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
    11.《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共4页。
    1.语言建构与运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设事明理的手法,掌握对比、类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章“以传为形、以寓为质”的文体特征。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探讨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探究造成郭橐驼养树和“他植者”养树不同结果的深层原因;理解“养树”和“养人”的关系,体悟“事”与“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设事喻理,借传立说”的写作手法,把握兼有传记和寓言故事特点的文体特征。
    情境导入:
    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照样使民不聊生。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的老庄思想的具体反映。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如果我们了解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则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进步意义。
    知人论世:
    文学改革大家﹣﹣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田园山水诗)。是"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有《柳河东集》。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
    ·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虫负蜥传》《黑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识背景:
    本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解题: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文体知识: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囊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听朗读看视频:
    翻译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答疑,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任务探究:种树郭橐驼传写作特色?
    1.简洁而生动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3.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任务探究:种树与养人的相通之处
    种树: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养人:顺“民”之天,以致其性
    类比:通过某些事物相同的本质属性来比较,从而达到说理论证的目的。对比是寻找事物之间的不同点,通过正反对照,是非比较,从而达到说理论证的目的。
    两种论证方法貌同而实异——类比是比其共同点,而对比则是比其不同点。
    任务探究:《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年任职于长安,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与其说此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一篇寓言。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是在大谈种树者郭橐驼的养树之术,实则写出了为官之术、养民之术。这篇课文不只是评议了为官与养民,还包含更多的内容,能给我们当代人更多的感悟。
    1.你发现郭橐驼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请用“我眼中的郭橐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进行评价。
    归纳:郭橐驼是一个既平凡又不普通的人。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其貌不扬,职业低贱,但他“种树”却很有一套,懂得种树的“天性”法则;同时他也是一个豁达、自信,拥有超然认识的高人,他自称“驼”,表现了豁达、自信的一面。他种树技艺高超,讲究“顺木之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他用种树向我们道出了一番社会大理,指出为官治民要“顺民之意”,可见其智慧明达。
    感悟一:
    感悟之一——育人之道
    同是种树,他植者“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至每每抓破树皮来验查树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填土是松是紧。看似全心全意,实则事倍功半,最后的结果却是背离了树木成长的天性。这不禁让人想到当下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众所周知,父母如果过分宠爱孩子,有可能会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那么这份“爱”将等于“碍”,势必极大地妨碍孩子身心的成长。而在独生子女家庭日渐成为主流家庭的今天,对教育子女总感到有无穷担忧和烦恼的家长不乏其人。他们要么是娇惯与溺爱孩子,在孩子的吃穿用度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要么是对孩子的未来焦虑不安,让其超负荷地学习;要么就是根本不愿让孩子长大,内心深处有一种把孩子留在身边的、过度的精神依恋。这些爱孩子的种种表现,正如郭橐驼一语点破的那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仔细想想,当今某些家长不妨学学郭橐驼,有分寸、有尺度地爱孩子,顺其自然地教育他们,给他们适当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健康成长、展翅高飞。
    感悟二:
    感悟之二-----成功之道
    同是种树,郭橐驼和他植者取得的是两种不同的成绩,这应该能给那些向往成功的人一些有益的启示。郭橐驼种树无人能及,在当时的种植行业可谓是一个成功人士。细细揣摩他的植树理论,不难发现他的成功抓住了几个重要因素——牢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十足的耐心和必胜的自信。为了不破坏树根吸收、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在种下树苗之前,郭橐驼这位种树高手必先舒展树根,之后又均匀培土,紧密筑土。他的方法正确,举措得当,可谓“慢工出细活”,为树木的成活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剩下的就是满怀信心地等待树木“寿且孳”了。而他植者则“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树已经种下,他们一方面急于见到成果,一方面却又缺乏自信,频频回看和早晚探视就是这种患得患失心理的表现。与橐驼相形之下,他植者无疑显得作风浮躁,急功近利,忘记了中国的古话“欲速则不达”,不懂得成功的蓝图并非一朝一夕便能绘就。如此一来,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感悟之三——处世之道
    主人公郭橐驼“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相貌甚为丑陋,让人不禁联想到《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但正是因为他的丑陋,才更让人觉得他的可敬。他形丑而不自卑,技高而不自傲,在身体缺陷和事业成功面前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颇具生活智慧。但还不止于此。他不满当时官吏的“好烦其令”,怜惜受到烦扰以致“病且怠”的百姓,希望治民者能宽简为政,正具有屈子“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他冠诨名却泰然自若,答问者能循循善诱,观世事能鞭辟入里,更是一位谈吐不凡、见识不凡的高人、智者。总之,郭橐驼不像一名普通的种树专家,更像一位虚怀若谷的高士,在红尘之中过着半隐逸的生活。也许,柳宗元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日趋衰微的唐代,保持入世与出世两种姿态,真正做到“兼济”与“独善”的境界,既矛盾又和谐。这种身处两难意欲两全的心理,其实也是许多古代文人共有的。虽然今天的时代与环境发生了巨变,但郭橐驼(也是柳宗元等人)对人民的悲悯与仁爱,处世的豁达与智慧,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还是值得学习的。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精读课文,积累字词,赏析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补充说明,课后反思,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