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问题探究,读出内涵,拓展提升,深入探究,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①梳理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字词知识。
②积累、体验古代诗词用词技巧和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
①解读意象,感受形象,感悟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
②感受两首词的情感脉搏,体会苏轼旷达、弃世的人生态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苏词豪放高古之美,感悟作品反映出的作者的价值追求及人生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
①感受并理解宋词不同于唐诗浪漫主义的理性之美。
②理解中唐至宋代期间,文学作品反映出的士大夫入世追求与弃世精神的矛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1.诗歌欣赏,诵读是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教学时,老师切不可脱离读而析,亦不可为读而读,而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赏。
2.这两首词是典型的苏词,一词豪放,一词旷达。若学生诵读时忽略情感或偏离了作品的情感走向,老师一定要用示范来加以引导。
3.这两首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蕴涵着苏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哲学观,学生诵读时,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深悟其“隐秀”,切不可局限于解读表面词意。
4.教学思路和方法方面,可以“矛盾”二字为教学切入点,以苏轼的思想变化为线索,追本溯源解读课文。
5.依据苏轼“归去”思想的变迁,我们可以先教《定风波》,再教《赤壁怀古》
(二)教学示例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五课,选篇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两首宋词。《赤壁怀古》是东坡将诗的题材和情感融入词,使词从“艳科”变为一种诗体的标志性作品,有承前启后之意义。通过学习本词,学生可进一步感知“词”作为诗体的特点极其美感所在。
从内容上看,《赤壁怀古》写景气势磅礴,写意高古悲慨,开豪放之风,又承魏晋风骨,是了解、研究苏轼文风、思想的窗口。
《定风波》可以说是苏轼退避思想的发端,人生际遇的无常,从“有”到“无”的因缘,让苏轼有了“归去”之意。《赤壁怀古》是苏轼弃世思想逐渐发展、成熟的体现。结合《定风波》,我们能在《赤壁怀古》中更进一步感受苏轼旷达洒脱的个性、豪迈疏野的文风以及其退避弃世的处世态度,从而发现苏轼“心隐”态度发展的脉络,把握住宋代士大夫思、行矛盾的特点,体验苏轼作品率真、自然之美。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1)积累字词知识。
(2)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拓展探究苏轼的入世理想与弃世态度之间的矛盾。
3.审美鉴赏与创造
(1)读懂诗意,感受诗情。
(2)欣赏苏词豪放、高古、疏野、自然的风格,分析其表现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
(1)感受宋词之美,能背诵课文。
(2)分析、概括苏轼在两首词中的观点、态度。矛盾产生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读懂诗意,分析概括苏轼在两首词中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2.教学难点:
探究苏轼的入世理想与弃世态度之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
自学法、诵读法、对话法、电教法、研究法等方法综合运用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教师活动】
印制助学资料发放给学生,内容包括苏轼简介、生平、文学贡献,宋词体裁、题材、词牌等基本概念知识。
【学生活动】
(1)课前自读本课诗文,疏通字音、字形,了解文本内容。
(2)查阅与苏轼、宋词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作家、文体常识及本词写作背景。
(3)阅读助学资料,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词意,感受词作疏野旷达的风格。
2.读懂诗人情感,理解“移情”概念。
3.探究苏轼弃世思想的产生,了解其文学意义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遇到各种挫折、打击的时候,可能是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是亲人离世,也能是在事业上的挫败。面对失败的困境甚至是绝境,你们会以什么态度处置呢?
学生回答:略
而苏轼因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几乎被诛,后被贬偏远的黄州一度绝望。在绝境中,他又是如何重新站立起来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著名诗词《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一)文学常识
昨天大家查阅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作者苏轼?
学生回答:略
备答内容: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苏文忠。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东坡画论》等传世。
(二)齐读课文,读懂文意。
1.齐读小序,了解背景
我们先来诵读小序,梳理一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读后补完屏幕上的图表。
学生齐读课文,老师展示图表:
时间: 三月七日傍晚 地点: 沙湖道中 事件: 遇雨 人物: 苏轼和友人
细节:苏轼 雨具先去 友人 皆狼狈
感受:苏轼 余独不觉 友人_ 省略 _
提问:东坡和友人的对比体现出东坡什么样的性情?
学生回答:洒脱旷达,任真率性。
老师小结过渡:如此任真率性的苏轼,在雨中信步时,心中又有何感想呢?
