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16内外力综合作用与地貌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16内外力综合作用与地貌,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地质作用,阶地的命名,阶地的新老关系,熟悉的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貌指的是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外营力的不同,地貌可以分为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等,要求一不仅要求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认识这些地貌类型,还要学会用地理术语对其特点进行描述。要求二是要求一的深化,重点要求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里的要求有两个:①从变化的观点考察地貌;②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察地貌,一定要明确任何地貌都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复习时不要拘泥于地貌类型,而要学会由表及里地自我推断。
01、内外力综合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02、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外力综合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大部分地貌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是先内力作用后外力作用,但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并非一成不变,也存在一种地质作用进行的同时伴随着其他地质作用的现象 。
最常见的内外力组合形式
地壳抬升伴随着外力侵蚀作用加强地壳下降伴随着外力沉积作用加强
地壳稳定在高海拔伴随着外力侵蚀作用明显地壳稳定在低海拔伴随着外力沉积作用明显
常见顺序有:沉积岩层中上部岩层晚于下部岩层;褶皱晚于弯曲的沉积岩;断层晚于断裂的岩层;侵入晚于被侵入的岩层;变质作用晚于侵入;侵蚀作用晚于被侵蚀的岩层;
1. 内外力作用先后顺序判断:
如图中地质作用顺序为沉积、褶皱、侵蚀、沉积、侵入
组成黄山的岩石为花岗岩
描述黄山奇峰异石的地质形成过程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后地壳运动抬升隆起形成山地在风化剥蚀、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奇石
地质过程性问题一是判断发生了哪些地质作用二是理清这些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三是表述中一定要有地质作用的关键词出现
2.内外力作用形成地貌的过程性判断:
概念: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形成的地貌叫河流阶地
河漫滩(洪水期时会被淹没)
自河漫滩或河床起,向上依次称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等。
一级阶地形成最晚,时代最新,或者说离河漫滩或河床越近的阶地形成越晚,时代越新,保存得也相对完好,越老的阶地越不完整。
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分析
河流阶地形成的条件是河流必须可以下切,侵蚀基准面下降(海平面下降)或地壳抬升都可以导致河流继续下切
地壳抬升也有可能形成下图所示的深切峡谷,这说明要想形成河流阶地还有什么条件?
河流阶地的前身是河漫滩,而河漫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沉积形成,这说明地壳间歇性抬升才有可能形成多级阶地
(2018·全国卷Ⅰ·节选)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 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洪水期可以淹没,说明T0是河漫滩,随着河流侧蚀作用不断进行,河漫滩会不断扩大。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河流流速最大,搬运能力最强,河漫滩上沉积的砾石粒径最大,地壳抬升后形成阶地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2020·全国卷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岩浆裂隙式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熔岩高原
玄武岩台地、平顶山、尖顶山
想当然地认为岩浆喷出会形成锥体的火山,先入为主地认为尖顶山是最早形成的,而忽略了材料提供的重要信息
答案: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地形起伏加大,面积缩小。
其实第一问只需要理解玄武岩台地就是平坦的熔岩高原便可解答,平坦的地表因流水侵蚀产生的变化,可以联想到黄土地貌中黄土塬的变化。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注意审题,题目有两问:判断先后顺序并解释原因。还要关注问题前的答题方向:根据侵蚀程度。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回答该题的前提是明白玄武岩台地才应该是“常态”,因为岩浆逸出最先形成的就应该是平坦的台地,所以如果地形还能保持台地的形态,那说明形成时间晚,遭受侵蚀程度低。
难点是如何理解平顶山和尖顶山。结合第(1)问,可知台地会因流水侵蚀而被切割,那有河流切割处会形成沟谷,沟谷之间没有遭到侵蚀的就会形成平顶山。
结合崩塌地貌可知,平顶山一旦形成之后,两侧陡崖上的岩石就会遭到风化,在重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崩塌,这使得山坡的坡度不断减小,崖壁不断后退,最终形成尖顶山。
回过头来看,台地保持着最初的形态,因此受侵蚀程度最低,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了部分台地的特征(顶部是平的),但两侧因侵蚀而形成陡崖,因此形成时间早于台地;尖顶山已经完全失去了台地的特征,遭受侵蚀程度最高,因此形成时间最早。
答案: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题目设问存在欺骗性,引导考生认为台地先形成,然后在其上再形成尖顶山和平顶山,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友好的设问方式应该是分析图中所示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既然尖顶山形成时间最早,那最早一次岩浆喷发所形成的台地至少也要有900米高。
台地遭到外力侵蚀,甲处形成了一座平顶山。
其他的台地可能全部剥蚀掉了
甲处的平顶山的山坡因风化、崩塌而不断后退,形成尖顶山。
第二次岩浆喷发,形成了新的台地,台地高度在700米左右。
第二期玄武岩台地,未覆盖尖顶山
第二期台地接受外力侵蚀,形成了两座平顶山。
除了两座平顶山,第二期的台地基本都被剥蚀
第二期的平顶山还未侵蚀成尖顶山时就发生了第三次岩浆喷发,形成了第三期台地,高度在500米左右。
第三期玄武岩台地,未完全覆盖山体
答案: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考题总结】地貌类的大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可能是完全陌生的情境,但材料中会给予提示,一定要善于利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联想,综合分析地貌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只考虑单一作用地貌类问题注重对地理过程的考察,要学会利用信息组织逻辑,不能想当然地套用已有的逻辑
