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9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39流域的综合开发—以长江流域为例,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流域的概念,流域协作开发原因,流域开发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常以区域河流分布图或区域河流开发为材料,考查河流综合开发的背景
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河流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探讨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河流开发方向与治理措施。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4、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
一条河流的地面汇水(集水)区域
干流和支流等水体所构成的河流系统
流域之间的分水地带(一般为山岭或者河间高地)
流域内部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的、独立的自然区域,是一个研究整体。
水资源拥有多种功能,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包括气候、地形、地势、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对流域开发的影响分析如图所示。
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历史、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环境协调与否等,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97千米。
流域开发条件—以长江流域为例
上游流经高原山地地区,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流速平缓,适宜航运
流经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适宜发展航运下游洪涝灾害多发
河流流量大,下游流速平缓,适宜发展航运流量季节变化大,影响航运价值支流众多,联系范围广,适宜发展航运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评价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
山地地势起伏大,河流的发源地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修建水库,发挥水利工程防洪、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河道弯曲,洪水灾害严重
退耕还湖修筑河堤疏浚河道建设分洪工程和水利工程,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
以平原为主,河湖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适宜农业生产、商业活动,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保护水源建设分洪工程和水利工程,加固堤坝,调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
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处理好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发展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1、通过多级大坝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减轻下游洪涝威胁。
2、通过大坝进行综合开发,实现航运、发电、水产养殖、旅游、供水等多重效益。
思考:修建大坝为什么能提高航运价值?
增加水深,提高河流承载量;拓宽河面,增加河流通过能力;减缓流速,利于船只航行;增加洄水区,延长通航里程。
思考:大坝是如何提高发电能力的?
增加水体量,增大水体落差,提高水流势能。
3、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进行长江经济带建设。
4、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重点解决长江水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问题。
上游地区: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理
河长制就是其中一种流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2016·全国卷 ②】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3.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水利工程修建的评价主要包括可行性评价和影响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要从修建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展开。
松花江上的老丰满水电站对下游环境影响较大,冬季几十千米长的明流(不结冰)江段、雾凇景观及5-8月下游鱼类繁殖受扰等现象都与其发电下泄水体有关。因其设计缺陷及老旧问题,目前已经将其大坝顶部拆除,剩余部分仅当作挡水墙用,同时在其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新坝和发电厂房,启用后对下游的影响将有所改变。据此完成1~3题。
1. 明流江段及鱼类繁殖受扰等现象产生的共同原因是老丰满水电站发电取水口过低,导致下泄水体与下游相比较( )A.温度较高B.温度较低C.温度差异大D.温度差异小
2. 与老坝内水体相比较,新、老坝之间的水体( )A.冬季平均温度较高B.夏季平均温度较低C.温度垂直差异较大D.温度季节变化较大
3. 新坝及发电机组启用后,对下游的主要影响是( )A.雾凇景观范围扩大B.雾凇景观持续时间延长C.明流江段长度减小D.鱼类繁殖期水温降低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水库水位与发电机组所在位置高差大)电站。
4.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C.地势平坦,水网密布D.河湖众多,少泥沙
5.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B.使水位季节波动较小C.占用大量耕地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右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6~7题。
6.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5城乡空间结构,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聚落区位因素,城乡空间结构,河流交汇处,过河点,绿洲地区水源较充足,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主要功能区,①住宅区居住区,②商业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6城镇化与地域文化,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城市等级与体系,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27农业区位因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农业的概念,农业区位因素,什么是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