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汁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畸形(jī) 精辟(pì) 禀性(bǐn) 混混沌沌(hùn)
    B.斐然(fěi) 摒弃(bìng) 爱憎(zèng) 皓首穷经(hà)
    C.芜杂(wú) 狙击(jū) 木椽(yuán) 脉脉含情(mò)
    D.肄业(yì) 癸丑(guǐ) 怜悯(mǐn) 嗜血成性(xuè)
    3.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惴惴不安 与日具增 滥施酷刑 瞻前顾后
    B.挺而走险 歪门邪道 淡虎色变 凭心而论
    C.稍纵即逝 千姿百态 莫衷一是 郑重其事
    D.沉默寡言 翻云复雨 不知所措 井然有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一天晚上为了制作报告会的PPT,丽莎加班到了凌晨2点,现在她对车厢里的嘈杂声充耳不闻,靠在座位上睡着了。
    B.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C.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聋振聩,给当时法国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这本书后来成为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D.尽管近年采取了加开临时客车等措施,但春运出行难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大火车站万头攒动,众多旅客重足而立,交通场面拥挤不堪。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的宗旨,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B.武汉某商务公司老板王某谎称能帮人走关系拿购房指标为由,先后诈骗13名购房者共120余万元,近日被硚口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C.如果从制度上让权力不自由,同时赋予公众监督的权利,权力才可能不敢轻易胡来,至少在一切有阳光照见的地方不敢公然胡闹。
    D.在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
    二、综合题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
    ①暑期生活的一件热闹事情,即上海国际动漫节。约二十万观众来看,不仅吸引了各地的年轻人,欣赏人数创新纪录,而且,那一群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人,如今已长大,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毫无疑问,如今动漫文化有了根,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年轻人生生长长的情种食粮。
    ②可是,动漫的世界,尽管有其正面的价值观,比如家族情结、童心传统、寻找真情、挑战自我以及团队精神等,然而不能不说,较多的黑暗之心仍然是基本法则。尤其是游戏世界,打打杀杀、钩心斗角、自私自利,迎合人性的本能冲动与野蛮血性,充满向下沉沦的娱乐至死的颓废,甚至,表面是英雄崇拜或励志人生,骨子里却是顺承人性的自然倾向,强权即真理,自我即天意。久而久之,参与建构了人性的黑暗图景。
    ③我过去一直有一个看法,将所有的思想文化,分为两型:一是随俗的,一是雅化的。
    ④凡顺承人性中的自然性,皆为随俗的。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尼采的超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契约论、弗罗伊德的潜意识,以及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游戏电玩世界的文化法则等。
    ⑤凡提升、发明、转化、美化人性中的自然性,皆为雅化的。如儒家之性善说、柏拉图之理念说、康德之绝对命令说,以及各种哲学与美学中的形上智慧。
    ⑥随俗与雅化,为人类思想之两轮,离一不行。随俗,渐为现代性的根本特征,而雅化,则是传统之根本特征。随俗中,有雅化的努力;雅化中,又有随俗的用心。
    ⑦可是,以上这种看法,其实到了该修正的时候了。因为,上面这种说法中,雅化的“雅”,似乎是与真实的人性图景两相分离,甚至互不相干的东西。
    ⑧但是在二十一世纪渐渐清晰起来的一幅新的人性图景中,“雅”也是人性图景中的一部分。
    ⑨就以“善”为例,究竟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人性的真实?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孟旦,通过现代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揭示了在人的自然本性和遗传中有互惠和利他的先天倾向。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本能地就有利他的倾向。孟旦引用了社会生物学研究者爱德华·威尔逊的说法以证明儒家亲亲之仁的合理性。威尔逊证明了亲亲之爱,建立在“亲族选择”即基因的自然选择基石之上。“在利他主义行为的起源上,宗族选择特别重要。”
    ⑩威尔逊还说:“在多种有证据的遗传特性中,最接近道德趋向的是对他人之不幸的移情,以及婴儿与其保护人之间的某些情感过程。可以为道德趋向的遗传性再提供大量的历史证据。在进化史的过程中,那些使人趋向于合作行为的基因将会在全体人类中占据支配地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脑神经认知科学最新发现表明,对造成他人痛苦的厌恶感和公平感,是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两大先天情感。科学家通过对大脑的核磁共振实验发现,当志愿者被要求或选择将一个重伤者扔下船去,以解救其他人时,或选择不采取行动时,所有的患者都选择牺牲一人以拯救他人,而正常人则选择不采取行动。这表明,有病的大脑对道德麻木不仁,而健康正常的大脑则敏感。大脑相关道德情感区有病的人,失去了道德敏感的生理基础,而正常人则有这个基础。
    其实人类学家也早就发现,人类社会的起源,即人的社会性形成,善是开端。因而我们越多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历史起源,越是能更多地理解人性。人类学家M.D.萨林斯指出:“在有选择地适应新石器时代的种种危险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克服或贬抑了灵长目动物的种种习性,如自私自利、争雄称霸、野蛮竞争,等等,人类社会用血族关系和合作代替了冲突,将道德置于力量之上,人类社会在其最早的时期中完成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克服人类所具有的灵长目动物的天性,从而确保了人类的不断进化的特点。”另一个人类学家V.斯蒂芬森从他与爱斯基摩人的长期交往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之所以幸福,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是按照为人准则生活的。从根本上看,人类与其说是一种竞争的动物,不如说是一种合作的动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去,是因为互相帮助,而不是丑陋的个人主义。”
