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6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6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D2C,四季与五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考点要求较高,往往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地球运动主要包括绕地轴的自转和绕日公转,根据参照系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运动和视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公转的问题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紧密相关,学习本考点内容必须熟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地理现象主要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者共同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弱,因此可以根据太阳公转规律将地球上的时间划分出四季,将地球上的空间划分出五带。和太阳公转相关的生活实例有很多,比如房屋采光、热水器安装、日晷等等,属于重难点。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一近快,七远慢)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恒星与绕其运转的行星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所以 L1 < L2
远地点日地距离约为1.52亿千米
近地点日地距离约为1.47亿千米
所以 v1 < v2
北半球夏半年的天数是186天(公转速度慢),冬半年的天数是179天(公转速度快)
黄赤交角: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
一轴: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二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地轴和赤道面之间的夹角:90°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23°26′地轴和黄道面之间的夹角:66°34′
决定了南北极圈的度数(同黄赤交角互余)
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范围
回归线:过太阳直射点且和赤道面平行
极圈:与晨昏线相切,和赤道面平行
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变大
直射范围变小热带范围缩小
极昼极夜范围变小寒带范围缩小
全球无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0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概念:过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太阳直射光线)与地表的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与该地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垂直)。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右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XOFB.∠TOFC.∠FOND.∠TON
从南回归线移动到北回归线的过程,为冬至日到夏至日。
2.当太阳直射点从E′移动到F的过程中,应是A.从春分日到夏至日 B.从夏至日到冬至日C.从秋分日到冬至日 D.从冬至日到夏至日
黄赤交角变为25 °,说明南北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回归线北移,南回归线南移。
3.若黄赤交角变为25°,则图中位置北移的是A.ST B.MNC.EF D.E′F′
1.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XOF B.∠TOFC.∠FON D.∠TON2.当太阳直射点从E′移动到F的过程中,应是( )A.从春分日到夏至日 B.从夏至日到冬至日C.从秋分日到冬至日 D.从冬至日到夏至日3.若黄赤交角变为25°,则图中位置北移的是( )A.ST B.MNC.EF D.E′F′
南回归线移动到北回归线
北极圈度数90°-25° = 65°N相较于66°34′N南移
北回归线度数 = 25°N相较于23°24′N,北移
南回归线度数 = 25°S相较于23°24′S,南移
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长度的变化?
除二分日外,晨昏线都与经线圈不重合
某地自转的轨迹(纬线圈)落在昼半球和夜半球的比例不同
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斜交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昼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晨昏线与经线斜交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晨昏线对纬线圈的切割方式不同
纬线圈落在昼弧和夜弧的比例不同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
纬线圈落在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变化
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直射点往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空间对称北半球各地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
时间对称太阳直射同一纬度的两个日期,昼夜状况相同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在一年中的变化幅度越大,最大可达24小时(极圈范围内变化幅度都是24小时)
摩尔曼斯克(69°N)
昼夜长短的变幅递增规律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极昼(极夜)范围的扩大:从极点到极圈;极昼(极夜)范围的缩小:从极圈到极点;
昼长 = 昼弧度数÷15°夜长 = 夜弧度数÷15°
昼弧(4×30°)×2 = 240° 昼长240°÷15° = 16小时
夜弧(2×30°)×2 = 120°夜长120°÷15° = 8小时
昼弧(1×30°)×2 = 60°昼长60°÷15° = 4小时
夜弧(5×30°)×2 = 300°夜长300°÷15° = 20小时
【方法二】根据日出、日落时间
昼长 =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夜长 = 24小时 – 昼长
日出时间 = 12时 – 昼长÷2= 0时 + 夜长÷2日落时间 = 12时 +昼长÷2 = 24时 – 夜长÷2
如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D.甲与丁不在同一半球
同一日期,昼长和12小时相差越多,纬度越高,昼长变化越大
2.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
飞机于地方时5时30分日出时刻从甲地出发,匀速飞行,降落乙地时正值日落,两地经度差为30°(如图)。据此完成3~4题。
