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设计理念】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新课标指出“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这首诗《蜀相》,诗人杜甫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都交融着一种深沉笃至的追寻、凭吊的感情。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涵咏品味,理解全诗,体悟诗中表达的复杂深婉的情思。从而帮助学生经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培养审美的内在品质,经过梳理与探究总结出关于鉴赏诗歌的理性认识,充分利用语言将自己体验到的美感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说,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散风格以及杜甫优国优民的情怀并不陌生。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方式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此外,高二13、14班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不仅要注意学生成长的大方向,还要留意个别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的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
1.涵咏字句,理解“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整体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
2.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感受杜甫的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
涵咏字句,理解“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整体领悟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感受杜甫的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问题导引法
点拨归纳法
【学法设计】
诵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一位是一代贤相,他用至诚开创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个是大唐诗圣,他用带血的喉咙嘶哑地吼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哀伤,忠心也好,至诚也罢,都抵不过“南阳卧龙終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当这两位圣贤相识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引起学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状态,学生初步感知杜甫对武候的祟敬之情。)
二、初步感知
1. 诵读
朗诵指导:
(1)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做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
(2)律诗中的对仗有的对的工整,有的半对半不对,仔细分析此诗对仗的特点。
学生活动:①齐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②自读,梳理诗意。
2. 解题:
《蜀相》,看到标题,我们便知道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在这里咏怀的是?(诸葛亮)蜀相,指的是诸葛亮,曾封武乡侯。那这首诗诗人借咏怀诸葛亮又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三、品读探讨,研读诗情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
学生活动:①诵读
②自主赏析
③小组讨论交流
④学生展示
⑤教师点拨
预设:诗人写这首讨,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写武候祠,是因为 “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 “蜀相”。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学生活动:
①讨论思考,思考讨论时用作批注的方式。
②交流分享,将讨论思考的结果一起交流分享
③根据学生的理解适时补充写作背景
④总结诗中表达的复杂深婉的情思
预设:“自”“空”二宇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三、四两句中,“映阶碧”“隔叶黄鹂”呈现了一幅春景,但对这盎然春意,作者却有独特的感受:祠庙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这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于“自”“空”二字的巧妙运用。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
学生活动:结合具体诗句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预设:用这两句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巴。一般说来,人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什么人?
补充资料: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公元234年,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后,未能取胜,最后忧劳成疾,抱憾而终。年迈的诗人叹惋诸葛亮赍志以殁、壮志未酬。联想到自身空怀满腔济世之志却报国无门,年华老去却壮志未酬,不禁老泪纵横,痛哭流涕。
知人论世: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们知道他毕生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可一生都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晚年由于国乱,更是过着颠沛流离的凄苦生活,所以在这里,诗人为诸葛而流泪,实际上也是为自己而流泪。正如《唐诗钞》中所言“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四、小结
这是一曲壮士担忧时局国运的哀调,这是一首英雄叹惋壮志未酬的悲歌。整首诗体现了作者特有的诗歌风格,那就是?(沉郁顿挫。)“沉郁”,主要是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顿挫”,主要是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顿挫,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五、作业
1.有感情地美读《蜀相》并背诵默写。
2.畅写诗情
根据《蜀相》诗意为这首诗写一副对联。根据《蜀相》给出上联“ 寻蜀相英雄无觅几多恨”,请大家对出下联,然后评一评谁写的最快,写的最好。
六、板书
预设如下,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所不同
蜀相
前两联:记行写景一一肃穆、荒凉——情景交融
后两联:议事抒情——敬仰、悲叹——用典,直抒胸臆
通过问题导入,初步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题。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高声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以便更好的欣赏这首诗,培养审美趣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抓住语言”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个最基本,也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对比鉴赏中更能品悟到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丰富的情感力量。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渗透语言、审美素养。
知人论世是很好理解诗歌的钥匙。结合“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突破本课的难点,感知古人的品质精神,品读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渗透文化素养。用对联的形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介绍作者,指名朗读,教者指导,分析诗歌,课堂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导入,激发情趣,朗诵诗歌,翻译理解,品读诗歌,赏析怀古,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