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五上 教案
- 五上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小学五上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四季之美》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月迹》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梳理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爱的不同表达。
2.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爱的不同表达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场景、细节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爱的不同表达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流程】
一、读题导入,开门见山
师:同学们先来读一下课题。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这个课题里面有两个引号,什么意思?
生(齐):这是爸爸和妈妈说的话。
师:7岁的巴迪写了人生的第一首诗,母亲给他的评价是——
生(齐):精彩极了。师:父亲的评价是—生(齐):糟糕透了。
师:这首诗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课文描写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初读课文,概括内容
师: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行。
生:眼睛亮亮,兴(xìng)奋地嚷(rāng)着,精彩极了。
师: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词语读对了,但是中间那个词语你读错了两个字。来,重新读。
生:兴(xìng)奋地嚷(rǎnɡ)着。
师:还没有纠正过来。“兴(xīng)奋”还是“兴(xìng)奋”?
生(齐):兴(xīng)奋。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兴(xīng)奋。
师:还有,“嚷(rāng)”还是“嚷(rǎnɡ)”?
生(齐):嚷(rǎnɡ)着。
师:是有“嚷(rāng)”这个音的,比如“嚷嚷(rāng)”。但是这里读“兴(xīng)奋地嚷(rǎnɡ)着”。
生(齐):兴(xīng)奋地嚷(rǎnɡ)着。
(生继续读第二行和第三行词语)
师:观察一下这三行词语,联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生思考,不语)
师:第一行词语说的是谁?一起说。
生(齐):母亲。
师:没错,继续。
生:第三行讲的是父亲。生:中间一行写的是巴迪。
师:也就是课文里的“我”。
师:我们再来读一组词语。刚才我们读的那一组词语是描述巴迪7岁时候的一个小故事,后面这一组词语是巴迪叙述他成长过程中的体会。(生读词语)
师:带给“我”爱的鼓舞的是—
生(齐):母亲。
师:带给“我”爱的警示的是——
生(齐):父亲。
三、精读课文,细品情感
(一)品味朗读(母亲的鼓励)
1.三句鼓励话的秘密
师:小巴迪回到家,当母亲看到巴迪写的第一首小诗的时候,她讲了这样一句话。你来读。
(生读)
师:母亲一共说了几句话?生:三句。
师:这三句话特别能够表达感情。对不对?你怎么知道的?(生说不出来)
师:没有判断出来吗?这三句话都是表示什么的话?
生:这三句话都是表示感叹的话。
师:有两个感叹句,对不对?还有一个——
生:问句。
师:一问两叹。一般感叹号和问号都是表示什么样的感情?
生:比较强烈的感情。
师:对,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强烈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读)
师:其实,妈妈的这三句话,是有假话的。你知道是哪句吗?
生:我觉得是“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妈妈是明知故问,她明明知道是儿子写的。
师:是的,明知故问。还有吗?
生“:精彩极了!”这句话也是假的。因为后面爸爸毫不客气地说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可见真的是不怎么样。还有假话吗?
生“:多美的诗啊!”应该也是假话,因为后面写道,巴迪长大以后再看这首诗,真的是不怎么样。我想巴迪妈妈应该也可以看出来,她说这样的话,是为了鼓励巴迪。
师:妈妈说了三句话,三句都是假话。
生:妈妈说假话是为了鼓励巴迪,让他坚持写下去。
生:妈妈说的是善意的假话。师:爱的假话?
生(齐):对!
2.母亲语言的深情
师:张老师准备把巴迪妈妈的话变成这样:“这首诗不错。”张老师改的这句怎么样?
