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名师单元教学设计,共10页。
《第二单元百家争鸣》名师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群知能对标学习任务群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语言目标(1)通过归纳、梳理,把握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和词语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积累词语。(2)通过比较、分析,了解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学习依据具体语境辨析词义,恰当运用词语的能力。(3)学生能迁移、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语言规律,合理地阐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就自己感兴趣的语言问题进一步探究。2.思维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能有效感知、理解词义,并能通过分类、联想、分析、归纳的方式把握词语发展及运用的规律;运用有效的推理方式发现词语使用过程中的逻辑谬误;能对发现的语言现象、使用语言的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阐述。3.价值目标(1)感受汉字之美,认识汉语语法之灵活,表达之独特,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2)通过文本梳理,结合现实生活,对诸子百家的不同思想观点理性的思考,谈谈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文档资料和PPT课件。2.学生准备(1)预习;(2)分组。【课时安排】3课时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一、教学导入学习本单元文章,交给同学们的有两大任务:一是积累文言虚词,培养文言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是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能理解先秦诸子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能理解这些经典对自己的启发和现实意义。教学策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学活动设计较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尽量自主活动,自我评价。设计意图:课前导入可依据学情作具体的调整,在尽量简单的沟通当中,争取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二、教学精讲步骤一、归纳总结,识记虚词古代汉语的虚词系统,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之”“乎”“者”“也”“而”“以”“其”“于”等常见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广泛,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用法。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虚词,有助于我们培养文言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示范归纳2.自主归纳教学策略:1.少教精教。教师在本环节中只需作示范性归纳,然后安排学生按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整体学习。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从整体上梳理这些虚词在本单元几篇文言文中的用法,通过整体归纳的过程,积累虚词,培养语感,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活动学习。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活动中的实操,提升应用交际能力,增进素养。4.深度学习。不仅局限于这些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法,而是要系统归纳这些虚词的多种用法,借助本单元的学习,彻底打通虚词学习的任督二脉。5.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归纳虚词的用法,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提升了语感,阅读能力整体提升,分析概括能力也得以精进。6.解释推断能力。通过梳理本单元的常见虚词,能够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辨别相应的虚词用法,从而形成解释推断的能力。7.策略运用能力。每一个虚词的用法,通过一个完整的整理过程,都内化到学生的能力里,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8.发散创新能力。整理虚词的常见用法时,不拘泥于课内,也要常向课外延展,培养学生发散创新的能力。设计意图:本环节是针对语文学习的归纳升华,通过整理虚词的用法提升学生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培育批判与发现、欣赏与评价的语文素养。步骤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古人讲究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本单元课文大都是谈论立身处世之道的,比如《〈论语〉十二章》,或论述经典在规范言行方面的价值,或阐述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警示贪图小利之弊,或辨析君子、小人,都富于启发性。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小组内讨论。1.示范探究(1)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子看来,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都离不开悟道。懂得道,才能看到人生的光明;如果不懂道,就不知道世界的真理,不懂做人的根本道理。孔子这句话启示我们:追求真理、追求精神价值的生活,是最值得过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智慧,要看他是否识人,凡盛世伟业,开国之君无不在“知人善用”上下足功夫。汉唐盛世,刘邦和李世民均是识人和用人的高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所以,团队乃至企业领导者,要知人善任。“自知者明”,就是说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的短板,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韩信能建不世之功,却无“自知之明”,狂妄自负,最终落得个名败身死的下场!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2.自主探究(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道义为标准对待天下的人和事,能否行“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义”本指公正的、合理的、应当做的。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自省的人富有人格魅力,善于自省的民族受到世人敬重。我们的先贤在修身养性、练达自身等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很多人回首来路、盘点人生得失而感慨,正是自省精神让自己从歧途走向正路,从缺陷走向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省精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让自己减少失误、实现自我净化提高的有力武器。(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实现目标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曾子认为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要担负这样的使命,没有坚毅宏大的品格是不行的。要想承担对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必须要“弘毅”。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里,孔子其实提出了作为君子的三种“达德”:仁、知、勇。有了这三种“达德”,便可以对人豁达、见事不惑、临危不惧。智慧、勇气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仁义,会成为人格中最危险的因素;只有在仁义控制下的智慧和勇气,三者和谐,才能到达修养的最高境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我们不能把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也不能把自己喜欢、信仰和追求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能够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对方着想,能够推己及人,能够既成己之得之利,亦成人之得之利。(6)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既指明了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的修习次第,也包含着身国同构、家国同构的文化观念。个人修身的意义在于,由身家而家国,由家国而天下,不仅是现实空间疆域的不断扩大,也是人生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因此,“家国天下”理念所建构的文明共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不单纯是指向个人,也不单纯是指向家庭、国家、社会,而是既关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致力于每个人通过普遍联合形成真正的“共同体”。