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6环境保护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6环境保护,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概况,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产生原因,环境问题,索取>再生,排放>自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环境与环境问题 (1)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1)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2)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 环境污染与防治 (1)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 环境管理 (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2)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和新陈代谢,以“三废”等形式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③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和影响的同时,环境也对人类产生反馈作用
④人类活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与环境和谐相处,人类活动出现过度现象,产生环境问题
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人口素质较低环保意识差
可再生资源恢复需要时间
自净能力有限、需要时间
农村以生态破坏为主,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展中国家掠夺式开发产生生态破坏;发达国家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污染。实际都是多种问题并存。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同代、代际、物种、区域公平
人类活动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爱护地球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
“水气净美物尘沙”,注意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作用有差异
过度樵采、火灾、城镇建设、毁林开荒…
生态失调、水土流失、物种减少、洪水频发…
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提高公众意识…
调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提供食物、纤维、木材、工业原料…
滥垦、滥伐、滥牧、滥捕、污染、物种入侵…
禁止滥砍滥伐、设立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严防生物入侵…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降解污染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旅游…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蒸发加大、填海造陆、引水灌溉…
气候恶化、旱灾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控制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
植被破坏严重、降水多且集中、坡度大、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库、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复垦…
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气候干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工矿建设…
土地退化、诱发沙尘暴、埋没道路、村庄、生态恶化…
草方格沙障、严禁过度开采、飞播造林、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严禁过度..,建立自然保护区
(2021全国甲卷)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牛吃掉易燃的枯草和落叶,有效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牛粪直接归还自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2020年全国卷3)据估计,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每年导致全球数以亿计的鸟儿死亡。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图所示)。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且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清晨太阳从东面照射沟谷西侧的山体,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侧)的玻璃幕墙,鸟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西向东飞向西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傍晚反之。解决措施: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
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改进建议:①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②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
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
(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森林燃烧;沙尘天气;工业生产排放;汽车尾气;建筑尘土等
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急慢性疾病以致死亡。
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气污染物,生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硫酸型: 硫氧化物硝酸型 氮氧化物
酸化水体土壤影响生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
排放:生产生活导致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资源利用粗放,污染物排放量大;自净:封闭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大气自净能力弱;逆温条件下,空气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大气自净能力弱(冬半年更易发生);或者静风无风,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自净能力弱。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和工业污染。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
生产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陆地水体称“水华”;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水质变坏。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随食物链富集,引起人畜病症;具有隐蔽性,长期积累才会引起病症。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海洋生物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
排放:污染物排放量大自净: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量越小,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越弱;此外还要注意时间信息产生的气温和降水。
预防: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治理: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改进生产技术;建设完善的城市排污措施等管理:建立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宣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城市生活垃圾等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颗粒物、有害气体进入大气,污染大气;占用土地多;有毒渗漏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分类回收。
(2016全国卷一)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 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
(2019全国卷二)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近年来,随着攀登珠穆朗玛峰人数增多,产生的废弃物增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人关注。我国登山管理部门相继提出控制登山人数、成立高山环保基金会、制定登山管理办法等措施,以减少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珠穆朗玛峰地区废弃物增多易引发环境问题的原因。
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高,废弃物难于降解,清理废弃物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易退化,难恢复
自然原因:水资源总量有限,可利用有限;时空分布不均;人文原因: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浪费严重;水污染;
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损害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开源: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购水;人工降雨;开采地下水。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教育;防治水污染等
自然原因:为非可再生资源;总量有限;地区分布不均人文原因:经济发展迅速,需求量大;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贫矿多,富矿少。
开采:地表土地植被破坏;水土污染;地面塌陷运输与存放: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占用耕地加工利用:产生三废,破坏生态
加大勘探;寻找替代资源;进口资源;开发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加强环保宣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5旅游地理,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北京香山红叶,泰山日出,黄山日落,雨过天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青海湖鸟岛,适当距离仰视瀑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选修6 环境保护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二,核心考点三,构建知识网络,利用率,建立保护区,载畜量,退耕还草,水土流失,退耕还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56《非可再生资源》课件(新高考专用),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矿产资源与人类活动,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小试牛刀,考向回归,2矿产资源消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