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模拟卷A4(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2025年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模拟卷A4(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名著导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题;共25分)
1.(7分)请结合文意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绿》中,朱自清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生动描写,赞颂了祖国的xuàn lì 风光,写得诗意àng rán ,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在《春》中,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光míng mèi 、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励人们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在《匆匆》中,朱自清以xì nì 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虽yōu shāng 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总之,朱自清的散文就像汩汩清泉,给生活在kùn jìng 中的人们一些kuān wèi 。
2.(5分)阅读
语文学习,让我们走进了美的世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春光 yùn ①____酿出万物的生机活力,人们在春阳下舒活筋骨,抖擞精神; 夏天别有一番风情,热烈粗guǎng ②____。远近的蝉声、蛙鼓和着荷香奏起悦耳的交响曲; 秋菊淡雅、高洁,chà ③____紫嫣红。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冬雪飘然lì ④____临人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自然神奇无限,四季景色美得咄咄逼人,令人心旷神怡。
(1)(4分) 请根据上面文段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① ② ③ ④ 。
(2)(1分)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舒活B.烂漫C.咄咄逼人D.心旷神怡
3.(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3分)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1分)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4.(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站在一处坡上,眼前的徽州水乡,朦胧而清淡,云和雾在山涧liá绕缠绵,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以及斑驳苍桑的小巷,一切的一切,就真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的古墨,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从此,便令锦绣山河浸润在水墨里了。油菜花,是这幅画里最艳最wǔ媚的色彩。它站在低处抢先报道。铺排好阵势,就像没有指挥和领唱的一群单纯女子,一张嘴,让人惊艳,看它一田田,一坡坡,弯曲而不规整,与微风处,推过来,攘过去,开的“满城尽是黄金甲”。
(1)(3分)给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斑驳 liá 绕 wǔ 媚
(2)(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2分)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二、名著导读(共1题;共8分)
5.(8分)《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故事,蕴含着作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思考。请根据阅读体验按照要求填写下表。
默写(共1题;共4分)
6.(4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3分)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若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②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1分)请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卷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四、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8分)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内集
②儿女
③俄而
④差可拟
8.(3分)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9.(3分)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10.(3分)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4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12.(4分)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
13.(4分)文章第③段中“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4.(4分)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什么作用?
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15.(50分)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选材真实,情感真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
1.【答案】绚丽;盎然;明媚;细腻;忧伤;困境;宽慰
【解析】绚丽,xuàn lì,意思是耀眼而华丽。盎然,àng rán,意思是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明媚,míng mèi,意思是鲜明可爱;明亮美好;女子的体态、眼神妩媚明艳。细腻,xì nì,指细致光滑,也可用来形容描写、表演等细致入微。忧伤,yōu shāng,忧愁悲伤。困境,kùn jìng ,形容一件事进入一个难办的地步。宽慰,kuān wèi,意思为宽解安慰(动词),表示宽畅欣慰。
故答案为:绚丽 盎然 明媚 细腻 忧伤 困境 宽慰
本题考查字形。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2.【答案】(1)酝;犷;姹;莅
(2)C
【解析】⑴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yùn 酿 ”写作“ 酝 ”;“ 粗guǎng ”写作“ 犷 ”;“ chà 紫嫣红 ”写作“ 姹 ”;“ lì 临 ”写作“ 莅 ”。
⑵A. “舒活” 意思是舒展,活动,使身体舒适畅快。在文段中 “人们在春阳下舒活筋骨,抖擞精神”,描述人们在春天舒展活动身体,让身体舒适,该词在这里使用恰当。
B. “烂漫” 有颜色鲜明而美丽、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等意思。文段中 “秋菊…… 在秋风中开得烂漫”,这里用 “烂漫” 形容秋菊开得色彩鲜艳、美丽,使用是恰当的。
C. “咄咄逼人” 原形容出语伤人,令人难堪;现多指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而文段是在描述大自然四季景色的美,是让人感觉舒适、愉悦的,用 “咄咄逼人” 来形容景色美不恰当,与语境不符。
D. “心旷神怡” 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文段最后说 “大自然神奇无限,四季景色…… 令人心旷神怡”,表达景色让人心情开阔、愉快,该词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⑴ 酝 ; 犷 ; 姹 ; 莅
⑵C
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⑵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3.【答案】(1)qí;瘫;贮
(2)应合;应和
(3)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解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分歧”:意愿或想法发生争执。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瘫”“贮”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如“应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注意据义定形。
