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与官学关系颇为复杂。唐宋之际,官学教育衰退。为书院兴起及书院制度确立提供了土壤与空间。在书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历代统治者对书院的支持也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政府资源有限、无力大规模兴办教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就转向支持书院。
    书院与各级官学既有互补的关系,又有异趣相峙的抗衡关系。一般说来其呈现的规律是: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特别是朝廷无暇顾及兴学设教,无力兴办官学,书院成为满足士子读书要求,保持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被官学控制,这就是历史上书院存在过的“书院官学化”现象。
    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所以历史上禁毁书院的事件也不时发生,最著名的是明末发生在东林书院的“东林党案”,因此而波及全国的书院。正因为如此,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出现了许多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设立的书院。但这种书院实际已成为官学之一类,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吸取了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特别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方面,与官学颇有相似之处。书院实行生员定额,是一种普遍的情形,与官学所不同的是,书院还有不属定额之限的旁听生一类的短讲生,人数甚多,如岳麓书院曾达千人之众,即所谓“岳麓一千徒”,但这类学生是临时性的,不在计划之内。
    私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代,相传为孔子创办。私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我国的文化教育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但因为它属于民间,历来不受朝廷重视,相反,屡遭压制。私学在古代社会的发展极其艰难,处在一种自生自灭和自发的状态。
    书院教育组织出现比较晚,在宋代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教育制度,但它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官学特别是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书院起自民间,也受到官学的排挤,其所处地位与私学颇为相似,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因此,私学长期积累的一些办学经验,特别容易被书院所吸取。从一定意义上说,书院是从私学脱胎而来的。但是是否可以说书院就是私学呢?事实并非如此,书院不是一般的私学,如同与官学有质的区别一样,它与私学也存在着质的差异。
    书院与私学区别很多。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书院具有教育经费作保障,逐步建立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书院学田来自多种渠道:其一是由民间学人、乡邑名流捐献。在书院创办之初,就包括了学田的投入。其二是政府的拨赐。书院经费开支巨大,要进行正常的教育活动,每项开支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教学计划就无法实施。建立可靠的教育经济体制,乃是书院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李西宁《中国书院与阅读推广》)
    材料二:
    在中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南宋时期的书院数量大增,规模扩大,制度完备,内容充实,特色鲜明,影响显著。
    南宋书院的勃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同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是理学的奠基时期,北宋的书院也处于开创阶段;南宋时期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南宋的书院也进入了相当完备的阶段。南宋理学的主要流派差不多都与书院的发展密切相关。理学的学术文化思想成为南宋书院教育的基本内容,书院教育成为理学研究和传播的主要基地。
    南宋理学流派繁多,学派林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和张栻等。
    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儒、佛、道长期斗争、融合的产物,书院教育也广泛改造和吸收了佛、道讲学的内容和形式。这在南宋书院教育中也表现得极为明显。
    南宋书院的勃兴发轫于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复兴白鹿洞书院,又于绍熙五年(1194)复兴岳麓书院。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两大著名书院的相继复兴,对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竟蔚然成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呈鼎盛之势。
    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文化繁盛的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分别为161所、24所、44所和27所。这一方面是由于宋廷南迁,北方大地落入女真族金兵控制之下,汉民族南迁,汉民族文化中心随之南移;另一方面,书院的发展受著名学者讲学活动影响极大,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地有众多名师讲学,是南宋理学家活动的主要地区和范围,所建书院自然随之增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栻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弟子都在江南地区,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书院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代统治者是否支持书院的发展,往往不是以书院本身的发展为依据。
