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B.先大母:敬称自己已去世的祖母。
C.束发: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D.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C.①内外多置小门。②顾视无可置者。
D.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②今已亭亭如盖矣。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4、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B.先妣抚之甚厚
C.儿之成,则可待乎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比者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6、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东宫,在汉代指长乐宫,为太后所居,因此借指太后。后又是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西宫是国君妃嫔居住的地方。中宫是皇后居所,亦为皇后代称。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制的手板。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子、小君”则常作女子谦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8、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
B.旧时栏循,亦遂增胜胜:美
C.轩凡四遭火凡:凡是
D.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9、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迨诸父异爨(及,等到) ②先妣抚之甚厚(扶养)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而且) ④殆有神护者(大概) ⑤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⑥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⑦其制稍异于前(制度) ⑧今已亭亭如盖矣(直立的样子)
A.①③④⑤⑦B.①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⑥⑦⑧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偃仰:俯仰,这里指休闲。
B.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兀坐:坐在高高的凳子上。
C.令人长号不自禁长号:大哭。
D.后五年,吾妻来归来归:女子嫁到男方家来。
11、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室始洞然”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B.吴广以为然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12、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妪,先大母婢也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其制稍异于前
13、下列加粗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风乎舞雩,咏而归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垣墙周庭 ④如会同,端章甫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飞羽觞而醉月 ⑦而卒以祸 ⑧驼业种树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B.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1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放)B.先妣抚之甚厚(已故的母亲)
C.室始洞然(明亮的样子)D.日过午已昏(黄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娘以指叩门扉曰 圣朝以孝治天下
B.日过午已昏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然余居于此 其制稍异于前
D.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某所,而母立于兹
16、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妪,先大母婢也D.其制稍异于前
17、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往往而是
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18、下列对《项脊轩志》一文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串。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后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雅致可爱。
B.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串。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C.第四、五段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
D.本文紧扣项脊轩来写,以“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穿为一个整体,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19、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荡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孺人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①。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②。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③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若不谋夕:好像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指好像形势危急,难以预料。②洒然:整洁的样子。③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2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B.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C.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D.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2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妣,文中指已经去世的母亲。也可以称为先母、先慈。“先妣”也有先祖之母的意思。
B.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
C.从兄,即跟着兄弟,古时的一种说法。指跟着那些年纪比自己大的人。
D.归,这里指女子出嫁。和《项脊轩志》中的“后五年,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一样。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的母亲十六岁出嫁,然后连着生了七个孩子,后来不想再生孩子,用了女佣的偏方,失声变哑,不能说话。
B.归有光和大姐淑静长得最像母亲。所以母亲去世后找画师画像,家人把他们两个带出来,让画师照着他俩画。
C.归有光的母亲生前勤劳、节俭,但是对待仆人都很好,从来不会打骂仆人,而且娘家送来好吃好喝的,人人都可以分到。
D.虽然归有光的母亲早早去世了,但是大女儿和大儿子的嫁娶都是她生前订下的。归有光有了孩子之后更加想念自己的母亲。
