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长沙七年级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长沙七年级下册语文开学摸底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派遣(qiǎn) 拈轻怕重(niān) 佩服 家谕户晓
B.鄙薄(bó) 以身殉职(xùn) 教训 见异思迁
C.狭隘(ài) 满腔热忱(chéng) 极端 漠不关心
D.纯粹(cuì) 麻木不仁(rén) 殖民 精亦求精
【答案】B
【详解】A项,“家谕户晓”应写为“家喻户晓”;C项,“忱”的读音应为“chén”;D项,“精亦求精”应写为“精益求精”。故选B。
2.小齐在课外阅读时看到一段文字,发现下列加点词语中有一项使用不当( )(2分)
通过阅读,人们能体验更开阔的人生境界。当学业追求遭遇瓶颈的时候,人们阅读古典文集,往往会有恍然大悟的体会;当职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刻,人们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内心的力量便会油然而生:当工作生活面临困境时,人们阅读文学名著可以获得不求甚解的启迪。通过读书,人的精神变得更加丰盈,心胸变得更加豁达大度。
A.恍然大悟B.油然而生C.不求甚解D.豁达大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此处形容人们读完名著后的一下就悟到道理的,使用正确;
B.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此处形容内心的力量自然就产生,使用正确;
C.不求甚解: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此处贬义褒用,错误;
D.豁达大度:形容人胸襟开阔,宽宏大量,能够容人。此处形容人的心胸开阔,使用正确;
故选C。
3.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形成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选取一个弘扬家风的正确角度,便成为家风建设的关键。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C.书架,是一个家庭最好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涵养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家风,D.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A.AB.BC.CD.D
【答案】D
【详解】D.语序不当,应将“社会”与“家庭”互换位置。
故选D。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④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⑤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⑥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⑤②④⑥①
C.⑤③④②⑥①D.③④⑤②①⑥
【答案】B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关联词、衔接语等内容。
根据文本内容,③句“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介绍与白求恩的交往,应该排在首句;⑤句“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承接③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并点明对其逝世的悲痛心情;②句“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紧承⑤句,因其死,才会纪念他;④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指出要学习他的精神;⑥句“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中的“这点”指的就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①句“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写学习白求恩精神及其意义,是结语。据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⑤②④⑥①;
故选B。
5.第五小组在讨论怎么朗读曹操的《观沧海》,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技巧。
C.有误,“幸甚”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此处应该不是情绪的高点。尤其不宜用将前面的正文“读得低沉些”来突出此处;
故选C。
6.古诗文默写(共4分,每空1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 , 。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揭示主题,表达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综合性学习(共5分)
某校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阅读下面的读书现状调查表,回答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7.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8.为营造活动氛围,组委会准备从以下四句话中选出能够组成对偶句的两句话作为宜传标语,请你选出,抄写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立志读尽人间书 B.人生唯因读书好 C.悬梁刺股求学路 D.发愤识遍天下字
【答案】7.随着年级升高,初中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8.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详解】7.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表格中反映的是初中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情况,从“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来看,七、八、九年级的时间逐渐减少;从“经典所占阅读比重”来看,七、八、九年级的比例越来越大。由此可以概括出:随着年级升高,初中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8.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能组成对偶句的两句话作为宣传标语。对偶句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需要注意,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仄音(三声或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平音(一声或二声),只有“立志读尽人间书”符合下联的要求。从结构上看,与“立志读尽人间书”相对的是“发愤识遍天下字”。因此,上句是“发愤识遍天下字”,下句是“立志读尽人间书”。