    B.明末发生的“东林党案”,说明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
    C.书院尽管与官学有着质的区别,但不影响其借鉴官学好的教育管理方法。
    D.南宋时期书院大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这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不无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院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往往与官学互为消长;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统治者对书院的态度有一定关系。
    B.孔子创办的私学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客观上启发了书院吸取官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管理方法。
    C.元清时期由政府“官学化或科举化”的书院只是形式上与宋明书院相似,丧失了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
    D.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说明只要有名家负责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它书院的蓬勃发展。
    3.下列选项能够反映出材料二中关于南宋书院蓬勃发展原因的一项是( )
    A.南宋时期,中国的印刷术有了新的进步,刻版印刷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刊印图书的效率和质量,为私人藏书提供了方便。
    B.南宋书院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南宋理宗时代,据统计:宋代共有书院近700所,而建于南宋的有500余所,约占总数的80%。
    C.宋代诗人尤袤《送晦庵(朱熹)南归》一诗中“二年摩手扶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高度评价了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贡献。
    D.南宋书院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教育特色更为突出。藏书、祭祀、讲学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且形成了相应的制度。
    4.请结合材料一前三段的内容。给“书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古代书院的发展可以给“城市书房”提供哪些发展借鉴。
    城市书房是一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它们是书香阅读之场,更是文化交流之地,它们有琳琅满目的的书籍,亦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设施和活动空间。它们优雅端庄,坐落于城市之中,虽温柔不语,却是城市文化传播的核心和动源。
    (摘自微信文章《解锁钱塘书香新地:这几个城市书房,在你家门口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巴桑的大海
    海勒根那
    小时候,巴桑家坐落在村子东边的草坡上,那是两间黄泥土屋,院墙是用红柳枝编成的,被风雨侵蚀成干灰色。有两道长满蒿草和车前子的车辙通往他家。童年的巴桑就用那团肉瘤在土路上蹦来蹦去,稍大些,就秘不示人了,只用两只手走路。
    那时,除了我,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和他做朋友。他们总是欺辱他、耻笑他,给他起各种绰号,什么“老头鱼”“螃蟹”“怪物”等等。那时,牧业生产队已经解体,每家都分到了马和牛羊。牧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会骑马,我们在草地上赛马,使劲吆喝,任意驰骋,十几匹马一溜烟儿射向草原深处,那感觉棒极了。每每这时,巴桑只有远远地伫立在土墩上望着的分儿,他和斯琴老额吉虽然也分到了一匹枣红马,可他没有腿,夹不住马鞍,根本没法骑马。有时,伙伴们返身回来,会打马绕着他“嗷嗷”地叫嚷起哄,将他矮小的半截身体淹没在飞扬的尘土里。
    一次,巴桑问我:在马背上是什么感觉?我想了下,告诉他,应该像在大海里行舟,草原在马蹄下就像无边的海浪,马背上的人在它的上面起起伏伏,而风好似海潮一样灌满你的耳朵……巴桑听了,默默地转身用双手走开了。没想到,那天傍晚就出了事,十几岁的巴桑用一条绳子将自己绑在马鞍上,马没跑出多远,他就被甩下了马背,像一袋面粉那样重重摔在了地上……斯琴老额吉抱起浑身是土的巴桑,用她那双干瘪的布满蚯蚓般的手拍打着巴桑的脸蛋,呼唤了好半天才把他叫醒。巴桑满额头是血,平静地看着斯琴老额吉,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巴桑的右臂脱臼了,斯琴老额吉带他去看赤脚医生时,他的右手掌朝外翻垂着,晃晃荡荡的,可他一声也没吭。
    这件事发生后,巴桑一直在家休学,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伙伴见到过巴桑,我们还以为他安心在家养伤呢。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竟是骑马飞奔的情景。那天黄昏,我们放学后正在河边玩闹,一个少年骑着枣红大马从牧村中蹿出来,速度极快地掠过我们身边,向远方落日处驰去。是布仁最先看到并认出的他。布仁目瞪口呆地望着马上的人:巴桑?是巴桑?我们纷纷转头去看,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布仁第一次叫巴桑的名字。等巴桑跑了一大圈回来,我们都盯着他的身下瞧,可那里根本没有什么绳索,巴桑是端坐在马鞍上的,那两个肉瘤被他像鱼尾巴似的翘在前鞍桥上。接着,我们又为另一个发现而惊奇——他的马鞍上没有马镫,那下面空空荡荡!事实上,他要马镫也没有用处,马奔跑起来,上下晃荡应该十分碍事。可要知道的是,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攀上马背不仅依靠腿和马镫,有时甚至还需要手拄套马杆来帮忙。
    布仁冲他喊:嗨,别告诉我是拄拐都站不稳的斯琴老额吉把你扶上马背的!
    巴桑用眼角余光俯视了一眼布仁,然后大声告诉我们:是阿爸,我的阿爸!