(3)整后语序(句子结构)。注意上文的“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是的字短语做主语。所以下句应改为“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这样就与上句的句式结构一致了。
故答案为:⑴ qí ;瘫 ;贮
⑵ 应合 ;应和
⑶ 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⑴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4.【答案】(1)bā;缭;妩
(2)苍桑;沧桑
(3)比喻;拟人
【解析】(1)本题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缭”的字形和“斑”字的读音。
(2)错别字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音同或形似,掌握这个易错点,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句意和词义辨析判断。苍桑——沧桑。
(3)“眼前的徽州水乡,朦胧而清淡,云和雾在山涧liá绕缠绵,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以及斑驳苍桑的小巷,一切的一切,就真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的古墨,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从此,便令锦绣山河浸润在水墨里了”——比喻;“与微风处,推过来,攘过去,开的‘满城尽是黄金甲’”——拟人。
故答案为:⑴bā;缭;妩;
⑵苍桑;沧桑;
⑶比喻;拟人。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⑶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能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5.【答案】儿时想看五猖戏,父亲却让自己背书,待背书后再去看戏已索然无味。《琐记》 记述了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保护儿童的求知欲,营造读书的氛围。;《琐记》;记述了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保护儿童的求知欲,营造读书的氛围。
【解析】《五猖会》是《朝花夕拾》里的一篇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概括故事梗概:我特别期待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自己背书,待背书后再去看戏已索然无味。根据“衍太太鼓励孩子吃冰”可知,这篇文章是《琐记》;《琐记》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作者是鲁迅先生。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琐记》里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吃冰、给小孩子看春宫图、教孩子打旋、用水粉给孩子消肿、教唆孩子偷东西并散布谣言,作者叙述这些故事,提倡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本文提出的教育观是保护儿童的求知欲、鼓励孩子读书、营造读书的氛围。
故答案为:儿时想看五猖戏,父亲却让自己背书,待背书后再去看戏已索然无味;《琐记》 ;记述了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保护儿童的求知欲,营造读书的氛围。
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6.【答案】(1)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断肠人在天涯;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致 、阑 、烛 。
故答案为:(1)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断肠人在天涯③夜阑卧听风吹雨 (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7.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不久,一会儿;大体。
8.①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9.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
10.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仅仅形似,缺乏美感。
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它更能真实地表现大雪纷纷的景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柳絮因风起”有点夸张,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用迁移法类推,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联系语境,可以由成语进行推断,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当然也须关注古今异义,翻译句子时一定要用古义而不是今义。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要结合上下文,要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从表达方式角度去分析,不仅要理解表层含义,还要结合文段理解深层含义和多重含义。
7.第1句: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第2句:子女,这里泛指小辈,侄儿侄女;
第3句:一会儿,不久;
第4句: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故答案为: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不久,一会儿;大体。
8.第1句,何:什么;所似:像什么
第2句,未若:不如;因:乘;起:飞起
故答案为: ①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9.寒雪日将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表现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欣然”:高兴的样子;大笑:大声笑,写出家庭的愉快高兴。
故答案为: 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
10.“撒盐空中”好,;理由:从形似的角度看,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柳絮因风起”好,理由: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很有美感;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故答案为:示例一:“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仅仅形似,缺乏美感。
示例二:“撒盐空中”更好。因为它更能真实地表现大雪纷纷的景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而“柳絮因风起”有点夸张,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11.温晴、秀气、美丽如画。
1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余晖下薄雪的柔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对济南的呵护,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舒适,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4.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既点题,又总结全文,强调了济南冬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步骤是:先要读,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再定,就是锁定答题范围,最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述,一般用主谓句:什么(谁)+怎么样(是什么),如果有主题句直接引用也可。