解析:纬度相同可应用对称性规律:乙地昼长 = 甲地夜长,甲地夜长 = 5时30分 × 2 = 11小时;乙地日落时刻 = 12时 + 昼长÷2 = 12时 + 5时30分 = 17时30分;甲地日出时乙地为7时30分,到达时乙地为17时30分,飞行时间为10小时。
3.飞机乘员经历的昼长是A.10小时 B.11小时C.12小时 D.13小时
4.飞行过程中,乘员能够看到A.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南 B.飞机始终向西南方向飞行C.正午时刻太阳在正上方D.正午时刻飞机位于南半球
飞机出发时,A点的地方是为6:30,飞机飞行过程中匀速飞行,且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飞机一共飞行10小时,所以飞机飞至A点时飞行约5小时,此时A地地方时为11:30,正午时刻为12点,由此可推断,正午时刻飞机位于南半球,由于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正午时刻太阳不可能位于飞机的正上方,C错;D正确;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A错;飞机从甲地飞向乙地,飞机始终向东南方向飞行,B错;在甲乙两经线的正中央画一条辅助径线,该经线与赤道交于A点,如右图:
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h),即太阳与观测点之间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线面角。
变化规律:在一天内,日出和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0°,正午时最大;在一年内,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冬季较小。极点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变。
概念:正午12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正午太阳高度角(H)。
相同日期,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在直射点所在纬度上,正午太阳方位为头顶
当直射点和观测点位于同一半球时
H = 90° - α正午太阳高度角与纬度差互余α = |φA – φP|纬度差 = |观测点纬度 – 直射点纬度|
H = 90° - α正午太阳高度角与纬度差互余α = |φA + φP|纬度差 = |观测点纬度 + 直射点纬度|
H = 90° - α( α 是纬度差)纬度差 = |观测点纬度 ± 直射点纬度|纬度符号相同取正,符号不同取负
当直射点和观测点位于不同半球时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 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A . 5:00—7:00 B. 8:00—10:00C. 12:00—14:00 D. 15:00—17:00
2. 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A.1月15日到2月15日B. 3月1日到3月30日C. 5月15日到6月15日D. 10月1日到10月30日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关于直射点所在纬度对称的两个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分布规律:达到最大值的地区:达到最小值的地区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分布规律:达到最大值的地区:达到最小值的地区: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回归线(23°26′S)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我国某中学的张鹏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A.A图 B.B图C.C图 D.D图
2.图示光照现象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3-4题。
3.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4.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
0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所在方位相反;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角大小呈负相关,正午 (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最大,杆影最短
我国某城市高中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利用木杆影长测算当地经纬度。该小组观测发现,北京时间12月8日13时04分,立在操场上的木杆杆影倒向P地且影长为一天中最短(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市最有可能是A.北京(40°N,116°E) B.成都(30°N,104°E)C.兰州(36°N,104°E) D.武汉(31°N,114°E)
解析:北京时间13时04分,该城市地方时为正午12时,因此该城市在北京西边,即105°E左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34°,说明纬度差为56°,12月8日,太阳直射在20°S附近,说明该城市要么在36°N,要么在76°S。
2.12月8日前后一周内,有关杆影朝向及长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日出时杆影朝向西南 B.正午时杆影朝向正北C.正午杆影长度逐渐变短 D.杆影出现时间越来越早
解析: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杆影朝向西北;兰州在太阳直射点以北,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位,杆影朝向正北;太阳直射点南移,兰州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杆影长度变长;太阳直射点南移,兰州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间变晚,杆影出现时间越来越晚。
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房屋的朝向一般和正午太阳方位有关;为了保证采光,居民楼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其距离和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有关(北半球);可以通过安装遮光板、调整窗户尺寸等方法改变屋内采光。
L应该≥h·ctH(H是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若此地为南京(31°N),某小区共5楼,楼高20米,楼间距15米,则为了采光良好,应该购买几层以上的住房?
当太阳光线与太阳能集热板垂直时,太阳能利用效率最高;由于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有季节变化,因此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也会发生变化。
热水器安装倾角α = 90° - H = 90° - (90°-纬度差) = 纬度差
海口(20°N)和南京(31°N)热水器安装倾角的调整幅度分别是多少?
