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每空1分,共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子罕》)
(5)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7)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人对水的描写很多,如《次北固山下》里的“ , ”,描写出青山翠绿、碧波荡漾的景象:《峨眉山月歌》中的“ , ”,写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流动
2.(9分)请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ㅤㅤ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寓居济南的老舍描写了一个温晴而(甲)(cí)善的冬天,从中可见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痪(A)的史铁生回忆起母亲在秋日里的种种往事,心中满是无言的愧疚;面对散步时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的父亲,深感家庭的重要责任在肩坎(B)坷,冰心以莲叶喻母爱,认为只有母亲乙)”。语言是情感表达的外衣,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在初中的语文学习历程中,让我们一起挖掘作者们的思想抒发,走进文学大家们的内心世界吧!
(1)(4分)根据文意,为A、B两处的加点字注音,用正楷在甲、乙两处写上正确的汉字。
A
B
甲
乙
(2)(2分)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横线③处填写上一个最合适的成语。
(3)(3分)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文中“温晴”“心绪”“挖掘”“我们”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
②语段划线句的后半句“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缺少宾语。
③汉语中词有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词,如以上语段中的“慈善”属于中性词。
④整体而言,以上语段强调了思考与学习,情感表达与文字运用的紧密结合。
3.(3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之下,亲近、融入自然是一种回归本真、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方式。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各领域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老作家王蒙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的激情,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与创造力。
D.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二、阅读。( 分)
4.(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3分)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登高”“饮酒”“赏菊”等词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节日。
B.“应傍战场开”真实描绘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在城中断墙残壁间的景象。
C.诗中巧妙化用王弘送酒给陶渊明的典故,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D.在长安被安史叛军占领的特定情境下,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
(2)(4分)结合诗歌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5.(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
ㅤ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ㅤ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ㅤ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ㅤ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节选自《论语》)
【乙】
ㅤㅤ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③,何有于我哉?”
ㅤㅤ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④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识(zhì):记住(所学的知识)。②诲:教导。③倦:疲倦。④邦:国家。
(1)(3分)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4分)阅读古诗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6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4)(4分)孔子认为学和思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节选)
鲍尔吉•原野
ㅤㅤ①雨点瞄着每株青草落下来,因为风吹的原因,它落在别的草上。别的雨点又落在别的草上。春雨落在什么东西都没生长的、傻傻的土地上,想起了去年的事情。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这时候,树叶太小,演奏不出沙沙的音乐。春雨是今年第一次下,有些地方还干着。春雨扯动风的透明的帆,把雨水洒到它应该去的一切地方。
ㅤㅤ②春雨继续下起来,无需雷声滚滚,也照样下,不来浓云密布那一套,那都是夏天搞的事情。春雨非不能也,下着。不大也不小,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看到人或坐或卧。春雨的水珠看到屋子里没有水,也没有花朵和青草。
ㅤㅤ③春雨忽然下起来,青草和花都不意外,但人意外。他们慌张奔跑,直到人们从屋檐和树底下走出。雨很想洗刷这些人,让他们像桃花一样绯红,渗入纺织物变得沉重,脸色却不像桃花那样鲜艳而单薄。他们的脸上爬满了水珠,想为他们取暖却取到了他们的脸。这些脸啊,比树木更加坚硬。脸上隐藏与泄露着人生的所有消息。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这些人慌乱奔走,奔向四方。
ㅤㅤ④春雨拍打行人的肩头和后背,他们挥动胳膊时双手抓到了雨。雨最想洗一洗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桃花开了。一棵接一棵的桃树站立路边,举起繁密的桃花。桃花在雨水里依然盛开,有一些湿红。有的花瓣落在泥里,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你们看到鸟儿多了吗?它们在枝头大叫,让雨下大或立刻停下来。如果行人脚下踩上了泥巴应该高兴,就像所有的树都打了骨朵。不开花的杨树也打了骨朵。鸟儿满世界大喊的话语你听到了吗?春天,春天
(1)(3分)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描写了春雨飘落人间、滋润大地的过程,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雨图。
B.题目《雨水去过一切地方》,意味着雨水无处不在,在文中被描绘成可以自由漫游在这个世界上。
C.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春雨刻画得淋漓尽致,春雨就像是一个温柔的女子,细腻而温暖。
D.文中划横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逼真地描摹轻盈的雨珠打在玻璃上挂而不落的样子。
(2)(3分)适当的朗读技巧能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情感。下面朗读批注(“•”表示重音,“^”表示有标点处连读)不合理的是
【句子】
ㅤㅤ雨水A摸摸他们的鼻梁,B摸摸他们的面颊,C^他们的眼睛D不让摸,眯着。(感情基调:E轻柔)
(3)(4分)第①段写春雨的降临,请分析此段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7.(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百草园的月色
