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11 *百年孤独(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11 *百年孤独(节选)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作品介绍,学习任务,前文情节,阅读技巧1,情节概括,阅读技巧2,“魔幻”,情节要点,传统时间的缓慢和凝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是20世纪哥伦比亚享有盛誉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和记者,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是拉美小说界的“掌门人”,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孔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及至消亡的历史。作品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深刻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通过塑造超常的人物形象,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将现实和非现实融为一体,反映了拉丁美洲地区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使人从审美中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1.了解作者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2.运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技巧分析文本。3.掌握作者通过日常生活描写来展现拉丁美洲宏大历史的构思技巧。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被村里人看做魔法的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吉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
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邻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紧抓文章文眼:马孔多变了样。
1.新商道的开辟,使得马孔多与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外界的新鲜事物不断进入马孔多。2.丽贝卡带着父母的骨殖从遥远的马纳乌雷辛苦跋涉到来之后出现了各种怪异行为。3.马孔多小镇的居民染上了失眠症。
紧抓文章风格:魔幻?现实主义?
1.孤僻怪异的神奇人物。2.错综曲折的离奇故事。3.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4.绮丽诡异的语言特征。
在全文中,对话、回忆、梦魇、联想、神话、预言无处不在,时空轮回徘徊,生死界限、人鬼界限全被打破,营造出一股神秘诡异的奇特氛围。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契合于某种地理和历史的现实。 ——加西亚·马尔克斯
1.音乐钟进入了马孔多人的生活。2.丽贝卡的言语沟通过程。3.马孔多人忘记了事物的名称。
钟表和语言(言语和文字)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释放从建村伊始就以歌声欢快报时的群鸟,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这些雕刻精美的木钟是用金刚鹦鹉从阿拉伯人那里换来的,由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统一校准。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
这里没有人死去,每个人都三十岁
那时马孔多还没有死过人
传统时间:自然的、永恒的、循环的
机械时间:一次性的、不可再生的、不确定的
失去对时间的个性化的传统认知
马克思认为,钟表是之后所有机器的原型。芒福德认为,钟表是一种精神生活的内在标准。随着钟表所代表的机械时间的到来,每个人都像被发条驱动的永不停息的钟表,时间是人的一切,人并不拥有生活,只是拥有时间。人类社会从时间过剩状态迅速进入到时间短缺的过程,现代社会基本完全处于“时间饥饿”状态,时间成为人类最严厉的法律。
很快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
现代文明的秩序和权力表征
人们都因不用睡觉而兴高采烈,因为那时候马孔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时间总不够用。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很快就把活儿都干完了,凌晨3点便无所事事,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
“时间饥饿”:只拥有时间没有拥有生活
自然时间(传统时间)代之以 机械时间(现代时间)
群鸟 代之以 音乐钟
马孔多人:忘记了事物的名称
语言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它还会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最后决定我们的文化,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同的语言,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有不同的社会。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假说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用小刷子蘸上墨水给每样东西注明名称:桌子,椅子,钟,门,墙,床,平锅。他又到畜栏为动物和植物标上名称:奶牛,山羊,猪,母鸡,木薯,海芋,香蕉。
从女孩儿那里也无法获得更多信息。从来到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坐在摇椅上吮手指,一双受惊的大眼睛打量着所有人,不曾流露出能听懂别人提问的迹象。 大家几乎要相信她是个聋哑儿,直到印第安人用他们的语言问她要不要喝点儿水的时候,她才眼神一动仿佛认出了他们,点了点头。 他们……无法忍受她在撕咬和吐口水之余古怪难解的呼号。印第安人听得目瞪口呆,说那是他们语言中最污秽的辱骂。
乌尔苏拉在小锅里放入橘汁,兑上大黄晾了一整夜,次日让她空腹喝下。没人说过这就是治疗食土怪癖的特效药,但乌尔苏拉却相信任何苦味的食物进入空腹都会令肝脏产生反应。丽贝卡拼命反抗,力气之大与瘦小身量根本不符,他们不得不像扳倒一头小牛犊似的逼她服药,却难以制止她的乱踢乱踹,无法忍受她在撕咬和吐口水之余古怪难解的呼号。
乌尔苏拉知道后,在药物治疗之外又加上了皮带抽打。永远无从确知,究竟是大黄或毒打,还是二者一起最终发挥了效用,总之几个星期后丽贝卡显出康复的迹象。 不久家人又发现她的卡斯蒂利亚语说得和印第安土语一样流利……
群体的话语实践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权力实践的方式,话语的实现同时也是权力的实现,因为权力与欲望始终围绕着言语的合法性展开斗争。 ——福柯
拉丁美洲是一个混合文化的地域,在“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尚未成长为稳定文化系统的情况下,已经发展成熟的欧洲天主教信仰以改头换面的施予者姿态强行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截断了土著文化正常的对自我身份确定性的过程。 在推行主流价值观的时候,殖民者的语言及其承载的文化对殖民地进行播撒和渗透,这使得被殖民的土著不得不以殖民者的话语方式来确认自我的身份,在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完成了心理精神和现实世界的被殖民过程。
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顽固地不肯说卡斯蒂利亚语,而只说瓜希拉土语。 所谓的“顽固”,其实是当地人的原始心态和语言表征尚没有被外来文明侵袭的保留。乌尔苏拉通过希望儿女们都说卡斯蒂利亚语来获得某种安全感,而不说这种语言的丽贝卡先是被认为是疯掉,后来直接被毒打。在这个事件中,拉丁美洲的原始语言如何被侵略并且以什么样的方式消亡,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个细节,照看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的保姆是只说古印第安语的比西塔西翁。她的哥哥卡塔乌雷看见丽贝卡语言被同化即罹患失眠症的表现后,第二天跑得无影无踪,他们本来是印第安古老王国的王子和公主,但离乡背井,屈居人下,就是为了保有自己的语言和背后仅存的对已消亡的历史的回忆,当失眠症在闭塞落后的马孔多蔓延时,意味着外来文明入侵的触角已经布满了拉丁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马尔克斯通过描写统一使用音乐钟和遗忘语言这样的生活细节是想表现拉丁美洲什么样的宏大历史呢?
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正在被大家忘记,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和对历史的反思。
避免体会真实彻底的孤独
我们不能连死亡,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加西亚·马尔克斯
1.如果马孔多没有开通商道,是不是就能够解决马孔多百年孤独的问题呢?2.请同学们复习《齐桓晋文之事》中“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句话,将两篇文章对照分析,思考一下我们中华民族会不会产生拉丁美洲式的孤独呢?以上问题请同学们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红高粱》(莫言) 《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这节课,老师借着这篇选文,想帮大家捋清《百年孤独》这本名著的一个核心思想——摆脱殖民统治,自己掌控自己民族未来的命运十分重要。发生在拉丁美洲土地上的悲剧告诉我们,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保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思维和文化的主动权,这样,才不会屈居于西方话语中,失去我们东方式的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韵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上册11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介绍作者了解作品,情节分析,自读课文熟悉情节,分组探讨鉴赏人物,默读课文赏析句子,设置疑问探求寓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1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任务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11 *百年孤独(节选)教学演示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第一部分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百年孤独》,主要的人物关系图,前情回顾,写作背景,了解“魔幻现实主义”,第二部分初读课文,第三部分文本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