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学案设计,共4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
(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基本依据: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成正比例关系,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2.计算步骤:
(1)设未知数;
(2)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
(3)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
(4)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
(5)简明地写出答案。
【易错提醒】
要领:步骤完整,格式规范,计算准确;
关键:化学式要正确;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解题格式
【易错提醒】
(1)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如果题给数据是体积,则需根据密度进行换算。
(2)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3)单位必须统一。
(4)设的未知数x是包含单位的,后面不能再加单位。
4.常见错误示例
【易错提醒】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
(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5.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1)m= ρv
(2)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
(3)含杂质的计算:
= 1 \* GB3 ①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 2 \* GB3 ②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 3 \* GB3 ③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常见题型
1.字母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计算
3.文字叙述类计算题
4.坐标图像类计算题
5.表格数据类计算题
6.实验图示类计算题
7.通过计算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某个标准
1.判断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一定要带单位。( )
(2)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关系为:质量=体积×密度。( )
(3)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为 27∶32∶102。( )
(4)实验室中制备一定量的氧气不需要知道要使用多少高锰酸钾。( )
(5)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31:16:142( )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CH4+7O22CO2+8H2O( )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 )
(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参加反应的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8( )
(9)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已知在一定的条件下12g碳与2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的产物是既有CO,又有CO2( )
(10)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
(11)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已知12g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20g产物,则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等于20g( )
(12)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已知在一定的条件下12g碳与20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的产物只有CO( )
(13)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氮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测得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得到的混合物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是10%( )
(14)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已知12g镁在纯氧中燃烧得到20g产物,则12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大于、小于或等于20g( )
(15)相同质量的H2O2、KClO3和KMnO4与等质量MnO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KMnO4最多,H2O2最少( )
(16)某同学将8克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7.2克,则剩余的固体物质是高锰酸钾和锰酸钾( )
(17)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13:44( )
(18)在A+3B=2C+2D的反应中,7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9g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
(1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40:9( )
(20)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不纯物质质量与纯净物质换算方法:纯净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净物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1) √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11) × (12)×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使含6克A、6克B、8克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物质中,没有A、C;有15克B和若干克气体D,则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A:B:C:D= 。
【答案】6:9:8:5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为6g+6g+8g=20g,则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20g-15g=5g;生成B的质量为15g-6g=9g;剩余物中没有A、C,说明A、C完全反应了,参与反应的质量分别为6g、8g。据此得出参加反应的A:B:C:D的质量比为6:9:8:5。
3.“化学氧自救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化学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主要成分为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原理为:。
(1)X的化学式是 。
(2)要制得48g氧气,需要含KO280%的制氧剂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K2CO3
(2)解:设需要含KO280%的制氧剂的质量为x。
,x=177.5g
答:需要含KO280%的制氧剂的质量是177.5g。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均不变,反应前含有4个K、12个O、2个C,反应后含有6个O,相差4个K、6个O、2个C,故X中含有2个K、3个O、1个C,则X的化学式为K2CO3,故填:K2CO3;
(2)详见答案。
4.燃煤电厂烟气中含有CO2,常采用CaO作为吸附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CO2 CaCO3。计算5.6 t CaO在全部转化的情况下可捕捉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案】设5.6t的CaO在全部转化的情况下可捕捉CO2的质量为x,
x=4.4t
答:5.6t的CaO在全部转化的情况下可捕捉4.4tCO2。
【详解】见答案。
5.氢气被誉为“最清洁的燃料”。科学家采用光驱动甲醇(CH3OH)高效制氢,且该过程实现零碳排放,反应原理:CH3OH+2NaOH=Na2CO3+3H2↑。若通过该方法制得氢气3t,试计算需要甲醇的质量。
【答案】解:设甲醇的质量为x
x=16t
答:甲醇的质量为16t。
【详解】见答案
►问题一 字母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典例1】已知化学反应:3A+D═2B+C中,24g A与6g 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g B和一定质量的C,则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是( )
A. 1:1 B. 4:7 C. 2:1 D. 8:7
【答案】 B
【解析】在3A+D═2B+C的反应中,24gA与6g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gB和一定质量的C,由质量守恒定律,则生成的C的质量为24g+6g﹣16g=14g。
设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x、y
x:y=4:7。
故选B。
【解题必备】
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变式1-1】在反应A+2B=C+2D中,已知D、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44gC,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
A.16:9B.23:9C.32:9D.46:9
【答案】A
【详解】设D、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x、22x,生成D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物B的质量为,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故选:A。
【变式1-2】在反应中,和足量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已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6B.28C.30D.32
【答案】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33g-21g=12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
x=28。
故选B。
►问题二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进行计算
【典例2】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求:若要制得2g氢气,需要甲酸的质量为多少g?
