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专题】辨析与阐释:名言警句的现代观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专题】辨析与阐释:名言警句的现代观照》教学设计,共5页。
辨析与阐释:名言警句的现代观照【专题解释】本单元收录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复现了先秦时百家争鸣的文坛盛况。这些论说言简意赅,流传至今,成为国人心目中普遍的人生信条。在联读论说篇章、梳理核心理念、感受辩证思想、赏析表达特点的同时,本专题特别注意站在现代立场上审视这些名言警句,从而在学习中超越古代语境,获得反思力量。【预习任务】材料一: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第四十六章》)材料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1.通读、翻译这两个文段。2.结合这两段文字说说你对“知足”的看法。【学习任务】任务一 概括文段:何为知足?1.朗读并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知足者足。材料一的文意为:“天下有道,退马还田耕种。天下无道,战乱起于近旁。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得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用罪过、祸患、灾难,来排比说明不知足的危害之甚,从而得出结论——懂得知足知止,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2.找出材料一、材料二中观点相近的句子,说说其中的异同。材料二在极富思辨性的对举中,“知足者富”一跃而出,它和“知足者足”的异同是:富和足是近义词,是富有、满足的意思,可同时用于形容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否“富足”,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感受,有一定的相对性。如果不知足,永远也不会感到富有、满足;如果知足,则物质上的小康就令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3.老子劝人“知足”,是不是要人们不求进取呢?显然不是。假如是这样,老子为什么还称许“知人者”“自知者”“胜人者”“自胜者”等呢?老子说的“死而不亡者”,是那些能为历史留下高尚道德、杰出功勋或旷世思想,从而长久活在后人心中的人。要做一个这样的人,必然殚精竭虑,永不“知足”。因此,这里说的“知足”绝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意思。任务二 追问前提:谁应知足?材料三: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结合材料分析,老子的话是劝诫谁的?材料三中,“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什么样的人才会“甚爱”爱财如命呢?什么样的人才能“多藏”囤积财物呢?只能是帝王将相、新兴地主等。他们贪得无厌横征暴敛,逼得人民铤而走险,不仅自取其辱,甚至会人头落地。所以,老子劝诫他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材料一中的“天下有道无道”“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语言的劝诫对象也应是王侯将相这些统治阶级,它揭示了征伐、侵略的真正原因。因为“无道”的统治者“甚欲、不知足”,才有了“知足之足,常足”的警句。任务三 人生必答:知足三境1.三道人生必答题。组织学生讨论材料三中提出的三道人生必答题——“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名声与健康哪个可贵?生命与利益哪个重要?获得与失去哪个更忧虑?)2.逆向思考解难题。支架: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在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目标背景下,物质上的不足已经不是社会主流,学生更应思考的是精神上的知足。我们不如利用逆向思维法,先“知不足”,了解认识自己的底线和上限,这样也许更能“知足”。示例:(1)知成就之不足:明白能力的有限,会放眼长远,谦逊待人。(2)知生命之不足:懂得时光的有限,会珍惜光阴,不再蹉跎。(3)知价值之不足:理解意义的有限,会休养生息,退步向前。3.“知止”理当明底线。通过逆向思维,学生懂得“足”的相对性,就更容易理解“知止”。知止,就是不让自己陷入无穷尽的欲望;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知止”是为人的底线,为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个上限呢?4.“知止”更应求上限。在孟子看来,人人最初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若能见贤思齐,则应以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为乐,这“知止”的上限,暗合了“安贫乐道”,也应和了俗话里的“知足常乐”。任务四 课后作业:以“足”为纲《论语》中有一段经典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导子贡以“恕”作为终身奉行的一个字。鲁迅则以“早”字来自我惕厉,要求时时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你认为有哪一个字(词)是自己可以终身奉行的呢?请以“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词”为题,拟写写作提纲。推荐字(词):足(知足)。示例:第一层:什么是知足?(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辨析“富”与“足”。)第二层:谁应该知足?(理解阅读材料指向统治阶级应知足,认清时代进步要求更广泛的大众也面临知足的挑战。)第三层:知足者的三种人生境界。(知足者足、知足者止、知足者乐。)第四层:知足者何以常乐?任务五 延伸拓展:从“知足者足”到“知足者乐”写作的第四层是“知足者何以常乐”。回答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要掌握更多的材料,对话题要有更深的思考。1.法国高中会考作文题的启示。(1)无尽的欲望是人的本性吗?(2)自制力是否取决于自知之明?(3)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以上命题体现了浓浓的哲学思辨追求。可以让学生将以上三个题目进行合理的逻辑串联。示例:(1)人的天性中包含了不知足的欲望,但有些人被欲望裹挟,误以为满足欲望无须付出任何代价。(2)满足欲望未必是坏事,正是有了个体的不知足,才有了人类的进化与解放。(3)人可以不知足,但不应该失去自知的明智。明智才能确保不知足的正向激励作用。2.美国高考作文题的启示。一般认为,进步会带来问题的最终解决,但在现实中,每一个新答案(或新发现)的产生,却又会引来新一轮的问题。那么,是否每项成就都带来新的问题或挑战?每项成就都有可能带来新问题,但对待问题的积极态度,是我们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问题的原因。如果没有取得这些成就,问题是不是就此消失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担心可能产生的新问题而止步不前,并不是知足,而是胆怯。知足,是克制过度的欲望,也是明智地保持进取。在克制与进取的平衡之中,才体现了知足给人带来的真正快乐。以上两个拓展,将会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的阅读产生思考,又以提出新的问题作为写作的暂时终点,启迪学生的思维继续延伸。【课外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于外,各修其内而已。(三国魏·王弼)材料二:是以人君恣可欲之心,则天下之人皆得罪矣!嗜欲至而不知止足之分,则天下之人皆受祸矣!又人君所欲尽得,则天下之人悉曜于殃咎矣!必也上之人能知足之为足,则天下之人孰不常足矣!(唐·王真)材料三:人见可欲,则不知足,不知足则欲得,欲得则争端起而祸乱作。否泰至则戎马生于郊,然则知足而各安其性命之分,无所施其智巧也。日用饮食而已,何争乱之有?(宋·赵佶)1.以“知足者 ”(填一个字)概括上述材料的共性。2.站在文臣和帝王的不同立场,王弼、王真和宋徽宗赵佶的表达有何差异?3.两位大臣对帝王的劝诫,对于今天的大众还有意义吗?答案:1.知足者(足)。2.两位大臣都是谏臣形象,对统治者提要求:“人君”先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天下有道”。宋徽宗的表达更接近今日大众的视角,不区分身份,是对每个人自我修养完善的要求。3.在两位文臣看来,要“知足”的是统治阶级,但是在物质丰富精神开放的今天,大众一样面临着“知足”的挑战。“富足”与否,既有客观标准,比如家庭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又包含主观感受,比如一些人的小目标,对于大多数人就不适用。它有一定的相对性,体现在:如果不知足,永远也不会感到富有、满足:如果知足,则“一箪食一瓢饮”就令人感到精神上的满足,甚至以此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