.常年战乱生存环境恶化
    C [根据材料“绝无医人,素乏药物”“地无医巫,药石万里”和“药物陈,又无医人”可知,唐朝某些地区缺医少药,说明当时基层医疗资源较为匮乏,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上医、药缺乏的问题,没有提及民众卫生习惯的信息,“民众卫生意识普遍淡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唐朝非常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在唐朝的律令《唐律》中还规定了相应的医药法,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地方上缺乏医疗资源,并没有关于战乱的信息,“常年战乱生存环境恶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1.(2024·安徽淮北一模)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出(  )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
    A [由材料“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可得出,元朝政府非常重视并支持和鼓励正当的海外贸易,这反映出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故选A项;题干中并未将商税与其他税收作比较,所以不能得出“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的结论,排除B项;题干包含两层意思,只有第二层意思提到了走私现象,且并未提到走私现象异常严重的信息,不能得出“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的结论,排除C项;元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2.(2024·河北沧州监测)明初,大运河主要运输漕粮(税粮),漕船私带货物不断增多,朝廷屡禁不止,转而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附带一定货物,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这样,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大量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等不断南运。由此可见,这一变化(  )A.缘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B.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C.助推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D.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
    D [根据材料“允许漕船北上时可附带一定货物,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政府顺应民间贸易发展需要,允许漕船开展南北商业贸易,促进了当时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故选D项;朝廷政策的转变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以及民间需求的扩张,而非缘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排除A项;经济重心在南宋已转移到南方,排除B项;隋唐时期运河沿岸城市已经兴起,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13.(2024·湖南长郡中学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汉长安城,开始初步按照此要求布局,唐都长安宫城在城中部,南北中轴线北端,宫城南面是皇城,布置官署、祖社以及手工作坊和驻军;元朝大都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宫城制度……在城市选址上,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一致,着力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一方面,是“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另一方面,还要尽得自然之趣,“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光千里抱城来”。——摘编自吴佳蕾《浅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等
    材料二 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记载大抵见于《诗经》,其中提及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着礼服,考察四郊,并且量出各个方位和太阳的光线与阴影,甚至对地表水的流向也弄清楚。古代城市的中央区或宫城,通常有围墙,是宗庙、社稷坛、宫殿及贵族用的重要建筑所在的区域;围绕中央区是另有围墙包围的外城,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的住宅用地,也包括一些农地。外城围墙外是护城河。城市建设先营宫室、宗庙,厩库次之,居室为后。汉代以后,中国的城市体系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官学等教育机构所在,负责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建设。——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唐都长安宫城在城中部,南北中轴线北端,宫城南面是皇城,布置官署、祖社以及手工作坊和驻军”可知,中正对称、布局工整,主次分明,突出王权;根据材料一“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宫城制度”可知,体现礼制,等级森严;根据材料一“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一致,着力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可知,追求天人合一。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负责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确定论题为,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聚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职能;根据材料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材料二“汉代以后,中国的城市体系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建设”“围绕中央区是另有围墙包围的外城,是手工业、商业和一般市民的住宅用地,也包括一些农地”可知,从周代开始,大多数中国城市布局要求中轴对称,强调行政功能,并且围绕行政需求进行城市规划,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城市居住区与农
