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寒假自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复习训练+新学期预习讲义
-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4 说明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5 文言文阅读 (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7 《红星照耀中国》(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8 专项训练(基础知识部分) (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9 专项训练 (阅读理解部分) (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0 次下载
【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6 诗词鉴赏(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6 诗词鉴赏(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6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6诗词鉴赏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诗词赏析考查内容有课内诗词,有课外诗词;其考查主要是“欣赏”,而不是鉴赏,考查主要在“理解”上: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什么感情?什么风格?字词有何妙处?比较……的异同?常见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1.把握内容,体会情感;
2.诵读语句,分析风格;
3.品味词语,赏析名句;
4.描述画面,分析意境;
5.品味语言,借鉴写法。
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是古诗词曲阅读的主要考查题型。
考点一 描绘画面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描绘画面,主要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解答描绘画面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诗歌中描写的主要形象,注意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解题方法:
第一步,描绘诗歌中所展现的图景画面,要抓住诗歌中描写的主要形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
第二步,概括诗歌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所用词语要能恰切地表现形象的特点和诗歌的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之情等。但表述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感”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哀伤”。
考点二 赏析名句
古诗词中的名句(关键句或能概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或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赏析名句试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
赏析诗词名句首先要关注题目(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其次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最后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地阐述概念。
解题方法:解答赏析名句题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从用词特点或表达技巧入手,或是修辞手法,或是表现手法,或是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等。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考点三 分析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载体,只要准确理解诗歌形象,就可进入诗人内心世界,感知其思想情感。可见,分析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在古诗词鉴赏中地位举足轻重。
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1.鉴赏诗歌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归纳人物的思想情感或典型意义。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要结合诗人的身世和写作的背景,分析诗歌中的内容,从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诗人的形象和特征。答题时先要说特点,即用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动妇女、贫困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者、诗人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最后点明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2.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有四个方面:概括、赏析物象的特征;概括画面或意境内容;分析画面或意境特色;把握画面或意境表达的情感。分析事物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提炼特征,描写对象;
(2)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3.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梅、竹、兰等。分析事物形象首先要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最后回答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考点四 领悟主旨情感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而所学诗歌情感则大致为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离别思念、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等。
解题方法:分析评价诗歌主旨感情时,首先要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鉴赏诗歌时,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其次要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诗歌创作讲求含蓄、凝练,因而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
考点五 赏析炼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就是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解答这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
(4)特殊词值得注意:①叠词。一是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二是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加绵密曲折。②拟声词。一是给读者以听觉上的感受,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二是能引发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境。③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考点六 分析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鉴赏时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诗词常用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②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借代、双关、化用、叠词、互文、反复等。
③表现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事抒情等);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烘托、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等。
④结构手法。过渡、照应、铺垫、渲染、总分、并列、递进等。
⑤遣词用句。炼字、句式等。
答题角度:
对所给诗歌表达技巧进行赏析,一般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和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和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修辞角度:着重分析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④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⑤从表现手法:辨明表现手法,如化用典故、想像等。
考点七 对比阅读
古诗词的对比阅读,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更多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其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词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其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对比阅读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诗词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词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从大方面看,对比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解题方法: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地寻找其可比点,比较其异同,准确地“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评价优与劣。这种分析涉及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修辞等方面。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做到“知人论世”。
古代诗歌的分类
(一)按体裁分
可分为: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1.古体诗(古风)
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歌”“歌行”“引”“曲”“吟”等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大致为:《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陶渊明等诗人的五言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2.近体诗(格律诗)
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每首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律诗,从形式上看是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的音韵,题目揭示了内容或情感。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4.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散套。
(二)按照表达方式分
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
1.抒情诗:主要抒发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思想感情。包括写景诗、咏物诗、咏史诗等。山水田园诗属写景抒情类。
2.叙事诗:一方面是叙述故事,一方面饱含诗人对故事中人物的丰富感情。
3.哲理诗:将议论入诗,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充满了哲思和理趣。
(三)按照题材(内容)分
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赠友送别诗、行旅闺怨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即事感怀诗等。每一类诗都有常见的思想感情,对每一首诗歌不能一概而论。
真题感知
(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诗为五言古诗,题为“饮酒”,实为诗人借酒抒发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环境偏僻才能使人悠闲自得,表达诗人宁静安详的心态。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展现了独特的自然之美:静态的温馨和动态的灵性。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2.苏轼曾这样评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一个“见”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4.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
D.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这两幅美丽的画面。
6.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注】①才思:才气,才情。②解:懂得,知道。
7.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8.“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似,请你结合两者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观 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9.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试就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10.本诗为“盛唐绝作”,展现出诗人“俱臻绝顶”的艺术表现力,试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至少赏析2个字)
(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 村①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②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③,微躯④此外更何求?
【注】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②堂上:一作“梁上”。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抱”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一湾清流绕村而过的优美风光,极富表现力。
B.颔联写燕子自在飞翔,白鸥相伴相随。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C.中间四句紧紧贴住“幽”字,一路叙下,描绘出“景幽、事幽、人幽”的情景。
D.这首诗描写了一家人暂居江村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幸福满足的心情。
1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画面。
提升专练
(2023上·广西南宁·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此行的目的。“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形单影只,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既写出山高路远,也表达出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B.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流露出诗人内心轻松愉悦的心情。
C.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暗示了前线将士取得胜利,诗人情绪已经高涨起来,失意的情绪已然消散,表达出诗人的达观。
D.全诗叙事与描写相结合,写出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边塞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诗歌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浑然一体。
2.《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请品析“直”“圆”两字的精妙之处。
(2023上·河南安阳·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品读画线句,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一联所呈现的画面。
4.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023上·江苏扬州·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村 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展开想象,用生动优美的文字描绘第一、二两句所展示的画面。
6.请结合三、四两句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2023上·宁夏石嘴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
[唐]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7.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确定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采用借代修辞手法,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8.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菩萨蛮①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②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③,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④,黄鹂三两声。
【注】①该词作于词人晚年罢相后隐居江宁(今南京)钟山半山园时。当时新法废除,新派落职。②窄衫短帽:便装衣帽。③偃:息卧。④关情:使人动情。关,牵动、动心。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两句表明词人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其中的“闲”字渲染出悠闲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词人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
B.上阕后两句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词人见此情景,不禁发出花事相同、人事已非的感慨。
C.下阕最后两句,词人运用反问,寄情黄鹂,既表现了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也突出了清新、静谧、幽雅的生活环境。
D.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是本词的基本特色,同时,本词写景绘声绘色:风声鸟声,是绘声;青山绿水、花红柳绿,是绘色。
10.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023上·浙江湖州·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乙】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①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诗人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1.【乙】诗中“乱花渐欲”描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而生动地把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甲】诗中“ ”的描写,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2.【甲】【乙】两诗都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早春景色,但从尾联来看,写作手法有明显差异,请你结合诗意分析两首诗尾联的主要手法及情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10 综合自测题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10综合自测题原卷版docx、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10综合自测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9 专项训练 (阅读理解部分)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9专项训练阅读理解部分原卷版docx、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9专项训练阅读理解部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专题训练复习专题训练08 专项训练(基础知识部分)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8专项训练基础知识部分原卷版docx、巩固复习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复习专题08专项训练基础知识部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