    他这么说可不得了,谁都知道巴桑的阿爸死了,那个好骑手死了,虽然我们牧村有如是传统,男孩第一次上马都要由自己的阿爸亲自扶上马背,可是一个死去的人怎么会做到这一点,很明显是巴桑在说谎。
    你确定是你那个死去的阿爸?布仁问。
    巴桑使劲点点头,没容布仁再追问,他已调转马头疾驰而去了。
    某一年的秋天,与巴桑相依为命的斯琴老额吉去世了,只把那串磨得熠熠发光的菩提子佛珠留给了他。斯琴老额吉去世后的几天,或许是为了消解内心的悲恸,巴桑又一次沿着哈拉哈河而去,不过这次他却是逆流而上,那里有我们小时候到过的山洞,那是他心中的大海所在。
    当满身泥土的巴桑凭借记忆终于找到那片石塘林时,眼前的山洞已荡然无存,它变成了一片杂乱不堪的采石场,据说这里发现了玉石……巴桑雄狮一样蓬乱着头发,古铜色的身体泛着层层汗斑,他望着夕阳之下的这片乱石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欺骗。他发了疯似的驾着自制滑车在怪石塘里横冲直撞,直到遍体鳞伤,他冲着远方嘶吼,愤骂:大海你在哪儿?大海你在哪儿?……
    自那以后,巴桑离开了牧村。那是一个秋日,巴桑的信件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里面掉出一沓照片:巴桑站在巨大的远洋捕鱼船上,正置身大海之中。
    呼德尔: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乘坐远洋捕鱼船去往太平洋捕鱼了。你一定会很惊讶,我何以做这个选择,那是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片大海。还记得小时候,我俩一起去山洞里听海的涛声吗?……我在马戏团赚了些钱,找了一所海洋学校,现在已实习期满,我拿到了海员证……祝贺我吧,呼德尔!我就要出发了,未来七个月的时间,我会一直在这艘大船上……
    读这封信时我有多么激动,巴桑的梦想实现了,他终于看到真正的大海了……我举着信札向牧村奔跑,想让每一个人知道:一个牧村长大的没有双脚的孩子,他的足迹能走多远……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巴桑家的描绘,突出了其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同时也交代了巴桑的性格特征。
    B.小说中牧村的孩子们骑马在草原驰骋的情节,与巴桑无法骑马的境况形成对比,表现出了巴桑的孤独和无奈。
    C.巴桑骑马飞奔的情景让伙伴们感到震惊和不敢相信,主要是因为巴桑没有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就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
    D.结尾巴桑离开牧村去往太平洋捕鱼,实现了他心中的梦想,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巴桑与其他孩子的对比、巴桑前后的变化等,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增强了其表现力。
    B.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巴桑摔下马后,斯琴老额吉用干瘪的手拍打巴桑的脸蛋唤醒他的描写,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巴桑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D.小说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讲述巴桑的生活片段,传达了小说的主题,使得读者深受感动。
    8.小说中的主人公巴桑与海明威笔下圣地亚哥的形象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巴桑的大海”在文中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上①召诸将问计,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是时,上有疾,欲使太子往击黥布。太子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②说建成侯吕释之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无功则从此受祸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释之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留侯(张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争锋!”因说上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冬,十月,上与布兵遇于蕲西。上怒骂之,遂大战。布军败走,渡淮,数止战,不利。与百余人走江南,上令别将追之。
    上从破黥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叔孙通之谏易太子也,曰:“臣愿伏诛,以颈血污地。”烈矣哉!夫抑有以使之然者:高帝之明,可以理喻也;吕后之权足恃也;留侯、四皓之属为之羽翼,而诡随者惮高帝而不敢竞也。通知必不死,即死而犹有功,何惮而不争?呜呼!以面谀事十余主之通,而犯颜骨鲠也可使如此。上有明君,下有贤士大夫,佞者可忠,柔者可强,天下岂患无人材哉!匪上知与下愚,未有不待奖而成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上:汉高祖刘邦。下文“太子”指刘邦嫡长子刘盈。②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秦朝末年四位博士,因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暴行而隐居于商山,史称“商山四皓”。
    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今诸将A皆陛下B故等C夷D乃令太子E将此属F无异G使羊将狼H莫肯为用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承间为上泣言”与“但为君故”(《短歌行》)两句中的“为”意思不同。
    B.“且使布闻之”与“臣死且不避”(《鸿门宴》)两句中的“且”意思相同。
    C.“而公自行耳”与“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无衣》)两句中的“行”意思相同。
    D.“本一摇”与“能不龟手一也”(《五石之瓠》)两句中的“一”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南王黥布造反,诸将在商讨对策时都认为黥布并没有多大能耐,建议发兵攻打,消灭黥布。
    B.刘邦本来打算命太子迎击黥布,而太子的门客在权衡太子出战的利弊后,建议吕后委婉推辞。
    C.刘邦出征时张良前来相送,叮嘱刘邦并提出建议,刘邦也嘱托了张良,希望他能带病辅佐太子。
    D.刘邦带病征讨黥布,与黥布在蕲西展开对战,最终大破黥布,并将黥布赶至江南才下令停止追击。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无功则从此受祸矣。
    (2)通知必不死,即死而犹有功,何惮而不争?
