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在文学描写中可以彼此打通。颜色能有温度,声音能有形象,冷暖能有重量,气味能有体质,通过语言文字调动起人的各种感觉,可以使人充分领略事物的美感。
通感是西方的概念,钱锺书把它拿来研究中国传统诗文,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不要小看这种平行比较的方式,如果你没有看过大量相关的例子,你怎么能把一个概念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中去?通感这个文学现象早已有之,但是把它当作一种自觉的创作手法是在19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那儿,他们写诗有意打破感官的界限,耳朵能听到香气、眼睛能看到温度、鼻子能闻到乐曲,真是“乱作一团”。不过达到的效果倒很独特。钱锺书没有把通感发展到那个地步,他注意的还是比较优雅的通感方式,追求和谐、新奇的风格。他认为中国诗文一直存在着通感现象,古代文学批评家和修辞学家似乎都没有理解或认识到,所以他要把这一点给指出来。
比如,中国古典诗歌里的通感最著名的例子要算那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枝头的春意属于眼睛观察的范围,“闹”却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享受。清代著名批评家李渔就不懂通感,所以嘲笑这句诗是乱用。钱锺书发现,将视觉和听觉最早融合在一起的是《礼记·乐记》,其中有一段话形容歌声,说歌声高音好像向上抗举,低音好像向下坠落,停止时像枯木一样没有丝毫生气,连续进行时如串珠。这段话为后世诗文中的声音描写开辟了途径。
钱锺书说,李商隐形容歌声的诗句“珠串咽歌喉”和《乐记》中那段话的意思一样,都是说歌声好像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容触觉的印象。白居易形容吹觱篥的声音“急声圆转促不断,轹轹辚辚似珠贯。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下声乍坠石沉重,高声忽举云飘萧”,《乐记》里所描述的声音效果这里全都有了。李贺的比喻更有新意:“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形容歌声圆润如珠,露滴也像珠子一样圆亮,其把歌声比作露珠,又使歌声多了甜美滋润的效果。
钱锺书认为对《乐记》里“上如抗,下如坠”的描写发挥最好的是《老残游记》里王小玉说书郡一段:“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曲折……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细……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一段鼓书被作者描画得令人眼花缭乱,但钱锺书总结说,秘诀也不过“听声类形”四个字罢了。
(摘编自李莫谦《能听香的耳朵——通感》)
材料二:
形容声音的“脆”,可如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里“唱得好的叫小良人儿,那个嗓子真是掉在地下摔三截儿”一样。形容“静”用深净的水色,如王维的“色静深松里”。声音的“清远”和“热闹”可以用温度感觉的寒暖来形容,如刘长卿的“寒磬满空林”,清远的磬声回荡在幽静空旷的树林里,寒意顿生;杜牧的“歌台暖响”则用暖意形容喧繁的乐声。古代诗文中对声音的创造性描写很多。钱锺书将它们归类:声音有气味,如“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声音有热度,如“干风随马竹声焦”;声音有颜色和光亮,如“竹色笑语绿”“犹吹花片作红声”“风随柳转声皆绿”“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鸟声有时利快如剪,有时圆润如丸,像“避人幽鸟声如剪”“燕语明如剪”“鸟抛软语丸丸落”。
钱锺书说,通感在西洋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比如荷马那句让翻译者头疼的句子“像知了坐在森林中的一棵树上,倾泻下百合花一样的声音”。19世纪末,欧美的象征派诗人对通感大用特用,通感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志。比如一位诗人说“一阵香味迎着你父亲的鼻子叫唤”,就仿佛我们的诗人说“闹香”“香声喧”;说“碧空里一簇星星啧啧喳喳像小鸡似的走动”,和我们的诗人说“小星闹如沸”也差不多了。其实,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和宗教也有一些联系。佛教里讲人的六种感官可以互相为用,道家说“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都受到心灵的支配。学会鉴赏诗文中的通感,可以让我们品尝到如美餐一样色香味俱佳的诗文。
通过会通中西的阐发研究和平行对照,钱锺书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和修辞学家尚未深入理解或认识的通感现象,作了明确的界定、全面的说明和精要的论证,从而使通感概念大行于世,因此他的通感论也在中国文艺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开宗立派的地位。