【答案】 解:要甲酸的质量为x。
答:需要甲酸的质量为46g。
【解题必备】
看清微观示意图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不遵守,则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变式2-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B.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D.图示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6,反应后N、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则丙的化学式为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详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而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物质丙的化学式是NH3,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2):(1×2×3)=14: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变式2-2】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答案】B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故A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与CO2(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CO(丁)和H2O(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44=15:22,故B错误;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D正确。
故选:B。
►问题三 文字叙述类计算题
【典例3】在实验室中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0.5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理论上可生成SO2的质量是多少?(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答案】解:设0.5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理论上可生成SO2的质量是x;
S + O2 SO2
32 64
0.5g x
x=1g.
【解题必备】
根据文字叙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注意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然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变式3-1】化学反应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转化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和建筑材料无水石膏粉。反应的方程式为。若处理6.4吨,需要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吨?(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步骤)
【答案】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x=1.6t
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6t
【详解】见答案。
【变式3-2】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现小明取含杂质的碳化钙与适量的水放在相应装置中模拟工业制取乙炔气体(杂质没有参加反应),已知所用含杂质的碳化钙与水的总质量是58g,反应后装置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5g。计算:
(1)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乙炔气体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碳化钙的质量。(温馨提示:)
【答案】(1)13
(2)32g
解:设参加反应的碳化钙的质量为x。
x=32g
答:参加反应的碳化钙的质量为32g。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乙炔气体的质量为:58g-45g=13g。
(2)见答案
►问题四 坐标图像类计算题
【典例4】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锥形瓶内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哪些,分别是多少克?
【答案】(1)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6.8g。
(2)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H2O 和MnO2 ,其中水的质量为,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g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于氧气是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所以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即,计算过程见答案;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剩余物质有水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所以水的总质量为过氧化氢溶液中水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之和,即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减去生成氧气的质量,即,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g。
【解题必备】
此类题要关注横坐标、纵坐标、图像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以及曲线走向,找准起点、终点、转折点对应的纵横坐标的数值。
【变式4-1】为了定量分析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测得生成的氢气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求: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求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1)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答: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6.5g。
(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详解】(1)见答案。
(2)见答案。
【变式4-2】电石(主要成分CaC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测定某电石中CaC2的含量,取该电石样品25g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样品中其它成分不与水反应)。请计算:
(1)产生的总质量为 g。
(2)该电石样品中CaC2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
【答案】(1)7.8
(2)解:设该电石样品中的质量为x
x=19.2g
该电石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76.8%
答:该电石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76.8%。
【详解】(1)根据关系图看出, 反应产生7.8g C2H2气体后,生成物气体质量就不在变化了,故说明产生C2H2的总质量为7.8g。
(2)见答案。
►问题五 表格数据类计算题
【典例5】医用碳酸氢钠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某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两次加入稀盐酸(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测定实验数据如表。
(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g。
(2)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4.4
(2)84%