陈忠实
ㅤㅤ①从上海到绍兴,经过八九个钟头的长途旅行,傍晚到达。安顿了下榻的处所,赶到鲁迅先生的故园去观瞻,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ㅤㅤ②一条宽阔的水泥铺就的街道,两排树荫浓密的法桐,这是“鲁迅路”。以先生名字命名的街道
ㅤㅤ③一方黑色的木板门,已经关死,没有门楼,仅仅就是在砖墙上安着这样一方黑色的木板门,这就是鲁迅先生世代的故居了。中国现代的思想和艺术的巨人
ㅤㅤ④宅院狭窄、颇深,门房,过庭,先生住屋,鲁母住屋,屋里有一个捣米的石臼。
ㅤㅤ⑤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笔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ㅤㅤ⑥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桑葚”的桑树。草园里的花草,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ㅤㅤ⑦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ㅤㅤ⑧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ㅤㅤ⑨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已近三十年了
ㅤㅤ⑩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ㅤㅤ⑪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一边听着老师领读,脑子里却展开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丘里,野葡萄藤曼一直攀缘到枸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头顶艳阳,脚踩枣刺,忘了吃饭,忘了时辰,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ㅤㅤ⑫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ㅤㅤ⑬读先生的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
ㅤㅤ⑭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透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ㅤㅤ⑮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ㅤㅤ⑯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选自《阅读天地》,有删改)
(1)(6分)请根据文章的叙述顺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参观鲁迅故居→① →② →③
(2)(6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那绿色或紫色的蚂蚱,总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体会句中加点词“戳开”的妙处)
(3)(3分)请试分析⑥段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4)(6分)阅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百草园的月色”。
8.(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名家谈交友
【材料三】
ㅤㅤA.讨论记录
ㅤㅤB.讨论规则
(1)(2分)阅读【材料一】,探究“朋友”内涵。提示:每空用一个词语来回答。
ㅤㅤ“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① 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意。所以“友”字的本义是②
(2)(3分)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展“交友之道”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多交网友。
B.材料二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强调了交友的方法和目的。
C.材料二中朱光潜的引文表明的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网络交友需谨慎,中学生网络交友的不应只凭兴趣爱好与感觉。
(3)(2分)【材料三】中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乙同学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
①主持人:
②乙同学:
9.(6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下面是老师提供的两种阅读方法,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方法一:跳读法
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阅读时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1)(3分)小莹想整理名著中展现猪八戒正面形象的内容,以下情节她可以跳读的是
A.四圣试禅心
B.黄风岭唐僧有难
C.比丘国救婴儿
D.大战流沙河
方法二:精读法
精读就是细读、精思和鉴赏,即经过精细深入地阅读,对作品的精彩内容、缜密结构、独特写法、精妙语言和深刻思想等
(2)(3分)小帆对书中“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很感兴趣,并在精读后做了下面的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分析总结:该情节运用了古典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情节设计,即“三复情节”,它的过程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完成” (1分)
三、作文。(60分)
10.(60分)告别小学,我们才能开始初中的精彩;告别过去;告别忧伤,我们才能在新的情绪中昂首向前,我们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奋进的少年……生活处处都在上演着告别。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哪一场告别让你记忆深刻?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24-2025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10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子罕》)
(5)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7)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人对水的描写很多,如《次北固山下》里的“ 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描写出青山翠绿、碧波荡漾的景象:《峨眉山月歌》中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写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流动
【答案】(1)秋风萧瑟(易错字:瑟)
(2)随君直到夜郎西(易错字:郎)
(3)不义而富且贵
(4)人不堪其忧
(5)落花时节又逢君
(6)博学而笃志(易错字:笃)
(7)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易错字:峨、羌)
2.(9分)请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ㅤㅤ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寓居济南的老舍描写了一个温晴而(甲)(cí)善的冬天,从中可见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痪(A)的史铁生回忆起母亲在秋日里的种种往事,心中满是无言的愧疚;面对散步时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的父亲,深感家庭的重要责任在肩坎(B)坷,冰心以莲叶喻母爱,认为只有母亲乙)”。语言是情感表达的外衣,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在初中的语文学习历程中,让我们一起挖掘作者们的思想抒发,走进文学大家们的内心世界吧!
