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4页;答题卡共2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酸B. 属于碱
C. 属于酸性氧化物D. 液氯属于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H2CO3 属于酸,A正确;
B.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则Na2CO3 属于盐不属于碱,B错误;
C.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SO3 属于酸性氧化物,C正确;
D.液氯只含氯气分子,属于纯净物,D正确;
故选B。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物中,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矛是铜合金,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
B.百衲衣是植物纤维或动物纤维做成,不属于金属材料,B错误;
C.甲骨文为龟壳,不是金属材料,C错误;
D.青花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属于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A。
3. 下列物质与Cl2反应,能发出苍白色火焰的是
A. H2B. NaC. FeD. Cu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净的H2在Cl2的集气瓶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出现,A符合题意;
B.Na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呈现黄色火焰,B不符合题意;
C.Fe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褐色的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C不符合题意;
D.Cu与Cl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烟,不会发出苍白色火焰,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粒子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O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S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故B不符合题意;
C.Cl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
D.Cu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A. 钠单质B. 硫酸溶液C. 乙醇D. 熔融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单质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
B.硫酸溶液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不含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C符合题意;
D.熔融KNO3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下列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 粗盐B. 金属镁C. 烧碱D. 氯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海水中水的沸点较低,通过蒸发结晶即可得到NaCl,为物理变化,故A选;
B.海水中得到镁,需要首先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然后再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得到镁,为化学变化,故B不选;
C.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备NaOH,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故C不选;
D.海水中得到氯气,需要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A。
7.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溶液加入少量
B. 碳酸镁和稀硫酸反应:
C. 向溶液加入碘水:
D. 将溶液和溶液混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荷不守恒,,A错误;
B.碳酸镁为沉淀,不能拆,反应为,B错误;
C.碘单质不能置换出溴单质,C错误;
D.溶液电离出氢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D正确;
故选D。
8. 下列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A不选;
B.烧杯垫上石棉网,可用于加热,B不选;
C.坩埚可直接用于加热, C不选;
D.容量瓶用于配制溶液,不能用于加热, D选;
故选D。
9. 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C. 的分子结构模型:D. 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为12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正确;
B.NaH中氢失去电子、水中氢得到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B错误;
C.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形,C正确;
D.氨分子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D正确;
故选B。
10.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有
B. 铝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C. 标况下,中含有
D. 含有电子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液中含有,A正确;
B.铝为0.1ml,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电子转移的数目为,B正确;
C.标况下,为1ml,其中含有,C正确;
D.含有10ml电子,电子数10,D错误;
故选D。
11. 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和所含氧原子的个数相同,则两气体的体积比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和所含氧原子的个数相同,则两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为。
故选B。
12. 有五种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可能含离子键B. 离子半径:
C. Z的氢氧化物可溶于氨水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X、Y、Z、M、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根据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最高价为+1,则X可能是氢或锂元素;Y最高正价为+5,Y是N元素;Z最高正价为+3,Z是Al元素;M最高正价为+4,M是Si元素;W最低负价为-2,W是S元素。
【详解】A.元素X的最高价为+1,则X可能是氢或锂元素,Li2S中含离子键,故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故B正确;
C.Z的氢氧化物是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氨水,故C错误;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N>S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SiH4,故D正确;
故选C;
13. 通常利用反应:定性检验,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还原产物B. 每转移,生成
C. D. 在该反应的条件下,氧化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铅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则是还原产物,A正确;
B.锰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7,升高5价,每转移,生成,B错误;
C.PbO2作氧化剂,Pb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2,降低2价,Mn2+作还原剂,锰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7,升高5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得,C正确;
D.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该反应中Pb元素化合价降低,PbO2 是氧化剂,锰元素化合价升高, 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 ,D正确;
故选B。
14. 将与的混合物加入的盐酸中,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则该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铁的氧化物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物,所得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为0.05ml)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发生反应:,则氯化亚铁为0.1ml、氯化铁为(0.2L×5.5ml/L-0.1ml×2)÷3=0.3ml,则的物质的量为0.15ml,FeO的物质的量为0.1ml,故该混合物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l∶0.15ml=2∶3,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Ⅰ.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字母标号填在横线上。
A.氯化铁 B.过氧化钠 C.漂白粉 D.碳酸氢钠
(1)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是_______;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_______;可用于蚀刻铜板的是_______;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
Ⅱ.下表是某运动饮料的营养成分表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2)表中“钾”指的是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检测该饮料中含钠元素的物理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
