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五节 俄罗斯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五节 俄罗斯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俄罗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耕地所占比重不高,其自然原因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纬度高,气温低C.河湖稀少D.地广人稀
2.关于俄罗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圈里面终年结冰,没有港口B.亚洲部分铁路沿南部地区修建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D.亚洲区域河流航运价值大多不高
3.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①中国到俄罗斯租土地种植粮食 ②中国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矿产③俄罗斯从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 ④两国在军工和航天领域可开展广泛合作
A.①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④
【答案】1.B 2.A 3.D
【解析】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但由于该国大部分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而漫长,耕地占比重不高,冻土广布,与河湖稀少无关,且河湖较多,地广人稀不是自然原因,故选B。
2.俄罗斯北极圈也有港口,如摩尔曼斯克,故A错误,符合题意。亚洲部分的铁路沿南部地区修建,故B正确,不合题意。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故C正确,不合题意。亚洲区域的河流多自南向北流,结冰期长、又有凌汛现象,航运价值低,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
3.俄罗斯纬度高、多冻土,受气候的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差,我国不适合在俄罗斯租土地种植粮食,故①错误。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中国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矿产,故②正确。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业较落后,俄罗斯适合从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故③正确。俄罗斯和中国在军工和航天领域技术先进,发展快,可以开展广泛合作,故④正确。故选D。
K3次列车是沟通中国和俄罗斯的国际旅客列车。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
4.俄罗斯的首都是( )
A.乌兰巴托B.莫斯科C.弗拉基米尔D.秋明
5.关于K3次列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车厢内标识多使用中文、法文B.使用汉语和阿拉伯语播报站名
C.乘客多以黄色和黑色人种为主D.穿过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
【答案】4.B 5.D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科技中心,A错误。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B正确。弗拉基米尔在俄罗斯西部,是俄罗斯联邦中央联邦区的组成部分,C错误。秋明位于西西伯利亚,为俄罗斯的石油基地,D错误。故选B。
5.读图结合资料可知 ,K3次列车是从中国至俄罗斯的列车,车厢内标识主要为中文和俄文,A错误。多使用汉语和俄语播报站名,B错误。乘客多以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为主,C错误。K3次列车沿线穿过乌拉尔山脉、伏尔加河,D正确。故选D。
冰期时海水蒸发转移到大陆,形成冰川凝固在大陆上,使海平面下降(低海平面、海退),俄罗斯西伯利亚是世界最后一次冰期(距今240万年-1万年前)期间动物遗体保存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地区。最后一次冰期时,猛犸象等生物跨越海峡迁向其他大洲。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西伯利亚大量史前生物遗体得以完整保存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炎热的气候B.低温和冻土C.潮湿的环境D.茂密的森林
7.冰期时期动物可跨越海洋向其他大洲迁徙,得益于冰期时( )
①海面封冻②白昼变长③海平面下降④陆地面积减少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冰期时西伯利亚古老生物最可能越过大洋到达( )
A.北美洲B.大洋洲C.非洲D.南美洲
【答案】6.B 7.A 8.A
【解析】6.西伯利亚纬度较高,气候严寒,冰期时期大量的冰川在陆地堆积,形成低温和冻土广布,有利于动物的遗体长期保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冰期时期,气温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海峡冰封,形成陆地之间桥梁,动物可以能陆桥上迁徙到其他大洲,由于海退,海平面下降,海水变浅,有利于动物迁徙,①③正确,白昼长短不会影响动物迁徙,②错误;海退陆地面积增大,④错误,故选A。
8.西伯利亚位于亚洲的东部,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动物迁徙最可能的目的地是北美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俄罗斯示意图,回答9-10题:
9.西伯利亚地区地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C.西高东低D.北高南低
10.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B.海岸线平直C.纬度高,气温低D.河流流量小
【答案】9.A 10.C
【解析】9.由图示信息可知,西伯利亚地区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东部是东西伯利亚山地,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受南北地势影响,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多从南向北流入北冰洋,地势特征是南高北低,综上述可知,西伯利亚地区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读图可知,俄罗斯北部、东北部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结冰期长,所以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C正确;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港口很少与地势、河流流量关系不大,AD错误;俄罗斯北部、东北部海岸线较为曲折,B错误;故选C。
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读“金砖国家轮廓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①国农业生产不稳定,面临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寒潮B.旱涝灾害C.台风D.地震
12.②国家工业基础雄厚,能源、冶金等部门地位突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优势体现在( )
A.生物资源丰富B.矿产资源丰富C.气候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
13.⑤国盛产咖啡、甘蔗等热带作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劳动力D.技术
【答案】11.B 12.B 13.A
【解析】11.由图可知,①国是印度,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受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不稳定,最容易产生旱涝灾害;寒潮对印度没有影响,台风和地震的影响小。故选B。
12.由图可知,②国是俄罗斯,俄罗斯石油、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能源、冶金等部门地位突出,其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优势体现在矿产资源丰富。故选B。
13.由图可知,⑤国是巴西,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水热条件丰富,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盛产咖啡、甘蔗等热带作物。故选A。
读俄罗斯简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关于俄罗斯的概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个亚洲国家
B.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D.消费品制造业是其支柱产业