    14.王夫之认为叔孙通为什么能够成功劝谏刘邦打消“易太子”的念头?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夏中杂兴(其六)①
    陆游
    遣信邀邻父,随宜具小餐。
    草燔豚肉美,瓮压酒醅浑。
    易致商山皓②,难招楚泽魂。
    嗟予亦衰矣,心事与谁论?
    [注]①本诗写于嘉定三年,诗人85岁,闲居山阴。②商山皓: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四位蛰居商山的隐士,年龄都八十多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邀请邻父来聚餐却无须精心准备,可见诗人平时不拘礼节,邻里关系和睦。
    B.酒食算不上精致,但一个“美”字写出了知足,一个“压”字体现了豪气。
    C.喝酒时诗人想起古代的隐士与投江的屈原,感慨他们全都消逝并被人遗忘。
    D.诗歌由生活场景切入却不囿于个人情感的书写,对国家时局也有所关注。
    16.尾联与前面诗句构成强烈反差,表达复杂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他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生离或许能互诉情衷,而死别却只能如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梦中与伊人相见时的无尽怆痛。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却遭到谗邪小人的离间,以致步入困窘之境。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热爱音乐,不只是在欣赏层面,更孜孜以求,把音乐变成自己熔铸身心的本领。《论语·述而》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其中体现的不只是孔子对音乐的热爱,更能体现他的谦谦君子之德:孔子对自己没有“偶像包袱”,对他人能够充分欣赏和学习而毫不嫉妒。孔子这样的姿态,放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正所谓“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相比较而言,“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而“乐”则能充分调动人的思想感情,使看似不同的人相互亲近。看繁体字更有趣,加上草字头,“樂”便成了“藥”。其实,乐本身也是一味药,能安神和气,抚慰人心。
    圣人无常师。孔子的谦逊好学,还体现在他师从师襄子的过程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十日不进。”师襄子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一首琴曲练得差不多了,就会再教第二首。但孔子一首琴曲已练得相当纯熟,(甲),称自己还没有把握琴曲的韵律之美,于是再练几天,最终掌握了韵律之美。师襄子就让其学新的曲子,但孔子说“未得其人”,即尚未感通作曲者的内心,于是继续练习。孔子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有一天,孔子对师襄子说,我已“得其为人”。此时,作曲者的形象便站立在孔子的心中了。他推测“这个作曲者大概就是周文王”!音,乃心之所发。孔子通过琴声便能感觉出作曲者,因为不仅是他在音乐上有着非凡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与文王是真正的“知音”,同样具有崇高伟大。
    孔子擅长音乐,能歌,能琴,(乙),而是内在的诚意。他认为音乐的形式只是细枝末节,内在的恭敬和仁爱才是它的大端。无他,但因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能够深刻共情他人也。
    18.文中第一段结尾“孔子这样的姿态,放在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是个问句,却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19.文中画横线句用“药”比喻“乐”对人的影响,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请你另选恰当的喻体,仿照原句,再写两个句子表现“乐”对人的影响。要求修辞贴切,表达流畅。
    20.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使表达准确、严密,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班会课上,你所在的小组准备通过讲述孔子学习音乐的故事,启发同学们重视学习态度。作为组长,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撰写一份发言提纲,不超过70个字。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场上,潘展乐与队友们全力以赴、通力合作,最终获得了该项目的奥运金牌。赛后,潘展乐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一个人的泳池,可以游得很快!一群人的泳池,可以游得更快!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想和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B。“说明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书院教育趋向容易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和益发生矛盾”可知书院教育与当时封建统治者现行政策和直接利益发生矛盾不具必然性,只是“容易”发生;且“东林党案”只是历史上禁毁书院事件中的一起,不能据此就认为“书院教育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矛盾尖锐”,逻辑有误。
    2.答案: A
    解析: B。“孔子创办的私学具有的自发性弊端”错,该选项杂糅材料一第四段“书院为了避免私学教育所具有的自发性弊端”和材料一第五段“私学最早诞生于春秋时代,相传为孔子创办”两句话,且原文为“私学相传为孔子创办”,选项说成了事实。
    C“只是形式上与宋明书院相似”错,将或然当必然。据材料一第三段“形式上或与宋、明书院相似”可知,“元清时期由政府”“官学化或科举化”的书院只是形式上可能与宋明书院相似。
    D。“说明只要有名家负责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它书院的蓬勃发展”错,原文“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两大著名书院的相继复兴,对南宋书院的发展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朱熹复兴两大书院对南宋书院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不能就此得出只要有名家复兴知名书院就能推动其他书院蓬勃发展的结论。
    3.答案: C
    解析: A。南宋时期印刷术进步,提高刊印图书效率和质量,为私人藏书提供方便,与南宋书院蓬勃发展未必有因果关系。
    B。只是在说南宋书院数量在整个宋代书院数量中的占比情况,是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