平顶山顶部沉积物的厚度与沉积物底部基岩的陡缓密切相关。下图示意西北太平洋中某海底平顶山等深线和沉积物等厚度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推测该平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岩浆喷发冷凝—海水侵蚀破坏—地壳上升中接受堆积B.岩浆喷发冷凝—海水侵蚀破坏—地壳下沉中接受堆积C.海底沉积物固结成岩—地壳断裂抬升—海水搬运堆积D.海底沉积物固结成岩—地壳褶皱隆起—海水搬运堆积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哪两个板块?板块什么运动?为什么会形成断裂?
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断层有什么特点?河流发育的过程?
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注意是金矿石,不是流水作用之后的沙金,金矿石属于矿物,应该在地下岩层中,为什么会和断裂一起出露?
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的空间范围增大
地表形态对交通、聚落的影响
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1、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在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线路往往迂回前进,尤其是翻越山岭时,往往会设计成盘山曲折的线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对景观的破坏,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交通线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取桥隧结合的方式,不仅能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还能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威胁。但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对建设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
桥隧比:指的是铁路或公路线路工程中桥梁和隧道所占的里程比重,桥隧比越高,说明沿线地区地形越复杂,修建难度和成本越高
世界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往往分布着大量的城市和乡村,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取水方便,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交通便利,方便对外联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
但沿河分布也有可能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这是不利条件
为了避免洪水的威胁,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度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耕地被切割得十分破碎,限制了聚落规模的扩大
水网相对稀疏的华北平原耕地集中连片,聚落规模往往较大
一些位于河谷内的城市,其聚落往往沿河伸展,呈带状分布,比如兰州一些分布于大河两岸的聚落有可能连为一体,形成组团状的分布,比如武昌、汉口和汉阳发展而成的武汉
1、图为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景观照片。读图,该地道路修建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是( )
①地形条件 ②建筑物分布 ③植被种类 ④人口密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黄土地貌以黄土沟间地貌塬、墚、峁最具代表性,其中塬面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下图为大塬到残塬的演化(甲~丁)模式图。据此完2~3题。
2、推测塬面上聚落分布历经的演化过程是( )①逐渐分散 ②内部聚集 ③均匀分布 ④零散分布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 D.④③①②
塬面类似平原,早期聚落在塬面上均匀分布
随着塬面遭到侵蚀,面积缩小,聚落向塬面中心集聚
形成墚、峁之后,聚落因地形隔阂而分散,聚落变得零散
3、遏制塬面持续萎缩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沟头加固防护 B.沟道径流调控C.塬面水沙集蓄 D.塬面植被恢复
塬面萎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表沟地的发展、切割,其中沟头会因溯源侵蚀使得沟地延长,控制沟头是治沟的关键,也是最直接的措施。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4~5题。
4.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5.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增加线路桥隧比会增加投资成本
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阳宁县境内的野王村行政村,蒲河经五道弯曲贯穿全村而过村中,整体地貌呈“S”形奇特分布,各自然村星罗棋布,被蒲河分割包围自成一体。野王村整体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傍山依水,水依山而娇美,山傍水而奇险。下图示意野王村“S”形地貌局部。据此完成6~8题。
6.穿越野王村而过的蒲河蜿蜒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侧蚀作用 B.流水下切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7.河流对自然村落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①深厚肥沃的土壤 ②便利发达的航运 ③较高的平坦地形 ④充足的水源供应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14内力作用与地貌,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构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1板块构造理论,海底扩张学说,非洲板块,生长边界,2大地构造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15外力作用与地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化作用与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天生桥,石钟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4节 其他外力作用地貌-【专题复习】2025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可溶性,教材素材变式,知识点风沙地貌,知识点海岸地貌,知识点冰川地貌,金字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