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 《马说》(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原卷版).docx
    • 讲义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解析版).docx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原卷版)第1页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原卷版)第2页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原卷版)第3页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解析版)第1页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解析版)第2页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马说》(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 《马说》(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8讲 《马说》(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8讲《马说》原卷版docx、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8讲《马说》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担任名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平定“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二、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马”交代了本文议论的对象,“说”揭示了文体,意思是“说说,谈谈”,“马说”即论马,谈马,题目点明了本文的议论对象和文体。
    三、创作背景
    1.《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2.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流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四、字音字形
    伯乐(lè) 祗(zhǐ)辱 骈(pián)死 槽枥(cá lì)
    石(dàn) 奴隶(lì) 食(sì)马者而食(sì)也 称(chēnɡ)也
    执策(cè) 粟(sù)米 其真无马邪(yé) 外见(xiàn)
    五、课文朗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六、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故虽有名马 即使。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屈辱,埋没。
    3.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并列。
    4.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一样;等同。
    6.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使。以:按照。
    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
    8.执策而临之 面对。
    9.其真不知马也 恐怕。
    (二)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三)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 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结构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
    食之不能尽其才 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 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通“饲” 喂养。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6.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 代词,代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代鞭策千里马的方法。
    7.以
    不以千里称也 用。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8.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竭尽。
    9.虽:
    虽有千里之能 虽然。
    故虽有名马 即使。
    10.策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动用,鞭打。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四)古今异义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等 古义:等同,一样。今义:多指等待、等候。
    2.执策而临之 策 古义:马鞭。今义:政策,决策。
    3.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安全、平安等。
    4.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奴隶 古义:仆役。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6.是马也 是 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是。
    (五)词的活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3.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其真不知马也 用“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执策而临之 省略主语,应为“(食马者)执策而临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第二个“食”后面省略宾语“之”,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3.倒装句
    (1)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千里”是“马”的后置定语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后置
    八、课文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九、核心理解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结尾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
    3.文章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篇短文仅一百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嗦。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连下四个“不”字的作用?
    十、课文主题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叙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十一、写作特色
    1.托物寓意。
    文章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将发现人才的人比作“伯乐”,将愚昧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指出千里马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2.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文章开篇说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故千里马“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深刻地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最后,痛斥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由此引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的现状总结,流露出强烈呼唤统治者重视人才的情感。
    3.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其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十二、理解性默写
    1.《马说》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马说》中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马说》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马说》中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马说》中描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发
    出强烈谴责的愤懑之情。
    15.由于不被赏识、得不到重用,《马说》中的千里马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完自己悲惨的一生。
    考点一:文言虚词
    例1:文言虚词“其”在本课中有下列几种用法:
    A.作代词,相当于“它”或“它的”。B.作副词,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作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能”“恐怕”。辨析下面的句子各属于哪种情况,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1)其真无马邪 ( ) (2)其真不知马也(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5)策之不以其道 ( ) (6)食之不能尽其材 ( )
    考点二:文学常识
    例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的《马说》通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手法。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D.《马说》是一篇论说文,以千里马寓人才,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考点三:文言句式
    例3: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考点四:背诵默写
    例4:默写
    (1)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 。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 。
    (5)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语句: , 。
    基础过关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2.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安求其能千里也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执策而临之
    C.虽有千里之能D.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下列对相关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体现了庄子希望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B.韩愈通过《马说》一文委婉表白心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
    C.《大道之行也》一文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显示:庄子重分析,对事物持寻根问底的探究心态;惠子重观赏,对事物持欣赏态度。
    5.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A.策:用马鞭驱赶B.以:按照
    C.食:吃D.材:才能、才干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本文作者韩愈,宋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C.“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 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
    提升专练
    课内阅读
    (2023春·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手把文书口称敕
    B.其真无马邪?/其正色邪?
    C.安求其能千里也?/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是马也/翩翩两骑来是谁?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2023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伯乐不常有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是鱼之乐也
    D.其真无马邪 其视下也
    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0.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相关试卷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9讲 《经典常谈》(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9讲 《经典常谈》(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9讲《经典常谈》原卷版docx、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9讲《经典常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6讲 《庄子》(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06讲 《庄子》(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6讲《庄子》二则原卷版docx、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6讲《庄子》二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 07讲 《礼记》(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预习新知】人教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寒假预习(新学期) 专题知识讲义 第 07讲 《礼记》(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7讲《礼记》二则原卷版docx、预习新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题知识讲义第07讲《礼记》二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