(摘编自李莫谦《能听香的耳朵——通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感是诗文里常用的表现手法,就是使各种感觉在诗文里相互打通,产生形感、质感,让读者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B.通感作为创作手法在诗文里一直存在,是一种作家自觉使用的早已成熟的创作手法,但有些人从生活常理出发,认为这是乱用。
C.通感,与佛教里讲的六种感官互相为用、道家所说的“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类似,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心灵的支配而产生的效果。
D.钱锺书对通感现象作了深入的理解、全面的说明与精要的阐释,通感概念大行于世,使我们品尝到了如美餐一样的诗文的味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说理从古到今,从外到中,论据使用材料丰富,分析说理条理清楚,大量诗文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与文化意蕴。
B.材料一用“红杏枝头春意闹”,把属于眼睛观察范围的“枝头春意”,与属于听觉的“闹”的声音波动结合证明通感有和谐与新奇的效果。
C.材料一中,李商隐的诗句“珠串咽歌喉”、《乐记》中的“上如抗,下如坠”、《老残游记》里描写王小玉说书都是典型的“听声类形”,产生了可感可触的效果。
D.材料二说如果没有钱锺书,就不能发现诗文里的通感现象,钱锺书的通感论在文艺理论中开宗立派,让读者品尝到诗文里色香味相融的美。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通感”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C.瀑布下泻,如半空中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飘动。
D.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4.请简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林逋《山园小梅》(其一)里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请结合材料中对于通感的阐释,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块青萝卜
童村
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只要能咽进肚子里去的,他们都咽进去了。可是,还是饿。
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的。它就躺在一丛枯草里,闪着若隐若现的诱人光泽。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紧接着,她听到自己的失声惊叫,就像捕获一只意想不到的猎物一样,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还有青萝卜。短暂的夏天结束之后,收获的季节到来了。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除了留出少部分青菜外,父亲会挑些好的分给乡亲,母亲则将剩余的切成了丝和片,晾晒在院子里。一天一天地只等着它们吸足了阳光,慢慢变得干爽了,这才储藏起来,以备一家人在漫长的冬天里食用。那些天,院子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常常会让小惠垂涎欲滴,甚至渴望雪花飘飘的冬天早点到来。
可是,快乐的日子那么快就结束了。
自打日本人来了,庄户人的日子一下就变了。那些举着太阳旗的日本兵,隔三差五就会到村庄里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上山参加抗联的。父亲说,打不走日本人,咱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要想过好日子,我就必须去当抗联,除此之外,再没别的路可走了。
从此,家中的小菜园荒芜了,再也长不出青枝绿叶的菜蔬。
“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小惠,你已经长大了,快去找你爹去吧!”一天,母亲牵着弟弟和妹妹的手,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她说道。
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惠想了好大会儿,这才睁着一双困惑的眼睛向母亲问道。
母亲一下扳过小惠的肩头说:“等你们快点儿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就一切都好了。”
小惠琢磨着母亲的话,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小惠来到了抗联。被编在了妇女团,随同大部队一起行动。
但是,让小惠没有想到的是,西征开始没多久,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手持双枪的父亲在坚持打完了最后一粒子弹后,不幸被一发横空飞来的流弹击中……
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仇恨。我一定要为父亲报仇,她说,等打完了日本鬼子,好早点回家见妈妈、弟弟和妹妹。
西征的队伍继续前进。可是,身上的粮袋子很快就空了。有的人走着走着,一阵头晕眼花,扑通一声就倒下了。
小惠说:“哪怕饿死、累死,我也不会走。父亲死了,我的仇还没报,怎么能去见妈妈、弟弟和妹妹呢?”
