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562553/0-17352208200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562553/0-17352208201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人的性别是一种特殊性状,可以遗传。关于人的性别,教材从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解释性别差异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教材通过图片(经过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介绍性染色体的种类及其他们的区别。而关于生男生女的问题教材通过模拟实验解释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的过程,从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即男女比例1:1。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能力。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也不难得知人的男女性别也属于性状。而对于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神秘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已经学习了人的生殖,也明白精子和卵细胞形成时染色体的变化,教师只要将学生的这些已有知识点通过有效的引导将点串联成线,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则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 学法指导
采用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标理念。
四 教学目标
1 、生命观念
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 、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模拟实验验证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及归纳知识的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态度责任: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五 重点
1.人的男女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2.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六 难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七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播放视频新闻
提出问题:视频中的主人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 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个和视频中主人公讨论的话题有关的问题呢?
学生回答:生男生女是怎么回事?女主人公第四胎是男孩还是女孩?
师: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赶快进入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中去寻找吧!
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
过渡:关于男女性别的研究,科学家首先把注意力放在了男女染色体的观察上,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脚步一起看看他们发现了什么!
任务一 探究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知道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
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师生小结: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23对,最后一对即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其与性别有关,男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女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大小相同。其余22对称为常染色体。
比较X染色体和Y染色体: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区别X与Y染色体的不同。知道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
师生小结: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22对+XX 精子:22+X或22+Y;卵细胞:22+X
男女在生殖过程中会产生几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呢?
3.
过渡:男女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为什么有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有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
过渡:要想得知这个问题的答案,先让我们做个模拟实验。
探究二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模拟实验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P41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模仿实验对象制成的模型或模仿某些实验条件)做实验,这样的实验叫模拟实验。
本实验中黑色围棋子模拟的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模拟的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X染色体的精子。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次探究活动的目的,材料及注意事项。
目的: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材料:黑,白围棋,纸盒.
学生活动
四人一组,现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盒子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含X染色体)。
B.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盒子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盒子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判断这两位同学取出的“精子”和“卵细胞”组成的性染色体类型,第四位同学负责记录,共完成10次。
C.注意事项:每一次取出的棋子记录完成后放回去,注意摇匀后再取。(为减少实验误差)
思考: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男女性别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师生小结各组探究结论,说说男女比例情况并分析出现差别的原因。
课件展示图片:解释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
得出结论:由于父亲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X,Y),而母亲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学以致用:你们认为刚才看的小品中的女主人公第四胎会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的几率有多大?女孩的几率有多大?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在自然情况下男女比例是1:1,可是在局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是为什呢?下面我们在来看一段视频,找找其中的原因。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生小结:在较大范围内没有人为原因时男女性别比例为1:1.可是在偏远地区由于人们受封建思想的严重束缚,认为男孩是主要的劳动力,养儿防老的思想等,所以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
师:当今社会养老机制日趋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国还需要养儿防老吗?男孩还是主要劳动力吗?
学生思考回答:
师:科技改变世界,要想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摆脱愚昧,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珍惜每分每秒的时间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小结课堂。(鼓励学生谈收获)
反馈练习:
1、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为( )
A、1:1 B、2:1 C、3:1 D、4:1
2、如果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 那么第二胎生一个男孩的几率是( )A、50% B、100% C、75% D、25%
3、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你可以推测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在( )、
A常染色体上 B、X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性染色体上
4、在性别遗传中起决定作用的( )
A 卵子 B 精子 C 体细胞 D 减数分裂
5、人的性别是在( )时决定的。
A 形成生殖细胞 B 形成受精卵
C 胎儿发育 D 胎儿出生
6、人的精子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A 22条+X B 22条+Y
C 22条+X或22条+Y D 22对+XY
7、人的精子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A 22条+X B 22条+Y
C 22条+X或22条+Y D 22对+XY
8、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孩的比例不 是绝对的1:1,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因为先生的是女孩,后生的是男孩
B 因为是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所致
C 因为男女性染色体的结合是随机的
D 以上说法都
课后反思:
视频对学生的冲击力不强,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的引导不到位。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参与面不广,积极性不高,讨论不热烈。
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教师没有及时的引导,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完成。
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形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白+白(女)
白+黑(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人的性别决定与基因有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