二、阅读与理解(共45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②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被贬赴龙标(今湖南黔阳)途中。流人,即流落江湖的艺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头》,属乐府商调曲,曲调哀切。②分付:交给,安排。
9.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写客中听筝所引起的伤感。起句即景传情,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情思。
B.第二句“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流人奏出的筝曲与客人心境相印,引起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客内心的共鸣。
C.一、二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月光与筝声交辉,此情此景,表达了作者送别流人的离愁别绪,流人亦奏出对诗人依依不舍的留念之声。
D.第四句,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用词形象新颖。
10.你认为“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是写“雨声”,还是写“筝声”?还是二者兼写?试结合全诗分析,说说理由。(4分)
【答案】9.C 10.一是实写岭色雨声,衬托哀切的筝声,以山雨迷蒙的景象来烘托迁客的愁绪。二也可说写筝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流人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营造出音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烟雨迷蒙的环境之中,心中倍感凄凉。三是兼写岭色雨声和筝声。孤独的诗人听着流人弹奏的哀婉的水调子,勾起了内心的伤感。这时现实中的雨声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流人与诗人都产生了无尽的身世感慨,不禁潸然泪下,“雨声”陪衬烘托了迁客的情感。
【解析】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分析。
C.有误,诗歌一二句“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的意思是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筝曲所传达出来的漂泊之心和王昌龄此时身为迁谪者的心境相印,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作者送别流人的离愁别绪,流人亦奏出对诗人依依不舍的留念之声”;
故选C。
10.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岭色千重万重雨”意为: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
“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第二句“分付鸣筝与客心”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联系后句“断弦收与泪痕深”可知,筝声与雨声层层交叠,引发了流人与诗人的无尽的感慨。联系作者此时被贬的写作背景可知,也烘托了迁客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①苏①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③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④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⑤没。
②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⑥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
(节选自《寓圃杂记》)
【注释】①苏:指苏州。②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③胥:古代的小官。④发:揭发。⑤垫:陷沉,淹没。⑥底:古同“抵”,达到。
1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朝廷患之”中的“患”有“忧虑”“灾祸”“害病”等意,在此处取“忧虑”之意。
B.“因焚香自祝”中的“因”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因”意思相同。
C.“而以苏人仰之”中的“而”与“学而不思则罔”中的“而”意思相同。
D.“迁”有“变动,转变”“贬谪”“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等义项,“终不迁其官”中的“迁”应为“升职”之意。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B.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C.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D.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公既至,悉察得民隐。
14.况钟治理苏州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从而让苏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并概括况钟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答案】11.B 12.D 13.况钟到了以后,对百姓的隐情观察得完全清楚。 14.(1)减少赋税;揭发坏人坏事;治理水患。
(2)况钟形象的主要特点:体恤百姓,治理有方,不顾个人得失。
【解析】11.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辨析。
B.因焚香自祝:于是烧香自祝。因:于是。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因:由于,因为。“因”意思不同;
故选B。
1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苏州多水灾,况钟重视它带给百姓的利益,没有不竭尽全力。
“郡多水患”是对苏州情况的介绍;“无不曲尽”是对“公讲求其利”的补充,应在“无不曲尽”前断一处;
因此断句为: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故选D。
1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充完整。
重点词语:公:况钟,至:到;悉:全部,都;察:观察;民隐:民间隐藏的事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结合文章“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减少了赋税;结合“次发奸吏豪民数人”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揭发坏人坏事;结合“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没”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治理水患。
