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单元复习试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单元复习试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透镜不属于凸透镜的是( )
A.B.
C.D.
2.如图所示,图甲、图乙分别是近视眼和远视眼视物成像情况,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是放大的实像
B.图乙中A'B'是放大的虚像
C.图甲中物距大于2倍焦距
D.图乙中物距小于2倍焦距
3.如图所示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防疫登记。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摄像头和老花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发散作用
B.当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C.扫描时二维码位于手机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4.摄影师在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5.2024年4月3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遥感卫星腾空而起,它在地面摄像机中所成的像是( )
A.逐渐变大的实像B.逐渐变小的实像
C.逐渐变大的虚像D.逐渐变小的虚像
6.2023年2月哈工大宣布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实现了直接从90nm到了22nm制程的芯片的突破。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它是指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硅片上成像越小芯片制程越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缩图透镜相同,实现制程变小的突破,要将掩膜向下方移动
B.此投射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C.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7.班里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由于疏忽,镜头盖恰好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 )
A.照片上没有景物B.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
C.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D.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
8.如图是北师大版八(下)生物书第81页上的一幅“眼球的构造”图。下列有关人眼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了人眼
B.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D.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缩小的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因的是图 ;模拟远视眼矫正的是图 。
10.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但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
11.如图所示为某超市刷脸付款的情境,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若镜头焦距为5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填具体的数据范围)。
12.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1.2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 cm。
13.如图所示为兴趣小组制作的名为“倒转穹顶”的作品、此时看到的“穹顶”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若将光学器件适当靠近人眼,像的大小将 。
三、实验题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高度,使得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 ;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片,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片的位置不变,小明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 (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
1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
(1)实验前调节光具座上各器材高度时, (选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要点燃蜡烛;
(2)蜡烛经过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
(3)若将图中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此时像与光屏的位置关系类似于 (选填“近视眼”、“正常人眼”或“远视眼”)观察物体时的情形。
四、计算题
16.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为正值,凹透镜为负值。
(1)测得某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多少?
(2)+2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透镜焦距是多少?
(3)如图10甲是小朋友玩凸透镜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补齐在透镜的另一边看到小朋友眼睛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1.B
【详解】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由图可知,选项ACD中的透镜都是中央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选项B中的透镜中央薄边缘厚,为凹透镜。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景物在人的眼睛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手机摄像头、老花眼镜的镜片使用凸透镜制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CD.摄像头使用时,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二维码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增大,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A
【详解】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人像太大了,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要减小像的大小,同时增大物距,减小像距。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和胶片的距离。也可以说是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摄像机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都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腾空而起的过程中,物距变大,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变小,即在地面摄像机中所成的像是逐渐变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A.由图可知,该透镜将光会聚,所以这是一个凸透镜成像的过程,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理,缩图透镜相同,实现制程变小的突破,要将掩膜向上方移动,故A错误;
B. 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结合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可知,硅片到缩图透镜的距离像距应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此投射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故B正确;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
D.最终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的像,硅片相当于光屏,则所成的像为实像,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照相机的镜头被挡柱一半,镜头前的景物反射的光线可以经过未被挡柱的另一半镜头会聚成像,所以像是完整的,由于镜头被挡住一半,成像的光线变少,所以,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眼睛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微型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无论是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是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丙 丁
【详解】[1][2]图甲中佩戴的是凹透镜,模拟的是近视眼的矫正;图乙中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之后,模拟的是远视眼的成因;图丙中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之前,模拟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图丁中佩戴的是凸透镜,模拟的是远视眼的矫正。故模拟近视眼成因的是丙,模拟远视眼矫正的是图丁。
10. 反射 折射
【详解】[1][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战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凸透镜是光透过透明物质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所以说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11. 缩小 大于100cm
【详解】[1]摄像头属于凸透镜,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若镜头焦距为50cm,摄像头的物距大于2倍焦距,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大于100cm。
12.60
【详解】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拍摄人脸的原理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所以人脸应在它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即
1.2m>2f
所以,它的焦距应小于0.6m=60cm。
13. 实像 变小
【详解】[1][2]根据图示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此时穹顶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实像;若将光学器件适当靠近人眼,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的大小将变小。
14. 中央 照相机 右 小于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2]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光线会聚成像,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4]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小明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所以此透镜焦距小于10cm。
15. 一定 上 近视眼
【详解】(1)[1]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之前应调节蜡烛的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因此实验前一定要点燃蜡烛,才能调节烛焰的中心与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2]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会变短,烛焰整体下移,烛焰顶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向下平移,但经过透镜后仍会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会发生逆时针旋转,使过光心的光线与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上移,故蜡烛经过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
(3)[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类比眼睛,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原来蜡烛的像成在70cm处,现将光屏移到80cm处,会导致蜡烛成像在光屏之前,此时像与光屏的位置关系类似于近视眼观察物体时的像与视网膜的位置关系。
16.(1);(2)0.5m;(3)
【详解】解:(1)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
(2)+2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透镜焦度
焦距为
(3)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光线会向焦点偏折并经过凸透镜的焦点,作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即为像的位置,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答:(1)测得某近视眼镜其焦距为0.25m,其对应的焦度为;
(2)+2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透镜焦距是0.5m;
(3)在透镜的另一边看到小朋友眼睛的光路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A
B
B
D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练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复习与提高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复习与提高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