自从捡到了那半块青萝卜,小惠一直也没舍得吃。她想把它省下来,留给最需要的伤病员吃。她想用它来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可是,当她举着那半块青萝卜,将它送到他们的嘴边时,他们一边暗暗地吞着口水,一边说着好吃好吃,又抿起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却不曾咬上一口。那半块清脆爽口的青萝卜,就那样一直放在她的挎包里。
如果不是夜里刮起的那一场寒冷的风雪,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那是在这个冬天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的一场风雪,轻薄但却凛冽,如同冰锥一样穿透肌肤。在难以抵御的饥饿和寒冷中,队员们点起了一堆堆篝火。这些熊熊燃烧的篝火,无疑为队员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睡眠保障。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些暗夜里的篝火,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一早醒来的小惠,和包括她在内的妇女团仅剩的8名队员,率先来到了乌斯浑河边。过了这条河,马上就能找到军部了。此时此刻,她们一个个有说有笑,重新焕发了美丽的神采。
那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来的。枪声中,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着,从柞木岗上飞过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小惠不觉惊呆了。在黎明前的曦光里,她看到不远处的那道山顶上,黑压压地站满了日伪“讨伐队”。显然,还在柞木岗上宿营的大部队被包围了。
“快,打营救!”见此情景,妇女团团长喊道。
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近在咫尺的乌斯浑河,一边抬手将一缕散乱的头发抿在耳后,一边说道:“姐妹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怕死的跟我来,走,咱们回家!”
接着,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
在旭日晨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分外耀眼。时间静默了好大一会儿,一阵凶猛的炮火,这才落在乌斯浑河里。炮火掀起的滔天巨浪,很快就把她们吞没了。
几天以后,人们从大河下游的拐弯处打捞上来一个湿淋淋的挎包,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得及吃掉的青萝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惠看见半块青萝卜时失声惊叫,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体现了小惠的高兴及长时间的饥饿使她无力走路的状态。
B.父亲的牺牲让小惠真正懂得了仇恨,意味着年轻的小惠在残酷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背负家仇国恨的坚强战士。
C.伤病员面对送到嘴边的青萝卜说好吃却不曾咬上一口,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这半块青萝卜珍贵,都想留给别人。
D.在寒冷的风雪天,抗联战士因摆脱了敌人的尾追而内心放松了警惕,点篝火取暖,却因此而暴露了行踪。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半块青萝卜”为题,交代了小说的线索,构思精巧,行文紧凑;同时,题目还暗示了抗联战士对敌斗争环境的艰难,含蓄蕴藉。
B.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躺”字生动地写出了那半块青萝卜的状态;“光泽”主要突出了青萝卜在“枯草”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机。
C.小说中不乏精彩的环境描写,如“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着……”,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暗示抗联队伍遭遇了危险。
D.小说以全知视角把小惠和家人、战友放在第三方视野里来展开故事,客观真实,让人如临其境,情感体验直观真切。
8.文章第三段对小惠家里菜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说:“童村的小说是孤独的,带有一些忧郁,还有一些伤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伤感”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人所不为也。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曹君不听而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羁合礼。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材料二: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注】。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无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节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注】正闺:正门。
10.材料一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智者度A君权时B调其缓C急而处D其宜E上不敢危F君G下不以危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材料一中表转折,与《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的“而”用法不同。
B.殆,危险,与《六国论》中“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的“殆”意思相同。
C.释,放开、放下,与《庖丁解牛》中“庖丁释刀对曰”的“释”意思相同。
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按照等级,天子立七庙。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王言行有过失,臣子应进行劝谏,因为君王出现过失,常常是国家危亡的先兆;“三谏”之后仍不被采纳,臣子可考虑离开。
B.马匹被杀后,齐景公怒不可遏,不问情由,拿起长戈便要亲自去杀死马夫,其性格中暴躁冲动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
C.刖跪未辨认出大白天披头散发,乘坐六马之车,载着后妃出门的齐景公就是国君,于是将其赶回,齐景公因羞惭不上朝。