生:不好。我认为感情没有课文的那三句强烈,没有表达出母亲对巴迪强烈的赞美。
师:是的,哪怕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在妈妈眼里都会被无限放大。那母亲说巴迪的诗很美,精彩极了,这个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生:假的。
师:也许是假的,因为妈妈想要鼓励巴迪。但可能也是真的,因为在妈妈的心里,巴迪真的就是最棒的。
(二)对比朗读(父母的争执)
1.演读—再现争执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对话,知道了对话和人物的身份是有关系的。那么我们来看书中还有一部分对话,这段对话特别长,而且特别难读,因为这里面的两个角色态度截然不同,对比特别鲜明。同桌两个同学,一个扮演“父亲”,一个当“母亲”,两个人分角色来读一读。开始。
(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母亲迫不及待地等了父亲好长时间,想要告诉他,孩子写了一首诗,想和他分享自己的喜悦,应该怎么读?
生(夸张地读):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师:还是没有完全再现一位母亲的兴奋。朗读是要有表情的。这位男生来做个示范。
生(夸张地):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师:看着我,我是“父亲”,跟我说。
生(看着“父亲”,有手势):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师(示范):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突出“奇妙”,拉长音)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突出“极了”)……
生(模仿):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突出“奇妙”,拉长音)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突出“极了”)……
师(扮演“父亲”,冷冷地):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把“诗”放回原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生(几乎“发怒”,语速加快):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学生热烈鼓掌)
师:他读得非常棒!但有一点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比如我的名字叫张学伟,我爱人在家里喊我,如果开心,就喊“张学伟”;如果生气了,就不是这样喊我了,她喊“张—学——伟”(语气加重,拖长音,学生笑)。想一想,这句话哪里可以改进?再读一下。
生(领悟):亲—爱—的(语气加重,拖长音),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突出“不是”)。巴迪还是个孩子(突出“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突出“第一”),他需要鼓励(突出“鼓励”)。
师:掌声送给他。
师(转向一女生):像这样,你和这位男生一起来演一遍,行吗?这次,让他演“父亲”。“母亲”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她可是主角啊,希望你演好。
(男生扮演“父亲”,女生扮演“母亲”,两个人投入地演读,入情入境,学生鼓掌。)
2.续编——升级矛盾
(两个学生演读完毕,看着老师)
师:看我干吗?继续!生:没有了。
师:谁说没有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后面明明有个省略号嘛!就是说“我”虽然哭着跑了,但是客厅里的争吵还在继续。(问其他学生)他俩应该怎么办?
生(笑):继续吵。(两个学生略加思索,开始编。)
女生:你应该鼓励他,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男生:你看看他那个样子,那么骄傲,我还要鼓励吗?你的鼓励还不够吗?
女生:我看就需要鼓励!他现在情绪这么低落,你不安慰他就算了,还骂他,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
男生:这首诗确实不好,我有我的看法……
师:鼓掌!你们知道这两个同学为什么能够编得这么好吗?
生(笑):有生活!
师:来,我做爸爸,你们一起做妈妈,跟我吵。
(师生共同表演读)
师:这一段话之所以难读,是因为这段话里面有两个地方特别难。一是父亲和母亲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你既要有母亲的兴奋,又要有父亲的那种貌似冷漠的严厉。二是母亲的情绪是有变化的,开始特别高兴,后来大声嚷,生气了,对不对?
生:对。
四、情景感言,抒发真情
1.采访“父母”
师:刚才的朗读,让我们回到了巴迪7岁时的那个夜晚。现在,我们来看看后来巴迪的感受。请一位同学来读。
(一生朗读)
师:特别棒!再请一位同学读下一段。
(一生朗读)
师: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
师:我们刚才读了一段对话,这是一段巴迪自己的——(指板书“叙述”)
生:叙述。
师:巴迪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几十年后,作家巴迪开了一个读者见面会,当时,记者邀请巴迪的父亲和母亲也来到了现场。我们先来采访一下父亲和母亲。先请巴迪的父亲上场。巴迪的“父亲”在哪里?(请一个学生上台,老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父亲”)
“记者”:您的儿子巴迪是我们大家特别喜欢的作家。今天他有这样的成就,您是什么心情?
