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细读课文,探究文意,再读文本,品读论证方法,比较鉴赏,拓展思维,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3.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4.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5.思考先秦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思考这些经典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2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3.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难点
联系现实,领会先秦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自己的启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大学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3.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论证风格。
4.理解《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难点
1.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品味《大学之道》中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这株大树上的绚丽繁花,而儒家思想就是繁花中最耀眼的一朵。它绚丽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它绚丽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悯人情怀。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一起掀开它美丽面纱的一角,去感受它的魅力。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用散文的语言称赞传统文化,称赞儒家文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阅读文章、探究文意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孟子及其思想学说。
2.点名介绍查阅到的《礼记》相关资料。
3.教师简单补充介绍《礼记》的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接触过孟子的作品,对孟子及其学说有些了解,布置预习的目的是温故知新;学生对《礼记》了解不多,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动手查阅,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2.学生自读课文,培养语感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意。
4.分小组共同疏通文意,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5.指定学生翻译课文,教师适时点拨更正。
四、细读课文,探究文意
1.学生齐读课文。
2.分小组探究。
(1)《大学之道》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大学之道》论述的“大学”的宗旨是什么?
(3)《大学之道》论述的“八目”是指什么?
(4)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他是怎样来证明的?
(5)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的这一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6)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文中哪一句体现了这主张?
(7)孟子论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发言不要求面面俱到,能论说一个方面就行。
4.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大学之道》的中心论点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大学”的宗旨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孟子认为,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孟子先是用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证明,接着又用“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
(5)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
(6)体现孟子这一主张的句子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7)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孺子将入于井”是举例论证;有“四端”之人与无“四端”之人形成对比,说明“四端”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扩大充实“四端”的必要性;“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都是比喻论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理清恩路,便于学生理解选文的论证方法。)
五、再读文本,品读论证方法
1.指定学生朗读《大学之道》,要求学生注意文中提到的“三纲”“八日”的内在联系
2.小组讨论,选文是如何论述“三纲”“八目”的?
3.师生共同归纳
选文第1段采用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即“美德”,“德”的内涵是“亲民”,如何“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就是要达到一个最高标准。
接下来,用修身之法反证“大学之道”的理论。什么是善?善从何来?人做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只有“知止”,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性情安和;在安然的状态下,人的思路才能打开,对事物进行分析、琢磨、推敲,这就是“虑”;事情经过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文章用“定、静、安、虑、得”五个字,说明知“止”的作用在于“至善”。
第2段仍用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说明“明明德”的顺序。古代想要使天下的人彰明美德,第一步要“先治其国”;要治国,就要先“齐”其家,要“明德”先从家里开始;要从家里开始,首先从自身做起,就是“修身”;修身要从“心”开始,心要“正”,不能有私心杂念;要正心,先要“诚意”;如何使“心、意”达到忠诚不变?方法是“致知”;如何致知?方法是“格物”。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
然后进一步用“修身”之理反向证明“欲明明德”的道理:在弄清了事物的原理,有了知识,才能做到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后天下才能平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论证方法,从而感受儒家论述道理的巧妙之处。)
六、比较鉴赏,拓展思维
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什么异同?
明确:两者都是探讨人性的。区别在于,孔子认为人性本来相近,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是善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但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主要强调的是后天的教养,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强调学生要学《诗》,学《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孟子则不同,它不仅展开了论述,还强调了人相近的人性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但孟子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后天的教育培养有利于人“善心”的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
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
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膝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闻读,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经典,启智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点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识,听读课文,文白对译,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