    业区紧密连接,有利于发展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里坊制度,对现代的城市规划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后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政府直接管控商业交易逐渐放宽,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根据材料一“在城市选址上,古人讲究居住处要达到天地人的和谐一致,着力选择适宜的居住环境”、材料二“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官学等教育机构所在”可知,中国古代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职能,是官学等教育机构所在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与儒家和道家思想相通的,古城、古建筑等有很多反映古代城市文化的因素。总之,中国古代城市的多种职能,有利于维护政治权力,推动工商业繁荣、文化思想交汇,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答案] (1)特点:中正对称、布局工整;主次分明,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森严;追求天人合一。(4分)(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聚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多种职能。(2分)阐述:从周代开始,大多数中国城市布局要求中轴对称,强调行政功能,并且围绕行政需求进行城市规划,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城市居住区与农业区紧密连接,有
    利于发展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里坊制度,对现代的城市规划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宋朝以后打破坊市界限和时间限制,政府直接管控商业交易逐渐放宽,城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中国古代城市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职能,是官学等教育机构所在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与儒家和道家思想相通的,古城、古建筑等有很多反映古代城市文化的因素。(6分)总之,中国古代城市的多种职能,有利于维护政治权力,推动工商业繁荣、文化思想交汇,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2分)
    14.(2024·湖南株洲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宁波地区宋元时期城市生活类遗址出土瓷器基本情况
    (说明:1.今浙江宁波地区即宋元时期的明州;2.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和临安,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摘编自吴敬、付亚瑞《明州城遗址出土宋元瓷器与明州港市的考古学观察》
    (说明:奉化江与余姚江在宁波附近汇合成为甬江汇入东海,而甬江与杭州之间的杭甬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摘编自薛风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产地视角指出出土瓷器各自具有的史料价值。(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宁波地区宋元时期的瓷器消费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城市生活类遗址出土瓷器”并结合表格信息得出这些瓷器都为实物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根据表格中浙江地区、江西地区的情况得出浙江、江西瓷器产地最多,可以证实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是当时重要的生活用瓷产地。根据表格中
    北方地区的基本情况得出北方名窑产品屡有发现,可表明虽有路途遥远或政权对峙等不利因素,但并未阻断瓷器交流,北方名窑瓷器已然成为南方地区日常用瓷的重要来源。根据表格中海外地区的基本情况得出高丽青瓷的大量发现则进一步证实了宋元时期明州与朝鲜半岛的密切往来。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的产地信息得出所用瓷器产地多元,浙江瓷窑数量最多,江西、福建、北方及海外地区的瓷窑瓷器占据一定比例;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所用瓷器层次、用途不一,满足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数量高等级精美瓷器,如南宋官窑、仿官窑产品以及高丽青瓷屡有发现。第二小问,结合材料“杭甬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
    段”和所学知识得出明州(宁波地区)靠近南宋都城临安,是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城市,因此南北瓷器能汇聚于此出口外销,外来瓷器也可由此进口;结合所学宋朝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得出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盛,这使明州在瓷器消费上,不仅具有一定的购买力,而且需求层次、类型更加多元;根据表格信息“越窑”等并结合所学宋元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得出宋元时期,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瓷器生产日益繁盛,对国内外瓷器消费贸易起到推动作用。
    [答案] (1)史料价值:这些瓷器都为实物史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浙江、江西瓷器产地最多,可以证实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是当时重要的生活用瓷产地。北方名窑产品屡有发现,可表明虽有路途遥远或政权对峙等不利因素,但并未阻断瓷器交流,北方名窑瓷器已然成为南方地区日常用瓷的重要来源。高丽青瓷的大量发现则进一步证实了宋元时期明州与朝鲜半岛的密切往来。(7分)
    (2)特点:所用瓷器产地多元,浙江瓷窑数量最多,江西、福建、北方及海外地区的瓷窑瓷器占据一定比例;所用瓷器层次、用途不一,满足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数量高等级精美瓷器,如南宋官窑、仿官窑产品以及高丽青瓷屡有发现。(4分)形成原因:明州(宁波地区)靠近南宋都城临安,是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会城市,因此南北瓷器能汇聚于此出口外销,外来瓷器也可由此进口。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盛,这使明州在瓷器消费上,不仅具有一定的购买力,而且需求层次、类型更加多元。宋元时期,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瓷器生产日益繁盛,对国内外瓷器消费贸易起到推动作用。(4分)

    相关课件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治国理政——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一 治国理政——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大题增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四 文以化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四 文以化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大题增分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二 经世序民——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政治智慧-【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专题二 经世序民——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与政治智慧-【备战202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题一,主题二,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主题三,主题四,大题增分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