D.两则材料的语言各具特色,材料一以议论为主,理性缜密;材料二以记叙为主,自然生动,寥寥几语,刖跪形象跃然纸上。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
(2)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14.君王有过失行为,刖跪敢于直言阻止,对此,晏子有什么样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概括写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读到古人有趣的情节时,诗人常常会心微笑、流连忘返。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16.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晳在听到老师的提问后,先是乐音渐缓,接着“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见其从容洒脱而又谦恭的态度。
(2)在《赤壁赋》中,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回答苏子的问题。他先借曹操的《短歌行》问道:“________?”又因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________?”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3)枫叶意象在古诗中常与离人的愁情紧密相连,如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渲染出离别时的伤感。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同学喜欢向Al提问,并进一步开展深度学习。以下是小刚同学向AI提出问题后,AI给出的答案。
在这个世界上,劳动是最古老而又永恒的旋律。它如同大地的脉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晨曦初露还是夕阳西下,劳动的身影总是A存在于每一个地方,它是我们生活的基石,是我们梦想的摇篮。
清晨,当薄雾被第一缕阳光穿透,洒在农田上时,农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他们的身影在霞光中拉长,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仿佛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金黄的麦浪,每一份努力都汇聚成了丰收的喜悦。走进工厂,机器的轰鸣声中夹杂着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他们身穿工装,头戴安全帽,在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将一件件产品从原材料变成精美的成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劳动者的身影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清扫,还是夜幕低垂下的巡逻,亦或是风雨无阻的送递,劳动者都用辛勤劳动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物质生活。
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物质财富,(甲)。在田野上,劳动是土地与生命的对话,是汗水与希望的交融,它让土地B充满了旺盛的生机,也让农人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工厂里,劳动让冰冷的机器焕发出生命的光芒,也让工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社会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有一些劳动(乙),实际上也能在平凡中书写伟大。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忽视了劳动的真正意义。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都是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正是因为无数劳动者的共同努力,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文明才得以不断传承。
18.将画横线处文字转换为成语,让语言更简洁典雅,但不可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括号内甲乙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文章最后一句将“社会中的每一份劳动”比喻成“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这一喻体的选择是否贴切,请给出评价。
22.根据AI的答案,你认为小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雕塑家吴为山曾这样说:“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减,减去那些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加,是一种加法,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所以雕塑是加法、减法的一个组合。”
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雕塑的过程,减去不应该存在的虚浮之尘,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D
解析: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①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先总说通感,与西方通感相对照,再论述中国诗文的通感效果。
②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用例证法、引证法与对比论证加了阐释。
③语言深入浅出,富有文采。
解析:
5.答案: 香有浓淡之分,无明暗之别,“暗香”,化嗅觉为视觉,用视觉的明暗沟通嗅觉的浓淡。“暗香”是一种淡淡的香气,是用来形容梅花香气的清淡,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可感,形象生动,与后面的“月黄昏”的意境结合,暗香与朦胧的月色交织,形成了静谧的意境。
解析:
6.答案: D
解析: D。“抗联战士因摆脱了敌人的尾追而内心放松了警惕”错误,于文无据。故选D。
7.答案: B
解析: B。“主要突出了青萝卜在‘枯草’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生机”错误。结合“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只要能咽进肚子里去的,他们都咽进去了。可是,还是饿”来看,“光泽”突出的是小惠在长时间挨饿的情况下看到萝卜的惊喜。故选B。