    C。诗歌对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评价,从侧面反映出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原因。
    D。南宋书院教育自身的内容、形式及制度等情况,是南宋书院蓬勃发展的具体表现。故选C。
    4.答案: 书院是一种教学简约灵活,师生主动性和自由度较大,崇尚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的文化教育机构。
    解析: “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的句式,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找到本质属性。根据“书院是一种平行于官学而有异于原官学系统的文化教育机构”,明确了书院在教育体系中的性质与类别归属,它与官学、私学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形态,这就界定了书院的本质属性,即“一种文化教育机构”。
    再结合材料找到基本特点。根据“从总体上看,官学的课程和教学比较冗繁呆板,过于程式化,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可知,书院在教学方面简约灵活的特性。
    根据“师生主动性和自由度较大”“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可知,在书院的教学环境里,师生有更大的主动性去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享有更多的自由度,这也是书院教育的典型特征。
    根据“元代和清代,朝廷都曾对书院加强控制,将书院官学化或科举化……却丧失了原来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可知在未被官学化等情况影响之前,书院原本是备自由讲学、钻研学问的精神。
    5.答案: ①“城市书房”发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自由地调整发展路线,以适时满足辐射区域群众的阅读需求。
    ②制定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③要有稳定的经费保障,保证各类活动的正常开展。
    ④邀请名家举办学术讲座,扩大“城市书房”的影响。
    解析: ①根据“官学不兴时,书院勃兴,弥补了官学数量不足”“一旦朝廷有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官学,书院便被冷落”说明书院能根据当时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身发展状态。根据“而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师生有较多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可知书院的课程和教学比较简约灵活,对于“城市书房”而言,同样可以借鉴这种灵活性,根据所在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居民阅读喜好和需求变化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调整自身发展路线。
    6.答案: B
    解析: A项,“同时也交代了巴桑的性格特征”错误,小说开头描写巴桑家的环境并未直接交代巴桑的性格特征。C项,“主要是因为巴桑没有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就能稳稳地坐在马鞍上”错误,巴桑骑马飞奔的情景让伙伴们感到震惊和不敢相信,主要是因为巴桑是一个没有双腿的人,但他竟然学会了骑马,而且骑得如此好。D项,“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理解错误,巴桑离开牧村去往太平洋捕鱼,并不能表明“他对过去生活的彻底告别”。
    7.答案: C
    解析: “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错误,这篇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
    8.答案: ①都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质:无论是巴桑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顽强和毅力,还是圣地亚哥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不屈,都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②都执着追求理想,敢于和命运对抗:巴桑梦想着骑马、追求心中的大海,而圣地亚哥则梦想着捕到更大的鱼并在接连失败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对自我的肯定,两人都展现出了对目标的执着追求与对命运的执着对抗。
    解析:
    9.答案: ①“大海”首先是广阔无垠、充满未知与神秘的自然景观,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巴桑来说,它是遥远而令人向往的世界。
    ②“大海”是巴桑选择成为海员的动因,象征他的职业追求。巴桑在马戏团辛苦赚钱,只为能在海洋学校实习后拿到海员证,去大船上做海员,开启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③“大海”也象征着巴桑内心的梦想,是他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巴桑将大海视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它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解析:
    10.答案: DFH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朝廷的将领都是和陛下同一辈的人,您却让太子统率这批人,无异于让羊统率狼,他们不肯听太子的调遣。
    “皆陛下故等夷”是动宾结构,“皆”是谓语,是说诸将的身份地位,句意完整,所以应在“夷”后断开,即D处;
    “乃令太子将此属”中,“令”是动词,“太子将此!属”是其宾语,所以应在“属”后断开,即F处;
    “无异使羊将狼”中“异”是谓语,“使羊将狼”是其状语,语意完整;“莫”为下句主语,其前停顿,所以应在H处断开。
    故选DFH。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向/因为。句意:找个机会向皇上哭泣着陈述意见或情况。/只是因为您的缘故。
    B。错误。意思不同。表假设,如果/表递进,尚且。句意:如让黥布听到这样的部署。/我死尚且不躲避。
    C。正确。均为“前进”。句意:那么您就亲自率军出征吧。/修整我的武器,和你一同上战场。
    D。正确。一旦/相同。句意:一旦根本动摇。/能够让手不皲裂的药膏是相同的。
    故选B。
    1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将黥布赶至江南才下令停止追击”错误,根据原文“与百余人走江南,上令别将追之”可知,黥布被刘邦打败后逃到江南,刘邦是命令其他将领继续追击黥布。
    故选D。
    13.答案: (1)如果太子领军作战,成功了他的地位不会有所提高,失败了则将从此遭受灾祸。
    (2)叔孙通知道自己必定不会死,即使死了也还是有功的,那还有什么可怕的而不去力争呢?