解: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8.4g
样品中碳酸氢的的质量分数:
答: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
【详解】(1)第一次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3.3g,第二次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1g,故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3.3g+1.1g=4.4g;
(2)解析见答案。
【解题必备】
1.表格提供的实验记录数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组平行实验,控制变量进行比较;另一种是同一实验不同时间测定的数据或者是分几次加入试剂测定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对于后一种情况,还需要判断恰好完全反应和有剩余的物质,计算时剩余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变式5-1】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高锰酸钾,兴趣小组同学取该药品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
(1)加热时剩余固体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1)9.04
(2)解:设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g-9.04g=0.96g
则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4.8%。
【详解】(1)从表中数据可知,期间剩余固体不断减少,时剩余固体质量9.04g,时剩余固体质量9.04g,说明之后,固体不再减少,则加热至时剩余固体质量为9.04g;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即,计算过程见答案。
【变式5-2】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化学兴趣小组取100 g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提示:MgCl2+2NaOH=Mg(OH)2↓+2NaCl]。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
【答案】(1)4
(2)解:设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
x=19g
答:该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19g。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生成2.9g沉淀,第4次、第5次加入30g氢氧化钠溶液是,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均为11.6g,说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2)见答案。
►问题六 实验图示类计算题
【典例6】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有同学查资料得知,有一种重要的氧化剂-过氧化钠(Na2O2),它与水反应也能产生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试计算,如要制得与以上68.0g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氧气等量,需要过氧化钠(Na2O2)多少克?(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 1 1.6
(2)解:设需要过氧化钠(Na2O2)的质量为x,
x=7.8g
答:需要过氧化钠(Na2O2)的质量为7.8g。
【详解】(1)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仍为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0g+1.0g-67.4g=1.6g;
(2)见答案。
【解题必备】
此类题一般是产生气体的,仔细观察图示,理清图示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质量守恒定定律求出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再进一步求算其它物质质量。
【变式6-1】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6g该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答案】(1)0.2
(2)解:设该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
铁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故氢气的质量为:105.6g+100g-205.4g=0.2g;
(2)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铁的质量,再计算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
【变式6-2】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要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答案】(1)3.2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6.8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g+68g-66.8g=3.2g;
(2)见答案。
►问题七 通过计算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某个标准
【典例7】二氧化氯()常作为饮用水消毒剂。可用KI检测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残留量,原理是。
(1)取100mL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饮用水与足量KI反应生成的质量为0.0254mg,计算该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质量。
(2)该消毒剂 (填“是”或“否”)符合饮用水消毒的二氧化氯残留量0.02mg/L-0.2mg/L的国家标准。
【答案】(1)解:设该饮用水中二氧化氯的质量为x
x=0.0135mg
答:产生二氧化氯的质量为0.0135mg
(2)是
【详解】(1)见答案;
(2)100mL=0.1L,0.0135mg÷0.1L=0.135mg/L,0.02mg/L<0.135mg/L<0.2mg/L,故符合饮用水消毒的二氧化氯残留量0.02mg/L-0.2mg/L的国家标准,故填:是。
【解题必备】
此类题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使用。
计算结果要与标准有一个比较的步骤不能少,否则会扣分的。
【变式7-1】在葡萄酒中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葡萄酒中的最大使用量不超过250mg/L。
(1)小组同学取200mL某品牌葡萄酒,用碘(I2)标准溶液做滴定剂,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计算200mL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质量。
(2)上述测定的某品牌葡萄酒中的含量 (填“是”或“否”)符合国家标准。
【答案】(1)解:设200mL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解得
答:200mL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mg。
(2)否
【详解】(1)详解见答案。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葡萄酒中的最大使用量不超过250mg/L,上述测定的某品牌葡萄酒中的含量为320mg/L>250mg/L,所以不符合国家标准。
【变式7-2】国家对化肥的销售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为检测铵态氮肥质量的优劣,可采用铵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法。某同学称取15g硫酸铵样品(杂质不含氮元素),与足量的NaOH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3.4gNH3。
(1)(NH4)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2)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合格硫酸铵化肥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需达到94.3%~99%,通过计算判断上述样品是否合格?