2.读懂正文,读出情感
(1)齐读正文,筛选信息。
请大家朗读本词正文,勾画出能够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
学生齐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2)整合信息,以意逆志。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勾画了哪些字词,谈谈你勾画的字词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备答答案:
上阕中,“莫听”表现出作者面对风雨,毫不在意的态度;“何妨”带有一点俏皮的意味儿,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绪;“吟啸”和“徐行”两个动词刻画出作者在风雨中泰然自若的形象;“轻胜马”表现出作者轻松、闲事的心情;“谁怕?”一句以反问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坎坷道路的无所畏惧;“任平生”表现出作者对待人生坎坷的超然心态。
下阕中,“酒醒”“微冷”二词道尽了作者在官场、俗世中经历的人情冷暖;“却”字含有出人意料的意思,体现了人生的沉浮无常;“归去”一词则表达出作者归隐弃世之思。
老师小结过渡:大家已经读懂了诗意,读出了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不过我们读出的都还是字面内容,我们再来细读一下课文,读出文本背后的信息。
(三)细读课文,读出矛盾。
1.学生反复默读正文两遍,思考文本背后的信息。
(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老师点评引导。
老师提示:大家读出词中有哪些信息不大合理或有矛盾之处的?
明确信息:
这首词上阕所抒发的情感和下阕蕴涵的人生态度有矛盾之处:上阕抒发出的是作者雨中徐行时轻松闲适、乐观旷达的情感,下阕描述诗人在雨后的所感所想,表达了自己归隐弃世的人生态度。
过渡语:为何会有这样的矛盾?我们还须从意象的内涵入手来进行解读。
三、问题探究,读出内涵
1.意象解读
问题引导:
(1)文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什么意义?请小组合作探究。
备答内容:
意象:风雨,打叶声,烟雨,斜照。
解析:①风雨象征诗人宦海生涯中的各种打击,同行人在这种打击下都狼狈躲避,而诗人却选择了勇敢面对。
②“打叶声”说明雨点很大,亦象征打击很沉重、严酷。
③“烟雨”,从形象上看,有飘渺、朦胧之感,给人如梦如幻之感,平生烟雨中则有人生如梦之意,这是苏轼对官场俗世的否定。
④“斜照”代指夕阳,是借代。在“微冷”之时,忽迎斜照送暖,道出了人生无常之理。
(2)老师追问:作者写到“回首看来萧瑟处”,这“萧瑟处”指什么?
学生回答:字面上指在风雨中前行的坎坷经历,从前面的分析看来,指的是作者至今所经历的人生坎坷。
(3)小结:也就是说,这首词表面上看,是作者记叙风雨中与友同游的所感所思,实际上是作者对自己宦海生涯作的一个回顾和体悟。
2.主旨探究
问题引导:
(1)那么,作者在回顾过去,抒发感悟之后,谈到“归去”,而且“归去”之后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往何处?请大家讨论解答。
学生讨论,自由作答。
学生可能解读出以下几种结果:①归去田园(弃世论)②归去官场(入世论)③归家(反朴论),每种结果都有其依据,老师可引导学生思路而不可断然否决任何一种想法。
老师点拨:
①“归去”是全词的诗眼。②苏轼“归去”的地方“也无风雨也无晴”,暗示自己将远离政治斗争,追求的是平静、恬淡的生活。③因此,“入世论”站不住脚,苏轼的态度是避世、弃世的。④苏轼的“归去”是有深层涵义的,远不是“归家”就能体现的,因此“反朴论”以不可靠。⑤然而,从苏轼的经历来看,他并未选择如陶渊明弃世一样归隐田园,他在此后还有过不少仕途迁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在地方做出了不少政绩。因此,“归去田园”的理解亦是臆断。
过渡语:到底苏轼要归去何处?我们暂且将这个问题放一放,先讨论这个问题:苏轼“隐”了没有?
四、拓展提升,深入探究
1.PPT展示材料:李泽厚《美的历程•苏轼的意义》,学生阅读材料。
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2.思考:由李泽厚先生的论述来看,苏轼到底“隐”了没有?
学生回答:心隐而身不隐。
老师追问:由此判断,前面留下的问题:苏轼要“归去”何处,大家得出了什么答案?
学生回答:苏轼的“归去”不是归隐田园,而是在精神上规避世俗,淡泊功名,坚持自我价值的追求,从而实现人格的独立。
五、总结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又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苏轼的退避源于其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士大夫精神与官场倾轧、屡遭贬谪的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在经历重重打击之后,苏轼选择了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形象反照,选择了遗世独立作为自己的处世方式。相比陶渊明身隐心却念着功名,苏轼心隐身不隐的追求则更为率真自然。苏轼之所以为苏轼,是因为他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处逆境而不衰的精神正道;而他,亦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万世不倒!
六、课后作业
1.人们说此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并体现了词人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说法的?请结合苏轼的身世,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烟雨”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的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句拓宽了全词的境界,充满艺术的张力。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的洗礼,但是这恰恰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就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2.“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拟人。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3.词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感悟: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性格:表现出了词人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性格特征。
板书设计:
打叶声 吟啸徐行
莫听 何妨
雨中
(体验)
洒脱
竹杖芒鞋 谁怕?
轻胜马 任平生
归 宿
微冷 相迎
弃世
料峭春风 山头斜照
雨后
(感悟)
回首 归去
萧瑟 无雨无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作家作品常识,整体感知,把握文意,解读文本,把握情感,拓展提升,深入探究,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