(1)根据文意,为A、B两处的加点字注音,用正楷在甲、乙两处写上正确的汉字。
A huàn
B kǎn
甲 慈
乙 蔽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横线③处填写上一个最合适的成语。
(3)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①文中“温晴”“心绪”“挖掘”“我们”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
②语段划线句的后半句“人们心绪的流动才是文辞之间最打动人心”缺少宾语。
③汉语中词有贬义词、褒义词、中性词,如以上语段中的“慈善”属于中性词。
④整体而言,以上语段强调了思考与学习,情感表达与文字运用的紧密结合。
【答案】(1)A.huàn B.kǎn 甲.慈 乙.蔽
(2)各得其所
(3)C
3.(3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之下,亲近、融入自然是一种回归本真、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方式。
B.《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各领域的重要史料的原因。
C.老作家王蒙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的激情,展现出了非凡的活力与创造力。
D.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答案】A
二、阅读。(68分)
4.(7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从“登高”“饮酒”“赏菊”等词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节日。
B.“应傍战场开”真实描绘丛丛菊花寂寞开放在城中断墙残壁间的景象。
C.诗中巧妙化用王弘送酒给陶渊明的典故,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D.在长安被安史叛军占领的特定情境下,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
(2)结合诗歌后两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答案】(1)B
(2)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已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之意,更寄托作者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
5.(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ㅤㅤ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
ㅤ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ㅤ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ㅤ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ㅤ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节选自《论语》)
【乙】
ㅤㅤ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③,何有于我哉?”
ㅤㅤ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④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识(zhì):记住(所学的知识)。②诲:教导。③倦:疲倦。④邦:国家。
(1)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2)阅读古诗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4)孔子认为学和思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①替;②迷惑,疑惑;③饱,满足;④同“现”,出现、出世
(3)①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②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这是可耻的。
(4)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学与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获。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节选)
鲍尔吉•原野
ㅤㅤ①雨点瞄着每株青草落下来,因为风吹的原因,它落在别的草上。别的雨点又落在别的草上。春雨落在什么东西都没生长的、傻傻的土地上,想起了去年的事情。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这时候,树叶太小,演奏不出沙沙的音乐。春雨是今年第一次下,有些地方还干着。春雨扯动风的透明的帆,把雨水洒到它应该去的一切地方。
ㅤㅤ②春雨继续下起来,无需雷声滚滚,也照样下,不来浓云密布那一套,那都是夏天搞的事情。春雨非不能也,下着。不大也不小,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看到人或坐或卧。春雨的水珠看到屋子里没有水,也没有花朵和青草。
ㅤㅤ③春雨忽然下起来,青草和花都不意外,但人意外。他们慌张奔跑,直到人们从屋檐和树底下走出。雨很想洗刷这些人,让他们像桃花一样绯红,渗入纺织物变得沉重,脸色却不像桃花那样鲜艳而单薄。他们的脸上爬满了水珠,想为他们取暖却取到了他们的脸。这些脸啊,比树木更加坚硬。脸上隐藏与泄露着人生的所有消息。雨水摸摸他们的鼻梁,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这些人慌乱奔走,奔向四方。
ㅤㅤ④春雨拍打行人的肩头和后背,他们挥动胳膊时双手抓到了雨。雨最想洗一洗人的眼睛,让他们看一看——桃花开了。一棵接一棵的桃树站立路边,举起繁密的桃花。桃花在雨水里依然盛开,有一些湿红。有的花瓣落在泥里,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你们看到鸟儿多了吗?它们在枝头大叫,让雨下大或立刻停下来。如果行人脚下踩上了泥巴应该高兴,就像所有的树都打了骨朵。不开花的杨树也打了骨朵。鸟儿满世界大喊的话语你听到了吗?春天,春天
(1)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选文描写了春雨飘落人间、滋润大地的过程,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雨图。
B.题目《雨水去过一切地方》,意味着雨水无处不在,在文中被描绘成可以自由漫游在这个世界上。
C.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春雨刻画得淋漓尽致,春雨就像是一个温柔的女子,细腻而温暖。
D.文中划横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逼真地描摹轻盈的雨珠打在玻璃上挂而不落的样子。
(2)适当的朗读技巧能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情感。下面朗读批注(“•”表示重音,“^”表示有标点处连读)不合理的是 AB
【句子】
ㅤㅤ雨水A摸摸他们的鼻梁,B摸摸他们的面颊,C^他们的眼睛D不让摸,眯着。(感情基调:E轻柔)
(3)第①段写春雨的降临,请分析此段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答案】(1)D
(2)AB