    上个世纪,我们读大学的时候,特别流行西方现代派的作品。其中有一篇小说人人皆知,即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1911—1993)最重要的小说,名为《蝇王》。“蝇王”是对人们自己身上所深藏的恶的隐喻。作者旨在呼吁人们要正视“人自身的残酷和贪婪的可悲事实”,医治“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的无知”。然而,如上所述,种种跨学科研究的合力,渐渐地正在拼合为一幅区别于《蝇王》的新的人性图景。这一新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这不仅可以教我们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几千年前的性善、仁爱、雅化、守正等观念,而且可以启发我们重新省视当代的文艺、文学以及文化固有的思想框架。
    6.第①段中加点字“根”在文中具体指
    7.如果把“人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感到亲和,对亲人、朋友更痛痒相关,更愿意分享一些好东西、好信息”作为论据,可以支撑的观点是( )
    A.雅化是对人性中的自然性加以美化。
    B.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
    C.不伤害他人和追求公平的情感是先天的。
    D.人类在克服动物性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8.根据文意,作者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性图景”的预测是( )
    A.顺承人性中自然性的随俗思想会逐渐削弱,雅化的文化思想成为主流。
    B.随俗与雅化是人类思想的一体两面,二者的发展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
    C.随着生物及社会学等跨学科发展,正面的人性价值会得到更好的发扬。
    D.人类会全力发现遗传和社会基因秘密,发掘被隐藏的至善至美的人性。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
    陈述句误为疑问句,问号改为句号。
    D
    【解析】
    “禀性”中的“禀”应读作“bǐng”;B.“爱憎”中的“憎”应读作“zēng”;C.“木椽”中的“椽”应读作“chuán”。
    3.C
    【解析】
    “与日具增”中的“具”应改为“俱”;B.“挺而走险”中的“挺”应改为“铤”,“淡虎色变”中的“淡”应改为“谈”,“凭心而论”中的“凭”应改为“平”;D.“翻云复雨”中的“复”应改为“覆”,“井然有叙”中的“叙”应改为“序”。
    4.C
    【解析】
    望文生义。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并不是指听不见周围的声音。B.望文生义。瓦釜雷鸣: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砂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这里误以为声音很大。C.正确。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符合语境。D.望文生义。重足而立:两脚并拢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这里误以为“人的脚踩着人的脚”。
    5.A
    【解析】
    句式杂糅,“谎称……为由”句式杂糅,可改为“谎称能……”,或者“以……为由”;C.关联词搭配不当,“如果……才……”不能搭配,“如果”应改为“只有”;D.成分残缺,在最后补充“的历史进程”。
    二、综合题
    6.
    【解析】
    依据第①段“约二十万观众来看,不仅吸引了各地的年轻人,欣赏人数创新纪录,而且,那一群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人,如今已长大,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可知“根”指动漫文化拥有了一大群欣赏观众,并且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观众,如今已长大。
    【答案】动漫文化拥有了一大群欣赏观众,并且在学生时代热爱动漫的观众,如今已长大。
    7.B
    【解析】
    “人总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感到亲和,对亲人、朋友更痛痒相关,更愿意分享一些好东西、好信息”这句话很明显属于第⑨段所说的“亲亲之爱”;依据第⑨段“威尔逊证明了亲亲之爱,建立在‘亲族选择’即基因的自然选择基石之上”,以及第⑩段“威尔逊还说:‘在多种有证据的遗传特性中,最接近道德趋向的是对他人之不幸的移情,以及婴儿与其保护人之间的某些情感过程。可以为道德趋向的遗传性再提供大量的历史证据’”,可见威尔逊意在通过“亲亲之爱”来表达人类的道德倾向是具有遗传性的。故选B。
    8.C
    【解析】
    A.“雅化的文化思想成为主流”于文无据,原文第段只说“这一新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思我们如何利用转化人性负面的固有思路,而且可以以真启美、美善合力,更加理直气壮地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而“强调人性正面价值的文化主导力量”不能等同于“成为主流”。B.“互相促进”说法错误,结合第⑥段“随俗与雅化,为人类思想之两轮,离一不行。随俗,渐为现代性的根本特征,而雅化,则是传统之根本特征。随俗中,有雅化的努力;雅化中,又有随俗的用心”可知,应该是抑制“随俗”,促进“雅化”。D.“发掘”是“个性”的特点,不属于“人性图景”。故选C。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小阅读-课内,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组,语言表达,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 简答,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类,选择题组,小阅读-课内,小阅读-课外,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语言表达,判断题,小阅读-课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