(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首先看题干是否有要求从哪个角度赏析,若有要求则答案必须从要求的角度分析;若无要求,就先从修辞角度判断,然后再从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从修辞角度,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辨析,然后采用“修辞作用+具体语境内容”的格式来分析,答题格式是:运用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含义或情感哲理。从词语角度,我们要找准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或者是有修饰作用的词,它们常解释事物的性质状态等重要信息,抓住它们,用替换法揣摩。答题格式为xx词写出了什么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什么情感。从表达方式角度:描写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场面描写),突出什么特点,揭示什么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揭示主题、推动情节发展等。抒情句,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引起共鸣。议论句,揭示所写内容的意义,突出中心。答题格式: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什么,表达什么。
(3)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有几个注意:第一、注意句中的双关语,分析其表面含义及深层含义,深层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第二、注意句中的多义词或词义的转移、引申等用词方式,抓住关键性词句,借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第三、注意句子的标点、句式、语气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强调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借以去理解句意,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第四、留心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并结合上下文内容去理解句意。
(4)本题考查对结尾段的分析理解。语段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
11.第1段说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温晴;第2-3段写阳光下的小山:暖和安适;第4-5段雪后小山的秀美;第6段,济南的水的绿,最后一段,总结。
故答案为: 温晴、秀气、美丽如画。
12.这个句子“害羞”是人的特点,将薄雪当成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写出夕阳西下时薄雪地柔美,表达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故答案为: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薄雪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余晖下薄雪的柔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3.把济南城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纪南城比作小婴儿,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山对济南地呵护,表现济南动态温暖舒适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故答案为: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对济南的呵护,表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和舒适,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4.结尾句子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强调济南冬天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既点题,又总结全文,强调了济南冬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
15.【答案】【范文示例】
那一刻,我长大了
小时候,我总像一只窠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雀,直到那一次……
那是一个深秋,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着,不知怎的,母亲的手背不小心扎进一根细小的竹签,她挑了许久也不见其出,才告诉我,让我帮忙。我这才飞奔出房间,眨眼间拿着刚消过毒的针帮母亲来挑刺,边挑边埋怨:“自己不会注意点吗?老是扰乱我的学习时间。”忽地,我闻到一种味道,这味道从母亲黝黑的手背上发出来的:猪肉的膻味,青菜,大葱交织于一起的味道,以及,雪花膏的气味。
记忆中,这是我第二次这么紧地握住母亲的手了,小时候,我只能踮起脚尖才能够到母亲的手,那时我还很小,正是隆冬,母亲的手还很年轻,光滑的肌肤上白里透红,漂亮极了,散发出淡淡的雪花膏的味道,每闻到,我总会闭上眼睛,幸福的把头向后倾,仿佛得到了皇帝的赏赐。
而现在,母亲的手不再如水面一样光滑,满是被岁月啃噬过的痕迹,额头、眼角,若隐若现的皱纹时不时调皮地出来玩耍,而经年不息的雪花膏的气味总萦绕在母亲的身边,那也是让我刻骨铭心的香味。
雪花膏的味道从未改变,但是母亲却在慢慢老去,母亲也是需要我的关心与照顾啊!想着,我不再说话,细密的汗珠也流了下来,蹙眉,聚神,细心地、慢慢地、轻柔地将刺拨,希望可以抓住机会将它拔出。
暮色四合,彼时的天空已慢慢从灿金色渲染成了一幅暗色水墨画,我长吁一口气:“终于包扎好了!”妈妈的嘴角也漾起了微笑,说了声:“谢谢儿子!”我和我母亲相视一笑,虽是深秋,但一阵温暖的春风漾满了我的心田。
我不再是那只嗷嗷待哺的雏鸟,那一刻让我明白:父母的衰老、我们的长大正在慢慢到来,该换我们多照顾他们了!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
“那一刻”,那表示过去,一刻表示时间短暂——已经过去的某一个短暂的时间,“长大”,指生命在生理与心理上趋于成熟的过程,这里主要指心理上的成熟。“心理上的成熟”的外在表现比较宽泛,如:学会冷静思考,学会坚持的意义;能够明白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并回报以爱;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有能力完成以前不能完成的事……
所以,首先,我们要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出那个让自己觉得“长大了”的特定时刻或事件。这可以是一次挫折后的反思,也可以是一次成功的体验,甚至是一次简单的对话或经历。描述这个事件时,要注重细节,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们的经历。包括环境、人物、对话、情感等方面的细节,使作文更加生动。重点要突出“那一刻”的情形,即自己在这件事中获得的成长和领悟。可以是心态的转变,也可以是技能的提升,或者是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写作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变化来展现成长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结尾部分,可以对整个事件进行简要的总结,并强调这一刻对你成长的重要性。
选材构思:
比如有同学这样写:
第一段:是爷爷无私不求回报的爱,让我明白我长大了
第二段:小时候,我很任性,冬天想吃橘子,缠着爷爷让他去买
第三段:大冬天的,哪有橘子卖?可爷爷还是去了
第四段: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爷爷终于回来了,他拿出一个黑乎乎的口袋,我扑了过去
第五段:可是不是光鲜润泽的橘子,是破的烂的,我生气摇走开
第六段:爷爷一手抓住我,一手在袋里挑,我突然发现爷爷的白发、爷爷的皱纹,还有爷爷一脸的无赖:明天去给你买
第七段:我突然很愧疚,就在那一刻,我长大了,明白爱不是无休止的索取,而是要懂得回报
作者选取一件非常小的事——为母亲挑手背上的一根小竹签,展现母爱,展现母亲正渐渐老去,需要长大的我们关怀照顾,重点写母亲的手的变化以及手给自己的幸福感,语言流畅,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景物描写,抒情自然,情感真挚。
tān
zhù
分歧
痪
蓄
作品
故事梗概
教育观
《二十四孝图》
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封建礼教故事,作者表达了强烈反感。
提倡保护儿童的天性,避免封建礼教对儿童精神的毒害。
《五猖会》
①
提倡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②
衍太太鼓励孩子吃冰,教唆“我”看不健康的书籍、打旋子,让“我”偷母亲的首饰去变卖并散布流言。
提倡要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阿长与》
③
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模拟卷(2)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模拟卷(2)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卷A4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