    解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秋季,七月,淮南王黥布造反。刘邦召集各位将领询问对策,大家都说:“发兵攻打他,坑杀这个竖子罢了,他有什么能耐!”这时,刘邦正患病,想要派太子刘盈前往讨伐黥布。太子的门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劝建成侯吕释之说:“太子如果统兵作战,有了战功那么权位也不会更高,如果没有战功那么就会从此受祸。您何不赶快请吕后找个机会对皇上哭诉:黥布是天下猛将,善于用兵。如今朝廷的将领都是和陛下同一辈的人,您却让太子统率这批人,无异于让羊统率狼,他们不肯听太子的调遣。而且如让黥布听到这样的部署,那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向西进犯。皇上虽然患病,也可以强行乘坐卧车督战,诸位将领不敢不尽力作战。皇上即使吃些苦,为了妻子儿女还是得自己坚强起来!”于是吕释之马上连夜求见吕后。吕后找机会对刘邦哭诉,说法和四人所教一样。刘邦说:“我想这小子本来不该派他去,老子自己走一趟算了。”于是刘邦亲自统兵向东进发,群臣留守,都送到灞上。留侯张良患病,也勉强支撑起来,送到曲邮,对刘邦说:“我本应随从前往,实在病得太厉害了。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与楚人斗个高低!”又乘机劝刘邦任命太子为将军,监领关中军队。刘邦说:“子房虽然患病,躺着也要强打起精神为太子出谋啊。”当时叔孙通任太傅,留侯使用少傅之职。冬季,十月,刘邦在蕲县西面与黥布的军队相遇,刘邦猛斥黥布。于是双方展开大战。黥布的军队战败逃走,渡过淮河,几次停下来再战,都未能取胜。黥布只好与一百多人逃到江南。刘邦命令其他将领继续追击。
    刘邦消灭黥布返回长安,病情更加严重,越想更换太子。张良劝谏不听,他便托病不再理事。叔孙通劝谏道:从前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黜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受生,晋国因此混乱几十年,被天下人所耻笑。现在太子仁爱顺,天下人都知道。吕后与陛下同历过艰苦的日子,难道可以背弃吗?陛下一定要废黜嫡长子而扶立小儿子,我愿先受死刑,让我的一腔鲜血染红大地!刘邦说:“你算了吧,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一旦动摇,整个天下都会震动,怎么能拿天下的命运当儿戏呢?”当时大臣竭力为太子争辩的人很多。刘邦知道群臣心中都不依附赵王,便不再提改立太子的事。
    材料二:
    叔孙通向高祖陈说不可废太子时说:“我愿意接受死刑,用脖子上的血污染大地。”这真是太刚烈了啊!然而也有原因促使他这样:高帝是个明君,可以用道理让他明白;吕后有足够的权势可以依靠;留侯张良、商山四皓等人作为他的得力帮手,而曲意逢迎之徒害怕汉高祖而不敢和他争执。叔孙通知道自己一定不会被杀,即使被杀也会对太子有功,没有什么害怕而不劝谏的。唉!凭靠阿谀奉承侍奉十几代君主的叔孙通,却能够直言极谏到如此地步。上有明君,下有贤士大夫,奸佞之人可以变得忠诚,柔弱之人可以变得坚强,天下还担心没有人才可用吗?除了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没有不经过勉励而成材的。
    14.答案: ①汉高帝贤明,能够接受合理的建议。
    ②叔孙通在劝谏时表现出的刚烈和忠诚,感动了高帝。
    ③群臣反对易太子,增强了叔孙通谏言的影响力。
    ④太子和叔孙通有吕后、留侯等支持,而追随赵王的人不敢公开出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①材料一中高帝听到进言后的表现,以及材料二中“高帝之明,可以理喻也”可以概括出汉高帝的贤明,这是进谏成功的重要因素。
    ②结合两则材料对叔孙通进言的引用与评述“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臣愿伏诛,以颈血污地烈矣哉”可知,其刚烈和忠诚的表现,感动了高帝,这是进言成功的有利因素之一。
    ③群臣反对易太子,材料一有“时大臣固争者多,上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之句,材料二有“留侯、四皓之属为之羽翼”,均可看出群臣在这件事上的立场,增强了叔孙通谏言的影响力。
    ④材料二有“吕后之权足恃也;留侯、四皓之属为之羽翼,而诡随者惮高帝而不敢竟也”,太子和叔孙通有吕后、留侯等支持,而追随赵王的人不敢公开出面。
    15.答案: C
    解析: “感慨他们全都消逝并被人遗忘”曲解原意。这两句的大意是:“当今像商山四皓这样的隐士是很容易邀请过来的,但像屈原一样以身报国的国士却很难见到了”;表达诗人对朝廷苟且偷安、人们安守现状感到不满。“招魂”,原意招回死者的灵魂,这里指重新弘扬屈原以身报国的传统。故选C。
    16.答案: ①宴会上吃肉喝酒,气氛欢快,但想到年岁已老仍一事无成,心情变得沉重;表明诗人闲居山阴却不甘沉寂,仍怀有报国之志。
    ②与邻父对饮,十分热闹(关系和睦);因心事无人理解,又感到无比落寞;表达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难遇知音的痛苦。
    解析:
    17.答案: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3)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解析:
    18.答案: 该问句虽形式为问,实则意在强调。以反问语气突出孔子这种毫无“偶像包袱”、善于欣赏学习他人且毫无嫉妒之心的姿态在当下的难能可贵,引发读者对当下人们行为及品德修养的反思,强调应向孔子学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句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判断句子是反问句,明确反问句的特点是加强语气、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而不是真正在提问。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姿态,也就是他毫无“偶像包袱”、善于欣赏和学习他人且不嫉妒的品质。这句话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和品德修养的思考,从而强调向孔子学习的重要性。