“父亲”:我为他感到骄傲。“记者”:巴迪在作品中说,当他7岁写第一首诗的时候,您曾经给过他一个评价。您还记得吗?“父亲”:记得。糟糕透了。
“记者”: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给孩子这样的评价?
“父亲”:因为我如果再给他鼓励的话,他就会骄傲,不会再进步了。
“记者”:您是想借这个评价来给他提出新的要求,让他看到自己的差距,是吗?
“父亲”:是的。
“记者”:但是,您知道不知道您的“糟糕透了”这四个字的评价使巴迪很长时间都心情不好,没有走出来。他当时就到屋里哭了,后来又哭了很长时间。这个事情您知道吗?
“父亲”:知道。
“记者”:您不觉得您的做法太残酷了吗?您当时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父亲”沉默)
“记者”:那天晚上,当您回家之后看到了什么?
“父亲”:一首诗。
“记者”:还看到什么?
(“父亲”沉默)
师:大家说他回家之后还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手舞足蹈的母亲。生:看到了得意忘形的儿子。“记者”:您当时看到了他们的
表现,对不对?当时您是怎么想的?
“父亲”:今天是什么盛大的节日吗?为什么他们俩这么高兴?
“记者”:后来呢?
“父亲”:后来我知道是因为那首诗。
“记者”:您当时看到他们两个都高兴得不能自已的时候,您是怎么想的?
“父亲”:这首诗很好吗?他们这么高兴。他母亲已经夸了巴迪,我要是继续夸他的话,他估计会得意忘形。
“记者”:所以您——
“父亲”:所以我说他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父亲是一位编辑,是一位作家,假如这个时候也跟着夸的话,对他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吗?
生(齐):没有好处。
“记者”(问“父亲”):说实话,您真的觉得儿子写的诗一无是处吗?“父亲”:那倒不是,毕竟是7岁的孩子嘛!但是我不能让他骄傲。“记者”:睿智的父亲!听说巴迪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您也经常送给他这四个字,对不对?您是怎么想的?
“父亲”:我每次都指出他的差距,让他有所进步。我想让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完美。
“记者”:因为您本身就是一个作家,所以以作家的标准来要求他,让他不断进步。
师:父亲的“糟糕透了”给巴迪的警醒作用特别大。巴迪的“母亲”在哪里?(请一生扮演“母亲”,师扮演“记者”)
“记者”:您是巴迪的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巴迪先生的作品中经常提到母亲,说从您的身上获取了很多的力量,对不对?
“母亲”:应该是吧。
“记者”:您还记得他第一次写诗的那个夜晚吗?
“母亲”:我记得,记得非常清楚,我给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记者”:巴迪先生永远记得
当时您说了三句话。那三句话您还有印象吗?
“母亲”:我说的是“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记者”:过了几十年之后,您仍然把这个话记得清清楚楚。您的鼓励给了巴迪很多力量,是他创作的源泉。我想请您评价一下您的先生。
“母亲”:其实一开始我对我先生的话是不满意的。巴迪第一次写诗的时候,我就认为他太冷淡了,这肯定对巴迪没什么好处。
“记者”:您对他的做法是有看法的。后来—“母亲”:后来在巴迪慢慢成长了以后,我也感觉到了,连巴迪自己都感觉到了,父亲每次说“糟糕透了”,都是在为他好,不能让他得意忘形。
“记者”:他在提醒孩子、警醒孩子。假如没有父亲的警醒,只有您的鼓励,两个人都鼓励的话,您猜猜巴迪今天会是什么结果?
“母亲”:首先他可能认为母亲并不是一个作家,欣赏的能力肯定不如父亲,如果父亲再夸奖他的话,他肯定会得意忘形,然后就觉得这首诗是他的得意之作,以后就不想再进步了。
“记者”:如果母亲夸,父亲也夸的话,这个孩子估计慢慢就会骄傲,将来也很难有大的成就。假如你们俩都说“糟糕透了”,您猜会有什么结果?