【答案】(1)21.2%
(2)解:设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x=13.2g
答: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13.2g;
(3)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88%2t1,结论不正确。
12.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温馨提示:】
【答案】(1)3.2
(2)设H2O2的质量为x,
则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是氧气的质量,由图示数据可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g-98.8g=3.2g。故填:3.2g。
(2)见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3.为了探秘葡萄酒中的添加剂,学习小组查得如下资料:
【资料一】葡萄酒生产商经常使用酒石酸、酶或者其他的物质来提高葡萄酒的感官质量(味道、气味等)、稳定性、澄清度、颜色以及陈年潜力等品质。同时还使用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
【资料二】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会生成SO2,SO2可用H2O2溶液完全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资料三】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
(1)学习小组取0.4L葡萄酒,加热使SO2全部逸出,用H2O2溶液完全吸收,待完全反应后,经测定得到硫酸0.098g。求0.4L此葡萄酒中SO2的质量是多少?
(2)此葡萄酒 (填“是”或“否”)符合国家标准。
【答案】(1)解:设0.4L葡萄酒中SO2的质量是
答:0.4L葡萄酒中SO2的质量是0.064g
(2)是
【详解】(1)解析见答案;
【点睛】每升该葡萄糖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0.064g÷0.4L=0.16g/L<0.25g/L,故符合国家标准,故填:是。
1.在3A+3B=C+3D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则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8B.126C.336D.252
【答案】A
【详解】设: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D的质量=68g+40g-24g=84g;
x=168
故选A。
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B.2:11C.16:11D.16:9
【答案】C
【详解】设生成3.6g D 时,同时C的质量为x
,x=4.4g;
参加反应B、C的质量分别比=6.4g:4.4g=16:11;
答案:C。
3.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中含有CO和NO等,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这些气体转化为CO2和N2,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CO和NO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安装了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不含CO和NO
D.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7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O和NO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CO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干可知,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则尾气中仍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质量比为[(12+16×2)×2]:(14×2)=2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已知;,在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A.B.C.D.
【答案】C
【详解】由 CH4 和 H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0%=40%,气体中C、H元素质量比为60%:40%=3:2,其中C、H原子个数比;所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44):(4×18)=11:18;
故选:C。
5.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Z一定属于化合物,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答案】BD
【分析】由图1可知,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由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由图2可知,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72g-44g=28g,生成Z的质量为3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4g-28g=6g。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3X+Y=2Z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6g:28g=3:14,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组成X、Y的元素都转化给物质Z中,物质X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Z一定属于混合物,多种物质参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D、设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说法正确;
故选:BD。
6.某研究所利用太阳能聚光器获得的高能量进行热化学循环反应制取H2,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Ⅱ中、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反应I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该循环过程中理论上每生成,需补充
D.反应I中每生成,同时会生成的氧气
【答案】C
【详解】A、反应Ⅱ是锌和水在1127℃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锌和氢气,Zn、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
B、反应Ⅰ是氧化锌在2027℃的条件下生成锌和氧气,此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在反应Ⅰ中锌是生成物,在反应Ⅱ中锌为反应物,锌可以循环利用,无需补充,故说法错误;
D、设反应Ⅰ中每生成13gZn,同时会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x=3.2g,
所以每生成13gZn,同时会生成3.2g的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C。
7.氢氧化锂(LiOH)可用作潜艇内的空气净化剂。将碳酸锂(Li2CO3)与熟石灰混合,用100℃水蒸气加热,可制得氢氧化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参加反应的Li2CO3质量为7.4kg,计算生成LiOH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生成LiOH的质量为x。
答:生成LiOH的质量为4.8kg。
【详解】见答案。
8.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羰基铁粉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取一定质量的分解生成羰基铁粉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在 时恰好完全分解.
(2)计算参加反应的质量.
