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精品课件+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章详解,省“于”,梳理文脉,①偃仰啸歌,情境设置,拓展阅读,①用古教化为治,②断讫遣去不具狱,③辄寝阁不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06—1571)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其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当时归有光17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的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的文脉,领会古代散文章法之妙。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款款深情,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特有的细节抒发情志产生的独特美感。
“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隐,“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
和“志”文体形式比较接近的还有“记”“书”等。
为记事的书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文中叙事,有两条主线。一是沿叙写项脊轩展开,一是沿叙写故人展开。
文中抒情,也可见两条主线。一是喜,一是悲。
细读全文,明确作者情感,为微视频定调——选“意境”。
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句从文章结构上说,承上启下,是文眼,统领着全文。
感情的浓淡对比的背后合乎逻辑的理解应该是:大母持象笏之行为及所言“他日汝当用之”之语,触到了归有光作为一个于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内心的最痛处才会下意识地说出“长号不自禁”这样的与前文明显矛盾的话语。
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
细读全文,跟随作者目光回到项脊轩,为微视频定景——拍“细节”。
有人说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然而,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1)小轩的变迁——家族命运的变化,暗示家道的衰败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一篱一墙,道尽家道中落,家族分崩离析的悲哀。
2)小轩的修葺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橘,亦遂增胜。”——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3)老妪叙述、祖母探望、妻子归宁——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深深思念亲人
这一扣一问,把母亲生前对儿女难以言状的关怀、疼爱,描绘得淋漓尽致,催人肝肠。
这里描绘出一个完整的过程和动人的场面。先写祖母的话,在赞许中含着牵挂,责备中含有疼爱,颇具老人风趣。然后以手阖门、喃喃自语、送象笏等三个情节,把老祖母对孙子的爱惜、期待具体化了。通过三两句话、三两个动作,老祖母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心理状态,慈爱之情,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因仕途蹭蹬而深感有负祖母厚望的愧疚之情,也充分表现出来。
一个场面,一个细节,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万般深情,尽在其中。无疑,在细节的刻画中渗入浓挚的情感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也是本文能拨动读者心弦的原因所在。
思辨阅读,探究艺术——选“终场”
传递一种对自身获取功名执著的信念,虽然前文表达了某种读书无望可能会愧对先祖的悲伤,但行文之结尾归有光还是要表达出一种不屈服的信念,这在古代读书士人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教材编者应该保留这一段文字,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对文本的尊重;也能让读者看到一个完整的《项脊轩志》与归有光。
以树长人亡抒物是人非之感。
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睹物思人,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产生了“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阅读《明史·归有光传》节选思考: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归有光“行己意”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1.对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 听讼:听取诉讼
B. 断讫遣去,不具狱 具狱:抓进监狱
C. 有光力相抵排 抵排:分庭抗礼
D. 目为妄庸巨子 目为:眼睛看见
2.下列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吏多恶之 / 他日汝当用之
B. 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C. 引为南京大仆丞 /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D. 久而自伤 / 某所,而母立于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有光九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通晓了“五经”“三史”等书,嘉靖十九年考取举
人后又考了八次都没有中进士,便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边读书边讲学。
B. 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见解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后来把他调作顺德通判,专管马政,实际上是贬谪。
C. 王世贞为文坛盟主,尽管归有光曾公开攻击他,把他看作徒有虚名的人。可王世贞还是推崇归有光,称赞他:“千年才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
D. 归有光在经学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卓然成为经学大师,世人将“归、胡”并称。
ZILIAOBUCHONG
钱基博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唐有裴度、段文昌等扬六朝之颓波;亦与明有唐顺之、归有光辈振八家之坠绪,仿佛差似。虽以世贞之高名盛气;而有光拔帜易帜以屹自树立,开清桐城之文,而妙出以纡徐。其文由欧阳修以几太史公;虽无雄直之气,驱迈之势,而独得史公之神韵。……然有光之文,高者在神境;而稍病虚,声几欲下,亦有近俚而伤于繁者。特自何李崇茁轧之习,号为力追周秦;王李重扬其波,天下从风靡。而有光一切刮磨,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不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可不谓之特立独行之士乎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披文入情,轩小间一,情感两种,悟情节细,其境声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优质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字音检测,二重点文言知识,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诵读课文梳理结构,探内容,赏手法,联系实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精品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氏散文,听朗读辨字音,补记怀念亡妻,语言委婉含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