根据①段“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③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④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⑤没”可知,况钟来了以后,先了解民情,然后减少赋税、揭发坏人做事、治理水患,最终政治修明,百姓安居乐业,可见他非常体恤百姓,且治理有方,局势得以稳定。
根据②段“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⑥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可知,他一心为百姓做事,从不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材料一】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五一期间,一首名为《小小花园》的童谣刷屏网络,引发大量网友模仿,从短视频领域迅速蔓延到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有关“挖呀挖”的网络热梗逐渐扩散至各行业领域。
《中国经营报》
【材料二】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三】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但近几年网络热点事件的沉浮反转教训,也让我们看到,由于短视频传播的快捷,常常会让大众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有无辜者被莫名网暴。不理智的群体情绪,有时甚至会裹挟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所以,无论无意还是有意的断章取义都可能误导公众,短视频新闻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
③总之,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北京日报》
【材料四】
①许多沉溺短视频者首先感到的是“信息容量”的明显下降。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沉溺短视频的用户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普遍没有耐心阅读较长篇幅的文字,这实际上是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后果。另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于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简单讲就是看不懂大段文字,更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文本之外的思考,进行文字表达。只会玩弄网络热梗、无厘头,自身语言匮乏、贫瘠、庸俗。
②此外,因为短视频为了达到最大传播效果,必然采取向下兼容的策略,提供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理解的内容。于是,海量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短视频内容,只要观者稍有常识就不难发现其谬误,反而被冠以“科普”之名疯狂传播;一些明显编造、摆拍的视频,观者稍有逻辑都不难识别其荒唐,却有大量拥护者信以为真。
《南方周末》
15.根据上面的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小花园》从短视频领域迅速蔓延到各大平台,“挖呀挖”的网络热梗逐渐扩散至各行业领域,热度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B.短视频只有以下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
C.短视频的快捷传播,有可能会导致无辜者被网暴,有时甚至会裹挟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短视频新闻有显而易见的劣势。
D.长期沉溺于短视频,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下降,看不懂文字,无法思考。
16.小雅同学每晚都会刷短视频来缓解学习压力,奇怪的是,沉迷短视频后,他常常感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频频走神。最近的考试中,他原本擅长写作,在写时也变得连遣词造句都颇为费劲,同时,理科方面的解题能力也明显下滑。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4分)
【答案】15.C 16.第一,沉迷短视频会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第二,沉迷短视频会让“信息容量”明显下降;第三、沉迷短视频会让人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第四、会导致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第五,很多短视频内容是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的,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A.根据【材料一】“从短视频领域迅速蔓延到微信、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有关‘挖呀挖’的网络热梗逐渐扩散至各行业领域”可知,材料中说的是“‘挖呀挖’的网络热梗逐渐扩散至各行业领域”而不是“‘挖呀挖’的热度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B.根据【材料二】“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可知,选项表述错误;
D.根据【材料四】①段“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沉溺短视频的用户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普遍没有耐心阅读较长篇幅的文字,这实际上是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后果。另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于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简单讲就是看不懂大段文字,更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文本之外的思考,进行文字表达”可知,选项“看不懂文字,无法思考”表述错误;
故选C。
16.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拓展延伸。
根据“奇怪的是,沉迷短视频后,他常常感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联系【材料三】③段“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可知,原因有:沉迷短视频会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
