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课件+教案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本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演讲,_,_,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演讲辞作为演讲时的文稿,____。__,________。
它除了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
是沟通心灵、争取同盟的有利桥梁
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唤起听众的共鸣
④是演讲成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⑤是传播知识、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A.⑤②①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④①③
D.①③④⑤②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几经艰辛,终于登上了华山绝顶。立于巅峰,放目远眺,我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②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规律。但毋庸置疑的是,对于真正的艺术作品来说,生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③它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鸡鸣山,依山傍水,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④他现在深陷困境,与他自身的眼光见识有关,也和他对人对事的态度有关,他总是把别人的话置之度外,一意孤行。
⑤我生来性格倔强,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⑥做学问仍然需要你与纸张亲密接触,数据库本质上还是工具,它是不可能越俎代庖的。
⑦做学问,除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外,在方法上也要得当,切不可多端寡要、什么都浅尝辄止。
A.①③④
B.②⑤⑦
C.①④⑥
D.②③⑥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雇佣(yōng) 撰稿(zhuàn)诅咒(jǔ)坚忍不拔(rěn)
B.芜杂(wú) 空白(kōng)肤浅(fū)豁然开朗(huò)
C.诽谤(pàng) 精悍(hàn)苍穹(qióng)卓有成效(zhuó)
D.诬蔑(miè) 悼词(dà) 扼要(è)衷心喜悦(zhōng)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请您放心,我一定尽快玉成此事,确保贵校的教工食堂能够顺利开张。
B.余自河东负箧而来,蒙恩师不弃,忝列门下,亲聆教诲,倏忽二十载矣!
C.衷心祝愿你们夫妻二人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永结秦晋之好。
D.家君七十寿辰恰逢重阳佳节,贤弟于菜根香酒店略备薄酒,恭请兄长驾临。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估量(liàng)诽谤(bÃng)忌恨(ji) 卓有成效(zhuó)
B.诅咒(jǔ) 悼念(dà) 驱逐(qū)豁然开朗(huò)
C.寻常(xún)给予(gei)勒令(lè) 繁芜丛杂(wú)
D.肤浅(fu) 诬蔑(miè)要素(yà)得心应手(ying)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厉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④①③⑤②
C.②①③⑤④
D.②④①③⑤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很多大学生职业梦想由起初的追求高远演变成浅尝辄止。不断追梦的过程中,可以有所改变,但不断跳槽却可能是白白耗费时间。
②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③“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让高雅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贴近百姓,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⑤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⑥决战脱贫攻坚,没有终南捷径,中国已经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里踏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
A.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②④⑤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诬蔑(miè) 诽谤(fěi) 悼念(dǎ)浅尝辄止(zhé)
B.狡狯(huì) 刨土(pá)载诸(zhū)卓有成效(zhuó)
C.缝隙(xì) 衰颓(shuai)解放(jiě) 孜孜以求(zi)
D.嫉恨 (ji) 诅咒(zǔ) 气氛(fèn) 繁芜丛杂(wú)
9.指出注音和释义全对的一组:( )
A悼(dà)词 衷(zhōng内心)心 肤(fǔ)浅 永垂(chuí流传)不朽
B 嫉(jì憎恨)恨 寻(xun)常 即使(jí) 卓(zhuó高明)有成效
C给(jǐ)予 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 zhòu咒骂) 不可估量(liáng)
D芜(wú杂乱)杂 诬(wū)蔑 爱(ài)戴 豁(hè开阔,通达)然开朗
10. 揣摩语言和语序,依次填入方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对他表示□□、□□和□□,而我敢大胆地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有一个私敌。
A. 一起 悼念 尊敬 爱戴 未必 肯定
B. 无不 尊敬 爱戴 悼念 可能 未必
C. 全部 悼念 爱戴 尊敬 肯定 未必
D. 无不 爱戴 尊敬 悼念 可能 未必
11.下列成语没用比喻意义的一项是( )
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B.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C.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D.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12.(多选题)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当的项是:( )
A“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原指版面、书页、画幅上面空着的没有填满的部分,这里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不可企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B第3自然段“芜杂”一语比喻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像丛生的杂草一样又多又乱。
C“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是一个置于全句之首的长状语,文中运用这一比喻旨在赞颂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第4自然段“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功盖当世、前无古人。