海口的ΔH = 20°+23°26′= 43°26′南京的ΔH =( 31°+23°26′ )-(31°-23°26′)= 46°52′
下面左图为北京(约北纬40°)一住宅小区规划示意图,右图为该小区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原理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小区住宅楼的布局呈错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通风B.采光C.地价D.美观
解析:前低后高,减少前面楼栋对后面楼栋阳光的遮挡,利于采光。
4.该壁挂式太阳能要在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取得最好的集热效果。集热器与阳台外墙的夹角度数约为A.15° B.45°C.35° D.25°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也即冬至日,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26°34´,集热器要取得最好的集热效果,也即太阳光线和集热器垂直,所以集热器与阳台外墙夹角约为26°34´,D选项最接近。
如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A.教室1 B.教室2C.教室3 D.教室4
解析:该地位于山东省,正午太阳从南方照射过来,教室1被其他办公室阻挡了光线,教室3、4无遮挡,光线过于强烈,教室2太阳关线能照射进来,同时又能被楼栋及教室4等遮挡部分强光。
6.当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教室4正午采光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昼变短。
四季更替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结果,体现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地理变化,是地球公转的具体体现。
对于北半球而言,天文四季指的是:
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太阳直射点偏北)
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太阳直射点偏南)
我国的传统四季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结合一年中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带划分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结果,体现了一年内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变化,是地球公转的具体体现。
【注意】热量带与纬度带不同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
解析:根据四地的纬度可以推测广州全年无冬,北京冬季较长,哈尔滨冬季漫长,武汉夏季较长。
2.下列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解析:热带全年高温,寒带全年严寒,季节更替均不明显
(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辽宁卷)晓华于北京时间6月14日17时从北京出发,去M地开启16天的深度游,飞行10个小时后于当地时间22时到达,发现M地刚好日落。读图,完成3-4题。
3.M地位于A.加拿大B.挪威C.俄罗斯D.法国
解析:根据信息,飞行10个小时,到达时为当地22时,出发时目的地出发时时间为12时,目的位于东三区,6月14日,22时才日落,说明纬度较高,但一定不在北极圈里,没有极昼现象。
命题导向 —— 生活中对地球运动的观察与体验 [考题感悟]
解析:旅游时间为6月14日之后的16天,跨过了夏至日,夏至日前后会出现昼长相同的情况;日出时间先提前后推后;正午日影先短后长;没有极昼现象。
4.旅游期间,晓华发现A.日出时间提前 B.正午日影变长C.出现极昼现象 D.昼长有时相同
(2021·浙江1月选考)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若乙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窗朝向A.正南B.东北C.正北D.西南
解析:甲乙两点是关于观测点对称的,既要观察到日出也可以观察到日落,窗户只能朝向正北或正南,若乙为日出,也即乙总体为偏东方向,所以窗户朝向正北。
6.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A.济南 B.广州C.武汉 D.拉萨
解析:每年仅有一天能观察到,说明这一天是夏至日或冬至日,该日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所以该日为夏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83.8°,纬度差为6.2°,因此该点的纬度在30°N附近,日落19时,昼长14小时,日出地方时5时,同北京有两个小时时差,经度差约30°。
(2019·天津高考)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读图,完成7-8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
解析:几乎同时日出,说明两点大致在晨线上;天津7:31日出,昼长约为11小时,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晨线向右倾斜。
8.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2018年全国卷一)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第9题。
9.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
解析: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毕节,总体方向为自北向南走,该时间为7月,此时太阳一天的运动方位大致为日出东北—中午正南—日落西北,上午车辆左侧座位晒太阳,下午右侧座位晒太阳。从重庆至遵义,根据限速80千米/小时,里程240千米,路程用时大概3小时,早上8点出发,11点左右到,此段时间内太阳位于东侧,即车辆座位的左侧,所以此时间小明选择右侧靠窗座位不会晒太阳,还能欣赏沿途风景。其他选项均会造成晒太阳的现象。故选B。
某日清晨,家住南京的张先生驾车上班途经新街口(如图所示)时,观察到孙中山铜像的影子投向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数月后的一个清晨张先生途经同一地点时,发现其影子投向了汉中路和中山路之间。读图,完成10-11题。
10.张先生当日(第一个观察日)傍晚下班按原路返回时,观察到孙中山铜像的影子投向A.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B.中山路C.中山路和中山东路之间D.中山东路
解析:第一个观察日清晨影朝西南,说明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傍晚影朝东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5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备考建议,知识结构,考点突破,试题演练,考情分析,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黄赤交角,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太阳视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美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二行星地球,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视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