    19.答案: 乐是一首诗,能丰盈精神,抚慰灵魂。乐是一缕光,能驱散黑暗,温暖心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明确原句是暗喻,形式为“乐是……,能……”,并且要理解这种句式是通过喻体来体现“乐”对人的积极影响。根据“乐”的特点,挑选能够给人带来积极感受的事物作为喻体,如诗、光、雨、火等。按照句式仿写:根据所选喻体的特点,填写能够体现“乐”对人的精神、情感等方面积极作用的内容,使句子通顺、表意合理。
    20.答案: 孔子通过琴声便能感知出作曲者,不仅是因为他在音乐上有着非凡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与文王是真正的“知音”,同样具有崇高伟大的人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感觉出作曲者”搭配不当,孔子通过琴声对作曲者不仅有感觉过程还有知觉过程,“感觉”应改为“感知”。
    语序不当,“不仅是”与“更重要的是”构成表递进关系的复句,关联词“不仅是”应放在句首引起第一个分句。
    成分残缺,“具有”后缺宾语中心语,句末添上“的人格”。
    21.答案: 甲:却仍不肯换新曲目
    乙:他看重的不是音乐的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文说师襄子让换曲孔子不换,结合后文理由,应填“却仍不肯换新曲目”,凸显孔子执着钻研。
    乙处:后文强调内在诚意,与形式对比,故填“他看重的不是音乐的形式”,承上启下突出孔子重内涵轻形式学琴理念。
    22.答案: ①重点讲孔子在学琴过程中的行为,在事例中提炼出他谦逊、刻苦的品质;
    ②发言回归现实情境,呼吁大家将孔子学琴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际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内容的能力。
    ①第一步聚焦孔子学琴事,讲述他学琴时多次拒换新曲,精研细磨,提炼其谦逊不骄、刻苦执着品性;
    ②第二步及时拉回班会场景,劝诫同学汲取精神,将之用于日常学习,激励进取,以故事启迪当下学习态度。
    23.答案: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潘展乐的感言,深刻诠释了个体与团队唇齿相依的关系。个体的力量唯有融入团队之中,才能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而团队的成就,也在为个体的价值赋予更为深刻的意义。
    个体的卓越为团队奠定基石,犹如繁星点缀方能成就星河璀璨。个体的专业能力是团队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关键节点发挥决定性作用,为团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成为团队突破困境、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离不开南仁东等众多科学家默默耕耘奠定的坚实基础,个体的专业深耕为团队的突破性成果筑牢根基;梅西凭借其非凡球技与独特的足球智慧,引领阿根廷足球队屡次在大赛中斩获佳绩,他在球场上的关键作用,成为球队获胜的有力保障。个体的出色表现,是团队成功的重要支撑,他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光发热,为团队的前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团队的协作能助力个体突破局限,恰似劲风鼓帆可助航船破浪前行。团队能够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思路,让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发现自身的盲点,弥补不足,突破个人能力的天花板,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默契配合,朱婷作为核心队员,在团队的紧密协作体系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球队多次夺得世界冠军,其个人价值也在团队荣誉中得以升华;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其团队的协同发力,马云作为团队的引领者,在团队营造的良好发展氛围中,充分施展商业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个人也因此成为商业传奇的缔造者。团队协作所形成的强大合力,为个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突破机遇,让个体能够超越自我,抵达更高的成就境界。
    个体与团队的融合需把握平衡,在奉献与汲取中实现共进共生。个体在团队中不能只强调自我,而应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有机统一,在为团队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从团队中汲取智慧与资源。在华为鸿蒙系统的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秉持着对团队目标的高度认同,奉献个人的专业知识与时间精力,同时又在团队的交流协作中不断学习提升,通过个体与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鸿蒙系统得以迅速发展完善,个体与团队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成长、共享荣誉。当个体与团队能够精准定位、相互成就时,方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创造出更为卓越的价值与成就。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个人与团队休戚与共、命运相连。让我们珍视团队的力量,携手共进,绘就个人成长、国家振兴的壮美画卷。