(3)视觉上先写雨的落点,再写雨的队形,最后写雨不断扩散的覆盖面,由近及远;听觉上则写了初春新雨的无声,
7.(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百草园的月色
陈忠实
ㅤㅤ①从上海到绍兴,经过八九个钟头的长途旅行,傍晚到达。安顿了下榻的处所,赶到鲁迅先生的故园去观瞻,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ㅤㅤ②一条宽阔的水泥铺就的街道,两排树荫浓密的法桐,这是“鲁迅路”。以先生名字命名的街道
ㅤㅤ③一方黑色的木板门,已经关死,没有门楼,仅仅就是在砖墙上安着这样一方黑色的木板门,这就是鲁迅先生世代的故居了。中国现代的思想和艺术的巨人
ㅤㅤ④宅院狭窄、颇深,门房,过庭,先生住屋,鲁母住屋,屋里有一个捣米的石臼。
ㅤㅤ⑤后院里,就是那个被先生浓笔重彩描绘过的百草园了。
ㅤㅤ⑥灰蓝色的天幕上,有一弯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洒下一片朦胧的月光。一株高大的树干,辨不清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缀满“紫红桑葚”的桑树。草园里的花草,哪儿有“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态,更“难以摘食覆盆子”那“又酸又甜”的“像小珊瑚珠”一样的果实了。
ㅤㅤ⑦月色朦胧。我们这一帮从南方和北方聚拢到一起的先生的学生,现在都散立在月色朦胧的百草园里的草地上,听一位据说是鲁(周),真是叫北方人大惑莫解,几乎一个字也听不懂。朦朦胧胧的百草园,朦朦胧胧的花草,朦朦胧胧的鲁镇的地方语言……
ㅤㅤ⑧既然听不懂,我索性不听了,一个人到园子里去转悠。我心里似乎并不迫切要求听到介绍的话.只是想到这儿来走一走,站那么一会儿,有一次心理感受就满足了。
ㅤㅤ⑨是啊,百草园,我早就熟悉了,也就熟知这儿的一切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我心中印下的这幅动人的百草园的图画,掐指已近三十年了
ㅤㅤ⑩时值初夏,夜气温爽,听不到蝉鸣,自然地记起学习这篇课文时的情景。
ㅤㅤ⑪语文老师是一位刚从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青年,热情极高,甘肃人,却把课文朗诵得十分动人……我一边听着老师领读,脑子里却展开另一幅图画:刚刚收割过麦子的南坡上,麦茬儿闪闪发亮,塄坎上和坟丘里,野葡萄藤曼一直攀缘到枸树梢上去,酸枣棵子是山坡上最大的家族,头顶艳阳,脚踩枣刺,忘了吃饭,忘了时辰,头上无汗可流,也顾不得到沟底去喝一口泉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生活如此富于意趣。
ㅤㅤ⑫而当我从乡野跑到城市,坐在高楼明亮的教室里,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唤起对我的百草园——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无限丰富有趣的依恋。
ㅤㅤ⑬读先生的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我的少年时期,人生的那个充满幼稚心理的时期
ㅤㅤ⑭当我漫步在向往了近三十年的百草园中时,已经是个顶透而须密的中年人了,而心境却一下子回返到了童年……
ㅤㅤ⑮哦!我的向往中的南国的先生的百草园!
ㅤㅤ⑯哦!我的遥远的北方家乡的黄土高原之中的南坡……
(选自《阅读天地》,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的叙述顺序,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参观鲁迅故居→① 游百草园 →② 回忆学习情境 →③ 怀念故乡
(2)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那绿色或紫色的蚂蚱,总是悄悄地藏躲在酸枣棵子最稠密的枝杈里。(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听陇音普通话朗诵“百草园”的时候,才一下子戳开了记忆的窗户。(体会句中加点词“戳开”的妙处)
(3)请试分析⑥段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
(4)阅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百草园的月色”。
【答案】(1)①游百草园②回忆学习情境③怀念故乡
(2)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蚂蚱赋予了人的特性,使其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展现了蚂蚱的隐蔽性和捕捉的趣味性。
②“戳开”一词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形象地表达了听朗诵时记忆被瞬间唤醒的感觉。同时,也强调了记忆的深刻和强烈。
(3)第⑥段开头的环境描写通过描绘灰蓝色的天幕、细细的金钩似的月亮以及朦胧的月光,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远氛围,烘托了作者对鲁迅故居及百草园的无限遐想与感慨,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文对百草园的描绘和作者的回忆,并暗示了文章对鲁迅及其精神世界的赞美与敬仰。
(4)文章取题为“百草园的月色”,既展现了作者参观鲁迅故居及其百草园的场景与氛围,又寓意着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题目富有诗意与美感,能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并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与情感。
8.(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ㅤ在“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明白了“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那么中学生在网上究竟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名家谈交友
【材料三】
ㅤㅤA.讨论记录
ㅤㅤB.讨论规则
(1)阅读【材料一】,探究“朋友”内涵。提示:每空用一个词语来回答。
ㅤㅤ“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① 平等 的内涵。“友”字的甲骨文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大家都伸出右手紧紧相握,以表达亲密友好之意。所以“友”字的本义是② 友好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开展“交友之道”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多交网友。
B.材料二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强调了交友的方法和目的。
C.材料二中朱光潜的引文表明的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网络交友需谨慎,中学生网络交友的不应只凭兴趣爱好与感觉。
(3)【材料三】中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乙同学的发言存在不符合讨论规则之处,请分别指出并加以分析。
①主持人: 没有保持中立的态度,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②乙同学: 语言不文明,进行了人身攻击。
【答案】(1)①平等②友好
(2)A
(3)①没有保持中立的态度,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②语言不文明,进行了人身攻击。
