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3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3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类篇联系,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进而理解儒家中“君子人格”的内涵。
2.对比《论语》中有关“君子”与“小人”的章句,探究成为君子的途径,以砥砺自我人格。
3.完成微写作《君子赞》,以此思考君子文化之于中国历史及现实的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
1.查找《论语》中与君子相关的章句,理解这些章句的基本意思。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理解“君子”概念的变化。
1.翻译下面的章句,理解“君子”的概念。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
2.翻译下面的章句,并提炼出孔子所谈“君子”的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宪问》)
【学习任务二】思考:如何成为“君子”?
1.从下列章句中提取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
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⑵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⑶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关键词:
【类篇联系】
2. 翻译下列章句,并提取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翻译: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翻译: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
翻译: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翻译:
关键词:
3. 联系现实,思考如何理解“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
我的思考是:
4.如何成为君子,写下你的感悟吧。
我的感悟是:
【学习任务三】对比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查找《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对比的章句,翻译章句后,创制个性化的图表来展示二者的区别。
【学习任务四】
以“君子赞”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20—200字。
推荐的学习资源
《论语》中与“君子”相关的章句选读(选读版本为中华书局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
P179《宪问篇14·42》,P140《颜渊篇12·4》,P68《雍也篇6·18》,P187《卫灵公篇15·18》,P159《子路篇13·23》,P160《子路13·26》,P87《述而篇7·37》,P226《子张篇19·9》,P198《季氏篇16·7》,P199《季氏篇16·10》,P187《卫灵公篇15·21》,P183《卫灵公篇15·7》,P145《颜渊篇12·16》,P140《颜渊篇12·5》,P230《子张篇19·2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检测,类文拓展,参考译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表格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学习任务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