根据“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频频走神”“他原本擅长的写作变得连遣词造句都颇为费劲,同时,理科方面的解题能力也明显下滑”,联系【材料四】①段“许多沉溺短视频者首先感到的是‘信息容量’的明显下降”“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在于沉溺短视频的用户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普遍没有耐心阅读较长篇幅的文字,这实际上是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后果”“另一个典型的现象在于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简单讲就是看不懂大段文字,更无法通过文字进行文本之外的思考”,②段“海量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短视频内容,只要观者稍有常识就不难发现其谬误,反而被冠以‘科普’之名疯狂传播;一些明显编造、摆拍的视频,观者稍有逻辑都不难识别其荒唐,却有大量拥护者信以为真”可知,原因有:沉迷短视频会让“信息容量”明显下降;沉迷短视频会让人部分丧失了从文字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专注度遭到破坏,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沉迷短视频会导致抽象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显著下降;很多短视频内容是虚假的、错误的、反智的,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不敢
①爷爷有一句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这句口头禅就是“不敢”。吃饭的时候,爷爷把碗里的米粒舔得干干净净,他说:“不敢浪费了粮食。”锄地的时候,爷爷会把杂草清理得一棵不剩,他说:“不敢糊弄庄稼。”
②爷爷年轻时是一个走街串巷的乡间木匠。一日,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爷爷去打家具。爷爷背着工具去了之后,看见新买来的木材有些潮湿,便把木材破开之后,放在阴凉处晾晒。十多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爷爷还没有动工。
③巧的是,雇主邻居家的儿子也要结婚,也请了木匠来打家具。那个木匠到来之后,马上大刀阔斧地开干了。主人看他干活如此卖力,日日好酒好菜款待。我爷爷的雇主不免暗自嘀咕:两家同时买的木料,人家做得,你却做不得,分明就是想多赚些工钱。这样想着,脸色不免日渐难看,饭菜也越来越马虎。
④那个木匠悄悄劝我爷爷赶紧开工,爷爷皱着眉头,诚实地说:“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那人嘲笑我爷爷死心眼,说:“干不干透跟你有啥关系?你只要做好家具,挣了钱拍屁股走人就是了。”
⑤爷爷梗着脖子跺脚说:“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
⑥一个月后,爷爷才开始动工,精雕细琢,干了足足20多天才完工。而爷爷的那个同行早已领了工钱,欢天喜地地回了南方老家。
⑦三个月不到,那家的新家具就变了形,木板的接缝处严重开裂。而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⑧这时,雇主才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当初怠慢了爷爷,就羞惭地拿着好酒好菜登门致歉。从此,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⑨父亲是个读书人,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的“不敢”论早已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父亲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大学毕业时,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恳请他留校做他的助手,但父亲以家有未婚妻为由婉拒了教授的美意。同窗好友都嘲笑他愚顽,不懂得变通,放弃了大好前程。可父亲说,在外读书这些年,爹娘弟妹都是未婚妻辛勤照顾,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
⑩后来,父亲工作的学校的老校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捏造事实,揭发老校长中饱私囊,他们也蛊惑父亲一起诽谤。父亲愠怒地说:“我刚来学校不久,对学校事务知之甚少,对老校长个人更是不熟悉,我可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那样会遭天谴的。”
⑪风波过后,老校长官复原职,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坚决地拒绝了。他诚恳地说:“教育事关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才不配位,可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
⑫父亲在岗位任职多年,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虽退休多年,但人们还经常说起他的事,对他很是尊敬。
⑬如今,我们兄妹三人也已成人,牢牢铭记爷爷和父亲的教诲,“不敢”二字已融入了我们的血脉,融入了全身每个细胞,时时勉励我们。人到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世沧桑,咀嚼过许多人情冷暖之后,我们愈加觉得“不敢”的可贵。
⑭“不敢”不是胆小怕事,更不是懦夫行为,“不敢”里藏着的是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
(文/张燕峰选自《意林》有删改)
17.文章主要讲述了爷爷和父亲“不敢”的哪几件事?(2分)
(1)爷爷年轻时: 。
(2)父亲大学毕业时:父亲不敢忘恩负义,婉拒教授的美意。
(3)父亲工作后: 。
(4)风波过后:父亲不敢占据职位,拒绝做副校长。
18.结合语境,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
19.文中多处提到“不敢”,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探究“不敢”的多重含义。(7分)
【答案】17. 爷爷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父亲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并拒绝做副校长。 18.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手艺、好名声比作长了翅膀的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声名远扬(或好手艺、好名声传播得快、传播得广) 19.勤俭节约;对生命、天地万物的敬畏;诚信正直;懂得感恩;有自知之明、谦虚等。
【解析】17.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题干“爷爷年轻时”的提示,找到第②段“邻村一户人家的儿子要娶亲,请爷爷去打家具”、第④段“木材还没有完全干透,还不能打家具”、第⑤段“俺可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和第⑦段“爷爷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等内容,可概括为:可知,爷爷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做的家具结实美观,完好无损;