8.答案: ①描写菜园品类丰富,丰收忙碌的场景,营造了富足温馨的氛围,表现出和平生活的美好。
②第三段中安乐祥和的情景与后文中被日本侵略后家园被破坏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对日本人侵略行径的痛恨。(或:与当前小惠的饥饿状态形成对比。)
③表现了父亲和母亲勤劳善良的形象,为下文父亲死后小惠要为父亲报仇作了铺垫。
解析:
9.答案: ①故事的背景酷寒凄冷,缺衣少食,令人揪心,充满伤感。
②人物命运坎坷,小惠在该享受家庭温暖呵护的年龄被迫参军抗敌,父亲阵亡后自己也牺牲在乌斯浑河,令人痛心伤怀。
③结局伤感。小惠所在的部队最后被日本人包围,妇女团赴死,读后使人内心伤感。
④文章以半块青萝卜写起,以半块青萝卜结束,将一个个令人心情低抑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自始至终让人黯然神伤。
解析:
10.答案: BEG
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12.答案: C
解析:
13.答案: (1)不进谏就会危及君王安危,坚持进谏又危害自身性命,与其危害君王,不如使自身受损。
(2)你使我们国君因为马的缘故而杀人,传到四方邻国诸侯,你的罪又该判以死刑。
解析:
14.答案: ①刖跪敢于直言阻止,晏子认为能使国君圣明,是国君的福分。
②对于刖跪的直言进谏,应充分利用,国君应该奖赏他,以彰显国君美德,扩大其影响力。
解析:
1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BD。正确;C。有误,“会心微笑、流连忘返”有误,“堪笑处”是指可笑之处,“摩腹”指揉着肚子大笑,“步长廊”指在长廊上散散步,以纾解笑痛的肚子。辛诗三、四句写读到古人有趣的情节时,诗人会大笑,笑过之后,站起来揉揉肚子,到长廊下散散步,回味思考;故选:C。
16.答案: ①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如陆游所说,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②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③学会从书中寻找解决现实困境的办法。如正因为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难分难明,辛弃疾便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④读书既要苦读又不要盲从,要深入思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如辛弃疾对古人古书可笑之处的思考与探寻。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园”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
17.答案: (1)铿尔,舍瑟而作
(2)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
18.答案: A:无处不在
B:生机勃勃或生机盎然
解析:
19.答案: ①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农田上时。
②农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作。
解析:
20.答案: 甲:更在于它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
乙:看似平平无奇
解析:
21.答案: 示例1:贴切。①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每一份劳动的重要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②契合主旨,强调了每个劳动者在社会整体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他们共同为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示例2:不贴切。喻体选择①过于生硬和冰冷,②忽略了劳动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解析:
22.答案: ①小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劳动的价值是什么?
②示例一: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AI的答案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能够完整地阐释了“劳动的价值”。
示例二: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概念不够清晰,分析劳动价值的角度不够多维,理据不够充分,等等。
解析:
23.答案:
减其浮华,加其精髓
波兹曼曾言:“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诚哉斯言,随波逐流地活着,只会将自己推向毁灭的地狱。要我说,减其浮华,加其精髓,留得灵魂一缕香。
浮华乃人生累赘,弃之显人生大智。何为减其浮华?它是盖茨比于戴西空虚扭曲灵魂中所见真谛;是画魂潘玉良抛开世俗偏见孤独追求美的境界;是理查德·帕克之死背后关于人性的启示。学会减法吧,减去那些看似闪闪发光的头衔,减去那些让虚荣心膨胀的称赞,减去那些自以为是的高傲。少了外在的包袱,轻装上阵,难道不好吗?
得其风骨,增其内涵,充实精神与灵魂!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似乎都自认为掌握了加法的真谛,每天不加选择地将一切信息放进大脑,可这些真的能使我们更充实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从不盲目学习网络语言,来增加自己的负担,因为纯净的经典文化早已融入我的思想。杨绛先生译过一句西方哲言:“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种合理地置身事外的态度是我们应学习的,不争无关之物,方能为精神本体留一方净土。何为真正的加法?加《老子》朴素辩证之理,加《菜根谭》宁和淳朴之味,加《论语》仁义孝悌之礼。加,是一个内在的过程,旁人看不见摸不着,但举手投足间不经意露出的风雅却可让你熠熠生辉。
加减合宜,书写人生大美格局!缘何钱锺书拒当东方之子?缘何余光中执意书写乡愁?缘何历经失败的科学家仍孜孜不倦?是人生加减法背后的神秘魔力,是完美精神与灵魂的召唤。若只是加,人生难免沉重;若只是减,人生便百无聊赖。
加减之下,是秦玥飞从耶鲁回国后甘为村干部的勇敢;加减之下,是“我至少为科学排除了一个选项”的奉献;加减之下,是一代代人生生不息的追求。
减其浮华,加其精髓。英国诗人多恩曾言:“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一味加而不减,吝啬的葛朗台已在前方召唤贪心之人;一味减而不加,碌碌无为的失败者在前方向你招手。学会做加减法吧,让你的人生更显睿智,让你的灵魂更有价值,让你人生的征途更加圆满!
人生的大智慧在于大彻大悟自己是谁的那一刻,其他都毫无意义!此刻,就用加减法去认识自己吧!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文件包含语文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