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
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语文,文件包含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docx、云南省丽江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案:B 【解析】“因此”强加因果,原文为“猿猴类动物以素食为主,主要从树叶中吸取热量,可谓事倍功半。而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可以摘取果实,在其‘菜谱’中增加能量更高的‘菜式’”,主要说明学会运用上肢的种群所获得的好处。
2.答案:C 【解析】C.“最终导致大量植物灭绝”错误,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原文是“食用牛肉还会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状态”“大规模养殖牛,即意味着温室气体的高强排放,这会加快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又将导致很多温带植物失去熟悉的成长环境”,是说会影响植物的生存状态,没有说“大量植物灭绝”。
3.答案:A 【解析】 第六段的观点是: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A.强调农业的发展,孕育出古埃及文明,能证明“植物成为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B.强调畜牧业对文明的作用。C.强调手工业对文明的作用。D.强调人类发明的进步。
4.答案:①第七段整体采用总分论述结构。(1分)先总说食用型植物的影响力也以不同形式发挥,推进了文明的演进。(1分)②然后用新月沃地的实例说明“二粒小麦”在文明演进中的作用。(1分)③接着用欧洲文明的实例说明胡椒在欧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1分)
5.答案:①植物促使人类祖先解放双手、直立行走、进行狩猎,提升了种群智力,最终影响了人类种群命运的变化。②植物促使人类改进收集食物的方式,是驱动人类历史车轮前进的“燃料”。③食用型植物中有巨大的影响力,推进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④植物是人类进步的隐藏驱动者,当下需要人类处理好与植物的关系。(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6分)
6.答案:A 【解析】B项“说明小卿的舅妈提供的照片太陈旧模糊,看不清照片上人的眼睛”说法不准确。C项“我坚信师傅第一次画的画像是小卿拿走的”过于绝对化。D.“以致于过去长时间的找寻白费了”错。
7.答案:D 【解析】“全文并没有直接正面刻画革命者的形象”错,小说中的师傅杨宝丰也是革命者之一,文章在刻画他的形象时运用了大量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
8.答案:①小卿毁掉第一次画像,师傅烧毁第二次画像,画像最终没有完成。②革命形势复杂危险,为保护战友及其家人,画像不能完成。③被画人和画像人都已牺牲,画像没法完成。④一幅画像无法完成对革命者精神的塑形。(每点1分,共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明线故事:抗战期间“我”跟随师傅为失踪的小卿母亲画像,但画像先后被小卿和师傅不明原因地损毁,随后师傅也失踪了。直到解放后“我”与小卿重逢才终于得知了小卿母亲和师傅都是为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这一真相。(3分)②暗线故事:小卿的母亲为革命事业,离家出走,在家人的质疑与埋怨中,与几位战友隐姓埋名,秘密开展工作,最终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直到小卿在烈士纪念堂看到母亲与战友的合影,听到“黄姨”对母亲身份的介绍,小卿母亲是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者的身份才被揭晓。(3分)
10.答案:C D F 【解析】原文标点: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
11.答案:C 【解析】 原,推究;推求原因。与《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
12.答案:B 【解析】原句应翻译为“就派中尉去召见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
13.(1)临江王刘荣是太子,因为母亲失宠,也被景帝派酷吏杀死他。(……也,判断句1分;以,因为1分;被动句1分;整句通顺1分)
(2)(晁错)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了。(居守:留守京城,1分。自将:御驾亲征,亲自率兵,1分。难之:对这件事感到困难,勉为其难,意动用法1分。整句通顺1分)
14.答案:①削藩集权,不顾及个人安危。②效忠君王,未看透君王秉性。③面对危机,不敢挺身而出。(每点1分) 【解析】根据“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后吴楚七国反,以诛错为名。概括为:进言削减诸侯利益,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坚决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晁错始与帝谋削诸侯,帝违众而用之,及七国反,袁盎一说,斩之东市,曾不之恤”可概括为:效忠君王,未看透君王秉性;根据原文“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可概括为:面对危机,不敢挺身而出而只想着保全自己的性命。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晁错,是颍川人。景帝登基,任命晁错担任内史。晁错曾多次请求单独同皇上谈论政事,皇上总会听取,他受宠爱超过了九卿。晁错升迁做了御史大夫,奏报诸侯所犯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近旁诸郡。奏书上报,皇上便诏令公卿列侯及皇族宗室集中商议,没人敢有非难,只有窦婴争辩,从此和晁错有了隔阂。晁错修改律令三十章,诸侯众口喧哗,忌恨晁错。后来吴、楚七国就反叛了,以诛杀晁错为名。皇上与晁错商议出兵的事,晁错想让皇上亲自率兵,而自己留守。等到窦婴、袁盎进言劝说,皇上就派中尉去召见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被斩。
晁错已被处死,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做抗击吴楚叛军的统帅。他回朝,上书奏明军中之事,觐见皇上。皇上问道:“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邓公答道:“吴王计划谋反有几十年了,因被削夺封地而怒气发作,以诛杀晁错为名,而他的意图并非在晁错身上。况且我还担心天下的士人会闭口,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是忧虑诸侯强大而不能控制他们,因此请求削夺他们的封地来尊崇朝廷,这本是功及万世的事情。而计划才开始实行,就蒙受杀戮之灾,对内便杜绝了忠臣的谏言,对外反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这时,景帝沉默了许久。
材料二:
汉代的贤君,都说是文帝、景帝。文帝宽厚仁慈为人大度,有高帝的风范。景帝猜忌刻薄薄恩寡义,没有人君的度量,他实际上不能和文帝相比。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吴王刘濞的世子来到京城,和他下棋发生争执,景帝发怒用棋盘击杀了他。吴王刘濞叛乱,情势也是被这件事激怒。晁错和景帝谋议削藩诸侯,景帝力排众议用了晁错的建议,等到事发后七国反叛,又听从袁盎的建议,在东市斩杀了晁错,竟然一点也不顾念他。梁王刘武,是景帝的同胞兄弟,景帝却故意骄纵他,差一点导致其死亡。临江王刘荣是太子,因为母亲失宠,也被景帝派酷吏杀死。无论从君臣、父子、兄弟三种关系来说,景帝都是违背天理有损道德,竟然到这种地步。推究汉景帝能够保全自身和国家,与文帝一起被称为贤君的原因,只是没有改变他的恭敬俭约的缘故罢了。
材料三:
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疏通黄河,使洪水东流入海。当他的整个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时,可能也时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发生;只是他事先就预料到会这样,祸患发生时就不惊慌失措而能从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遭到削弱,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而首当其冲,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居然做保全自己性命的谋划,想要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七国之乱的人,是谁呢?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晁错)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了。