(2)根据题干“父亲工作后”的提示,找到第⑩段“父亲工作的学校的老校长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捏造事实,揭发老校长中饱私囊,他们也蛊惑父亲一起揭发”“我可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那样会遭天谴的”和第⑪段“老校长官复原职,有意提拔父亲做副校长,父亲坚决地拒绝了”“我才不配位,可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等内容,可概括为:父亲不敢昧了良心胡说八道,并拒绝做副校长。
18.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根据⑧段画线句“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中“爷爷的好手艺、好名声,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把爷爷的好手艺和好名声比作长了翅膀的鸟儿,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扑棱棱地飞到十里八乡,甚至飞到了外县”,指鸟飞得又快又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爷爷的名声传播的很快,传播的范围很广。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①段“不敢浪费了粮食”可知,体现了爷爷勤俭的品质;
根据①段“不敢糊弄庄稼”可知,体现了爷爷对生命天地万物的敬畏;
根据⑤段“不敢糟践了好木材,可不敢欺骗了东家”可知,体现了爷爷作为手艺人的诚信正直;
根据⑨段“做人可不敢忘了恩,负了义”可知,体现了父亲感恩的品质;
根据⑩段“不敢昩了良心胡说八道”可知,体现了父亲正直、守义的品质;
根据⑪段“我才不配位,可不敢贪心占据那个重要的职位”可知,体现了父亲能正确认识自我(自知之明、谦虚)。
(四)名著阅读(共8分)
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读后回答20-21题。
行者悄悄的把前项事告诉了一遍,长老甚喜道:“徒弟!快救我一救!向后事但凭你处,再不强了!”行者才动手,先解了师父,放了八戒沙僧,又将二十八宿、五方揭谛个个解了,又牵过马来,教快先走出去。方出门,却不知行李在何处,又来找寻。亢金龙道:“你好重物轻人!既救了你师父就彀了,又还寻甚行李?”行者道:“人固要紧,衣钵尤要紧。包袱中有通关文牒、锦-袈裟、紫金钵盂,俱是佛门至宝,如何不要!” 八戒道:“哥哥,你去找寻,我等先去路上等你。”你看那星众,簇拥着唐僧,使个摄法,共弄神通,一阵风撮出垣围,奔大路下了山坡,却屯于平处等候。
20.师徒四人遇到了哪一个妖怪? 。(2分)
21.孙悟空被关起来时是亢金龙救出了他,请你写出亢金龙救出孙悟空的经过。(6分)
【答案】20.黄眉大王
21.妖怪黄眉怪利用唐三藏求佛心切虚摆小雷音寺,师徒四人不敌,被法宝金铙盖下,幸亏金头揭谛上天请下二十八星宿、八仙下凡,奈何众人都破不了金铙。最后亢金龙将独角挤进金铙内,才救出悟空。
【详解】20.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根据材料内容“又将二十八宿、五方揭谛个个解了”“亢金龙道:‘你好重物轻人!既救了你师父就彀了,又还寻甚行李?’”分析,再结合名著内容可知,《西游记》情节中既出现二十八宿、五方揭谛,又重点提及亢金龙的情节应为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此回目中的妖怪是黄眉大王。
2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根据《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的情节概括可知,小雷音寺的妖怪黄眉大王原本是东来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有金钹、乾坤袋两件宝贝,利用唐三藏求佛心切虚摆小雷音寺,引得师徒四人入寺,孙悟空内虽知他不是如来佛,奈何唐僧容肉眼凡胎,悟空被妖怪的法宝金铙盖下,唐僧三人也被捉,幸亏金头揭谛上天请下二十八星宿、八仙下凡,奈何众人都破不了金铙。最后亢金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其独角挤进金铙内,悟空将其角打洞变芥菜籽儿才被带出来,大怒,砸其金铙,妖怪醒来,拿如意乾坤袋(即其主人弥勒佛的褡包)收尽众神仙,幸亏悟空眼疾,先行逃脱。据此作答即可。
三、表达与写作(共56分)
22.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都在积极打扫卫生,小明在拖地时碰到了一块顽固的口香糖污渍,他此时有什么样的神情,又是怎样想方设法地铲除了它,还地面一片洁净的呢?请你以旁观者的角度,将见到的情景描写下来。(6分)
要求:①请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5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示例:小明看到地上的口香糖不禁眉头紧锁,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他挠挠头思考片刻,忽然眼前一亮,随即跑向办公室。不一会儿,小明手中拿着一瓶不明液体,他拧开盖子将液体倒在口香糖污渍上,不到片刻,口香糖污渍就开始变软,就像一快融化的奶油,小明用纸巾轻轻一擦,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污渍擦干净了。原来,这瓶神奇的液体是酒精。看来,还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呢!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
作答此题,首先明确语境: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都在积极打扫卫生,小明在拖地时碰到了一块顽固的口香糖污渍,他此时有什么样的神情,又是怎样想方设法地铲除了它,还地面一片洁净的呢?要求我们以旁观者角度拟写片段,即采用第三人称;要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如小明看到口香糖污渍时的神态,思考如何去除污渍的神情;清理污渍的动作等;此外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小明清理污渍的动作比作细心描绘画作等,最后注意字数。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诗人对诗歌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骑手对骏马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森林对阳光说,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字迹应工整,卷面应整洁。
【答案】范文:
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抬头不一定能看见星云,但举目必有您期盼的目光。我总是不敢正视您那充满期望的目光,生怕我单薄的心瞬间破碎。十几年,恍如隔世,我总算明白,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父亲。
岁月不饶人。不知何时,那缕缕银丝已经占据了一席之位,那褶皱的皮肤已经爬上了您的额头。有多少个这样的场景,您拖着行李箱催促着我快点儿,不然就没座位了。站牌前的身影总是让我心灵触动,您不顾眉宇间的汗水专心致志地眺望着远方的路……汗水早已沾湿了您的衬衫。“爸,你先回去吧,我自己会坐车去学校的了。”上车后,一直看着车后,那熟悉的身影却久久不愿离去。公交车缓缓地离开——载着许许多多的希望渐行渐远……晶莹的泪水划过指尖,珍珠般散落了一地,是谁装饰了谁的梦?
时间不知不觉而我后知后觉。不知是什么时候,您已佝偻了脊背。有多少个这样的场景,您坐着那张破旧的木凳,忙着您的工作,不时地打着瞌睡。我就那样在您的身后静静地站着。我知道您累了,凑上前去,肆意抢过您手头的工作。“不用了,你不会的,你去看电视吧……”晶莹的泪珠洒落了一地,鲜花似地开放了千年,又是谁拂去了谁的泪?