15.关于俄罗斯的工业与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区靠近资源产地和铁路线
B.工业中心东密西疏
C.亚洲部分铁路密集
D.亚洲部分内河航运发达
【答案】14.C 15.A
【解析】14.俄罗斯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故A错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B错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C正确;俄罗斯借助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了重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核工业也很发达,轻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业薄弱,故D错误。故选C。
15.读图可得,俄罗斯工业区靠近资源产地和铁路线,故A正确;俄罗斯工业中心西密东疏,故B错误;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线密集,故C错误;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内河不发达,该地区河流结冰期长,故D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
16.发达的交通
(1)交通特点:部门齐全:________、公路、________、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2)地区分布不平衡:________部分铁路密集,________部分铁路比较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
(3)运输方式:客运以________、________运输为主,货运以________ 、________运输为主。
(4)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最大城市、首都是 莫斯科 ;第二大城市是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________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
(5)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北部有多年________和沼泽,不利于铁路修建;南部虽然多山,但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资源和工业分布的影响:南部________资源丰富,工业中心较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________城市和人口集中,靠近邻国。
【答案】16.(1)铁路 航空
(2)欧洲 亚洲
(3)铁路 公路 铁路 管道
(4)摩尔曼斯克
(5)冻土 矿产 南部
【解析】16.本题以俄罗斯为材料,涉及到俄罗斯的交通、城市、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俄罗斯交通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1)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与海洋航运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2)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3)俄罗斯地域辽阔,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货运主要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4)首都莫斯科交通发达,是俄罗斯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的枢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地处北极圈内,但终年不冻。
(5)西伯利亚大铁路之所以选择在南部修建, 主要是北部有多年的冻土的沼泽,不利于铁路修建,南部虽然多山,但南部纬度低、气温较高,加上南部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更集中,有多个邻国。
17.读“俄罗斯地形与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圈横贯俄罗斯北部,图中ABCD四城市,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2)有关俄罗斯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
C.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
D.主要位于北寒带
(3)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在俄罗斯亚洲部分三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却几乎没有农田,原因是________。
(4)俄罗斯境内河流众多,但大部分河流航运并不发达,这是为什么?________。
(5)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
(6)如图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是________。
(7)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二战后,工业建设逐步向________部发展。
(8)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俄罗斯从中国订购的产品中,俄罗斯购买中国的产品中订单量最多的是( )
A.木材、钢铁 B.航空航天产品 C.生活日用品 D.煤炭、有色金属
【答案】17.(1)A
B
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气候较温暖,人口、城市较多
工业分布靠近资源(原料)产地
东
C
【解析】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由于俄罗斯的人口、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俄罗斯领土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既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国第二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解析】17.(1)读图可知,北极圈横贯俄罗斯北部,说明俄罗斯地跨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和北寒带。图中ABCD四城市,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摩尔曼斯克,因为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2)读图可知,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选项A、C错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B正确。北极圈横贯俄罗斯北部,说明俄罗斯地跨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和北寒带,主要位于北温带,D错误。故选B。
(3)读图可知,俄罗斯亚洲部分三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却几乎没有农田,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4)读图可知,俄罗斯境内河流众多,但大部分河流航运并不发达,这是因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5)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主要原因:北部纬度高,气候严寒;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和,并且亚洲部分地区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南部。
(6)读图分析可知,俄罗斯矿产资源对其工业分布的影响是工业分布靠近资源(原料)产地。
(7)俄罗斯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二战后,工业建设逐步向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发展。
(8)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日用品欠缺,俄罗斯购买中国的产品中订单量最多的是生活日用品。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七章 认识国家第一节 日本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日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日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五节 极地地区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极地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