15.答案:C 【解析】“化虚为实”错,应是化实为虚,坐在美好的山色里,好似在一幅恬淡闲适的图画中;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
16.答案:①诗书传家:诗书教化,育子成才,只留金钱财富,常招致灾祸。②乐善好施:宅心仁厚,悲天悯人,为子孙后代树榜样,蓄福报。③清廉自守:坚守本心,心灵澄澈,任何外物都不能够玷污灵魂。(一点2分,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7.答案:
(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18.①分号隔开了枸杞头的两种不同烹饪方式;逗号隔开的是具体的操作步骤;顿号隔开的是不同的配料。(3分)通过这些标点符号的分隔和停顿,增强了表述的逻辑性和层次感。(1分)②这些标点让句子变得短促,读起来轻盈活泼,有利于作者感情的抒发。(1分)(意思对即可)
19.①这句话运用比喻,将野生的菜比作“一团乱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些菜细瘦,杂乱的外形特点,让读者能够通过熟悉的“乱发”的形象,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野生菜的形态。②运用比拟,写野生的菜“细瘦”,赋予其以人的形态,突出野生菜的形态纤弱的特点。(或:“强硬”一词赋予菜以人的特质,突出了菜的质地不佳、不好食用的特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
A:反之则会导致体重降低(或“反之则会导致体重减轻”)
B:我们应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量
21.答案:
语句④ 改为: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语句⑥ 改为:降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22.答案:C 【解析】文中“慧”的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A.“世界屋脊”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B.“利”与“名”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C.“插曲”本意是指配置在话剧或电影等中的歌曲;比喻事情发展中插入的特殊片断。此处是指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小姑娘这件事,所以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D.“巧妙”引号的作用是讽刺、反语。
23.作文
(一)立意参考
材料介绍了甲、乙两位同学在丽江旅游时的不同游览方式。甲同学追求游览的“广度”,“一日看尽长安花”。乙同学追求游览的“深度”,将丽江这个城市游“透”了。
由甲、乙两位同学的游览方式,可以联想到学习的方式、学术研究的方式、生产的方式等。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的人什么都想学习,但由于精力有限,什么都学得不够精;有的人能选择一个领域深入学习,把这个领域钻研得很透;有的人既有学习的广度,也能选择部分领域深入学习。就学术研究的方式而言,有的人追求“全”,结果历经数年,难有成果;有的人专注于一个方向,深入研究,取得理想成果。就生产的方式而言,有的厂家追求产品之“全”,没有打造“拳头产品”的意识,难免被其他厂家击败;有的厂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毅然选择抓好“拳头产品”,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
参考立意:
①学习,既要追求“广度”,也要追求“深度”
②不要“广”而“浮”,宁要“专”而“深”(不求看尽长安花,但求赏透一枝梅)
③懂得舍弃,打造精品
(二)评分标准
本次评分为七类。一类卷56~60,二类51~55,三类46~50,四类41~45,五类36~40,六类26~35;七类0~25。
评分参考量表
(三)个案处理
1.经“查重”,确认抄袭的,其中二分之一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23分;三分之二篇幅与原作相同的,原则上不超过1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5分。
2.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0分(不满100字,0~4分;200字左右,5~8分;300 字左右,9~15分;400字左右,16~25分;500字左右,26~35分; 600字左右,36~40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3.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3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17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5分。
4.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 分,扣满5分为止。
5.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类别
分值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主要特征提示
一类文
56-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或新颖。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精当,结构精巧独特。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例证和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思维品质突出。紧扣“任务”写作,文体正确,有较强的“身份”意识。
二类文
51-55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有见识。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分明。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紧扣“任务”写作,文体正确,具有“身份”意识。
三类文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观点明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围绕“任务”写作,文体正确,具有“身份”意识。
四类文
41-45
审题基本清楚,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大致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基本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内在逻辑不够严谨。满足于简单理解材料,或一味举例,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围绕“任务”写作,文体、身份意识不强。
五类文
36-40
审题不完整,立意不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体现了题意的部分内涵。观点大致成立。但整体论证已越出材料和话题范围,且论证不够有力,文章基本是观点加材料。缺乏任务、文体和身份意识。
六类文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拙劣,多有语病、标点随意。
材料理解不当,貌似相关实则无关,写作水平较差。缺乏任务、文体和身份意识。
七类文
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混乱,基本功差。
全然不顾材料,写作水平差。观点和立意与材料完全不沾边,不会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缺乏任务、文体和身份意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届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届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