伴着您的期望,带着您的关怀,学习上我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生计的操劳使您不如别人的父亲看上去那样年轻,穷困的生活挤压着您的脊背不如他人的那样挺直,以自己苦难的心去温暖我们曾经叛逆的性格,再厚的冰也该化了,再硬的钢铁也该融了。然而,我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负了您的期望。高考在即,我明白我不能退缩。有您的精神在支撑着我,有您的期盼在鼓励着我,有您的慈爱在支持着我,我明白,即使我再差也不能够退宿。
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记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追忆着我们的曾经,感受着我苦涩的青春,潮湿的风在我的眼角堆叠起了水珠,不知是上天的安排或是命中注定——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你像素衣的仙人,周身缥缈着云雾、仙气,轻轻向我走来,我的生命中充满了你的神奇色彩,我用崇敬的语气唤了一声:“太白!”
我高傲自豪之时,也是你飞黄腾达之时。那时,你深受玄宗赏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贵妃研墨,力士脱靴,舞动着豪迈潇洒的风姿。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一壶美酒,让你的身上满是醇香,百世流芳!
我灰心丧气之时,正是你落魄失意之时。你的辉煌让满朝文武心怀嫉妒,最后,你才明白,你只是皇帝手中把弄的玩物罢了。让他开心的,立刻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而让他发怒的,便会落入万丈深渊,永远爬不起来。于是,你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开始了放荡的流浪生活。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你的志气如青云直上,把我沉入深谷的心提捞上来,一直冲到九天碧霄,我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你微笑着对我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时,我发现,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的脸上写满自信,写满豪放。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的一句“万家酒店,十里桃花”将你引去,未料是空谈,而你却永远记住了他,把他视为知心朋友。一封素筏为你寄去相思,一壶浊酒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生命中不能没有你
我的生命中没有你——我的书!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字眼啊!但是,它却在我生命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我静静地沉浸于《鲁滨逊漂流记》,在那里遨游,当我读到“星期五”的故事时,我脸上会绽开舒心的笑容;读到悲伤的那一段,我便为书上的主人公的不幸遭遇留下同情的泪。
读书使我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例如: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了我;《中国国家地理》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仿佛游览了我国的名胜古迹。我经常从书中摘抄好词好句,写作就不用愁,想一想,脑袋就抛出无穷无尽的妙词佳语,作文就写得越来越好了。
当你碰到一道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打开一本书,正好有这一道题目的解析及答案,这解决了你这道问题,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实在让你高兴,豁然开朗。
我爱书,书是我不可缺少的朋友,所以每次一见到好书,就缠着妈妈给我买。每买到一本好书,我总会一口气把书看完,然后便会仔细地给书包上封面,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架里。我书架里的书多得数不清,每一本都完好无损。
不能没有你,我的书。我们前方的路还很漫长,我需要你的陪伴。
【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
第一,审题。“生命中不能没有你”这个题目,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①“谁的生命”?②是“生命之中”,要写生命这个过程。③“不能没有”意思是一定要有,不能或缺。④“你”,既可指物质的,哺育我肉体的生命;也可指是精神的,滋润我精神的生活。所以,这个“你”,既可以是你生命必需的东西,也可以是你所爱的、对你有用的东西,你精神境界中必需的东西。
第二,立意。行文中应该是写“谁”与“你”的关系:“你”对“谁”如何重要,“谁”如何“爱”“你”,怎样对待“你”。通过写“谁”与“你”的关系,阐述“你”对“谁”的生命的意义。或使用对比的写法,“有了你会怎样”“没有你又会怎样”,写出有“你”的重要性。
第三,选材。我们可以写“我”与书的关系:因为书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以“我”爱书,“我”的生命中不能没有心爱的书;还可以写学习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现代社会,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中不能没有学习;还可以写某个亲人、朋友带给自己温暖,自己的生命不能没有他(她)的存在。学段/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著作所占阅读比重
27.8%
35.8%
45.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八年级语文(长沙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解析版docx、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考试版docx、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题卡docx、八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九年级语文(长沙专用)-2023-2024学年初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zip,文件包含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解析版docx、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考试版docx、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题卡docx、九年级语文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答题卡pdf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考试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解析版docx、开学摸底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考试版docx、开学摸底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答案docx、开学摸底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湖南长沙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