    解析: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潘展乐在混合泳接力赛夺冠后的感言,精准地揭示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一个人的泳池,可以游得很快!”体现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基石。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科研等领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优秀品质是脱颖而出的关键,如同接力赛中每位选手自身具备的过硬泳技。然而,“一群人的泳池,可以游得更快!”则着重强调了团队的力量。团队能够汇聚不同个体的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就像中国队在接力赛中凭借四位队员的默契配合与协作,最终赢得金牌。个人与团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的优秀特质如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等是团队发展的基础动力,而团队所营造的协作环境、资源整合优势以及集体智慧的汇聚,又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过分强调个人可能导致孤立无援、发展受限;而只注重团队,忽视个体的独特价值,则会使团队缺乏活力与创新,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在当今时代,个人与团队的依存关系愈发紧密。例如在科技领域,大型科研项目需要众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在企业发展中,团队的协作创新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校园生活中的小组学习、社团活动、班级比赛等场景都是个人与团队关系的生动写照,学生们既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又要学会融入团队,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借助团队力量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写作时,文章开篇可以从潘展乐和队友们接力夺冠的精彩瞬间引入,进而引出个人与团队关系这一核心话题,并结合当下时代特征,提出中心论点,如“个体卓越为帆,团队协作作桨,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接着,选取校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比如班级参加合唱比赛,从最初成员各自为战,到后来在指挥的协调下,根据个人音色、音域进行合理分工,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详细阐述团队协作如何将个人优势最大化,使整体表现远超个体之和,展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价值。然后,深入探讨个人与团队可能存在的矛盾,如个人主义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或者团队过度强调统一而压抑个人创造力等问题,并运用辩证思维提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如建立公平合理的团队规则、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等,使文章更具深度和说服力。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个人与团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呼吁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团队中成就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意:1。展个人风采,强团队前行之力。
    2。个体卓越奠基团队高度,团队协作成就个人辉煌。
    3。融团队智慧,启个人成长新篇。
    4。团队协作可将个人优势最大化。

    相关试卷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安徽省县中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安徽省县中联盟高三(上)12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4页。

    【安徽卷】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5009C)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卷】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5009C)语文试卷,文件包含安徽卷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9月联考5009C95-96语文试卷pdf、安徽卷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9月联考5009C95-96语文试卷答案docx、安徽卷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9月联考5009C95-96语文试卷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