不论是个人还是共同体,都期于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地。(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向善和为善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为“端”。我们需要发扬这种善端,促其成长。这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地方。善行天下,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环境如何复杂,善良必然是社会的底色。(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积累而成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意味着要道法自然,意味着无为而无不为。耐心不是压抑,而是修行。不要采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成熟是自觉自悟。唯有成熟的心态,方能品尝到成熟的味道。(9)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认为大葫芦太大,装水举不起来,而把它击破了;庄子认为可以把这个大葫芦做成大的腰舟,自由自在地浮游于江湖。惠子与庄子的区别在于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惠子是俗世的视角,庄子是超越现实的视角。世上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有用的,只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过于狭隘,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概念,有的人不适合做技术工作,但是擅长做市场营销,你能说他无用吗?庄子与惠子关于“五石之瓠”的对话,启发我们大有大用,小有小用,不要囿于成见。教学策略:1.深度学、深探究。学习本单元,不应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本单元的课文都出自诸子百家的典籍,其中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以致用的,因此在本环节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探究,提升学生策略运用、内化完善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批判与发现、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2.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不应仅局限于教师的示范探究,尤其是本单元的课文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有极大的意义,因此自主性的探究就格外重要,培育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整体学习。本节是从整体上对单元内容进行把控,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就是贯串整个单元的主线,因此学生要把握这些学说对人生的意义,从而实现整体学习。4.意义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学生的学习要格外讲究意义,结合写作背景,从写作意图上来理解文本,通过这个过程来培养体验与感悟的核心素养,提高领会理解的学科能力。5.内化完善能力。通过情境救学、讨论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讨论,学以致用,促进能力迁移,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解决问题和内化完善的学科能力,同时也提升交流与语境、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的学科素养。设计意图:学习本单元,不应仅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因此在本环节里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探究,提升学生策略运用、内化完善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批判与发现、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专题分布能力素养命题热点1.归纳总结,识记虚词2.学以致用,知行合一1.能够完成词语的积累、梳理与探究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自己的认知,并能够付诸行动1.文言文断句2.文化常识3.内容分析4.文言文翻译虚词义项例句之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十二章》)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四章》)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十二章》)乎助词,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二章》)助词,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兼爱》)助词,表感叹或祈使语气,译为“啊”“呀”子曰:“其‘恕’乎!”(《〈论语〉十二章》)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对于”等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五石之瓠》)虚词义项例句者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四章》)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一般不必译出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兼爱》)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或判断,不必译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十二章》)句末语气词,表陈述或解释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五石之瓠》)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五石之瓠》)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是何也?皆起不相爱(《兼爱》)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不译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论语》,课外)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而、假使”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十二章》)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就”或不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大学之道》)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五石之瓠》)复音虚词“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兼爱》)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介词,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译为“凭,靠;凭着、凭借”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五石之瓠》)介词,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等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等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五石之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而”或不译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固定结构,“以为”“以……为”译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埏埴以为器(《〈老子〉四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固定结构,“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四章》)固定结构,“无以”“有以”译为“没有……的办法”“有……的办法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课外)固定结构,“所以”译为“用来……的”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其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兼爱》)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五石之瓠》)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四章》)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大学之道》)介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补充说明,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