2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孺人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题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脊轩志》中起到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C.“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错误。应该是成童的年龄。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副词,每逢;副词,常常。B.均为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C.动词,设置;动词,安置、放置。D.副词,然后;副词,已经。故选B。
3、答案:D
解析:D项,两个“凡”都是副词,“共”。A项,介词,凭/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B项,副词,已而,然后/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和。
4、答案:D
解析:题干和D项中的“之”均为音节助词。
5、答案:D
解析:例句:动词,等到。A.动词,靠近。B.动词,作比较。C.介词,比起。D.动词,等到。故选D。
6、答案:D
解析:D.“‘小君’则常作女子谦称”错误,“小君”不是谦称,周代称诸侯之妻为“小君”,“小君”是敬称。故选D。
7、答案:B
解析:例:上,从上面,名词作状语。A.下,向下,名词作状语。B.乳,喂养,名词作动词。C.西,向西,名词作状语。D.手,亲手,名词作状语。故选B。
8、答案:C
解析:C项,“凡”意为“总共”。句子译为:项脊轩总共遭到了四次火灾。故选C。
9、答案:B
解析:②“先妣抚之甚厚”中的“抚”,应译为“对待”,句意为:先母对她很好。③“而母立于兹”中的“而”,应译为“你的”,句意为: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⑦“其制稍异于前”中的“制”,应译为“规制,形式”,句意为: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故选B。
10、答案:B
解析:B.“冥然兀坐”中的“兀坐”,应译为“独自坐着”,句意为: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
11、答案:D
解析:例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A.连词,然而。B.形容词,正确。C.代词,这样。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选D。
12、答案:A
解析:例句:省略句,垣墙(于)周庭,译文: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A.省略句,使(之)不上漏,译文:我稍微修理了下,让它不从上面漏雨。B.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C.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庭”作状语修饰动词“杂植兰桂竹木”,译文:又在庭院错杂地种上兰桂竹木。D.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前”作状语后置修饰形容词“异”,译文:它的规制和从前不同。故选A。
13、答案:C
解析:①风,吹风,名词作动词;②手,亲手,名词作状语;③垣墙,砌上院墙,名词作动词;④端,穿上礼服,名词作动词;⑤硕茂,使……硕大茂盛,使动用法;⑥飞,使……飞快,使动用法;⑦祸,受到祸害,名词作动词;⑧业,以……为业,意动用法。故选C。
14、答案:D
解析:D.错误。“昏”,昏暗的意思。译文:太阳已过中午,屋子里便昏暗起来。
15、答案:A
解析:A项,均为介词,拿,用。B项,副词,已经/副词,不久后。C项,介词,在/介词,比。D项,连词,表承接/代词,你的。
16、答案:C
解析:C项为判断句,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17、答案:B
解析:A项,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告诉: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B项,区区:古义,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希冀,古今义都是希望、请求之意。C项,辛苦: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多指工作和劳作的感受。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D项,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或寺院的住持。洗马:古义,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今义,给马洗身子。
18、答案:D
解析:“以‘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说法不准确,应该是“有喜有悲”。
19、答案:D
解析:“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20、.B
21.C
22.C
23.(1)先母多次攒眉蹙额看着众女佣说:“我因为孩子多而受苦。”
(2)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关心爱护女儿,更加想念先母。夜半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追思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就都记不起来了。
解析:20.断句应注意专有名词、语气词等。如“从兄”“孺人”“有光”作主语,其前应断开。又如“即”“乃”前应断开。原文为: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21.从兄,古时的一种称谓,指堂兄。
22.“从来不会打骂仆人”错,原文是说“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意思是仆人即使挨打,背后也都不忍心责怪她。
【参考译文】
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归家。过一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姐。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过了一年,生下淑顺;又过一年生有功。先母多次攒眉蹙额看着众女佣说:“我因为孩子多而受苦。”有一个老妇人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多次怀孕了。”先母举杯喝尽,失声变哑,不能说话。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逝世。几个孩子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由于母亲逝世,)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带出两个孩子,对画工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大姐(淑静)画。”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
先母不需担心家里吃食,却终日劳苦,好像形势危急,未来难料。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婢女做成炭团,一个挨一个地晒在台阶下面。家里没有被丢弃之物,没有闲人。儿女中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每间房里整整齐齐。待佣人有恩惠,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也都不忍心责怪她。吴家桥每年送来鱼、蟹、糕饼,人人都可以吃到。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县学读书。每逢阴雨天气,堂兄就会在县学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下(必定要赶回家)。先母在半夜醒来,叫我背诵《孝经》,当我熟练背诵,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先母死后十一年,大姐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她死后十二年,我补上了生员。她死后十六年,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订的。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关心爱护女儿,更加想念先母。夜半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追思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就都记不起来了。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啊!多么悲痛啊!
24、答案:(1)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巩固练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优秀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