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夏商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法律治理国家,与“人治”相对。
GENJUFALVZHILIGUOJIAYURENZHIXIANGDUI
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也指环境影响。
ZHIRUJIASUOTICHANGDEZHENGYITIHUAJIAOYIXIAOHUAMINYIFENGHUAYEZHIHUANJINGYINGXIANG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叔向为什么会反对“铸刑书”?
YUEDUCAILIAOHUIDAWENTISHUXIANGWEISHENMEHUIFANDUIZHUXINGSHU
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刑辟:刑法),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侥幸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
法律不公开,贵族拥有解释法律、免于刑罚的特权 ,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铸刑书”使得法律由习惯法变为成文法,法律公开化,限制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
FALVBUGONGKAIGUIZUYONGYOUJIESHIFALVMIANYUXINGFADETEQUANSHIZHISHIWEIHUNULIZHUGUIZUTEQUANZHUXINGSHUSHIDEFALVYOUXIGUANFABIANWEICHENGWEIFAFALVGONGKAIHUAXIANZHIGUIZUTEQUANYIDINGCHENGDUSHANGBAOHUPINGMINDEQUANYI
你觉得这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治理中哪两种思想的争论?
NIJUEDEZHESHIJISHANGFANYINGLEGUOJIAZHILIZHONGNALIANGZHONGSIXIANGDEZHENGLUN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
阅读材料,填写表格,了解儒家和法家的观点。
统治者 “为政以德”“节用而 爱人,使民以时”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在秦国颁行了一系 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提倡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 ”“以吏为师”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孟子能否说服梁惠王?为什么?
阅读材料,请从唯物史观角度评价儒家和法家的思想。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QINHANZHISUITANGSHIQIDEFALVYUJIAOHUA
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QINYIFAJIASIXIANGZHIGUOTUIDONGLELVDEBIANZUANHANCHAOYANXIQINLVZHICHENGJIUZHANGLVQINHANCHAOTINGHAIFABUFATINGWENGAOCHENGLING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亲属间相犯,视血缘亲疏而有轻重之分,是魏晋南朝司法实践中通行的原则,北朝在接受汉族法律文化影响以后,也以此为刑法原则之一。据北魏律,对相犯,拟罪之前,先查清相互间的亲疏尊卑长幼关系,再依据服制详定刑罚等差,或加重减轻。凡是卑幼伤尊长,如杀祖父母、父母,处分重于常人相杀。反之,尊长杀卑幼,刑事任轻于杀常人。——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TANGLVSHUYIJICHENGLEHANWEIYILAIFALVZHIDINGHECHANSHIDEJINGYANSHIZHONGGUOXIANCUNZUIZAOZUIWEIWANZHENGDEFENGJIANFADIANSHIZHONGHUAFAXIQUELIDEBIAOZHICIHOULIDAIWANGCHAODADUOYICIWEILANBENCHUANGZHIZIJIDEFALV
居父母丧,身自嫁娶,皆谓首从得罪者。 若其独坐主婚,男女即非不孝。 所以称身自嫁娶,以明主婚不同十恶故也。 其男夫居丧娶妾,合免所居之一官; 女子居丧为妾,得减妻罪三等:并不入不孝。(——《唐律疏议 卷一》)
唐代的法律有律、令、格、式、例等多种形式……并非如一般人所理解的“法自君出”,即可由皇帝随意决定,随意更改。唐代的法律内容十分广泛,它包括刑事、民事、行政、经济、诉、婚姻等等……唐代的刑法更是十分先进,它继承前代的成果,实行罪刑法定主义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定罪量刑,不能由法官个人随意做出裁断。(——摘编自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了解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建设情况。
963年的________。
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____,曾数次重修__________,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_________的体例。
沿用_____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_____。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__。
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
LIXUECONGBEISONGZHOUDUNYIKAISHIDAONANSONGZHUXIJIDACHENGYICHENGHAOCHENGYIZHUXIWEIDAIBIAODECHENGZHULIXUEZAINANSONGHOUQIZHUBUQUELITONGZHIDIWEI
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YUEDUCAILIAOXIANGYIXIANGCONGSONGCHAODAOQINGCHAOXIANGYUESUOJIANGNEIRONGYOUSHENMEBIANHUAYOUSHENMEJIJIZUOYONG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和法律的内容,强调顺从安分己,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宋代乡约由民间自发设立开展教化。明清时期,政府开始主导教化,使得乡约与法律合流,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JIJIZUOYONG
结合材料和本课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发展的规律?
JIEHECAILIAOHEBENKESUOXUEFENXIZHONGGUOGUDAIFALVTIXIDEFAZHANDEGUILV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其法制的指导思想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自古以来,中国的法典基本上是刑法典,但又包含有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等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民商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无别的法律结构所谓“往昔律书体裁虽专属刑事,而军事、民事、商事以及诉讼等项错综其间”,指的就是这种情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夏朝有《禹刑》,商超有《汤刑》
建立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秦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对律多次删繁就简,颁布《永徽律》、《唐律疏议》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沿用唐朝法律体系,颁布《宋刑统》、《天圣令》
制定《大明律》,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型条例》
春秋时期出现最早的成文法“铸刑书”
儒家/法家(代表人物、观点)
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
提倡礼治,732年颁行《大唐开元礼》
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原则
出现理学。《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
乡约宣讲内容为“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引用《大清律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刑起于兵法源于礼,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矛盾,德治与法制的起源,天下大乱,唯物史观,礼法之争,史料实证,性本善,性本恶,主张德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完美版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夏商西周时期,知识拓展,2第二次德法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情境由你来断案,礼法对立,秦汉律令并行,汉代法律已开始儒家化,引经决狱案件,礼法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图文ppt课件,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