“母亲”:我觉得这样子也不好,因为如果没有一点儿鼓励,他就会受到打击,坚持不下去了。
“记者”:当他失望的时候,父亲母亲的双重打击有可能让他从此沉沦下去,不再写作。对不对?
“母亲”:对。
“记者”:好的。这位睿智的、伟大的、带给巴迪爱的母亲,真的是特别伟大。您给我们也带来很多启示。
2“.巴迪”的感言
师:刚才我们采访了巴迪的“父母”,有很多收获。下面我们想请巴迪来讲一讲。来,请“巴迪先生”(请一位学生扮演“巴迪”)。巴迪是这样说的——
(出示PPT)
“巴迪”1: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幸运。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对我的批评,促使我的写作水平不断进步……
师:您的父亲让您以后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耳边时刻都回响着四个字——糟糕透了,所以您尽量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您还要感谢谁?
“巴迪”1: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因为我母亲的鼓励,导致我以后……
师:不是“导致”,“导致”后面一般都是后果,导致严重的后果。我母亲的鼓励使—
“巴迪”1:我母亲的鼓励使我以后的写作都有动力。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起母亲的话“精彩极了”。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鼓励,一种是警告。我们要每种声音都听取一点儿,才有可能成功……
师:不偏航,对不对?赞扬在左—
“巴迪”1:批评在右。
师:父爱如山——
“巴迪”1:母爱如水。
师:好的,谢谢!再请一位“巴迪”。
“巴迪”2: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幸运。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在我写第一首诗的时候,送给我四个字—“精彩极了”。在随后成长的道路上,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也经常鼓励我,送我这四个字——“精彩极了”。正是有了母亲的鼓励,才能让我克服困难,有了更多的创作灵感。我珍惜这四个字。另外,我能坚持写作,能有今天的成绩,还要感谢我的父亲。父亲在我写第一首诗的时候送给我四个字—“糟糕透了”。虽然那时的我不能理解父亲,觉得他过于严厉,但是在几年后我就理解了他。父亲也是出于对我的爱,才教诲我,让我写完了作品之后不要得意忘形,而且每次他都给我写批语,让我不断进步。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两股“风”,一股是“精彩极了”,一股是“糟糕透了”。我们既要听取鼓励,也要吸取教训、听取警示,这样才能平衡人生的小船,平稳地向前驶去。
师:父亲的“糟糕透了”就是您写作道路上的警钟,就像——
“巴迪”2:一盏明灯。
师:母亲的“精彩极了”就是您写作道路上的源泉,母亲就像您的——
“巴迪”2:爱的港湾。
师:鼓掌!说这一段感言特别难,因为相当于一个临时的口头作文。大家特别棒!
3.自己的感言
师:最后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自己—不是巴迪的身份,而是你自己。
生(动情地):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幸运。我首先要感谢我的母亲,她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负责接我上学、放学,为我张罗一日三餐,还要辅导我的学习。除了我,还要照顾我三岁的妹妹。妈妈非常辛苦……(哽咽)我还要感谢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位外卖员,他每天起早贪黑,我们没起床他就走了,有时候我们睡觉了他还没回来。他在家里干最累的活,却是吃得最差……(流泪)
师(安慰):孩子,你就是他们的骄傲。
生:我想对大家说的是,让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报答我们的父母!
师:这位同学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每一位同学都要怀着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孝敬父母,努力学习。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懂得了父母之爱,还知道了写对话的时候,第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第二我们可以把两个态度完全不同、对比鲜明的对话放到一起来写,这样就特别有意思。眼睛亮亮 兴奋地嚷着 精彩极了
得意洋洋 迫不及待 紧张极了
自己判断 并不退让 糟糕透了
慈祥的母亲 爱的力量 灵感创作源泉
严厉的父亲 警告的力量 平衡时常提醒
长大的“我” 谨慎地把握 爱的鼓舞爱的警示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幸运。我首先要感谢( )
我还要感谢( )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以问促读,深入学文,教师小结,结束全文,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