9.(6分)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下面是老师提供的两种阅读方法,请你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方法一:跳读法
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阅读时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
(1)小莹想整理名著中展现猪八戒正面形象的内容,以下情节她可以跳读的是 A
A.四圣试禅心
B.黄风岭唐僧有难
C.比丘国救婴儿
D.大战流沙河
方法二:精读法
精读就是细读、精思和鉴赏,即经过精细深入地阅读,对作品的精彩内容、缜密结构、独特写法、精妙语言和深刻思想等
(2)小帆对书中“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很感兴趣,并在精读后做了下面的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分析总结:该情节运用了古典小说中常用的一种情节设计,即“三复情节”,它的过程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完成” 更加曲折,增加了故事的魅力,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1)A
(2)示例:孙悟空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铁扇公主给了他假扇,火越扇越大 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模样,骗取真扇,又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模样将真扇骗了回去 更加曲折,增加了故事的魅力,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作文。(60分)
10.(60分)告别小学,我们才能开始初中的精彩;告别过去;告别忧伤,我们才能在新的情绪中昂首向前,我们才能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奋进的少年……生活处处都在上演着告别。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哪一场告别让你记忆深刻?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A.学而不思则罔
无道则隐
B.不舍昼夜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吾日三省吾身
日月之行(《观沧海》)
D.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内识记
/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工具书查阅
《说文解字》:“惑、乱也。从心、或声。”
②四十而不惑
惑:
成语推断
贪得无厌
③学而不厌
厌:
上下文对照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意思是辞官隐居
④有道则见
见:
内容
出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选择他所在的圈子
朱光潜《谈交友》
议题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主持人: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甲同学: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乙同学: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
习惯或爱好。
《西游记》三调芭蕉扇
起因
唐僧师徒一行人路阻火焰山
经过
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铁扇公主给了他假扇,火越扇越大
二调芭蕉扇:(2分)
三调芭蕉扇:悟空、八戒与牛魔王大战,悟空与之赌变化,得诸位神佛相助,调到了芭蕉扇
结果
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前行
A.学而不思则罔
无道则隐
B.不舍昼夜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C.吾日三省吾身
日月之行(《观沧海》)
D.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
方法
联系内容
释义
课内识记
/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替
工具书查阅
《说文解字》:“惑、乱也。从心、或声。”
②四十而不惑
惑: 迷惑,疑惑
成语推断
贪得无厌
③学而不厌
厌: 饱,满足。
上下文对照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意思是辞官隐居
④有道则见
见: 同“现”,出现、出世
内容
出处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古人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香可以变成寻常,臭也可以变成寻常,就不觉其为香为臭。一个人应该谨慎择友,选择他所在的圈子
朱光潜《谈交友》
议题
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主持人:中学生在网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甲同学: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不用担心对方会泄露你的秘密,这样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
乙同学:我认为,说网上能交到真正朋友的都是脑子不正常,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俞伯牙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管仲鲍叔牙交谊甚厚相知深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
讨论规则
简要说明
主持人要保持中立
主持人要宣布议题,组织讨论,让讨论过程井然有序
发言的观点要明确
发言者要明确表达对相关问题的意见,赞成还是反对他人观点,也应表述清楚。
就事论事,文明表达
讨论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发言时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的动机、
习惯或爱好。
《西游记》三调芭蕉扇
起因
唐僧师徒一行人路阻火焰山
经过
一调芭蕉扇: 孙悟空变成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铁扇公主给了他假扇,火越扇越大
二调芭蕉扇: 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模样,骗取真扇,又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模样将真扇骗了回去
三调芭蕉扇:悟空、八戒与牛魔王大战,悟空与之赌变化,得诸位神佛相助,调到了芭蕉扇
结果
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前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性学习,材料题,阅读理解与欣赏,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