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2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2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2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29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35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4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 人教版 (新课标) 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梳理型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68741/0-173536487643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无相生,一说通“忘”遗忘,自我夸耀,同类的事物,同类的人,有力的弓,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竭力实行,不能走远,以为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据考证,这部著作并不是老子自己写的,而成于老子后学之手。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
2.背景剖析老子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道德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哲思短章随 缘“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读懂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得即高歌失即休”的超然,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修身名句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礼记·大学》 赏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赏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
“累”通“蔂”,盛土的工具,土笼子
“见”通“现”,表现
“亡”通“妄”,荒谬。
“泮”通“判”,分离
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
——————————————————————————
①有无相生……前后相随,恒也 ________________②自矜者不长 ________________③自知者明 ________________④图难于其易 ________________⑤为之于未有 ________________
①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②合抱之木,____________。九层之台,__起于累土__。千里之行,____________。
主旨归纳本课选文阐释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正因为如此,老子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撅”,“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
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
重点突破 本文节选的《老子》各章,反映了老子哪些重要的观点?提示 老子常常从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发掘出理论或实践上的巨大价值。比如,世人看重的是“有”,关注的是“难”,瞩目的是“大事”;老子则说,正是相反的“无”、“易”以及“小事”,成全了“有”和“难”的价值,成就了“大事”,所以它们都不应该被漠视。老子证明“无”的价值,典型例证来自日常经验,就是对车毂、器皿、屋室之中空即“无”的作用的体察。这种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异。
老子常常从世人的习性中发掘出其负面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通常都不太用心、不太慎重,因而放松自己的努力。老子指出,很多事情终归失败,根源就在这里,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像对待开始一样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老子认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是老子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显示了他的人生智慧。
文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提示 ①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②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③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④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⑤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⑥做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提示 不要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很大作用。
“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都是在忍让和委屈中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式的智慧,它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个体、家族和邦国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文本审美精美的语言,透辟的说理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然而正如鲁迅所说“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五千言精妙凝练,表现出了高度的语言写作技巧,正所谓无心为文,自然成采。首先,句式运用独具一格。《老子》一书善于使用排比、对偶、连锁、递进等各种句式,表情达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就排比而言,可以说是数量众多,格式齐备,形式灵活,运用巧妙。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再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样的句子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既使论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详尽通达,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气势磅礴,若悬河飞泻,注而不竭。就对偶句而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等名句以整齐的句式有机地错置在各章中,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刻的哲理,给人启迪无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句式往往随言理抒情的需要而自由组成,长短不一的句式交错出现在作品中,其形式便有参差变化之妙,其语气也有起伏顿挫之感,自然亦能够更加自由而充分地抒情,更加明晰而透彻地说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有无相生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无相生,学海导航,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有无相生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有无相生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无相生,学海导航,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