(4)若该饮料中的钠元素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则_______。
【答案】(1) ①. B ②. C ③. A ④. D
(2)元素 (3)焰色反应
(4)0.02
【解析】
【小问1详解】
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是B.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生成氧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是C.漂白粉,其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用于蚀刻铜板的是A.氯化铁,氯化铁和铜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D.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使得糕点疏松;
【小问2详解】
表中“钾”指的是元素,而非原子、物质;
【小问3详解】
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故为焰色反应;
小问4详解】
若该饮料中的钠元素全部以离子形式存在,则。
1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该核素符号是_______。
(2)元素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a.④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b.非金属性:
c.⑥在化合物中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价
(5)34号元素硒和元素⑤位于同一主族,是生命必需元素,硒酸的酸性比硫酸_______(填“强”或“弱”),请从“位—构—性”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
【答案】(1)
(2) ①. NaO ②. Na2O2
(3)Na (4)ac
(5) ①. 弱 ②. S和Se是同主族元素,S位于第三周期,Se位于第四周期,非金属性 S>Se
【解析】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是H、②是O、③是Na、④是Al、⑤是S、⑥是Cl,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元素H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则该核素的质量数为3,其核素符号是:;
【小问2详解】
②是O、③是Na,元素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有NaO、Na2O2;
【小问3详解】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
【小问4详解】
a.④是Al,④的最高价氧化物为Al2O3,Al2O3为两性氧化物,a正确;
b.②是O、⑤是S,同主族元素由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②>⑤,b错误;
c.⑥是Cl,Cl在化合物中呈现最高化合价为+7价,如高氯酸中氯的化合价+7价,c正确;
故为ac;
【小问5详解】
同主族元素,从下往上,非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Se,则硒酸(H2SeO4)的酸性比硫酸(H2SO4)弱,从“位—构—性”角度分析原因:S和Se是同主族元素,S位于第三周期,Se位于第四周期,非金属性S>Se,所以硒酸(H2SeO4)的酸性比硫酸(H2SO4)弱。
17. 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等,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并制备绿矾。回答下列问题:
(1)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碱浸时滤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
(2)酸浸时加入的“试剂X”为_______。
(3)加入铁粉后,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有一个属于化合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操作Ⅲ的名称是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绿矾在空气中容易被部分氧化,为测定所得绿矾晶体中的含量,步骤如下:
Ⅰ:称取绿矾晶体样品,配制成溶液。
Ⅱ:取出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的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溶液。
①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
②Ⅱ中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计算绿矾晶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答案】(1) ①. =Na++OH- ②. OH-、AlO (2)稀硫酸
(3)2Fe3++ Fe=3Fe2+ (4)冷却结晶
(5) ①. 100mL容量瓶 ②. 5Fe2+++8H+=5Fe3++Mn2++4H2O ③.
【解析】
【分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Fe2O3、FeO、A12O3、CuO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 Al、A12O3溶解可得到偏铝酸钠(或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滤液I为偏铝酸钠(或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可用于提取铝,滤渣I含有Fe、Cu、Fe2O3、FeO、CuO等,加入试剂X即稀硫酸“酸浸”,可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可用于除去硫酸铜,并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得到滤液Ⅱ为硫酸亚铁,滤渣Ⅱ为Fe、Cu,加入稀硫酸酸浸,Cu不与硫酸反应,过滤得到铜,滤液Ⅱ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绿矾。
【小问1详解】
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是=Na++OH-,根据分析,碱浸时滤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有OH-、AlO;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酸浸时加入的“试剂X”为稀硫酸;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加入铁粉后,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该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3Fe2+;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操作Ⅲ的名称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小问5详解】
① 取出溶液,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②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bml/L的KMnO4溶液,发生反应5Fe2+++8H+=5Fe3++Mn2++4H2O;
③结合离子方程式5Fe2+++8H+=5Fe3++Mn2++4H2O,消耗bml/L的KMnO4 c mL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2+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Fe2+)=,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18. 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的装置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浓盐酸表现酸性和_______性。
(2)除杂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
(3)图中气体收集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4)尾气处理装置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写出该装置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瓶中,因为光照条件下容易变质。用传感器辅助分析氯水在光照过程中微粒成分的变化,得到以下图像,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标号)。
(6)为探究的氧化性,某同学将通入盛有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为进一步验证被氧化后所得的产物,实验方案如下: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氧化所得产物中有;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溶液_______(填现象),说明氧化所得产物中有。
【答案】(1) ①. ②. 还原
(2)浓硫酸 (3)A
(4)
(5)B (6) ①. KSCN ②. 变蓝
【解析】
【分析】发生装置用来制取氯气,装置①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②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水,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使用碱液用来处理氯气。
【小问1详解】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盐酸部分生成盐体现酸性,部分氯化合价升高得到氯气,体现还原性;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除杂装置②除去水,的试剂是浓硫酸;
小问3详解】
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应该使用A装置,长进短出,故选A;
【小问4详解】
氢氧化钠吸收氯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
小问5详解】
用强光照射广口瓶中新制氯水时,氯水中次氯酸遇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氯离子浓度会增强,而溶液pH会减小,由图可知,溶液的氯离子浓度与题给图象不相符,故选B。
【小问6详解】
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成蓝色可以证明碘离子被氧化成碘单质;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证明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A.战国多耳铜矛
B.汉代百衲衣
C.商周期甲骨文
D.青花瓷将军罐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容量瓶
项目
每含量
碳水化合物(糖)
钠
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