E第8段以各国政府和资产者的“驱逐”、“诽谤”、“诅咒”同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爱戴和悼念”进行对比,表现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产生的伟大影响。
F“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比喻敌人的无能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未必有一个私敌”用夸张手法表现马克思的大公无私和光明磊落。
二、文本阅读
(一)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1)政敌和战友对马克思有怎样鲜明不同的态度?填空。
政府—( )
资产者—( )
革命战友—( )
(2)如何理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3)如何理解“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二)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种,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对第1自然段重点语句的思想内容、表现方法和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恩格斯不忍心直接使用“死”之类的字眼,而是用“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比喻马克思的逝世,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悲痛的心情。
B“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但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事实,而且针对马克思的特点,以“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对他作出崇高的评价,为下文评述的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他的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张本。
C恩格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两次说马克思“睡着了”,不但表现了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而且强调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从容、安详,使人略感欣慰。
D开头郑重交代马克思逝世的准确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是因为这一时候应载入史册、永志不忘。
E“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马克思逝世的突然,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
2.以下各句和“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你能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吗?
(1) 百年之后还怕没有人送你还山?
(2) 我已是半截入土的人了。
(3) 将来要有个山高水低可怎么办!
3.对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背离事实的一项是( )
A、破折号起停顿作用,表示恩格斯不想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但又不得不说的矛盾。
B、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睡着了”的意思是“永远地睡着了”——死亡。
C、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强烈的转折,表达恩格斯由于没有料到马克思的逝世这样突然,而在思想感情上发生剧变,产生的了极大的悲痛。
D、破折号在这里既有解释的作用,也表示语气上的短暂停顿。正是这一停顿,突出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B
3.D
4.B
5.D
6.B
7.C
8.C
9.C
订正:注音:肤fū 嫉jí 豁huò。释义:卓,显著。
10.B
11.B
12.B、C、F不对。
“芜杂”本义指草长得多而乱,确实有形容思想或文章繁多杂乱、没有条理的比喻义,但词语的比喻义不同于比喻的修辞格。词语的比喻义是已经固定的词义,比喻格却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形成的,它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如文中的“蛛丝”比喻敌人的诽谤和诬蔑,一离开这个语境这个意义就失去了。C“正像达尔文……”不是比喻而是类比。比喻是根据甲乙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规律创立进化论和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是同类事物,“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二者的相同点而不是相似点。F马克思“未必有一个私敌”是事实而不是夸张。
二、文本阅读
(一)(1)驱逐他;
诽谤他、诅咒他;
尊敬、爱戴、悼念。
(2)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说明敌人对马克思攻击很多,却十分无力,也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表明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无畏的气魄。
(3)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二)1.A
C不对,A不对。这句话不是比喻,而是讳饰。“停止思想了”、“睡觉了”同“死”不是相似,而是换了一个说法。“讳饰”也叫“避讳”。遇有犯忌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而改用另一种说法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就是“讳饰”。C不对。两次说“睡着了”不是一般的“反复”,因为其含义不同。第一个“睡着了”是恩格斯当真以为马克思睡着了,第二个“睡着了”是“死”的讳饰说法。这样说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突然逝世的震惊、痛惜和遗憾。这种说法不同于一般表示强调的同语反复。
2.(1)死后 给你送葬
(2) 快死了
(3) 不幸或意外的事
3.C
4. 点明马克思的逝世,表达了作者悲痛与崇敬的心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优秀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精品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5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第51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时练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下册第七单元精品单元测试课时训练,文件包含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原卷版docx、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