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历史.docx
    • 练习
      答案.docx
    历史第1页
    历史第2页
    历史第3页
    答案第1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基督教是在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下产生的。后来,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是在 ( )
    A.3世纪末 B.4 世纪末
    C.5世纪末 D.6世纪末
    2.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在他统治的时期里,获得来自大多数人的支持,领土不断扩张。他获得多数人支持的原因不包括 ( )
    A.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B.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C.把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D.教皇为他加冕
    3.德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与德国有历史渊源的国家是 ( )
    A.法兰克王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
    A.大化改新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罗马教廷的统治 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5.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6.实验初中某班级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一场关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
    A.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7.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 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他是 ( )
    A.克洛维 B.查理大帝
    C.孝德天皇 D.穆罕默德
    8.下图是西欧的一个庄园,对这幅图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
    A.当时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B.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
    D.庄园的居民主要是领主的佃户
    9.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组成部分,拥有一定的司法权。以下关于庄园法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维护庄园公共秩序B.佃户利用法庭维护自己权益
    C.帮助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10.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1.中古时代的欧洲,新兴城市不堪忍受封建主的束缚和盘剥,不断进行反封建、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其中典型的反封建、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发生在 ( )
    A.琅城 B.伦敦 C.巴黎 D.柏林
    12.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
    A.市民阶层 B.封建主
    C.国王 D.教会
    13.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14. “拜占庭⋯⋯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下列有关拜占庭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②1453年被蒙古骑兵所灭
    ③国力的衰弱,与其长期对外扩张有关
    ④帝国虽灭,但其文化仍具有重大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中国历经上千年,孕育出古代灿烂文明。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大量吸收了中国文化成果。材料中日本的“革新”指的是
    ( )
    A.伯里克利改革 B.法兰克王国改革
    C.大化改新 D.种姓制度
    1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17.以下历史信息反映的是哪一宗教创立之初的情况 ( )
    ①它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②它的创立时间是7 世纪初 ③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 )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
    19.某活动课上学生研讨的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判断这节课探究的内容应该是 (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20.(江西中考)花拉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计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第21 题 6分,第22题8分,第23题6分,第24题10分,共30分)
    21.《欧洲中世纪简史》的作者将中世纪史分为早期(500—1000 年)、中期(1000—1300年)、晚期(1300—1500 年)三个阶段。本书以清晰的线索、全面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西欧风情。下面是小明在阅读此书后,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的一些问题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
    (1)请将下列学过的史实,按照书上的三个阶段进行归类。(填写序号即可)(3分)
    ①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②法兰克王国改革 ③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早期: ;
    中期: ;
    晚期: 。
    (2)观察此书中出现的插图,回答问题。
    ①列举出中古西欧出现的著名城市(一例)。(1分)
    ②通过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识读出欧洲封建社会有哪些不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吗? (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遣唐使(日本)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一的图片是古代雅典一位重要的政治家,请说出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改革给雅典带来的影响。(2分)
    (2)材料二的图片是在哪一事件之后形成的? 请用一句话来形容其特点。(2分)
    (3)材料三中“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23.6—7 世纪的亚洲大陆,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吸收中国的先进制度,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人从沙漠中崛起,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四伏】
    材料一 6—7 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7 世纪时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3分)
    【力挽狂澜】
    材料三 遣唐使回国(日本)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
    改革。
    材料四 610年,伊斯兰教诞生于麦加。622年,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在麦地那诞生。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8世纪中期,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形成。
    (2)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材料四,指出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分别是谁,解决危机的途径分别是什么。(3分)
    24.一般来说,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和平往来和暴力冲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古代各国之间常有战争发生,请举出两次不同文明之间的重要战争。(3分)
    (2)有人认为这些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试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
    (3)和平往来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交往的主旋律,请以古代阿拉伯人为例,简要谈谈他们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的重要作用。(4分)

    相关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1页。

    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南顿第三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历史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