【答案】(1)t3 h
(2)解:设参加反应的Fe(CO)5质量为x
x=196kg
答:参加反应的Fe(CO)5质量为196kg。
【详解】(1)根据图象,反应时间为t3 h时,羰基铁粉质量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Fe(CO)5恰好完全分解。
(2)根据图象,Fe(CO)5完全分解时产生的羰基铁粉的质量为56kg,据此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Fe(CO)5质量,详见答案。
9.某补钙剂的有效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含钙且不与盐酸反应。现取20g补钙剂和50g的稀盐酸溶液(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请列式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6.6
(2)解: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5g
则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则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烧杯减少的质量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0g+50g-63.4=6.6g
(2)见答案。
10.某管道疏通剂的作用原理为Al+NaOH+H2O→NaAlO2+H2。该反应中每消耗9g铝可产生lg氢气。为探究该产品所含铝粉的质量是否与标签相符,艾依钟同学取11g该管道疏通剂于烧杯,再向其中加入100g水,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0.7g。
(注: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杂质不含钠元素与铝元素,不考虑其他反应。)
(1)请用化学反应式解释“使用时防明火”的原因 。
(2)请标出偏铝酸钠(NaA1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3)管道疏通剂中铝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是 。
(4)该产品所含铝粉的质量是否与标签相符?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2)
(3)27:40
(4)解:11g该管道疏通剂于烧杯,再向其中加入100g水,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0.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1g管道疏通剂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1g+100g-110.7g=0.3g,由于该反应中每消耗9g铝可产生lg氢气,则生成0.3g氢气可消耗铝的质量为,标签中显示200g疏通剂中含铝粉54g,则11g疏通剂中理论上含铝粉的质量为>2.7g,
答:该产品所含铝粉的质量与标签不相符。
【详解】(1)由于该疏通剂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时防明火,化学反应式为:;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偏铝酸钠(NaA1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
(3)根据Al+NaOH+H2O→NaAlO2+H2,根据偏铝酸钠的化学式NaA1O2可知,铝原子和钠原子的个数比为1:1,则管道疏通剂中铝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是27:(23+1+16)=27:40;
(4)见答案。
11.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1)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2)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g/mL)。
【答案】(1)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2)实验Ⅰ条件下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H2O2的质量为10mL×1.0g/mL×3.4%=0.34g,设其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x,则
解得x=0.16g
答: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0.16g。
【详解】(1)根据实验探究目的,探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从曲线a、b中,曲线a体现反应速率更快,可得出的结论是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2)见答案。
12.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反应方程式为:.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880g。
(1)若一棵树每天平均可吸收44g,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相当于 棵树吸收的。
(2)用温度传感器分别连接装有和空气的烧瓶,待两个烧瓶中气体温度相同时,打开取暖器模拟太阳光对两个烧瓶加热,测得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实验表明:的含量 (填“越高”或“越低”),吸收热量越多。由此可知,空气中含量增加会导致 加剧。
(3)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生的乙醇质量与吸收的质量的关系。
【答案】(1)20
(2) 越高 温室效应
(3)解: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x,则
答: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460克。
(4)
【详解】(1)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880g÷44g=20棵树吸收的CO2。
(2)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吸收热量越多,所以空气中 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3)见答案。
(4)根据(3)问可知,每吸收880g二氧化碳,生成460g乙醇,以及该直线过从零点出发,可做出如下图:。
1.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掌握化学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格式,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化学计算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
重点: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难点:
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加盐酸的质量/g
40.0
4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3.3
1.1
加热时间/min
剩余固体质量/g
10
10
9.24
9.16
9.04
9.04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30
30
30
30
30
生成沉淀总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第一次实验(g)
第二次实验(g)
第三次实验
给定氧气的质量
15
16
20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30
32
32
成分:氢氧化钠固体、铝粉
净含量:200g(含铝粉54g)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防明火
保存方法:密封
适用范围:毛发、残渣等淤积物
试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H2O2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Ⅰ
3.4
10.0
a
Ⅱ
2.4
10.0
b
Ⅲ
1.7
10.0
c(待绘制)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学案及答案,共3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学方程式及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化学方程式学案及答案,共5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方程式表格学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