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圣施威降大圣,《西游记》,初探独学,深究群学,提炼促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古代 小说,作者 代 ,字 ,号 。作者以唐代高僧 (六〇二—六六四)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原始素材,借 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 难的故事表达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治国的政治理想。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
本篇文章选自原书的第六章节,请结合你的阅读实践,简单说说二郎神为什么要与孙悟空进行穷追不舍的斗法。
《西游记》前五回故事是: 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掣棒( ) 金箍棒( ) 大鹚老( ) 嗛( ) 青鹞( ) 鹭鸶( )老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木木樗樗( ) 愕然( )蓼汀( ) 幌一幌( )鸨鸟( ) 翎毛( ) 淬( )
:尽情。 :弄玄虚,耍花招。 :形容吃惊。 :称说有病。 :心愿,愿望。
本课大约1700字,请在5分钟内完成默读,并圈画或批注以下内容: 孙悟空和二郎神打斗时各自的变化
默读要求: 1.不发出声,不动嘴唇; 2.不用手指着读; 3.边读边思考; 4.注意速度,多关注内容理解; 5.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目录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
1.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
本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与二郎神各自施展法术,斗智斗勇的事。
2.在本文中孙悟空分别变做了什么?二郎神相应的变做什么?
3.从二者复杂的变化中,你能看出什么?
说明两人法力高强、斗争激烈。二人斗法,真君始终技高一筹,同时也表现出大圣的坚毅和无畏的反抗精神。
4.再次浏览课文,尝试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和二郎神两人的打斗,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地变作其克星来对付。
第二阶段,孙悟空变做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悟空使了个隐身法,逃跑了;
第三阶段,孙悟空去了灌江口,变做二郎神,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第一部分(1)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败走。第二部分(2-3)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第三部分(4-5)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合力再次将大圣围困。
作者在描述斗法过程中塑造了大圣和小圣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你能从这场斗法中读出怎样的孙悟空或者二郎神?
外貌描写:烘托人物形象语言描写:展示人物性格动作描写:直接表现性格心理描写:反映内心世界
答题格式这句话是…描写,表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精神)
①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大圣看到妖猴惊散,有些心慌,因而败走;这表现了大圣顾念同类、有情有义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看出他的机智。
②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的机智,善于动脑的性格特点。
③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此处属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又机智的性格特点。
④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这句话属于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二郎神行动迅速、机智善战的特点。
⑤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
这里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善于观察,聪明,善于思考的特点。
⑥“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⑦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用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着、镇定。
概述大圣、小圣各自的性格特点:
大圣孙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 、机敏、坚毅、勇敢、无畏、有情有义
小圣二郎神:本领高强、神通广大、变化多端。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但矜持,不肯纡尊降贵
在斗法过程中,二郎神和他的手下“梅山六兄弟”对孙悟空的称呼发生了变化,在文中找出并探究变化的原因。
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起初对孙悟空的称呼都是蔑称,因为在他们看来,孙悟空只是一只扰乱天宫秩序的妖猴,是他们要捉拿的要犯。经过六次斗法后,孙悟空跟二郎神竟然难分胜负,势均力敌,这让他们对孙悟空刮目相看。这些称呼的变化,体现了他们对孙悟空的态度从轻视到欣赏、佩服的转变。
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
大圣孙悟空与小圣二郎神的一番变化争斗确实是本章的神来之笔。刚开始,他们两人一场好杀,大战三百余回合,不分胜负。在和二郎神的争斗中,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服他的办法,但如果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显得平铺直叙,缺少了吸引力,很难吸引读者。
孙悟空是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的英雄,但本文中的孙悟空在与二郎神斗法中却节节退败,表现得非常懦弱,这是否损害了孙悟空的高大的形象?
没有损害孙悟空的形象。 孙悟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本领高强,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本文中的孙悟空在与二郎神的斗法中节节退败,这并不损害悟空的高大的形象。因为孙悟空面对的是天上众神的围追堵截,虽然他神通广大、英勇善战,但毕竟寡不敌众,再加上花果山众猴被天兵天将打得纷纷溃散,导致孙悟空无心恋战,只能极力摆脱众神的纠缠,这合情合理。
关于《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许多名家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奇书”。尝试运用课后“思考 探究 积累”第三题里的观点赏析课文,与同学交流你的心得体会。
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正是因为小说创造了游戏的童话气氛,我们对于孙悟空的许多行为也就不能看得过于认真,看得过于认真了,便不免大煞风景。……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小说所表现的常常乃是一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着的天真的情趣与幽默的态度。 -林庚《〈西游记)漫话》
常常夹杂着让人开心发笑的语言
示例①这段斗法变化叙述的就是“变幻恍惚之事”;而在这段斗法变化中,两人都自以为没有破绽,而其实在对手眼里,都变得不伦不类,两人的心理活动如出一辙,充满趣味,叙述中“亦每杂解颐之言(也常常夹杂着让人开心发笑的语言)”。
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
示例②:写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化,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这犹如儿童之间的变戏法,一方难免露出破绽,而另一方马上抓住破绽“创造了游戏的童话气氛”,非常有趣味。特别是孙悟空变成庙宇这段,写孙悟空在情急之中将尾巴“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虽然看似合理,但是很快被熟悉庙宇形制的二郎神识破。二郎神识破孙悟空的变化,笑说“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而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好像二郎神真“打牙捣眼”了似的。两人斗智的心理过程,表现的是“一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第六单元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背景,小圣施威降大圣,走近作者,第一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图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识记生难字,称呼之变,二郎神梅山六兄弟,泼猴猴精大圣,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1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授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文体知识,字词清单,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多音字,形近字,以喙啄物,长满蓼草的小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